我們與自然的距離有多遠?|導賞回顧

2021-01-08 BOOK導賞

這個春天縱然已經到了,人還是得宅在家,朋友圈的各種「豪華一天居家遊路線設計」、「花式的烘焙」、「居家運動」輪番上陣,印象最深的是:「到樓頂曬衣服,發現花盆長了根草,竟然有莫名的喜悅」。是啊,身在房子,心早已嚮往外面的「花花世界」。藉著這次超五感自然導賞活動,跟著BOOK導賞的步伐,我們來到華南植物園,放飛一下「發黴」的身心,一起來跟自然好好地說說話吧。

圖片:李偉東拍攝

當日陽光明媚,在導賞員Beelam的引導下,大家來到草地,做做操,感受下風的流動、草木的氣味與鳥的鳴叫,重拾那份久違的自然氣息。隨後,大家以自然名的形式做了簡單的自我介紹。那些自然名也挺有趣的,有的小夥伴選擇與自己家鄉有關的自然物,有的選擇自己喜歡的植物,有的則是帶著對自然的憧憬而選擇自然名。這一刻,大家帶著自然名字,仿佛得到了一個新的身份,開始進入這場與自然的約會。

圖片:蚊子拍攝

跟隨著Beelam的步伐,我們拾起地上的落葉,細嗅它的味道,撲鼻而來的是一股熟悉的味道,「像驅蚊水的味道」一位小夥伴喊道。對的,這是一種桉樹的葉子,桉樹葉所提煉出來的物質也具有驅蚊蟲的作用。除此以外,桉樹還是考拉的食物、造紙的材料等。同時,桉樹也會造成生態環境的惡化,如土壤沙化、肥力下降。這讓我想起一句話:「事物本身沒有對錯,只有看待的角度」,桉樹本身存在也是沒有好壞的,我們人類如何看待及選擇與之關係才是關鍵,與自然其他生物也是同樣的。

圖片:蚊子拍攝

桉樹過後,我們繼續遇見小時候的蒲桃——一種淡黃色的空心果子,以前很常見的果子,現在市面上難覓蹤影;聆聽了噪鵑鳥的鳴叫,辨別其雄雌,並了解這種鳥類的習性;遇見中國原生物種之一的桃花,感受其「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美好,其象徵對姻緣或事業的憧憬;遇見了洋紫荊,理一理有關一家子的關係,還有他們在粵港臺三地的不同命名,想不到,這名字啊,真有點像繞口令那樣,不信,你去分曉一下。

圖片:李偉東拍攝,洋紫荊
圖片:wikiwand

領略過一些植物、動物的風採與故事,我們繼續前行,來到一草地。滿地的金黃瞬間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原來是火燒花。大家紛紛撿起地上的落花,細細觀看,一朵朵的小黃花猶如一頂頂可愛的小帽子,會不會是一些小矮人所留下的呢?有些小夥伴還拿起花朵來裝扮指甲,甚為有趣。

圖片:李偉東拍攝

一陣歡樂後,導賞員Beelam帶領大家調動五感來感受自然,首先是觀看圖片,尋找隱藏中的生物。很多生物就藏在我們周邊,我們是否仰頭去看頭頂那片綠蔭究竟是何方神聖,或者俯身去探探地下那朵小花精緻的臉容呢?看待這個世界不止只有一個角度。與自然的接觸也不止看,閉上眼睛,我們聽聽周圍發出的聲音……「啊,我聽到兩種鳥叫」,「我也聽到兩種聲音,自然與非自然的聲音」小夥伴分享道。

接著,遊戲「種子對對碰」,讓我們用手觸碰到不同種子的質感,有些光滑如玉,有些充滿著坑坑窪窪的溝紋,有些有著尖銳的角……更有趣的是坡壘的種子,可以在空中打轉飛舞。人的玩心一下子打開了,大家向空中拋著種子,歡樂節奏也隨著種子的旋轉而律動起來。蝦子花花蜜讓大家從味覺上感受了自然饋贈的甘甜,也從此了解到自然物種之間的息息相關。

圖片:蚊子拍攝

帶上眼罩,或脫掉鞋子,我們扮演著毛毛蟲,在導賞員Beelam的引領下,盲行一段路,用非視覺方式感受周邊的一切。體驗過後,有的小夥伴分享道:「踩草地覺得涼涼的、軟軟的,而水泥路則溫暖的,卻又硬邦邦的」;也有小夥伴分享:「從草地,再踩回水泥路,有種「出世」的感覺」。到底,我們與自然的距離有多遠呢?來感受一下吧。

圖片:蚊子拍攝

最後,引用顧城的詩《門前》片段:「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願我們有心,也有力地感受這份美好認識這份美好,守護這份美好

