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師傅 vs 統一:方便麵「雙雄」

2021-01-11 藍鯨財經

作者:市值風雲 扶蘇 安安

前幾年,紅遍大江南北的電視連續劇《深夜食堂》,讓「吃夜宵」這件原本平平淡淡的小事突然變得充滿了意義。

對於風雲君這隻流浪都市多年的單身狗來說,下班之後回家泡上一碗老壇酸菜牛肉麵,再配上一瓶冰紅茶,一邊看電視機一邊大快朵頤,不失為生活中的一點「小確幸」。

不過,風雲君也曾多次在超市貨架前躊躇不定:這回是吃「康師傅」,還是吃「統一」呢......

方便麵和包裝飲料行業的「孿生兄弟」

歲月是把殺豬刀。遙想當年的風雲君,身材是多麼均稱窈窕,如今體重卻已上三位數......

康師傅(00322.HK)和統一(00220.HK),這兩個均來自祖國寶島臺灣的食品品牌,多年來一直是超市的「常青樹」,常年佔領方便麵和包裝飲料貨架,「雙雄」地位從被未撼動。

這兩個牌子,仿佛一對孿生兄弟,在食品種類上高度雷同:紅燒牛肉麵、老壇酸菜牛肉麵、冰紅茶、綠茶、茉莉蜜茶......

兩者在包裝上也總是極其相似,傻傻的風雲君傻傻分不清楚,還以為他們本來就是一家 。

更巧合的是,康師傅和統一的業務構成基本一致。2018年,兩家企業的方便麵業務均佔各自總營收的39%,飲料業務則均佔各自總營收的58%。

雖然兩個企業都以方便麵和飲料的生產和銷售為主要業務,但康師傅的營收規模卻明顯更大。2018年,康師傅的總營收為607億元,幾乎是統一(218億元)的三倍。

(數據來源:康師傅、統一 2018年報)

雖然營收規模相差較大,但康師傅和統一作為方便麵和包裝飲料行業的前兩大品牌,仍值得我們作一個比較。

2013-2018年,康師傅和統一各自營收的CAGR分別為-3.7%和-1.4%,總體均出現下滑。

在2013-2016年的行業寒冬中,康師傅和統一的營收均出現連續三年下滑,但兩家企業受挫的程度卻明顯不同:其中,康師傅顯然更受打擊,特別是在2015年,康師傅的營收同比下滑11.1%,而統一僅同比下滑1.7%。

2017年,兩家企業走出寒冬,開始恢復增長。2018年,康師傅和統一的營收分別同比增長2.9%和2.2%,增幅相近。

(數據來源:Choice金融終端)

總的來說,康師傅近六年來在營收增速上的表現要遜色於統一,這是為何?

方便麵業務

不妨先從康師傅起家的方便麵業務開始說起。

2013-2018年,康師傅和統一各自方便麵業務營收的CGAR分別為-3.8%和1.5%。2018年,兩家企業的方便麵業務分別收入239億元和8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7%和3.2%。

其中在2016年,兩者的表現迥然不同。當康師傅的方便麵業務大幅下滑10.3%時,統一卻迎來了8.6%的同比增長。

(數據來源:康師傅、統一 各年年報)

背後的原因在於,這對「孿生兄弟」走的是不同的市場路線。

尼爾森的資料顯示,近年來,我國方便麵市場的銷售額同比增幅明顯高於銷量同比增幅。這說明,提高售價已經成為方便麵行業的普遍趨勢。

(數據來源:康師傅、ACNielsen)

如何才能提高售價呢?

