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方便麵中的人類進化史

2020-11-23 澎湃新聞

作 者丨慕 白

1999年,一支地質隊在四川萬州的深山裡跋涉勘探,累得飢腸轆轆。幸好山村裡一個沒牙老太太給地質隊端來一臉盆子土豆和紅薯。

吃完飯,隊員們給了老太五十塊錢就動身下山了。

幾分鐘後,一個小男孩追上來,手裡揮舞著一個花花綠綠的東西——方便麵。

小男孩說只有這個找給你們了,家裡沒有那麼多零錢。

「當天晚餐我就吃的泡麵。一個從來沒有聽說過的牌子。」西貝餐飲副總楚學友是當年跟隨地質隊的攝影記者,方便麵早就無所不在的事實讓他印象深刻。

二十年後的鼠年新春,新冠疫情急轉直下,全國家家閉戶,節日氛圍陡然消散。門店開不了工,西貝莜麵村第一個吹響餐飲行業求救的哨聲。

與此同時,來自各省大批米麵生鮮正源源不斷輸入湖北,方便麵正是其中最關鍵的物資之一。

早在武漢封城之前,方便麵巨頭康師傅旗下天津工廠就響應國家號召,三條生產線日產超400萬包,成為疫情影響下極少數馬力全開的企業之一。

有一種觀點認為,方便麵之所以扮演如此重要角色就是因為簡單方便。殊不知方便食品技術早已日新月異,壓縮餅乾、罐頭、自熱米飯等產品的便利性都超過了方便麵,卻遠沒能擔當同樣角色。

因為只有方便麵早已融入每個人的生活。

1958年方便麵在日本誕生,七十年代進入了中國。隨著改革開放,隨著生活節奏加速,方便麵品牌遍地開花,上千條生產線讓方便麵產量迅速攀升到全球第一,迅速在國人的餐桌上佔住一席之地。

無論是出國、出差還是居家,哪裡有中國人,那裡就有方便麵。零錢可以不足、餐館可以關門,但方便麵必不可少,甚至充當等價交換物。

從日常寧靜的偏遠小山村到喧囂忙碌的大型超商與街頭小店,方便麵的身影無處不在,經銷網絡延伸到了每一個角落。

在全民參與的「戰疫」裡,儲備充足、產能強大、供應鏈無處不在的方便麵自然而然率先挑起了「糧草先行」的重擔,與糧油米鹽並列,成為不可或缺的民生基礎。

2020年的這場戰疫裡有兩條戰線,一個是緊張救護的醫院,另一個則是一個個嚴陣以待的家庭。

超市裡、貨架上,大包大包的方便麵被抱了回家。因為在供應吃緊時候,即便不會做飯,一碗配上蟹棒、豆腐、蔬菜、水煮蛋的泡麵也足以讓人感嘆有康師傅真好。

而在那些八仙過海的野生廚藝大師手裡,方便麵更幻化出別樣的美味,花樣刺激著中國人挑剔的味蕾,給乏味的隔離生活添加了許多樂趣。

捏碎、幹拌、燒烤、加芝士、泡牛奶、做披薩都不算新潮,「黑暗系」方便麵沙拉才是當下最靚的仔。主持人何炅還帶頭玩起了網紅吃法:將方便麵打碎,加入雞蛋火腿攤成方便麵小餅。

這種無限開發的潛力源自於多年技術的升級。

美食作家蔡瀾與金庸齊名,並稱「香港四大才子」,經他推薦的餐廳無論高端或低檔都立刻走紅。他曾在六十年代赴日留學,對早期的方便麵記憶深刻:煮得太熟即爛掉,而且一定要快點吃,擺了一下,麵條拉得長長地變成糊。

