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圍電壓驟降 天耀邨大停電

2021-01-13 香港天水圍


7月7日晚,天水圍出現電壓驟降事件,天耀邨多幢大廈停電,不少居民外出到空地乘涼。屋邨人員其後啟動後備發電機,至晚上11時,電力供應恢復正常。


事發在7月7日晚上9時許,天耀邨耀逸樓、耀民樓及耀富樓等多幢大廈突然停電。消防其後接獲一宗火警報告,指耀富樓發電機發生火警,消防趕卦現場,經調查後證實大廈啟動後備柴油發電機時冒煙,並無起火。


升降電停止運作,天耀邨居民紛紛跑樓梯下樓察看情況。(梁銘康攝)


另外,受停電影響,耀逸樓晚上有居民被困升降機,消防到場將被困人士救出。

  

中電發言人表示,天水圍一個1萬1千伏特的供電系統,晚上出現短暫電壓驟降,其間電力供應沒有中斷,部分對電壓改變較敏感的電力裝置,例如升降機,可能會因啟動保護裝置而暫停運作。發言人又指,當電壓回復正常時,大廈住戶的電器因迅速恢復起動,令電流較正常增大數倍,可能令大廈總開關掣會跳掣而導致個別大廈停電。

(天水圍公眾號綜合各大媒體報道)




百億生意從一張名片開始!