顯然,對於產品高度同質化、單包價格通常為個位數的方便麵市場來說,商家想要直接把售價翻倍是不切實際的,像風雲君這樣的大眾(貧窮)消費者,只會以換個牌子吃的方式表示抗議。

推出口味不同、售價更高的高端方便麵產品,以吸引支付能力更強的消費者,是商家的另一種選擇。

不過,康師傅過去卻一直在走平價路線。直到2018年,康師傅還表示「仍將以大眾消費市場為核心,確保穩定增長源......」

(來源:康師傅 2018年報)

從毛利率指標可以看到,除了2015年由於棕櫚油等原材料價格下跌導致毛利率提高外,2018年之前,康師傅方便麵的毛利率維持在30%以下。

(數據來源:康師傅 各年年報)

2018年,康師傅才著手布局10元以上的高端方便麵市場,得益於下半年新上市的多款定價較高的方便麵,其中包括四季度上市、售價近20元的「Express速達麵館」,康師傅當年方便麵的毛利率突破30%。

而康師傅的競爭對手統一,早在2015年已明確表示,要逐步跳出方便麵市場低價位、同質化的困局,從高價位方便麵市場中尋求更多的機會。

(來源:統一2015年報)

根據尼爾森的資料,2015年,統一的「湯達人」系列已成為5元以上高價方便麵市場中佔有率第一的品牌。

2016年,統一更是一鼓作氣,接連推出多款新口味的高價方便麵:「韓式辣牛肉湯」和「原盅雞湯」兩隻新口味的「湯達人」、售價5元以上的「都會小館」和「相伴一城」、售價20元以上的超高端系列「滿漢大餐」。

可以看出,統一近年來新推出的方便麵產品有個共同特點:一款更比一款貴。這讓窮矮矬的風雲君忍不住興嘆:這下關了燈也吃不起面了。

縱觀近幾年的財報,統一始終表示要堅持「價值行銷」策略。何為「價值行銷」?

以2017年報中的陳述為例,統一表示,要繼續改善產品結構,留強汰弱,聚焦主力品牌和主力口味,將行銷資源投入重點市場,打造強勢區域。

2018年,統一在年報中繼續表示,要「留強汰弱、聚焦推廣升級產品為主軸的運作策略。」

(來源:統一 2017年報)

也許在「價值行銷」策略下,窮矮矬且吃不起高價面的風雲君,並不是統一最Care的目標客戶。

另外BB一句,在誰是目標客戶上,統一一貫拎得清。

2016年8月,統一在西南地圖推出新品種「藤椒牛肉麵」,進入辣口味方便麵市場。在「藤嬌」品牌受到消費者的廣泛好評後,統一在2017年時才把這一品牌推向全國市場。

現在,容風雲君多喝幾瓶冰紅茶來壓壓驚。

飲料業務

2013-2018年,康師傅和統一各自飲料業務收入的CAGR分別為-3.4%和-3.6%。

與方便麵業務類似,兩家企業均在2014-2016年步入寒冬期。直至2017年,兩者的飲料業務收入才恢復正增長。

2018年,康師傅和統一的飲料業務分別收入353億元和12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6%和1.2%。

(數據來源:康師傅、統一 各年年報)

尼爾森的資料顯示,與2017年之前整體銷量下跌的方便麵市場不同,我國的包裝飲料市場多年來均為正增長。

(數據來源:康師傅、ACNielsen)

不過,無論是康師傅還是統一,飲料業務總體上均出現下滑。

背後的原因或許是因為近年來市場上的包裝飲料種類日益多元化,以及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升級,主打「健康」概念的新品種如冷鏈果汁、益生菌飲料等受到追捧。

而康師傅和統一目前的飲料產品仍以常溫保存、耐長途運輸的傳統包裝飲料為主。

從康師傅主要飲料產品的市佔率指標來看,公司從2012年開始代理的百事可樂在可樂型碳酸細分市場保持著近50%的高市佔率,市場份額常年第一。

康師傅的茶飲料雖然在2018年仍保持著第一名的份額,但市佔率已從2013年的52%掉到2018年的42%。而果汁和包裝水的市佔率,則從2013年的均為第一名,分別掉到2018年的第二名(15.9%)和第四名(8.7%)。

(數據來源:康師傅 2018年報)

(數據來源:康師傅、ACNielsen)

雖然,康師傅的飲料種類相當齊全,覆蓋即飲茶、包裝水、碳酸飲料、果汁、咖啡飲料、功能飲料和乳酸菌飲料等。

但康師傅仍表示,其飲料業務仍聚焦於滿足大眾消費需求的核心種類和產品,即以茶飲料為核心。

(來源:康師傅 2018年報)

