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太陽系」誕生 嬰兒恆星拖出神秘旋臂(圖)-科教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2020-11-25 科教臺

  騰訊科技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天文學家在距離地球400光年遠的天狼星座發現一個新「太陽系」誕生前的壯觀景象,並調查年輕的行星形成途徑。在單一恆星周圍聚集的氣體盤,彰顯了太陽系在誕生初年時的場景,令人難以置信的140億英裡寬的巨型氣體云為研究人員提供了關於太陽系早期的研究素材。值得一提的是,在塵埃盤新生行星的幹擾下,新「太陽系」的嬰兒恆星拖出兩條神秘的螺旋臂。

新「太陽系」出現的神秘旋臂特徵

  研究人員將這顆年輕的恆星編號為SAO 206462,在強大的引力作用下,原始氣體盤已經分裂具有兩個螺旋臂的盤狀結構。正是螺旋臂的發現,使得天文學家們進一步調查其是否有年輕的行星正被氣體盤中的物質塑造出來。

  在年輕恆星周圍形成的大量塵埃和氣體很可能作為行星系統形成過程中的材料,根據德克薩斯州私營科學探索公司尤裡卡科學公司的天文學家卡羅爾格雷迪(Carol Grady)介紹:「詳細的計算機模擬結果表明在恆星周圍的塵埃盤中出現行星引力場的幹擾,可擾亂氣體和塵埃從而形成螺旋臂。」卡羅爾格雷迪同時也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空間飛行中心的科學家。本項觀測發現是我們第一次看到太陽系形成初期時的動力學特徵。

  由位於夏威夷莫納克亞山上著名的8.3米徑日本昴星團(Subaru)望遠鏡拍攝的前所未有景象揭示了環繞在恆星周圍的氣體和碎片正在形成行星的過程。望遠鏡所在位置的獨特觀測視角允許科學家們看清夜空中發生的微小事件。據研究人員約翰維希涅夫斯基(John Wisniewski)介紹:「我們發現的年輕的恆星與行星系統年齡在數百萬年左右,這說明它是一顆年輕的恆星,隨著時間的推移,所形成的碎片與氣體盤逐漸演化並開始展現出各種有趣的形狀。」