相關焦點

  • 電壓驟降0.1秒影響原來可以很大
    如果電壓突然驟降中電回應指,昨日下午約2時,位於將軍澳的一條13.2萬伏特地底電纜被第三者幹擾,引致供電系統出現電壓驟降,歷時約0.1秒,事故期間電力供應沒有中斷,已安排工程人員到場檢查。電壓驟降期間,部分客戶可能會遇到燈光轉暗或閃爍情況;部分對電壓改變較敏感的電力裝置,例如升降機,或會因啟動保護裝置而暫停運作。
  • 天水機場開通天水=銀川航線
    >天水機場,標誌著華夏航空公司天水=銀川航線成功實現首航。市文旅局、華夏航空公司、西部機場集團天水機場公司負責同志現場接受了天水新聞網絡媒體聯合採訪。=銀川直飛航線,由華夏航空公司龐巴迪CRJ900機型(總計座89座)執飛,每周一、三、五、七各一班,該航線目前計劃運營一年,航班時刻為天水10:55—11:55銀川12:55—14:05天水,同時冬春航季期間天水=銀川航線每天推出10張100元特價機票。
  • 好山好水多逸趣,朱梅邨繪《石濤詩意圖》
    朱梅邨 石濤詩意圖 這幅畫的作者是海派名家朱梅邨,他是吳湖帆的外甥。由於石濤是一位著名畫家,他畫石濤的詩,如何擺脫石濤的影響就成了創作中的首要問題。 朱梅邨在畫中題寫了幾個字,「元盛子昭依承趙文敏遺規」。盛子昭是元代名家盛懋,他和元四家中的吳鎮是同鄉。世人常常拿他們兩人進行對比,盛懋成名很早,他比吳鎮名氣大很多。吳鎮一點也不豔羨他的名氣。因為吳鎮知道,十幾年後,人們將只會知道吳鎮,而不知道盛懋。
  • 《十二傳說》屢次傳出華富邨出現UFO 外星人綁架事件成著名都市傳說!
    (電視截圖)劇情讓人聯想起香港多處曾經出現的UFO事件,當中最著名的絕對是於80年代初在華富邨發生的UFO事件,雖然缺乏物證如照片、影片等,但當年眾多目擊者均堅決表示,曾於華富邨看到巨型不明飛行物體於屋邨上空出現,故這個「都市傳說」至今仍廣為人知。
  • 天水秦州區牡丹鎮:小菊花大產業,荒山綻放幸福花
    初冬時節,草木枯萎,而在天水秦州區牡丹鎮草川村,漫山遍野卻開滿了黃燦燦的菊花,幾十名村民正在忙著採摘搶收菊花,昔日的荒坡地,改造成高效良田,一朵朵小菊花已經成為了當地群眾致富的「黃金花」。天水興華榮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書豪說。草川村村民張金珠告訴記者,自從村裡建成了生態農業園,荒山變金山,也讓他在家門口有了一份穩定的收入。現在合作社有100餘人正常務工,在用工的高峰期可以達到200餘個。
  • 「十二傳說」華富邨瀑布灣係UFO基地?遊客朝聖當打卡位
    最近因為無線劇《十二傳說》其中一個單元是講述華富邨UFO事件,重新引起大眾對這件都市傳說的興趣。據說,80年代華富邨上空曾出現強光,當年好多居民都曾目睹到飛碟形狀物體,這件事媒體及網臺至今都時常提起。當年的居民更傳華富邨內的瀑布灣是外星人基地,UFO就在湖底,令這個舊區充滿神秘色彩。
  • 說說「耀哥」背後的故事
    我是去年春才結識我故鄉湖北宜都這位家喻戶曉,像謎一樣傳奇人物的,幾經接觸和了解,我確信:立在我面前的這位「耀哥」,的的確確就是一位頂天立地、讓我仰慕的大英雄!徐榮耀的故事我是個從小就崇拜英雄的人,加上又是從軍一輩子的人,有極深的「英雄情結」,除了相見恨晚外,產生了一種強烈地要寫寫他的衝動,這個事情折磨我至少有一年多的時間。為什麼遲遲不敢動筆?
  • 天水機場新開天水至銀川直飛航線
    中國甘肅網10月26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10月25日,隨著銀川直飛天水的第一趟航班緩緩降落天水機場,標誌著華夏航空公司天水至銀川航線成功實現首航。據悉,天水至銀川直飛航線,由華夏航空公司執飛,每周一、三、五、七各一班,該航線目前計劃運營一年。
  • 香港平民豪宅華富邨,攝影愛好者最愛去的地方之一
    華富邨 是不少港人都會去必訪景點也是攝影人必來的拍攝的好地方,回型大樓及彩色讓每一處都很好拍,而對在地人來講,可是平民豪宅,因為部分大樓可以遠眺海景及貝沙灣,是香港最著名的公營住宅之一。華富邨這裡有著許多大樓,華安樓、華光樓、華樂樓、華信樓等,這裡有分著華富一邨及二邨,主要是落成的時間差異,一邨在1967—969年落成,二邨在1970-9171年落成,差在落成時間。(邨等於村的意思)感謝好友:阿新與阿亮畢竟是住宅大樓,所以進出不要喧譁,避免打擾他人是旅行人的基本禮貌。
  • 問題回復:動物是否有靈魂,《天耀中華》,敬拜時發視頻等(170712)
    《天耀中華》是讚美詩嗎?答:不是,絕對不是。從2014年春晚(姚貝娜演唱《天耀中華》之後,就已經有相關的謠言出現。近期的香港回歸20周年晚會,更讓「《天耀中華》是讚美詩的說法」又火了一大把。本平臺之前已經闢謠。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還是有許多公眾號,變著法子用各種方式來做虛假的宣傳。
  • 《天水年鑑(2018)》市情概覽
    天水市氣溫空間分布差異大。年平均氣溫分布由中東部河谷地帶向北、東及西部山地呈遞減趨勢,分布範圍在8℃~12℃之間。氣溫年較差23.9℃~26.1℃,極端最低氣溫-17.5℃~-24.9℃,極端最高氣溫34.4℃~38.3℃,無霜期在130~230天左右。
  • 《天水千古秀》人物介紹——大地之母女媧(一)
    女媧不但是補天救世的英雌和摶土造人的女神,還是一個創造萬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廣大化生萬物,每天至少能創造出七十樣東西。她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母神。經過殊死搏鬥,共工大敗,惱羞成怒,一頭向擎天柱不周山(今長子縣境內,另說崑崙山西北)撞去,竟反擎天大柱撞折了,霎時天塌了個大窟窿。天地相通,脈氣失常,洪水泛濫,大火蔓延,人類陷入災難之中。  女媧見她的兒女們即將失去生存條件,著急萬分,就決心鍊石補天。可去哪裡鍊石?女媧遍涉群山,選擇了天台山。這裡山高頂闊,水足石多,是鍊石的理想地方。
  • TVB劇《十二傳說》華富邨UFO傳說,超自然現象惹觀眾熱議?
    在近期播出的劇情中,便是出現了觀眾最期待的華富邨UFO傳說事件。早在《十二傳說》巡禮片播出之際,疑似飛碟的畫面就出現在觀眾面前,讓觀眾期待不已。TVB劇《十二傳說》華富邨UFO傳說登場,超自然現象惹觀眾熱議?
  • 天恆置業驚豔房展 「十二盤聯動」耀世京城
    天恆置業驚豔房展 「十二盤聯動」耀世京城 房天下   2016-04-13 17:20
  • TVB劇《十二傳說》華富邨UFO傳說登場,超自然現象惹觀眾熱議?
    在近期播出的劇情中,便是出現了觀眾最期待的華富邨UFO傳說事件。早在《十二傳說》巡禮片播出之際,疑似飛碟的畫面就出現在觀眾面前,讓觀眾期待不已。TVB劇《十二傳說》華富邨UFO傳說登場,超自然現象惹觀眾熱議?如今《十二傳說》播出華富邨UFO傳說事件,那麼這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傳說呢?
  • 天水機場天水—銀川航線首航 兩地行程縮短至1小時
    天水機場天水—銀川航線首航兩地行程縮短至1小時每日甘肅網10月26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王蘭芳)10月25日14時05分許,隨著銀川直飛天水的首趟航班緩緩降落天水機場,標誌著華夏航空公司天水—銀川航線成功實現首航。
  • 全省自然生態保護工作會議在天水召開(圖)
    近年來,天水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紮實推進汙染防治三大攻堅戰,著力整改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積極構築「兩屏五區一帶」生態屏障體系,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重點汙染治理項目有序推進,森林覆蓋率高出全國全省平均水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天藍、水清、地綠、河暢」已成為天水一張靚麗的生態名片
  • 帶你參觀香港的公共屋邨,拍出每張照片都是大作,看完感慨良多
    帶你參觀香港的公共屋邨,拍出每張照片都是大作,看完感慨良多香港可以說是每個人的聖地,很多人覺得在香港居住很爽,其實香港也有很多廉租房,住在這裡的人也很艱辛。香港有很多著名的廉租房,形成於上世紀80年代,擁有厚重的歷史,今天大家來看一看。
  • 天水有座百年氣象站
    天水有座百年氣象觀測站□新天水記者 孫鎮12月1日早晨剛上班,秦州區氣象局副局長吳婷芳就來到氣象服務業務平臺,向24小時業務值班員李曉鶴了解當日凌晨開始的降雪情況。副局長張浩良開啟大屏幕,在省—市—縣氣象會商高清視頻系統中分析衛星雲圖、查看雷達回波圖走勢,結合實時氣象要素數據,組織業務人員開展天氣會商,製作發布天氣預報。緊湊的工作流程,先進的設備,讓人很難想像,為這個氣象服務業務平臺提供氣象觀測數據的,竟然是一座有著百年歷史的國家級氣象觀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