就包裝飲料市場來說,競爭品間的包裝、口味等同質化程度較高、產品容易被替代。

多年來,康師傅一直主推冰紅茶、綠茶、茉莉清茶等經典產品,並推出多種規格的飲用水以滿足大眾市場的不同需求,雖然將「大眾路線」貫徹到底,卻一直未打造出高知名度的中高價新品。

相比之下,將「價值行銷」策略同樣貫徹到飲料業務上的統一,在推出中高價新品的方面要大膽得多。

早在2015年,統一推出茶飲料新系列「小茗同學」,搶佔定價在5元及以上的茶飲料市場。

也是在2015年,統一的茶飲料收入佔飲料業務的比重迅速從40%提高到50%,與飲料業務的第二大產品——果汁產品,在收入佔比上逐年拉開差距。

(數據來源:統一 各年年報)

至此我們可以看出,兩家企業在業務上採取的是不同的策略:無論是方便麵還是飲料食品,康師傅都選擇深耕大眾市場,統一則早早開拓中高端市場。

而在財務指標上,兩者的表現又有何不同呢?

財務分析

1、盈利能力

康師傅和統一不同的產品和定價策略的影響,首先體現在毛利率上。

康師傅的毛利率常年要比統一低出3個百分點。2018年,康師傅和統一的毛利率分別為30.9%和33.5%。

對於飲料業務均佔營收過半的康師傅和統一來說,其毛利率主要受到大宗原材料採購價格和產品結構調整的影響。

2017年,受到白糖、PET粒子和紙材等主要原材料價格普遍上漲的影響,走「薄利多銷」路線的康師傅全年毛利率同比下降1.86個百分點至29.4%,為近六年來的最低水平。

統一的毛利率則在2015年同比大幅上升4.3個百分點至36.8%,除了由於大宗原材料採購價格下降外,更主要原因的是統一當年上市了多款新口味、定價較高的飲品,包括「小茗同學」、「如飲」和「彩虹瓶」阿薩姆奶茶等。

(數據來源:Choice金融終端)

近年來,兩家企業均在不斷降低銷售費用。2013-2018年,康師傅和統一銷售費用的CAGR分別為-5.3%和-5.7%,銷售費用率也分別從2013年的29.3%%和21.1%下降到2018年的23.4%和19.5%。

(數據來源:Choice金融終端)

近年來,統一推出的高毛利新品更多,對市場推廣力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統一的銷售費用率一直高於康師傅。

但統一的銷售費用率明顯下降得更快。隨著公司包裝飲料業務的日益衰弱,統一也在年報中表明了要「謹慎理財、適當調節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的態度。

(來源:統一 2018年報)

可見,年成不好的時候,大家都在儘量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在2015年之前,康師傅的淨利率要高於統一。2015年開始,統一得益於產品結構中高毛利產品的比例有所提高,其淨利率開始超過康師傅。

2018年,康師傅和統一的淨利率分別為4.5%和4.7%,均為近六年來的最高水平。

(數據來源:Choice金融終端)

2、運營能力

在運營能力上,兩家企業的差距相當明顯。2018年,康師傅和統一的現金循環周期分別為-29天和5天。

現金循環周期為負,說明康師傅的回款能力極強,手頭總能保留一大筆運營資金。康師傅是如何實現如此高效的運營效率的呢?

