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網友都和小編一樣,最近都在追熱播劇《大江大河》吧,這第一部還沒看過癮就已經大結局了,讓小編這心裡癢的哦,只想馬上知道這第二部究竟何時能播。但小編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大江大河》裡面的養殖能手——雷忠富,不僅養魚是一把好手,就連養豬那也是絲毫不遜色。而在現實生活中,潘豔耐也是這樣的一位養殖高手,和劇中的雷忠富一樣,不僅僅是養豬,還養魚。
隨著2019年的到來,春節也將臨近,而這對於潘豔耐來說,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因為有不少人顧客都開車去她那買魚,並且銷量都還不錯。別看潘豔耐現在已經40歲了,但幹起活來,絲毫不遜色丈夫,捕魚、賣魚那是樣樣精通。在潘豔耐還未養殖鱘魚時,做的是經營土豬養殖場的生意,並一直在尋找發家致富的新門道。
潘豔耐之所以能養殖冷水鱘魚,還是因為一次機緣巧合的機會。潘豔耐從一位外地遊客口中了解道,因她家門口長年不斷的山泉水,非常適合冷水鱘魚的養殖,這讓潘豔耐燃起了再次創業的希望。要小編我說啊,這潘豔耐也是一位非常有勇氣的女性,光是聽說了這件事,就能燃起創業的希望,勇氣可嘉。
經過潘豔耐的再三思考和市場調查後,再到周邊鄉鎮鱘魚養殖基地學習養殖鱘魚的方法。歷經幾番波折後,終於在2016年,潘豔耐在和親戚合作的情況下,在自家門口的一條河道邊上,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依山而勢,建起了佔地5畝的鱘魚養殖基地。不久後,潘豔耐便購進了7萬多尾中華鱘魚苗,進過一年多時間的養殖和培育,一條成品魚基本能達到1.5至2.5斤。
這看上去似乎就已經差不多成功了,但養殖鱘魚的前期投資都比較大,更不像種田一樣,今年種今年就有收成。就這樣一個5畝的養殖基地,就讓潘豔耐花掉了自己的所有積蓄,並向銀行申請了貸款,一共投入了近200萬人民幣。但好在現在每天能賣500多斤魚出去,光是去年就賣出了10萬斤成品魚。
在潘豔耐的收入計算中,一年售出的成品魚5萬公斤,除去魚苗成本、養殖飼料和人工費用等成本,一年還可以賺100萬人民幣,也就是說,兩年時間內就能把基地的投入全部回收。而潘豔耐養殖的鱘魚之所以能大獲成功,還是離不開龍勝天然的生態環境,養出來的魚不僅腥味淡,而且味道鮮美嫩滑,受到顧客的青睞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潘豔耐因養魚在當地也是小有名氣了,還被稱為「美人魚」,也讓周圍不少村民都來學習她的養殖方法。而潘豔耐也早有了成立鱘魚養殖合作社的想法,採取「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與當地村民籤訂合作協議,而養殖戶只需按照要求養殖,保證鱘魚質量即可,其他的一切事宜均由潘豔耐負責對接。
這樣看來,潘豔耐深山養冷水魚的創業夢也不是沒有實現的可能了,和村民合作,互利共贏,不僅讓潘豔耐的創業夢實現,也讓村民實現了致富夢,何樂而不為呢?當然了,也只有實現了共同致富,才能將養殖業一步步做大做強,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