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勢不可擋,康師傅的變與不變

2020-11-04 冰川思想庫

冰川思想庫特約撰稿 | 麥冬

10月16日,在被稱為數字第一城的杭州,一場製造業與數字經濟的碰撞在浙江省展覽館展開。中國航天和康師傅聯合帶來的航天科普展在這座數字引領的城市碰撞出了激烈的火花。

中國航天帶來了兩彈一星、長徵火箭、探月工程、深空探測、空間站等精巧的航天模型,而康師傅則帶來了採用國際領先理念,用5G和VR等先進技術打造的STEAM課程《太空美食家》。

活動現場,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孩子們在各大展區盡情遨遊,感受航天魅力。VR互動,則讓孩子們身臨其境地體驗太空的奇妙。

江南是鍾靈毓秀之地,自古繁華,而邁向數字時代以後,網際網路經濟的最新思潮在這座城市湧動。傳統與現代在這個城市完美融合。

01 一碗麵與網際網路、大數據的親密接觸

這十幾年來,中國出現了一批極富時代精神的企業:網際網路領域的阿里巴巴和騰訊,智造業領域的華為、中興、大疆,還有像康師傅這樣的傳統製造業,深刻地改變社會面貌,給國民精神注入了新的內涵。

這十幾年來,也是中國企業更新換代最快的時期,翻一翻每一年的各種財富榜就能發現一些企業一些行業逐漸沒落了,消失在榜單裡,而一些企業則異軍突起,出現在榜單裡。

有一段時間,傳統製造業獨領風騷,房地產行業也曾有過不俗的表現,而現在,榜單的C位則讓位給了像阿里巴巴、騰訊、拼多多這樣的網際網路企業。

其實,仔細觀察,還是能發現不少企業一直在這份榜單中的,比如華為、格力、康師傅……康師傅成立27年穩居方便麵行業第一名的位置,並且一直保持了良好的盈利能力。

那麼它們的身上到底藏了什麼樣的法寶呢?

今年618期間,天貓商城上出現了一個龐然大物——線下面積3000平方米的宜家上海寶山店被數位化1比1復刻到了線上,以數位化3D實景復刻技術,讓人們「在線逛街」。3D購物技術大規模應用,這被很多人視為很酷的行為。

宜家在數位化進程上,屬於緩慢而謹慎的品牌。2016年,宜家才開始小範圍試運營官網電商業務;2019年才成立了宜家中國數字創新中心。

但它們的數字創新頗有新意。樣板間是宜家商場的一大特色,線下樣板間重體驗,線上板塊更著重購物便利性與趣味互動。

比如,宜家創新的智能設計模塊,顧客只需4個步驟,即可自動生成設計方案。宜家還在天貓旗艦店開了家「3D樣板間」,細分為潮流客廳、精緻臥室、多彩兒童房、辦公展廳、小資廚房等5個板塊。人們只要輕點滑鼠,就能看到自己心儀的裝飾。

▲圖/圖蟲創意

康師傅是另一個非常典型的觀察對象。

疫情期間,物流阻斷,餐飲企業停擺,很多堅守在抗疫第一線的工作人員面臨吃飯難的問題。康師傅挺身而出,藉助數位化工具把對的產品在對的時間送到對的地點交給對的人,尤其是一線的醫護人員和民警,讓大家能在寒冷的日子裡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面。

很多人有個直觀的感受,為什麼康師傅總是能摸準我想吃什麼?為什麼康師傅總是能勾起一代又一代人的食慾?其實秘密都在康師傅的數位化平臺上。

康師傅藉助技術+大數據,實現「智慧營銷」,也就是通過對渠道端數據回流的統計分析,以及從微博、微信、百科等社會化媒體平臺上採集的消費者觀點,了解消費者真實的想法,從而採用有針對性的營銷方式,構建更多的消費場景,與消費者產生更深入的互動。

這樣一來,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的人喜歡什麼樣的口味,今年流行什麼,年輕人熱愛什麼,康師傅都能在第一時間知道。

康師傅從多年前就開始積極擁抱網際網路,圍繞供應鏈配置合理化、經銷商渠道布局的合理化、組織結構合理化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數位化建設,探索渠道數位化升級。

不僅如此,康師傅還通過與電商平臺深度合作,進行更為個性化產品定製和精準化的新品推廣。康師傅與阿里、騰訊、京東都有非常好的合作關係。

如此便不難理解,為什麼像康師傅這樣的企業能一直勇立潮頭。有實幹精神和工匠精神支撐,還掌握了數位化這樣的先進工具,自然能在研發、生產、銷售各個環節搶得先機。更關鍵的是,這樣的企業與年輕人的脈搏是一致的。

