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嶺南盆景的養護技法中,有種手法叫做脫衣換錦。意思是說,摘除老葉片,萌發新嫩芽,脫掉舊衣服,換上新衣服,使樹樁盆景葉子小而密集。截幹蓄枝法是嶺南盆景的當家造型技法,而脫衣換錦是嶺南派提高盆景檔次的修飾手法。經常使用脫衣換錦的人,熟知樹樁的習性,生長勢頭,操作時間和模式;能夠根據不同的時間、樹種和樹勢,選擇全摘、半摘,細節火候掌握得非常好。在樹種方面,有常綠樹種,有落葉雜木,有針葉有闊葉。現將嶺南脫衣換錦的手法,結合筆者的經驗總結如下:
1、脫衣換錦的目的。不同時間的脫衣換錦作用不同:
①調節生長勢頭。脫衣換錦既可以限制生長,也能促進生長。如金彈子、黑骨茶在春季萌芽前,摘除全部葉片,有促進根系生長、促使下部分枝的效果;松類素材在8-9月份剪短針葉,有抑制生長勢頭的作用。通過逼芽控針,有目的的調整樹形,降低過旺枝勢頭,促進造型枝生長。
②縮小葉片。無論哪個季節,剪短針葉、葉片全部摘除後,針葉要細短,闊葉要比原來的葉片小。這是因為,重新萌發新芽,要消耗大量的樹體營養,又沒有葉片的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質反饋給樹體,新生葉片由於缺乏樹體營養會變小。我們摘葉後控水控肥就是這個目的,不能摘葉後繼續大水大肥,那就失去了摘葉的作用。
③改變觀賞角度。嶺南盆景的另一個觀賞點就是寒樹、寒枝,通過脫衣換錦,可以在生長季節,露出樹樁的幹形、主脈、橫角等形態,提高藝術品位;再是摘除葉片後,有些樹種新發的嫩芽帶有紅色,如赤楠、紅楓等樹種;盆景造型的美感在於極化,如蒼老的外在造型,再加上脫衣換錦後的嫩葉、彩葉,形成了春與冬兩個季節極大的反差,給人帶來一種視覺和情感的震撼。
2、脫衣換錦的樹種。脫衣換錦的樹種不同,時間、葉量、目的、摘葉前後的養護環境和做法也大不相同。一般來說:
常綠樹種。常綠闊葉樹樁在春天萌芽前摘除大部分老葉子,結合造型修剪枝條,如金彈子、茉莉等素材。松類樹樁有兩個時間段,分別是5月份和9月份,但不能全部剪除針葉,主要採取短剪松針的辦法,保留1/4針葉量,剪除大部分針葉的2/3,保留針葉下面的1/3長度,這樣做不至於悶樁,有利於抽生新芽。
②落葉雜木。此類樹樁要在7-8月份結合控水控肥進行,這類素材萌芽力強,摘葉後可以短剪回縮枝條,如郎榆、樸樹、櫸樹、女貞、雀梅也可以提前一個月摘葉。操作時注意,無論葉柄長短,都要只剪葉片,保留葉柄,待新芽萌發後,葉柄自會脫落,不要硬掰下來。有的盆景高手在摘葉前半月用一次速效肥,目的是快速生長新芽,但是筆者覺得失去了摘葉的意義,故沒有用過。
③紅葉樹種。對三角楓、楓香、雞爪槭、日本紅楓這類樹樁,春天的新葉含有大量的花青素,紅彤彤的顏色很漂亮,到了夏季葉綠素增多,又轉為綠色。如果沒有展覽參賽任務,不要使用脫衣換錦。因為這類葉片,到了秋季氣溫下降,自會增加花青素,轉為紅黃色。對赤楠、南天竹、清香木、紅芽羅漢松這些紅芽樹種,如果是春秋季節展覽,可以提前一個月摘葉;如果是夏季的盆景展,儘量不要使用脫衣換錦。
3、脫衣換錦注意事項。不是所有的樹樁盆景都適宜摘葉,海棠、枸杞、火棘這類觀果觀花盆景,一般不要脫衣換錦。這是因為,樹木摘除葉片後,會提前開花,消耗樹體營養。如海棠和火棘春季摘葉,會影響開花掛果;秋季摘葉,秋末提前開花,會導致冬季失枝枯樁,這樣會得不償失。也不要在樹勢衰弱、生樁或者沒有成型的盆景上做實驗,最好的實驗樹種就是榆樹、樸樹、櫸樹。
結束語:提高盆景檔次,要學會這3招,寒樹小葉才能增值。樹樁的脫衣換錦能使盆景小葉,體現骨感,是改變盆景美感的一種方式。但是作為普通盆友,如果對樹樁習性不是知根知底,養護環境和措施較差,一定要慎重操作。最後建議盆友們,脫衣換錦雖然耐看,但是不能連續兩年操作,最快也要隔年來一次,雖然脫衣換錦有促進根系生長的優點,但是抑制生長的弊端也很大。
本文觀點,你怎麼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如您喜歡,請點擊文章的右上角關注筆者,便於私信回復。
本文獨家原創,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百度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