參與者有話說

文:蚊子

圖:蚊子、李偉東、wikiwand

編輯:冷飯

歡迎大家和BOOK導賞一起,探索廣州,發現生活的自然與美好。

BOOK導賞,城市導賞新定義。

相關焦點

  • 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星星」距離我們到底有多遠!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下我們平時仰望星空的時候看到天上有無數的星星,這些星星究竟距離我們有多遠呢,今天我就用最簡單的話術給大家科普一下①我們用肉眼所能看到的星星如果說人類在不藉助任何工具的情況下,肉眼可觀測到的星星距離地球大概為5000光年到8000光年左右,而用肉眼看到的這些星星數量大概在2到3千左右,其實正常人類的肉眼所能觀測的距離大概為
  • 【Amazing China】英文小帖士:我們之間的距離到底應該有多遠?
    人們會問我們平時講話交流時應該保持多遠的距離才算安全呢
  • 我們與其他行星的距離有多遠?
    我們收到的許多天文信息都諮詢了這個問題,然而這個問題事實上很難回答,因為行星總在沿軌道移動,因此我們與它們的距離時刻都在變化。當行星與地球同處於太陽一側時,兩者之間的距離是最短的,此時,我們稱之為「下合」;而行星與地球分別位於太陽的兩側時,它們之間的距離是最長的,此時,我們稱之為「上合」。)內行星可在一個會合周期內出現兩次「合」。在上合時,內行星(行星的軌道靠近太陽,位於地球軌道的內側)與地球的距離最遠,而下合時則最近。
  • 你我之間的距離有多遠?
    你我之間的距離有多遠距離產生美。距離產生情。距離是不是衡量你們之間所經歷的一切有多遠嗎?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內涵就不一樣了。比如說大地和地球之間的距離到底有多遠那?表面的距離肯定有人知道,內心的距離那?。人與人之間在一起,實際的距離看都能看出來,可是心裡的距離誰知道那?也許有人說他知道,萬一說錯了那?錯了不可怕,可怕的是它把錯的那個距離當做對的距離去看待了。說白了。就是自己心裡感覺咱們之間的距離有多遠那就真的有多遠。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直覺。你我之間的距離有多遠?人一生都是生活在比你我各自各方面的距離有多遠。
  • 太陽距離地球有多遠?人類又是如何測量的?
    我們不知道它由什麼組成,又如何形成,亦或它如何製造能量。我們不知道它有多大,我們也不知道它有多遠。太陽系中的距離太大,以至於天文學家使用這個距離作為測量標準,從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就此被稱為天文單位。天文學家不說冥王星距離太陽58.8億公裡,而說這有39個天文單位、或AU。
  • 我們是怎麼知道宇宙間各個遙遠星系距離我們多遠的呢?
    距離我們較近的星系比方說仙女星系,我們可以找到仙女星系中比較有特點的恆星,說白了還是測量星球與星球間的距離。在日常生活經驗中,我們擺放兩隻蠟燭,一支放得離我們遠一些,一個近一些,會發現近一些的燭光很亮,遠一些的燭光很暗,近就亮、遠就暗,這樣看似就可以知道哪顆恆星距離我們更遠了,但是,恆星種類千差萬別,比方說有的恆星質量巨大,光芒即便距離我們比較遠也顯得非常亮,而有的恆星質量小,即便距離我們很近也顯得比較暗,這樣就不知道到底距離多遠多近了。
  • 生物多樣性離我們有多遠? ——「答案在自然」
    想要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真的很難但只要與自然和諧相處它總會反饋給我們那份相同的靜謐與美好然而,近年來一系列的自然災害卻提醒我們離世外桃源越來越遠還記得那場從2019年9月一直燒到2020年2月的澳洲山火嗎?
  • 三體艦隊距離我們有多遠?這個公式可以算出來
    宇宙中恆星際的天體距離以光年為單位,動輒數十、數百光年,如果超出銀河系,那就要以百萬光年以上來衡量了。那麼如何測算外星人與我們的距離呢,科學家使用了這個方法,也是最簡單的、古老的視差法,視差法可以觀測恆星的空間位置、得出光度和速度的參考值。
  • 人類在夜空中看到的星星距離我們有多遠?答案可能你不會想到
    每到夜晚,當我們抬頭望向天空的時候,總能看到無數的星星掛在天空一閃一閃。古時候的人們對星空充滿幻想,由於沒有發達的觀測設備,古人只能通過肉眼去觀測星空,更多的就是觀測天上的星星,通過它們的排列及變化來做出一些預測等。古人們並不知道天上的星星到底是什麼,也不知道它們距離地球有多遠。
  • 搜索宇宙的邊界,人類與「真理」的距離有多遠?
    搜索宇宙的邊界,人類與「真理」的距離有多遠?追求真理似乎是人類最終極的一個願望,儘管這個願望需要解決太多的關卡才可以得到答案。就算我們已經足夠努力了,可是我們還是需要太多的問題需要去解決。截至到目前為止,我們解決的問題也挺多的。
  • 遠方究竟有多遠?距離我們大約120個天文單位
