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重塑「衣食住行」: 寶馬、華為、康師傅成為行業示範

2020-12-06 中國網浪潮新聞

10月26日至29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北京順利召開。在本屆會議所提出的十二項重要舉措裡,有關「數位化」的信號頗具深意。建設「數字中國」成為「加快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目標。

不容忽視的是,當下的中國,數字經濟浪潮已全面興起。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顯示,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由2005年的2.6萬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35.8萬億元,佔GDP比重達35%,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8%。

數位技術對人們生活習慣的滲透同樣顯而易見。工作、娛樂、支付的全面線上化,創造出更多消費場景,市場也從單一維度的超大規模市場,逐漸進入到多元需求市場。與此同時,數位化不斷重塑著千行百業。AI、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改變了生產、管理、物流等原有形態,以華為為代表的民族企業,近年來不斷推進5G全網覆蓋,著力打造數字全聯結體系。

如果說數位化以前是讓企業活得更好,現在則是活下去的關鍵。縱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衣食住行」各行業,不論是華為、寶馬、萬科,還是康師傅、優衣庫等諸多企業,無不在加速數位化轉型,以期在變局中獲得再生力。

賦能智慧出行,數位化讓汽車「插上了翅膀」

先來說說出行領域,汽車巨頭寶馬集團近幾年來就在數位化領域建樹頗豐,被譽為車企中的「數位化先鋒」。

據了解,該集團現已在全球範圍內對50萬輛配備第七代BMW iDrive智能人機互動系統的寶馬汽車進行遠程軟體升級。無論在家中還是其他任何地點,BMW遠程軟體僅需20分鐘,就能讓車輛自行「煥新」,遠低於當前大部分廠商的升級時間,令車主們可以享受飛一般的體驗。

在中國市場,寶馬還專門成立了面向C端消費者的子公司「領悅數字」,圍繞「數位化」這一重要戰略展開用戶服務的全面升級,並在今年9月全新上線了My BMW App。由此,寶馬可以通過這一數位化平臺將中國車主們的數據全部打通,並經過數據的整合和分析,連接背後的寶馬體系,打通線上線下體驗,為用戶提供一個手機端在線選車、售後服務及用戶社區的集成平臺。

舉例來說,寶馬可以提前預判車輛狀態並提醒客戶需要進行保養,同時在客戶同意的前提下,將相關信息發送給選定經銷商預約服務,這使得車主可以更快速、更方便地處理汽車使用過程中的問題。

不只寶馬,在整個汽車行業,不論是奔馳、奧迪這些老對手,還是包括特斯拉、百度、谷歌等新興勢力,都在積極通過數位化的應用來開拓著汽車領域的新邊界。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消費者們真的會擁有一輛「插上了翅膀的夢想飛車」。

地產巨頭的迭代升級新路徑:讓你智享「房事」

說完了車子,下面再來聊聊房子。最近幾年,隨著5G、人工智慧等技術在房地產行業的不斷滲透,越來越多的房地產企業已經開始重新審視自身的IT能力,旨在於利用數位化的賦能實現對市場更敏銳的洞察力,並為房主們提供更好的居住體驗。

作為地產界四巨頭之一,萬科較早開啟數位化轉型的地產公司。2016年,萬科就推出了目標搭建一個數位化平臺的「沃土計劃」並面向消費者用戶上線了移動在線的客服平臺「服務家」,以7*24提供服務來節省客戶報修處理時間。

不僅於此,在通過數據中臺整合、沉澱多業務平臺內的客戶、產品數據後,萬科還實現了通過數據洞察,提供集團新增客戶訂閱、統一帳號認證和客戶360視圖等服務內容,為各類客戶提供更加精準、個性化的服務體驗。

萬科還充分發揮了地產巨頭橫向整合資源的能力,攜手海爾、微軟打造智慧社區。憑藉打通線上與線下的軟硬體服務,房主只需運用手機app即可實現對門窗、家電的全方面管理,甚至只需一聲「我出門了」,家裡的全部智能電器即會自動接收到指令進行關閉。

而伴隨地產行業競爭的加劇,不論是四大天王另外三家碧桂園、恆大、融創,還是龍湖、保利等中堅力量,無不在以自己的思路來推進著數位化的轉型。可見儘管地產行業本身屬於信息不平等的行業,但依然繞不開數位化浪潮的洗禮。未來,伴隨地產巨頭們的全面數位化,那些科技公司描繪的智能家庭場景或將不再只停留在PPT和視頻裡。