相關焦點

  • 太陽可能被銀河系旋臂拋離出誕生地(圖)
    銀河系螺旋手臂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報導,最新一項計算機模擬實驗顯示,銀河系旋臂將太陽拋至離其出生地更遠的區域。這將有助於解釋為什麼靠近太陽系的恆星具有更多樣性的化學成份。    許多恆星被銀河系的旋臂推到一個混亂、拉伸的太空軌道上,使它們遠離其誕生區域。但是包括太陽在內的許多銀河系恆星,都在銀河系中心保持著清晰的圓周路徑。目前,一項最新的計算機模擬實驗顯示,實際上銀河系的旋臂將一些恆星拋至離誕生地數千光年的區域,然而它們仍保持著其圓形軌道。
  • 科普:銀河系的旋臂是如何形成的,我們的太陽系也在其中
    那麼,旋臂是如何形成的,當星系第一次出現的時候,沒有螺旋臂?星系中的所有物質都以均勻的圓形運動圍繞著中心運動。氣體雲恆星發光並照亮螺旋臂,如果這些氣體逐漸耗盡,整個星系區域似乎會從藍色變為紅色,並開始失去螺旋臂的結構。這樣就能找到螺旋臂。螺旋臂的未來呢?
  • 天文學中的星座、星系、恆星系、行星系和星系旋臂,該怎樣區分?
    宇宙是時間和空間的集合體,雖然我們人類生活在宇宙中,但是宇宙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神秘的存在,人類自誕生以來就一直對宇宙進行探索,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對於宇宙的認識也不斷深入。在天文學方面,有許多的名詞,比如星座、星系、恆星系、行星系和星系旋臂等等。「星座」的歷史十分久遠,是人類在地球上根據天空中恆星的位置排列情況,發揮想像與神話人物或器具相結合而進行命名。
  • M106星系發現類似「雷射」的神秘微波輻射-科教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據國外媒體報導,業餘天文學家羅伯特·亨德勒和簡·咖巴尼聯合哈勃望遠鏡的拍攝圖像觀測到神秘的M106星系,這是一個距離我們相對較近的螺旋星系,大約位於2000萬光年遠的宇宙空間中。
  • 中美德科學家成功測量太陽繫到銀河系旋臂的距離
    新華社洛杉磯12月8日電(記者 陳勇)中國、美國和德國天文學家8日報告說,他們首次成功測量了太陽到最近的銀河系旋臂——英仙座旋臂的距離。科學家稱,這一成就不僅解決了困擾天文學界多年的難題,也使人們準確繪製銀河系旋臂結構圖成為可能。
  • 旋臂勻稱美麗
    該團隊用甚長基線幹涉技術精確測量位於銀盤上近200個大質量恆星形成區的自行和距離,得到銀河系旋臂的結構、太陽系的位置以及它繞銀河系中心旋轉的速度,繪製出尺度為10萬×10萬光年的全新銀河繫結構圖。該圖是迄今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它清晰地展示銀河系是一個具有四條旋臂的棒旋星系,徹底解決了銀河系究竟有幾條旋臂這個天文學中長期懸而未決的重大科學問題。
  • 中美科學家繪出迄今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4條旋臂的棒旋星系
    中美科學家繪出迄今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4條旋臂的棒旋星系 科技日報南京4月21日電 銀河系直徑約為10萬至18萬光年,太陽系離銀河系中心很遠,且位置接近銀道面,因此我們所看到的旋臂都重疊投影在天球上而無法分辨。
  • 為什麼一些星系不是均勻分布的而是有螺旋狀旋臂?
    宇宙中有非常多得星系,有些星系內星體傾向於均勻分布,而有些星系則具有螺旋狀旋臂,而我們太陽系所處的銀河系就是棒旋星系,有多條旋臂,它有三個主要組成部分:包含旋臂的銀盤,中央突起的銀心和暈輪部分。而旋臂主要由星際物質構成。
  • 科學家繪出迄今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 四條旋臂星系
    銀河系直徑約為10萬至18萬光年,太陽系離銀河系中心很遠,且位置接近銀道面,因此我們所看到的旋臂都重疊投影在天球上而無法分辨。該團隊用甚長基線幹涉技術精確測量位於銀盤上近200個大質量恆星的距離和自行,得到銀河系旋臂的結構、太陽系的位置以及它繞銀河系中心旋轉的速度,繪製出尺度為10萬×10萬光年的全新銀河繫結構圖。該圖是迄今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
  • 國際團隊首次畫出主旋臂
    而從太陽系很難給銀河系畫像,因為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的盤面上,處於銀河系的一條旋臂——獵戶座旋臂之中,離銀河系中心大概有28000光年。我們觀測銀河系遠側的努力會受到渺遠的距離和星際間塵埃與氣體的阻礙,讓我們的視野模糊,尤其是我們想要穿越銀河系中心的重重迷霧時。
  • 星系旋臂的存在證明星球有旋渦力?