    Roberto Molar Candanosa遠方究竟有多遠?距離我們大約120個天文單位。天文學家前不久發現了一個迄今為止最為遙遠的太陽系天體。這個編號為2018 VG18的天體被稱為「Farout」,可翻譯為「遠方」。「遠方」和太陽的距離有120個天文單位,幾乎是冥王星和太陽距離的4倍。
  • 我們怎麼知道星星有多遠?
    )星星離我們有多遠?首先讓我們看一看測量方法的大致分類:針對銀河系內較近的恆星,我們可以使用三角測量原理來計算距離。根據恆星的顏色,我們能夠推出其實際有多亮。我們能夠通過比較恆星實際的亮度和看上去的亮度來推定距離。
  • 真正意義上的智能駕駛,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從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完成首臺樣車的搭建到第一臺可供出售的汽車,奔馳用了兩年;從單個生產到流水線大批量標準化生產,福特用了10年;再看量產級的智能駕駛,從早期的L0到現在的L3,我們卻走了數十年。真正意義上的智能駕駛,距離我們又還有多遠?何為智能駕駛,智能駕駛的核心又是什麼?或許,在大多數消費者的印象中,智能駕駛還停留在ACC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以及主動變道等功能層級上。然而,現階段的智能駕駛功能只能算是高級別「輔助駕駛」,與理想的「智能」程度還有不小距離。那麼,真正意義上的智能駕駛到底是什麼?什麼才是智能駕駛絕對的核心呢?
  • 我們距離真全息投影還有多遠?
    但遺憾的是,這種顯示方式只是一種視覺欺騙,距離真正意義上的全息投影還相去甚遠,那我們現在距離真全息投影還有多遠呢?舞臺上的「初音」是真正全息投影麼?「初音」演唱會上的這種虛擬顯示方式專業名稱叫做「佩伯爾幻像」,它巧妙利用了光學錯覺,燈光照射在真實表演者身上,透過玻璃映射在舞臺上的特定區域就形成了上圖中的虛擬影像,這就是它的成像過程,其實並不複雜,只是一種視覺欺騙。
  • 當我們談論過去,我們在談論什麼?|導賞員說·東莞行
    導賞員說可能是關於導賞一些心得體會,又或者是對某些事情的看法,總之,這是一個極具「導賞員個人特色」的欄目。本期「導賞員說」亦是東莞行系列回顧的最後一篇,由導賞員粟米帶來他的分享。大街小巷之中充滿各樣新奇而又不會有陌生感的東西。省城長大的我們和東莞的小夥伴總有聊不盡的話題。間中和街坊閒聊幾句十分愜意。
  • 天空中的大勺子,北鬥七星,它們有多大?距離我們有多遠?
    我們都知道,每顆星星都有自己的名字,那麼組成北鬥七星的每一顆星星都分別叫什麼名字呢?它們分別距離地球多遠呢?首先我們要知道,夜空中,我們能夠看到的星星(肉眼可以觀測)一般都是恆星因為它們自己就會發出光和熱,所以我們能夠在黑漆漆的夜晚看到它們,通常情況下,它們發出光和熱的原理和太陽類似,一般都是進行核聚變。
  • 太陽距離我們多遠?一個困擾人類2000年的問題
    太陽距離我們有多遠?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回答起來難度卻不小,值得一提的是太陽與地球的距離曾困擾了我們超過2000年。
  • 天邊的地平線到底有多遠 老師:大致距離不到5公裡
    天邊的地平線到底有多遠 老師:大致距離不到5公裡 但我想問問:這條線到底距離我們有多遠?  杭州西湖高級中學文綜組地理老師劉建軍答  由於地球是一個球體,我們腳下的大地在遠方會向下彎曲,最終從視線中消失。地平線就是我們所能看到的地面距離的極限。
  • 月球距離地球有多遠 地球到月球要飛多久
    小時候覺得我們離月亮一定很近,而地球也不大。長大之後才知道世界的寬廣和宇宙的無限。也知道月亮離地球很遠,可是月球離地球到底有多遠呢?  月亮離地球多遠  平均月地距離384400 千米。因為月球是以橢圓軌道繞地球運轉的,所以就有最近距離和最遠距離。近地點距離為363300千米;遠地點距離為405493千米;而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38萬千米,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
  • 科學探索,宇宙的極限距離到底有多遠?結果你意想不到
    探索未知的鄰域一直是人類的夢想,但即使是麥哲倫去環遊地球,他也同我們一樣,從未離開過這一顆小小的星球。直到最近的幾十年,人類才飛向太空。那麼,我們到底能到達多遠的宇宙距離呢?加加林環繞地球飛行的高度,高達327公裡,但這還不過是地面兩座城市之間的距離而已。1969年。美國成功的實現了踏月之旅,將人類的腳印印在了月球這個人類嚮往的星球。太空人收集了月球的土壤,帶回地球研究。這次的航行,遠遠超過了之前的航行距離,因為,地球到月亮有大約40萬公裡的長度。將地球想像成球體的話,就可以繞它9圈半的線條,那麼,這就是這次的航行的距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