「智服的誘惑」:當快消服飾與數位技術融合

在數位技術的廣泛運用下,就連看似平常的「服裝行業」,也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商業調整。在經歷今年上半年的市場波動打擊後,儘管面臨著銷量下滑,門店關閉的壓力,快消服裝巨頭優衣庫卻更加堅定了數位化的步伐。

據透露,優衣庫總部盤點過現有業務體系後意識到,在數位化轉型方面,實體店鋪與網絡渠道的融合是實現業績的關鍵。影響其效率的重要環節是配送系統的便捷化、人性化。其基本邏輯是:消費者在智能終端查閱購買、轉入交付系統,與附近的優衣庫以及籤約便利店溝通,當天或第二天在實體店收貨,包括反向退貨。

上述內容你是不是感覺很熟悉?沒錯,正是中國便利的電商體系以及天貓旗艦店的案例令優衣庫高層對推動數位化業務有了充分的信心。除了要在打通線上線下銷售,以及數位化客戶服務上不斷加碼之外,優衣庫還以打造「信息製造零售業」為目標,來大幅縮短市場調查、企劃、生產、銷售整個業務鏈條,為消費者能通過數位化終端享受便利服務提供堅強的支撐。

未來,優衣庫還將全面啟動數位化預測分析項目,將消費者的需求信息用於商品開發等方面。顧客在網上發表個別商品的設計和功能意見,能與後臺的分析計算功能聯絡起來,提供數位化商品,逐項預測消費、提供數位化商品的功能。

不僅跨國服裝企業在行動,阿里巴巴也面向服裝產業推出了全球首個新製造平臺「犀牛智造」,旨在打通從生產到終端銷售的數位化和智能化,進而推動中國服裝業完成跨越式升級。未來,通過「犀牛智造」的平臺,商家將全面圍繞消費者需求,來重構傳統以產定銷的生產模式,實現按需智造,消費者想穿什麼,商家就生產什麼銷售什麼。

健康轉型已成主旋律,數位化助推國民食品價值升級

都說民以食為天,食可以說是日常生活的最基礎消費需求了。還記得今年上半年,全國人民都因為突如其來的變故進入了漫長的宅家模式。當我們去不了菜場,又怕超市沒貨,那麼就只能上上網,刷刷直播來買買買了,於是乎,各種食品,尤其方便麵這樣的便捷食品銷量大漲。

可你有沒有想過,儘管一碗泡麵看起來很平常,但它能在非常時期有求必應地滿足剛需,這背後的一切可並不平凡。首先,儘管消費市場需求激增,可面對不確定的外部環境與有待恢復的產能與運力,方便麵廠商只有具備快速應變能力,才能真正滿足市場需求,實現商業價值。

現在,已經看到結果的我們當然知道,康師傅、統一、日清們顯然是克服了這些難關,而助推他們攻堅制勝的正是各個巨頭花費重金打造的數位化體系。在需求激增最迅猛的時期,康師傅們憑藉渠道全數位化管理,能精確調配線上線下渠道貨源,讓不論是線上購買還是照常線下採購的消費者都能順利買回一包包甚至一箱箱方便麵。

為此,統一便推翻傳統的DMS管理模式,構建營銷大數據,解決各層級決策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日清通也過數位化為引擎,結合人工智慧的靈活運用,推進工廠自動化和高效化。

康師傅則通過推進數位化專項初步構建了「整鏈智慧生態圈」,從產品研發、供應鏈、物流等各個上下遊環節,打通了數據「整鏈」。

比如,藉助與阿里、騰訊、京東這些網際網路巨頭的合作,康師傅初步實現了渠道端數據的回流,方便麵到底賣了多少可以一目了然,方便及時調整產品。另外,憑藉自主研發的渠道智能分銷系統,康師傅還能進行商圈預測,實現響應式鋪貨,也就是說康師傅可以事先預測需求,提前給渠道準備好貨。

所以,當我們看著直播買買買的時候,就刷到了登陸薇婭直播間的速達麵館家庭裝,出現在老羅直播間的手擀麵。這都是康師傅憑藉對大數據的洞察,加強對線上銷售平臺資源投入,並針對性地推送家庭裝、煮麵類產品的結果。