02 傳統企業要有勇氣革自己的命

幾天前,在阿里巴巴西溪校區,馬雲同來自全國的115位基礎教育名校校長,圍繞教育改革進行了對話。

馬雲說,「我們如何調整自己的教學模式,讓1400萬兒童的腦礦真正變成金礦,真正變成鑽石礦,誕生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優秀人才,這是教育的真正魅力所在。」

近日,國家《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公布,改革目標直指教育評價機制,力圖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

這個改革方案可能深刻影響未來的中國教育,甚至影響未來的中國社會。因為打破條條框框,打破傳統的束縛是一個時代命題,需要整個社會共同作答。企業要適應變化,不斷發展,同樣也需要打破傳統束縛,離開自己依賴的舒適區。

康師傅這幾年不遺餘力地推動與中國航天事業的全面合作,將航天展帶到了全國各地,並將融合了5G和VR等先進技術打造的STEAM課程帶給了孩子們。

這是在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同時也是通過這樣的努力去溝通下一代,傳遞航天精神和科普知識。對企業來講,這是擁抱變化與未來的一種必要姿態。

康師傅控股執行長韋俊賢表示,未來康師傅將堅持「一二三」戰略, 「一」就是一個系統,是指學習航天管理系統、對標航天品質;「二」就是兩大行動,是科普行動和研發行動;「三」就是三個體系,即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教育體系和應用體系。

在「數位化」的賦能之下,康師傅推出的航天科普STEAM課《太空美食家》網絡課程,利用3D技術虛擬了「科幻」般的課堂,老師就在「太空」和「空間站」裡上課,從而更直觀的展現航天員在「空間站」中的日常飲食生活。

考慮到有的孩子可能對某部分課程特別感興趣想反覆聽、或者有的地區由於種種原因,無法進行直播課程學習,還嘗試將《太空美食家》的錄播課程以及專家講座放在網上予以共享。

從線下走到了線上,打破了空間限制,學生老師之間還能隨時互動。在這個虛擬空間裡,科技與食品,科普與推廣,線上與線下完美融合。

康師傅在營造場景,普及產品競爭優勢上的創新也讓人耳目一新,通過與航天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使航天技術惠及於民。今年「紅燒牛肉麵」和「速達麵館」兩款產品有幸成為了中國首款「太空面」。

如今,這麼規劃未來的企業越來越多,數位化已經成為中外企業、品牌公司的一致追求。

時至今日,網際網路深刻改變了經濟運行方式,同時也產生了新的商業模式,這讓很多企業感受到了挑戰,也看到了機遇。

數字時代,人會老去,產品可能被淘汰,但是,實幹精神工匠精神不會落伍,擁抱消費者擁抱新技術的熱情不能丟。

正是通過嫁接新技術,銳意進取,通過數位化來激發企業的內生動力,一批批傳統企業迎來新生。有這樣的精神支撐,不管什麼企業,都不會被輕易淘汰,都會在新的時代中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堅持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相融合,持續擴大數位化朋友圈,構建商業新模式,運用大數據打造數據中臺,為數位化創新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這不僅使康師傅今年入選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優秀案例,也為傳統企業數位化轉型提供新思路。