(數據來源:Choice金融終端,市值風雲)

從各項營運周轉指標來看,兩家企業最大的差異在於「應付帳款周轉天數」。康師傅的應付帳款周轉天數比統一至少長了20天,且仍在不斷拉長。

畢竟,作為一家在國內方便麵市場和包裝茶飲料市場的佔有率均達到近50%的行業龍頭,康師傅在上遊原材料供應商中的話語權毋容置疑。

在存貨周轉天數上,康師傅也比統一短了10天,2018年,兩家企業的存貨周轉天數分別為22天和33天。對於快消食品行業來說,要與同行拉開這樣的差距相當不易。

近年來,康師傅在全國不斷開設新倉庫,同時減少經銷商的數量、增加直營零售商的數量,不斷降低通路成本、簡化銷售渠道,是康師傅存貨管理能力之所以高效的重要原因。

(來源:康師傅 2018年報)

3、資產負債率

2013-2018年,康師傅的資產負債率從53.4%輕微上升到55.4%,變化不大。

同期,統一的資產負債率從57.1%大幅下降到39.2%。

(數據來源:Choice金融終端)

過去幾年,統一不斷降低總負債尤其是流動負債的金額。其中在2016年,統一以12.9億元的價格出售了所持有的今麥郎的全部股權,所得現金用來償還了大部分金融負債。

(來源:統一 2017年報)

4、現金流和股東回報

2015年開始,康師傅和統一的自由現金流均轉正為負。過去三年,兩家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和資本開支金額的年變化不大,自由現金流狀況都已經較為穩定。

(數據來源:Choice金融終端)

在股東報酬方面,康師傅回報股東的意願總體上明顯要高於統一。

2017年以前,康師傅每年支付的股息佔當年歸母淨利潤的比重在50%以上。相比之下,統一每年支付的股息佔當年歸母淨利潤的比重較為不穩定。

2018年,康師傅和統一分別支付了25億元和10億元的股息,分別佔當年歸母淨利潤的43%和60%。

(數據來源:Choice金融終端)

結語

康師傅和統一,這兩個多年來始終佔據超市食品貨架的「孿生兄弟」,堪稱方便麵和飲料食品行業的「國民品牌」。

遙想這些年,一碗方便麵和一瓶飲料曾在多少個夜晚填滿了流浪在都市的風雲君空虛的胃,雖然在風雲君從「身材窈窕均稱」到「體重上三位數」的轉變上也同樣功不可沒......