除此之外,為了讓物流更順暢,康師傅正在發展區域性的物流中心。未來將實現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的「三流合一」,存貨的節點多了,物流響應也就更及時了。今年年初,康師傅還上線了食品原物料追溯系統,可以實現成品、原料流向的即時查詢,極大提升了追溯作業效率,確保了食品安全的嚴格把關。

從產品研發、供應鏈到物流、營銷,對數位化戰略的全面推進,讓康師傅的「含數量」在方便麵行業繼續保持領跑地位。據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康師傅方便麵事業的營業收益為149.10億,同比增長29.16%,淨利潤為16.94億元,實現93.67%的增長,總額與增速雙創新高,市場銷售額佔45.8%,穩坐頭把交椅。

與此同時,康師傅還在不斷通過新技術的運用來夯實生產經營的根基——食品安全。除了前面提到食品原物料追溯系統,康師傅還累計投資5億元建立國際水平的食品安全檢測中心,並作為中國航天事業的合作夥伴,以航天品質為基石,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標準。並憑藉「向好以善」的創新理念,成為唯一一家入選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優秀案例的食品飲料企業。

康師傅數位化變革的經驗,不僅給整個方便麵行業樹立了典範,同時也對中國未來的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有益示範,甚至還獲得了國際視野的關注。就在最近,康師傅的數位化轉型先後被麥肯錫旗下亨德森研究所、哈佛商學院等權威機構選入代表企業案例,民族品牌站到了世界舞臺。

回過頭來再看整個方便麵行業,不僅在2020年上半年實現了市場銷量5.6%的增長,更在康師傅等行業龍頭的引領下,已通過數位化技術的運用開始了改頭換面。最近幾年,方便麵正在加速向高端化、多元化和正餐化發展,而「聚焦於健康產品的科技支撐和高價值差異化的提升」也已成為了行業的廣泛共識。對此,更有投資機構分析預測,數位化浪潮之下,高端化方便麵將能推動整個方便麵食品市場在未來5年內增長至6300億元的規模。

眼下,隨著「雙循環」宏觀經濟格局的確定,數位化「新業態」即將到來。在這股數位化浪潮的洗禮下,沒有哪家企業能在未來置身之外。無論是方便麵、服裝,還是房地產,汽車,關係人們「衣食住行」的各個行業已再次走到歷史的十字路口。

根據本次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2035遠景規劃》,我國將在未來15年朝著人均GDP達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為目標前進,並全面建成健康中國,這勢必對今後各個產業的研發與創新提出更高、更長遠的要求。

數字經濟已經叩響新紀元大門,在各行業亟待爆發的藍海市場,機遇與挑戰並存,寶馬、萬科、康師傅、優衣庫等龍頭企業們能否扛下大旗,帶來全行業的持續突圍,仍然任重而道遠。