    星系旋臂的存在證明星球有旋渦力?文/袁玉剛 圖/來自網際網路宇宙中80%以上的星系屬於旋渦星系。旋渦星系優雅的旋臂令人心曠神怡。有的星系有一個旋臂,更多的星系有兩個旋臂,銀河系有四個旋臂。前兩個是大旋臂。太陽系位於人馬—船底臂的獵戶支臂上。這四條旋臂為什麼沒有收縮到銀河系中心去呢?按照「萬有」引力思想,銀河系中心黑洞「萬有」引力非常巨大,如此多的星球又互相吸引,根本形成不了旋臂。即使形成了旋臂,也會很快旋緊。旋臂是無法存在的。但事實勝過雄辯。銀河系四條旋臂在太空優雅地舒展了幾十億年。「萬有」引力也無可奈何。銀河係為什麼會存在四條旋臂呢?
  • 銀河系旋臂有多長:可能環繞整個銀河系
    藝術家想像圖:從遙遠的北銀極(Pole Galactic North)看銀河系螺旋臂結構
  • 銀河系旋臂是如何形成的?
    銀河系今天的模樣不是第就變成的,而是經過上百億年的演化,才有今天的模樣,那麼銀河系的早期可能不是螺旋星系,或者說旋臂的數量沒有這麼多,筆者的猜測當然是沒有根據的,因為全世界的天文學家都不知道銀河系之前是什麼模樣。
  • 歐洲南方天文臺首次直接觀測到行星誕生:塵埃和氣體呈螺旋狀旋轉
    天文學家們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甚大望遠鏡(VLT)觀測到一個恆星系統誕生的跡象。在年輕的AB Aurigae星的周圍,存在著一個由塵埃和氣體組成的緻密圓盤,天文學家在其中發現了一個突出的螺旋結構,它的「扭曲」標誌著一顆行星可能正在形成的位置。這一觀測到的特徵可能是第一個「嬰兒」行星存在的直接證據。
  • 4條旋臂 迄今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出鍋」了
    記者23日從南京大學獲悉,由中美德三國天文學家領導的國際團隊歷經15年研究,繪製出目前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明確銀河系是一個具有4條旋臂的棒旋星系。據鄭興武介紹,團隊用甚長基線幹涉技術精確測量了位於銀盤上近200個大質量恆星形成區,得到了銀河系旋臂的結構、太陽系的位置以及太陽系繞銀河系中心旋轉的速度,繪製出尺度約為10萬光年見方的銀河繫結構圖。
  • 太陽系在銀河系中多久才會經過一次旋臂?看看天文學家怎麼回答
    我們的太陽系不是只停留在一個地方,而是在圍繞星系旋轉。那麼我們的太陽系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脫離目前的位置(獵戶座臂)進入到一個不同的旋臂呢?此外,它離星系中心的距離是大致相同,還是會前後移動?在銀河系的平面上,太陽位於我們稱為獵戶座旋臂(或局部旋臂)的小旋臂中,它實際上只是兩個最近的主要旋臂(矢狀面旋臂和英仙座旋臂)之間的連接。在這些結構上有一個整潔的頁面:SEDS銀河系螺旋結構頁面。我們每隔1億年就會經過一個主旋臂,大約需要1000萬年來穿過它。
  • 地球所在的銀河系 「本地旋臂」長度超乎想像
    據《每日電訊報》報導,科學家發現,地球所屬的銀河系「本地旋臂」,可能比之前預想的要大得多。銀河系的形狀像一個平滑的圓盤,在這個「圓盤」的內部,恆星又構成了四條主要的旋臂,而塵埃和氣體不斷從「圓盤」中心噴出。太陽系所在的獵戶座旋臂是一個較小的旋臂,有時也被稱為「本地旋臂(Local Arm)」。
  • 探索:太陽系究竟位於銀河系旋臂結構何處?
    很多人知道銀河系是個螺旋星系,但是我們究竟位於這個廣袤的旋臂結構的哪個位置呢據國外媒體報導,眾所周知我們生活在螺旋星系銀河系內,事實上銀河系是一個棒旋星系,這意味著我們的星系可能有兩個主要的旋臂,加上一個中央條狀物,而後者天文學家知之甚少。但是在這樣廣袤的旋臂結構裡,我們的太陽系究竟位於哪裡呢?銀河系大約10萬光年寬,我們距離銀河系中央大約2.5萬光年,似乎我們並不位於銀河系兩個主要的旋臂內,而是位於銀河系內一個小旋臂內。
  • 星系的旋臂為什麼不會越拉越長?
    這些包含了千萬億恆星的「島宇宙」擁有一種獨特的結構。而這樣迷人的結構,沒有讓你產生困惑嗎?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旋渦星系旋臂的長度,很少有超過星系周長一半的。旋臂為什麼沒有把內核一圈圈地纏繞起來?旋渦星系的旋臂與星系的內核相連,它們一般擁有2至4條旋臂,呈旋渦狀向外伸展。1970年代人們發現,星系外側的恆星運行速度並不比內核處慢。雖然太陽系外圈行星的公轉速度要比內圈慢得多,但在星系中,情況並非如此。
  • 銀河系有四條旋臂,沒有疑問了
    銀河系圖片銀河系最新照片出爐,也是迄今為止最為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這張圖清晰的向我們展示了銀河系是一個具有四條旋臂的棒旋星系。這是美國科學院和德國馬普天文研究所歷時15年,對銀河系的研究成果。銀河系的直徑是十萬到十八萬光年左右,我們所處的太陽系距銀河系中心很遠,位置接近於銀道面(銀道面:銀河系的主要質量形成的盤狀平面),我們所觀測到的銀河系旋臂都是重疊的。這張圖結束了長期以來對銀河系有幾條旋臂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