好啦,終於寫完稿子的風雲君打算下班回去後,繼續吃泡麵、喝飲料。

相關焦點

  • 臺灣康師傅被黑心油撂倒 大陸方便麵業務也陷低谷
    康師傅的大股東頂新集團於次日證實了臺灣康師傅已解散的消息,不過頂新集團強調,臺灣康師傅之前的業務僅是進口生產設備,早無任何實質營運業務,意在將對中國大陸運營的康師傅的影響降到最低。北青報記者昨天在北京的一些超市中看到,康師傅方便麵基本佔據了每家超市方便麵貨架的半壁江山。從產品包裝上可以看到,目前康師傅方便麵在天津、青島、鄭州、保定都有生產。
  • 臺灣有康師傅和統一,韓國有農心,日本有日清,那麼大陸有……
    臺灣有康師傅和統一方便麵,韓國有農心方便麵,日本有日清方便麵,那麼大陸有……特別是學生黨和工薪族,幾乎每星。康師傅方便麵 中國臺灣康師傅方便麵,以"康師傅"系列產品為主打,現在還有 「面霸120」、「料珍多」、「新面族」、「巧玲瓏」、「勁拉麵」、「亞洲精選」、「福滿多」、 「好滋味」、「小虎隊」、「掛麵」、「脆旋風」、「脆寬趣」、「珍品」、「勁爽」等多種類型的方便麵,花樣多多,就沒有康師傅做不到的。
  • 康師傅四兄弟登臺灣首富,方便麵為何能送掌門人成首富?
    基本上我們能想到的要不房地產企業,要不網際網路公司,要不金融大佬,基本上這些公司成首富都是可以理解的吧,但是最近康師傅的掌門人卻成為了臺灣首富?方便麵產業也能成首富嗎?一、康師傅掌門成臺灣首富?臺灣經濟日報網16日稱,今年中國臺灣地區50大富豪身家總和比去年增加7.7%,從1040億美元增加到1120億美元。
  • 康師傅宣布成為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 將探索方便麵與航天食品的對接
    新京報快訊(記者夏丹)今日(11月9日),康師傅在25周年之際與中國航天基金會籤約,正式對外宣布康師傅已成為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助力中國航天事業發展,並將參考航天食品的標準,嘗試探索方便麵與航天食品對接的可行性。
  • 「方便麵大王」康師傅掌門人二代在榮與辱「油瓶風暴」裡走上臺
    「方便麵大王」康師傅進入代際交替,掌門人魏應州退休,由二代掌舵。多年以來,魏家四兄弟合力打拼,一碗泡麵打天下,如今二代走上臺,康師傅會是什麼味兒呢?魏氏四兄弟,老大是魏應州,生於1954年,就是大家很熟悉的方便麵「康師傅」之父,剛宣布退休的康師傅掌門人。他與三個弟弟魏應交、魏應充、魏應行,被外界稱為頂新大董、二董、三董、四董。
  • 一碗方便麵中的人類進化史
    與此同時,來自各省大批米麵生鮮正源源不斷輸入湖北,方便麵正是其中最關鍵的物資之一。早在武漢封城之前,方便麵巨頭康師傅旗下天津工廠就響應國家號召,三條生產線日產超400萬包,成為疫情影響下極少數馬力全開的企業之一。有一種觀點認為,方便麵之所以扮演如此重要角色就是因為簡單方便。
  • 數位化重塑「衣食住行」: 寶馬、華為、康師傅成為行業示範
    首先,儘管消費市場需求激增,可面對不確定的外部環境與有待恢復的產能與運力,方便麵廠商只有具備快速應變能力,才能真正滿足市場需求,實現商業價值。現在,已經看到結果的我們當然知道,康師傅、統一、日清們顯然是克服了這些難關,而助推他們攻堅制勝的正是各個巨頭花費重金打造的數位化體系。
  • "泡"出來的奇蹟 中國方便麵企業躍過創新"龍門"
    作為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方便麵食品事業生產本部的副總經理,他深知在中國,每分鐘就有2萬人在享受熱騰騰的康師傅方便麵。「方便麵雖然看似簡單,但是我們整個行業卻從未在這袋『巴掌食品』身上停止過創新。」在葉明坤看來,始終秉承創新理念的康師傅幾乎可以作為這個行業的典型代表,一直視創新科技為發展動力。
  • 三組數字 破解方便麵的「生命密碼」
    如果你曾經吃過方便食品,或者喝過飲料和瓶裝水,那麼你應該對「康師傅」這個名字非常熟悉。全中國每年要消費數十億包/碗方便麵,甚至可以搭出兩座直通月球的高塔。而在這麼多的方便麵中,有接近一半都是康師傅製造生產的。在很多人看來,康師傅幾乎就是方便麵的代名詞。但即便如此,要想生產出一包完美的100克左右的方便麵,對康師傅來說依然需要百分之百的專注與努力。
  • 調查|方便麵呈現「高端潮」 河北方便食品業大有可為
    傳統品牌康師傅、統一、今麥郎積極尋找增量市場,力推新品。新勢力拉麵說、勁面堂憑藉各自獨特定位和玩法,也在這股潮流中推波助瀾。 河北是方便麵生產大省,行業新趨勢不僅讓消費者,也讓生產企業和經銷商家,感受到了不一樣的變化。
  • 數位化革新時代正來臨,多維度重構戰力是康師傅們的唯一選擇
    首先,儘管消費市場需求激增,可面對不確定的外部環境與有待恢復的產能與運力,方便麵廠商只有具備快速應變能力,才能真正滿足市場需求,實現商業價值。  現在,已經看到結果的我們當然知道,康師傅、統一、日清們顯然是克服了這些難關,而助推他們攻堅制勝的正是各個巨頭花費重金打造的數位化體系。