推廣

來源: 消費日報網    | 作者:辛文    | 責編:谷晟    電子信箱:184042016@qq.com    

相關焦點

  • 數位化革新時代正來臨,多維度重構戰力是康師傅們的唯一選擇
    與此同時,數位化不斷重塑著千行百業。AI、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改變了生產、管理、物流等原有形態,以華為為代表的民族企業,近年來不斷推進5G全網覆蓋,著力打造數字全聯結體系。  如果說數位化以前是讓企業活得更好,現在則是活下去的關鍵。縱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衣食住行」各行業,不論是華為、寶馬、萬科,還是康師傅、優衣庫等諸多企業,無不在加速數位化轉型,以期在變局中獲得再生力。
  • 數位化勢不可擋,康師傅的變與不變
    01 一碗麵與網際網路、大數據的親密接觸這十幾年來,中國出現了一批極富時代精神的企業:網際網路領域的阿里巴巴和騰訊,智造業領域的華為、中興、大疆,還有像康師傅這樣的傳統製造業,深刻地改變社會面貌,給國民精神注入了新的內涵。
  • 康師傅:用「無界整鏈數位化」創造產業鏈的「莫比烏斯環」
    這次評選出的康師傅「卓越數字夥伴」涵蓋了財會共享、人資、企業聲譽管理、智慧物流、系統運維、研發與食安、智能渠道、全鏈路數字生態、智慧零售、數字公益等十個重要業務場景,其中有不少行業翹楚、科技新銳,騰訊智慧零售、埃森哲、CDP集團、數說故事、唯智、華勝銳盈、華冠科技、蓋亞、京品高科、電通公關等國內外優秀企業,與上百家數字合作夥伴一起,共同打造了數字康師傅的整鏈智能生態圈,使首屆康師傅數字夥伴年會成為名符其實的食品飲料行業數位化群英會
  • 華為北京區域攜手電力行業ISV夥伴共話數位化轉型
    當前電力行業能源結構不斷變化,同時對環境保護要求日趨提升,行業核心業務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用性面臨挑戰,因此電力行業將數據管理能力與業務結合,實現數位化轉型升級已是必然趨勢。  12月25日,2020華為北京區域電力行業解決方案夥伴群英會在北京成功召開,華為與行業夥伴共同探討、分享電力行業數位化轉型方向,分享創新的解決方案和價值成果。
  • 一碗麵的科技美學:康師傅為傳統企業實現數位化轉型樹標杆
    ,成為零售業尋求轉型突破的不二法門。比如,康師傅的速達麵館自熱面就是全靠線上數位化,抓住線上消費的紅利。線下工具的數位化就是銷售流程的數位化,業務層級的縮減,反饋流程的數位化。而競爭對手更多是在下沉市場中把這些做為一個銷售工具,只是在監督經銷商和業務員。
  • 康師傅榮登哈佛商學院經典案例
    哈佛商學院企業學習中國總經理李梁梁這樣評價康師傅的案例,「我們看到了康師傅這個身處傳統行業的企業在數位化時代的華麗轉身,康師傅對數位化「三流合一」以及數位化賦能上下遊,打通數據整鏈的思考,對後疫情時代中國乃至全球企業的數位化轉型的方向與思路具有參考價值。」。
  • 踐行「航天強國」與「數字中國」,康師傅舉辦航天精神中華行科普展
    康師傅控股執行長韋俊賢表示,康師傅響應「航天強國」與「數字中國」的號召,堅持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相融合,學習航天精神對標航天品質,持續擴大數位化朋友圈,構建商業新模式,運用大數據打造數據中臺,為數位化創新發展注入了新動能。這不僅使康師傅今年入選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優秀案例,也為傳統企業數位化轉型提供新思路,更為祖國增光添彩。
  • 中國首款「太空面」亮相上海,康師傅攜手中國航天再譜新篇章
    伴隨著北鬥組網、嫦娥奔月、胖五歸來、新飛船發射、火星探測等航天事業的發展,康師傅已成為國內與太空關聯最緊密的方便麵品牌,旗下紅燒牛肉麵和速達麵館成為中國首款太空面。中國航天基金會理事長吳志堅、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原黨委書記孫保衛、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執行長韋俊賢、康師傅中央研究所所長陳應讓、康師傅方便麵事業總裁黃自強等領導出席了活動。能夠成為中國首款太空面不僅是對康師傅方便麵的肯定,更為其與中國航天事業長久合作開拓了新的可能。
  • 擁抱「數位化」變革!康師傅在杭舉辦航天精神中華行科普展
    10月16日,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康師傅在杭州舉行為期9天的航天精神中華行暨康師傅食品安全科普展。 此次科普展是中國航天基金會與康師傅展開「新三年」合作後的首次大型航天科普活動,通過科技感爆棚的互動體驗和航天大咖的知識分享,為浙江省的「大小朋友們」獻上一場炫酷的「太空盛宴」。