波士頓諮詢旗下亨德森研究所針對企業運營管理數位化的案例分析中,就提到康師傅打造了領先的數位化管理體系,為行業起到了領先的示範作用。

數字時代,企業不分傳統與否,大家都是科技公司,康師傅等企業在應對數位化上的努力可供社會學習借鑑。

相關焦點

  • 康師傅:用「無界整鏈數位化」創造產業鏈的「莫比烏斯環」
    康師傅的企業高層,及各主要業務部門負責人也代表康師傅集團對數字夥伴們表示衷心感謝,並期待繼續攜手推動行業數位化轉型再上「無界整鏈數位化」新臺階,為企業降本增效的同時,為整個產業鏈創造更多新價值,更好地服務人民美好生活。
  • 數位化重塑「衣食住行」: 寶馬、華為、康師傅成為行業示範
    與此同時,數位化不斷重塑著千行百業。AI、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改變了生產、管理、物流等原有形態,以華為為代表的民族企業,近年來不斷推進5G全網覆蓋,著力打造數字全聯結體系。如果說數位化以前是讓企業活得更好,現在則是活下去的關鍵。縱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衣食住行」各行業,不論是華為、寶馬、萬科,還是康師傅、優衣庫等諸多企業,無不在加速數位化轉型,以期在變局中獲得再生力。
  • 一碗麵的科技美學:康師傅為傳統企業實現數位化轉型樹標杆
    ,康師傅堅持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相融合,學習航天精神對標航天品質,持續擴大數位化「朋友圈」,構建商業新模式,運用大數據打造數據中臺,為數位化創新發展注入了新動能。比如,康師傅的速達麵館自熱面就是全靠線上數位化,抓住線上消費的紅利。線下工具的數位化就是銷售流程的數位化,業務層級的縮減,反饋流程的數位化。而競爭對手更多是在下沉市場中把這些做為一個銷售工具,只是在監督經銷商和業務員。
  • 擁抱「數位化」變革!康師傅在杭舉辦航天精神中華行科普展
    10月16日,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康師傅在杭州舉行為期9天的航天精神中華行暨康師傅食品安全科普展。 此次科普展是中國航天基金會與康師傅展開「新三年」合作後的首次大型航天科普活動,通過科技感爆棚的互動體驗和航天大咖的知識分享,為浙江省的「大小朋友們」獻上一場炫酷的「太空盛宴」。
  • 數位化革新時代正來臨,多維度重構戰力是康師傅們的唯一選擇
    與此同時,數位化不斷重塑著千行百業。AI、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改變了生產、管理、物流等原有形態,以華為為代表的民族企業,近年來不斷推進5G全網覆蓋,著力打造數字全聯結體系。  如果說數位化以前是讓企業活得更好,現在則是活下去的關鍵。縱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衣食住行」各行業,不論是華為、寶馬、萬科,還是康師傅、優衣庫等諸多企業,無不在加速數位化轉型,以期在變局中獲得再生力。
  • 康師傅榮登哈佛商學院經典案例
    日前,康師傅作為中國民族企業代表,入選哈佛商學院經典教學案例,康師傅執行長韋俊賢通過視頻向全球商業精英分享經驗,主要內容包括:面對不斷變化的環境和諸多不確定性,康師傅如何將企業使命與員工緊密連接、用新場景創造消費、將線上的信息流、金流和線下的物流實現進一步整合、打造數位化生態圈投資未來,為企業儲備持久的發展動能。
  • 康師傅:謝邀!
    康師傅:謝邀!,學習航天系統管控,康師傅穩步構建了"一個系統,兩大行動,三個體系"全新戰略:即食品飲料行業與航天同屬於系統工程,康師傅將學習航天的系統管理精神落實到兩個行動上,其一是助力青少年航天科普教育;其二是推動高端研發與成果轉化,藉助航天技術,研發出更好吃、更安全、更美味、更營養的食品。
  • 康師傅帶你看火箭發射,家長說:不止震撼,更有意義!
    這是康師傅又一次用"數位化"探索科普新模式,不但讓現場的小朋友和家長收穫滿滿,更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將科普傳播到更加廣泛的青少年人群中。親子教育專家勇赫大叔認為,"康師傅的航天科普系列活動,不僅教育理念先進、專業性強,還多次採用夢想體驗營這種'身臨其境'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學習航天知識的快樂,激發孩子們崇尚科學、立志航天。更重要的是,康師傅還用5G等數位化技術打破了空間的限制,讓更多孩子能接觸到最新的航天知識和訊息,這對於促進教育均衡化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 踐行「航天強國」與「數字中國」,康師傅舉辦航天精神中華行科普展
    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康師傅於10月16日在浙江展覽館舉行為期9天的航天精神中華行暨康師傅食品安全科普展。通過科技感爆棚的互動體驗和航天大咖的知識分享,為浙江省的「大小朋友們」獻上一場炫酷的「太空盛宴」。此次科普展是中國航天基金會與康師傅展開「新三年」合作後的首次大型航天科普活動。
  • 康師傅航天科普進校園:航天員回信激勵少年築夢太空
