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近年關,前些天NASA陰陽怪氣的問我國要月壤,在全世界面前出了一次醜;而在美國,NASA最近因為27隻猴子,又惹上了一幫不該惹的人。
本月英國《衛報》公布了一份NASA在加利福尼亞州設立的艾姆斯研究中心內部文件,在不知道經受過多少生物實驗後,27隻年紀較大的猴子被直接安樂死。
在文件數據中,這27隻猴子有21隻患有帕金森病,普遍年紀較大,傷病較多,不適合再進行其它生物實驗,文件報告中稱安樂死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科學家用猴子進行試驗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作為接近人類的靈長類動物,猴子和猩猩早就已經參與進航天相關的生物學研究中。
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人類進入太空之前,眾多動物被發射到太空中,其中包括許多靈長類動物,以便科學家了解太空飛行中的生物反應。
在這場持續十來年的先導試驗中,一共32隻非人類靈長類動物參加太空飛行。
美國在1948年把第一隻猴子太空人阿爾伯特裝進了V-2飛彈頭部,因為供氧設備的缺陷,阿爾伯特在海拔63公裡的高空窒息死亡,接下來美國科學家繼續以阿爾伯特為名,發展起了一個猴子太空人家族。
它們就像歐洲過去的國王一樣,從阿爾伯特一世命名到了阿爾伯特六世,不過它們都頗為短命,除了二世和六世,均在發射事故中死亡。
在載人技術成熟後,猴子們依然沒有逃過上太空的命運,八十年代後,蘇聯/俄羅斯持續把六對猴子送進太空,進行各種醫學試驗。
在地面則有更多猴子參與到生物學試驗中,各種實驗動物毫無疑問為人類生物學相關技術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美國動物保護組織希望NASA能給這些實驗動物更好的結局。
這些猴子並沒有機會等動保人員來救它們,當這份文件公布時,這些猴子已經在去年2月份全部被處死,這引起了Rise for Animals等美國動物保護組織的震怒。
其代表之一新墨西哥大學動物倫理學專家約翰·格魯克強烈譴責NASA的實驗動物處理手段。
這些猴子在失去實驗價值後,應該放歸回保護區養老,而不是直接被剝奪生命。這些實驗動物在實驗室的生活顯然是艱辛而絕望的,NASA的研究人員顯然並沒有覺得這些猴子值得回歸保護區。
格魯克表示為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相關研究人員感到羞恥。
儘管疫情非常嚴峻,但美國眾議院議員也在這事兒上格外上心,議員凱薩琳·賴斯(Kathleen Rice)寫信給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要求對這些猴子的死因做出解釋。
賴斯敦促美國科研機構考慮對用於實驗室研究的動物實行「人道的退休政策」。她希望吉姆·布裡登斯廷做出解釋,為什麼這些動物被迫經過大量實驗後被直接安樂死,而不是放歸回自然保護區。
安樂死的猴子沒有參加太空飛行,除了進行醫學研究,一部分還沒經過任何實驗,這些實驗猴子一般由一家名為LifeSourceBioMedical的藥物研究組織管理。
很多猴子一直單純的被關在實驗室的籠子裡做「實驗材料」儲備;然後經過長時間囚禁後因為年老直接安樂死,動物保護組織對此難以接受。
回顧六十多年前的太空猴子們,除了壯烈的隨著火箭爆炸而犧牲之外,其實它們只要活著回來結局就挺好。
比如阿爾伯特二世,首次進入卡門線以上空間,並活著回來後,在華盛頓的史密森尼動物園住了17年,然後被轉移到北卡羅來納州動物園養老,直到1983年才去世。
而直接安樂死猴子的艾姆斯研究中心是NASA三大研究中心之一,是美國天體生物學的領軍級機構,研究方向主要是生物如何在其它星球上生存,這些猴子生前的實驗內容,不少就與在月球、火星環境下的生存實驗有關。
美國動物保護組織已經不是第一次和科研機構起衝突,他們認為讓高智慧生物進行殘忍的生物學實驗是不道德的,在他們的抗議之下,2015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正式淘汰生物醫學研究中使用的所有黑猩猩。
但是在美國其他實驗室中,猴子、黑猩猩仍在大量使用,根據統計2017年參與實驗的猴子數量達到7.4萬隻。
科學家們也很無奈,猴子在研究人類疾病方面比老鼠和其他動物好得多。即使將猴子從研究機構中帶走,並不是所有猴子都能回歸大自然,而是流入其它行業中。
針對動物保護組織的譴責和眾議院議員的質詢,NASA指出這事與他們無關,組織本身或NASA資助的機構中都沒有實驗猴子。
這種表態一出,美國動物組織和NASA的鬥爭顯然要持續到明年了,使用其它生物進行醫學實驗無可厚非,但實驗動物為科研實驗發揮作用後,是否能得到一個人道的結局,確實是學界需要考慮的問題。(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