  • 康師傅:謝邀!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航天大咖之前參加過康師傅科普展的王博小朋友,在現場觀看完發射之後就表示:"參加完科普展後,我就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長大了也做航天人,讓中國成為航天界的,學習航天系統管控,康師傅穩步構建了"一個系統,兩大行動,三個體系"全新戰略:即食品飲料行業與航天同屬於系統工程,康師傅將學習航天的系統管理精神落實到兩個行動上,其一是助力青少年航天科普教育;其二是推動高端研發與成果轉化,藉助航天技術,研發出更好吃、更安全、更美味、更營養的食品。
  • 華為洪方明:5G+雲+AI推進城市智能升級、企業數位化轉型、產業集群...
    以廣州為例,5G、雲、AI已經使越來越多的組織在發展中受益,已經成為智能時代必不可少的生產力、成為發展的新引擎,將推進城市智能升級、企業數位化轉型、產業集群創新。華為基於自身30餘年積累+端管雲能力,將與廣州政府和企業共建廣州人工智慧和數字經濟試驗區,打造智數廣州。
  • 寶馬集團被評為2020年道瓊可持續發展指數汽車行業領導者
    中新網11月30日電 日前,寶馬集團再次被評為2020年道瓊可持續發展指數[]汽車行業領導者。自1999年這項重要的可持續發展指數創立以來,寶馬集團是唯一一家始終位列前茅的汽車生產商。今年,該指數共有39家來自汽車行業的企業參與其中,寶馬集團在其三大評選領域(企業治理與業務、環境保護、社會責任)評分均有所提高。
  • 寶馬高層:三層次構建ACES戰略生態系統
    此時,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總裁劉智博士和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營銷高級副總裁高樂先生與媒體暢談了寶馬在汽車智能化發展方面取得的經驗和未來的規劃。劉智明確表示,寶馬會不遺餘力將創新的DNA在科技、技術方面得到體現,並繼續引領汽車行業的發展。
  • 又一礦泉水巨頭崛起,份額超過康師傅和娃哈哈,銷量成為全國前三
    如今來說,我們常見的礦泉水品牌有農夫山泉、怡寶、百歲山、娃哈哈、康師傅、冰露這些瓶裝水的巨頭,這些都是我們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牌子。根據市場調研公司尼爾森2018的最新數據顯示,如今又一礦泉水巨頭「崛起」,它就是百歲山,以10.1%的市場份額超過康師傅和娃哈哈了,銷量成功躋身瓶裝水的全國前三位。而農夫山泉、怡寶、百歲山等品牌已經成功佔據國內瓶裝水的半壁江山了。
  • 都在說數位化,零售行業的數位化轉型究竟是什麼意思?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行業與技術的發展,近幾年的零售行業可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小程序、社交電商、新零售等等,各種全新的工具與概念不斷湧出,為零售業帶來一波又一波的變革和風口。伴隨這些風口,「數位化」逐漸成為零售行業的主基調。那麼零售行業的數位化轉型究竟是什麼意思?
  • 康師傅航天科普進校園:航天員回信激勵少年築夢太空
    從嫦娥五號發射、進入月地轉移軌道、月球著陸、採樣取材……直至返回地球,每一個瞬間都牽動著國人的目光,中國航天、嫦娥五號已成為「全民熱點」。在最近舉辦的「康師傅航天科普進校園」活動中,許多小朋友通過「太空郵局」表達了對航天人的敬佩和航天事業的嚮往。除此之外,小朋友們還提出了許多「古靈精怪」的問題,比如「為什麼我們看不到月球的背面?」、「航天員平時在太空都吃什麼?」等等。
  • 博威合金亮相上海寶馬展,創新推動工程機械行業新升級
    11月24日,上海寶馬工程機械展於新國際博覽中心如期召開。N3館611展位的博威合金,為大家帶來高端耐磨銅合金BearMet系列產品。包括:銅鎳錫、錳黃銅、鋁青銅、鉛錫青銅等產品在工程機械、航空航天、礦山與能源開採等領域。
  • 惠普創新的3D列印技術,助力汽車行業加速數位化轉型
    打開APP 惠普創新的3D列印技術,助力汽車行業加速數位化轉型 惠普 發表於 2020-08-30 11:48:55 《Wohlers
  • 無限接近「零門檻」,華為如何讓製造業成為AI普惠先行軍?
    中國科學院院士、琶洲實驗室主任徐宗本院士作為代表出席籤約,華為雲與計算中國區副總裁、廣東雲與計算總經理鄭殿海代表華為公司籤約。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聚焦智慧醫療、智慧城市、智能製造等行業場景,共同建設面向行業的基礎軟硬體及算法創新平臺;同時共同推進科研成果的轉化落地,在區域形成人工智慧產業聚集,賦能傳統行業,推動整個區域的產業智能化升級和數位化水平提升。
  • 為了航天科普走遍大半個中國,康師傅的「執念」是什麼?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康師傅航天科普展杭州站還聯動康師傅夢想探索樂園和杭州工廠,讓孩子們近距離了解方便麵中的航天科技。作為全國首創的方便麵體驗館,杭州康師傅夢想探索樂園利用先進的AR技術,打造高度互動性暢玩空間,真正做到智能逛展體驗。在這裡,孩子們乘上樂趣無窮的「夢想探索號」走進康師傅方便麵工廠,直觀了解方便麵從選材、生產、到出貨的全過程,探秘方便麵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