  • 方便麵賣不動了?康師傅二季度淨利暴跌87%;清華大學老師被詐騙1760...
    方便麵賣不動了?康師傅二季度淨利暴跌87%;清華大學老師被詐騙1760萬元|黑馬早報 2016-08-31 09:06
  • 80年代的方便麵,戲弄過多少單純的孩子,除了無錫中萃的雪菜面
    那是我第一次見到一次性泡沫碗裝的方便麵。打開包裝我很驚奇,居然有醬包!一次性的碗,裡面還有肉醬包,太特麼奢侈了。在火車上我們一人泡了一碗,至於味道,我無法形容,請你展開想像的翅膀:假設你以前從沒有吃過帶肉醬包的方便麵,吃了很多年只有調味粉包的方便麵。有一天你過生日,你男朋友送來一個層層包裝的禮盒,打開裡面不是費列羅也不是LV,而是一包康師傅紅燒牛肉麵,吃完你就哭了。媽耶,方便麵可以這麼好吃!
  • 臺灣康師傅宣布解散不影響大陸 但泡麵族已轉為外賣族
    臺灣康師傅宣布解散  方便麵業務不受影響?但「泡麵族」已轉為「外賣族」  塗端玉  廣州日報訊 (記者塗端玉)臺灣康師傅對外宣布解散了!在業內人士眼中屬於「問題油」後遺症,而在不少網友看來則是「童年小夥伴」的告別。
  • 「太空美食」的神奇奧秘 康師傅網課告訴你
    原來太空食品藉助FD凍幹技術可以實現防腐並保持營養成分,小朋友們也了解到水分和食物的保鮮有很大的關係,就像方便麵中的蔬菜包就採用了FD凍幹技術,它和方便麵的麵餅一樣,水分含量都極低,完全不需要添加防腐劑。通過這樣的航天「黑科技」,太空美食就可以在「色、香、味」方面得到最大的保障。如今,FD凍幹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大眾消費品,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
  • 科技感爆棚 康師傅「太空美食課」樂翻天
    原來太空食品藉助FD凍幹技術可以實現防腐並保持營養成分,小朋友們也了解到水分和食物的保鮮有很大的關係,就像方便麵中的蔬菜包就採用了FD凍幹技術,它和方便麵的麵餅一樣,水分含量都極低,完全不需要添加防腐劑。通過這樣的航天「黑科技」,太空美食就可以在「色、香、味」方面得到最大的保障。如今,FD凍幹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大眾消費品,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
  • 試吃「煮時光」,把脈統一(00220)能否一統自熱火鍋江湖
    和泡麵比檔次,與外賣「搶時間」根據智通財經APP的觀察,傳統方便食品的代表——方便麵,近年來受到消費升級和外賣的雙重衝擊,市場規模在不斷壓縮。根據世界方便麵協會的數據,方便麵在2013年的中國內地和香港賣出了462億包。
  • 為了航天科普走遍大半個中國,康師傅的「執念」是什麼?
    作為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康師傅的「科普之路」也越走越寬,用科普巡展、親歷火箭發射、走進校園以及線上網課等多樣化的公益科普活動,為孩子們放飛航天夢,並助力我國航天事業發展。航天科普展,通往「未來」的太空之旅康師傅航天科普展是整個科普公益活動的「基石」,它以炫酷的方式為參觀者帶來充滿未來感的「太空」體驗。
  • 中國首款「太空面」亮相上海,康師傅攜手中國航天再譜新篇章
    伴隨著北鬥組網、嫦娥奔月、胖五歸來、新飛船發射、火星探測等航天事業的發展,康師傅已成為國內與太空關聯最緊密的方便麵品牌,旗下紅燒牛肉麵和速達麵館成為中國首款太空面。為了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2020年9月2日,康師傅與中國航天基金會共同舉辦了「航天品質 美好生活——康師傅方便麵交接儀式暨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籤約儀式」。
  • 引入航天食品科技 康師傅開啟新25年戰略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中國航天基金會秘書長張玉江現場表示,康師傅所擁有的社會責任感,將有助於航天精神的弘揚。康師傅方便麵「忠實粉絲」、中國排協副主席、中國女排總教練郎平也到場見證,「航天員也需要中國味豐富飲食,祝願我們的麵條能夠早上太空。」  同時,康師傅還與天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就共同出資設立食品安全檢測檢驗中心籤署了合作意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