    數位化賦能航天科普,讓更多孩子的夢想照進現實在康師傅航天科普進校園活動中,近距離接觸「航天大咖」的機會可不止「太空郵局」一個。孩子們與康寶寶一起體驗VR遨遊太空不僅如此,康師傅還活用「數位化」技術,讓航天科普得以覆蓋更廣泛的青少年人群。
  • 為了航天科普走遍大半個中國,康師傅的「執念」是什麼?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康師傅航天科普展杭州站還聯動康師傅夢想探索樂園和杭州工廠,讓孩子們近距離了解方便麵中的航天科技。作為全國首創的方便麵體驗館,杭州康師傅夢想探索樂園利用先進的AR技術,打造高度互動性暢玩空間,真正做到智能逛展體驗。在這裡,孩子們乘上樂趣無窮的「夢想探索號」走進康師傅方便麵工廠,直觀了解方便麵從選材、生產、到出貨的全過程,探秘方便麵背後的故事。
  • 中國首款「太空面」亮相上海,康師傅攜手中國航天再譜新篇章
    中國航天基金會理事長吳志堅、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原黨委書記孫保衛、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執行長韋俊賢、康師傅中央研究所所長陳應讓、康師傅方便麵事業總裁黃自強等領導出席了活動。能夠成為中國首款太空面不僅是對康師傅方便麵的肯定,更為其與中國航天事業長久合作開拓了新的可能。
  • 新變局之下 中國建築業的變與不變
    李裡丁:此次討論的主題是「變與不變」。不變的有兩方面:一是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變;二是建築業創新發展、改革轉型的勇氣和精神沒有變。一直在變化的有三方面:一是「十三五」時期,很多國有企業完成了改制。通過併購等方式,有的企業實現了上市。行業企業向現代化企業邁進的步伐從未停止,一大批實力強、潛力足的企業湧現出來。
  • 康師傅 vs 統一:方便麵「雙雄」
    在2013-2016年的行業寒冬中,康師傅和統一的營收均出現連續三年下滑,但兩家企業受挫的程度卻明顯不同:其中,康師傅顯然更受打擊,特別是在2015年,康師傅的營收同比下滑11.1%,而統一僅同比下滑1.7%。2017年,兩家企業走出寒冬,開始恢復增長。2018年,康師傅和統一的營收分別同比增長2.9%和2.2%,增幅相近。
  • 康師傅航天展點燃孩子們的「航天夢」
    在航天精神中華行暨康師傅食品安全科普展——深圳站的活動當天,少年宮裡充斥著青少年們充滿朝氣的聲音,經常能看到學生們一邊喊著「你們看,那邊是什麼?」一邊招呼著自己的小夥伴們向吸引著他們注意力的展臺跑去的身影。
  • 《明日方舟》勢不可擋怎麼打 勢不可擋打法詳解速圍觀
    :原標題:《明日方舟》勢不可擋怎麼打 勢不可擋打法詳解速圍觀 明日方舟勢不可擋打法詳解 首先開局雙先鋒,先中間後左邊,隨後右上平臺補上單體狙朝右(單體狙C低),之後右下補上先鋒(重裝也行,但是重裝C高,容易來不及),左上平臺上狙朝右(同樣是因為C低)。
  • 臺灣康師傅被黑心油撂倒 大陸方便麵業務也陷低谷
    臺灣康師傅的解散只是康師傅控股倒下了一個並非主業的子公司。康師傅控股稱公司的主業生產經營一切正常,無任何不利影響。臺灣老牌食品品牌康師傅選擇了在2017年的第一天宣布解散,意味著這一品牌徹底退出臺灣市場。儘管已經長期沒有業務,但是選擇這個日子告別還是十分出人意料。
  • 「太空美食」的神奇奧秘 康師傅網課告訴你
    康師傅航天科普進校園活動現場孩子們體驗VR設備自2018年以來,康師傅開展航天科普活動就一直嘗試運用全新的科技化形式,獨特的航天科普教材來走近青少年。作為積極發展教育公益的企業,康師傅的航天科普活動從線下走到了線上,用更貼合青少年的方式與他們溝通。康師傅相關負責人透露開設《太空美食家》網絡課堂的初衷,「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5G的出現為現代教育提供了更多可能,康師傅希望能夠藉助此次網課,積極嘗試將航天科普課程輸送到青少年身邊,以寓教於樂的形式傳遞航天知識並開展食安科普。」
  • 「方便麵大王」康師傅掌門人二代在榮與辱「油瓶風暴」裡走上臺
    敏感時段,康師傅二代接棒有深意康師傅控股公告12月20日晚,「康師傅」( 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宣布了一則重磅人事變動消息:一、創始人魏應州將於2019年1月1日正式辭任康師傅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職務,僅擔任康師傅資深顧問,就公司策略規劃及業務發展發表意見。
  • 科技感爆棚 康師傅「太空美食課」樂翻天
    在網絡的另一端,始終致力於航天科普的康師傅正式推出《太空美食家》網絡課程,用科技感爆棚的科普知識和食慾滿滿的太空美食為孩子們帶去一場豐盛的科普盛宴。作為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康師傅已在全國範圍內的30餘所中小學開展航天科普活動,此次線上《太空美食家》課程更是為了順應時代發展,藉助網絡課堂的多元化、便捷性、跨地域性等特色,給青少年帶來精彩紛呈的「宇宙級科普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