即便如此也擋不住美食靈感的迸發,比如蔡母就特意寫來家信分享心得:「先用蝦米滾湯,準備雞肉、冬菇、菜心等配料煮之,最後加冬菜和蔥花,頗為好吃。」

即便後來嘗盡天下美味,一碗熱騰騰方便麵仍舊是蔡瀾慰藉口腹的最佳選擇。

消費者在不斷追求美味,如何改良麵條口感、調料口味、營養組成也就成為了行業競爭的關鍵。

優化油炸工藝、調整澱粉配比、推出新的口味是一般操作,有人甚至發明出堪稱真正黑暗系的「血漬方便麵」——和面時加入豬血以補充蛋白質、提升口感。

在廠家與消費者腦洞齊開的驅動下,三十多年來中國方便麵市場在激烈的競爭、淘汰中形成了口味、品種、價位百花齊放的格局。

僅康師傅就先後開發了近兩百種味道,從西北大漠的羊肉臊子麵到江南地區的梅乾菜燒肉,再到閩粵沿海的沙茶鐵板牛肉,幾乎囊括了各地代表性美食,足足擺滿了一張中國地圖。

2013年—2017年,由於人們的誤解以及外賣補貼大戰等因素影響,多年來一直高速成長的方便麵市場遭遇低迷時刻。

一次產業高端化變革也走上檯面。

近幾年,自熱包、鎖鮮工藝、航天凍乾等前沿技術被不斷引入方便麵中,以直逼生鮮食材的口感與營養迎接口碑時代的挑戰。

從居家、戶外、上班、出行,各種細分消費場景的發掘讓方便麵更加緊密地與人們的生活融為一體。比如康師傅鮮蔬面,就憑藉清新又濃鬱的口感受到白領青睞。去年康師傅還推出了一款速達自熱面,除了戶外郊遊、旅行,也能解決企業陸續復工後吃飯難的問題。

2018年,行業龍頭康師傅制定了「超高端」的產品布局,推出了直逼現煮麵條的「速達麵館系列」,搭配剛鮮嫩肉塊與鮮蔬,將一碗方便麵的定位提升到居家正餐的檔次。另一個代表性企業統一也早就憑藉「湯達人」系列成功開拓了中價位的市場。

但這種復甦,與其講是產品創新趕上了日新月異的市場需求,不如說是產業與民眾的互動,推動了人類飲食進步的必然。方便麵也才能夠一次次經受抗擊災害、疫情的考驗,為晦暗的日子增添更多滋味。

人類食物的歷史已有數萬年,方便麵誕生不過幾十載,卻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食物,並與米麵菜油等一起成為了食品供應保障的根基。

這是技術加速進步的結果。

從茹毛飲血到煎炸烹煮;從醃漬發酵到冷鏈生鮮;從挖坑燒火到自熱包、便攜爐;從煮麵糊糊到烙餅擀麵、分子料理,人類的飲食文化一直沿著便捷化、精緻化的趨勢發展。

隨著技術的精益求精,不難想像,未來以方便麵為代表的方便食品必然以媲美生鮮的品質加冕人類餐桌的主角。

從歷史角度來看,熱騰騰的方便麵裡是一部可以品味到的人類進化史。

原標題:《一碗方便麵中的人類進化史》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人類進化史好玩嗎 人類進化史玩法簡介
    人類進化史好玩嗎 人類進化史玩法簡介 作者:九遊 來源:九遊 發布時間:2019-11-03 19:14:14手機訂閱 期待已久的手遊人類進化史即將登陸九遊
  • 人類進化史中的兩性博弈
    愛情是人類永不過時也永不凋謝的話題,古今中外,各色愛情故事卷帙浩繁但依然賺足了讀者眼球,每時每刻,總有新鮮的愛情故事噴湧出籠,且層出不窮。史鈞的《愛情簡史:人類進化史中的兩性博弈》透過現象看本質,開篇便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是由男人和女人組成的世界,所有的愛情故事都不過是男人和女人博弈的前奏,全部社會現象都是男人和女人博弈的結果」。
  • 人類進化史
    人類進化史?人類從類 人進化到人類的標準就是文 明的誕生,刨除神話故 事等不可考證的依據。原始 社會 奴隸社會 封建社會(遊牧民族封建化,參見查理曼大帝 ,遼國定都)現代社會之中發生變革、融合。說到底就是人類相對與大自然的認識自然與改變自然的能力,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變化,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相輔相成。從技術進步的角度來講,人類社會發展是爆炸式的。
  • 有溫度的人類進化史
    《瘋狂人類進化史》,史鈞著,重慶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這本書的內容看起來並不複雜,主要是介紹了一些常見的人體現象,諸如人類的直立行走,裸露的皮膚,碩大的腦袋,獨特的生育模式,男人和女人的身體結構差異等等,看起來相當零散瑣碎,但其背後的科學原理卻一點都不簡單。
  • 吃一碗方便麵,肝臟需要32天來解毒?泡麵的毒性真的這麼大?
    再比如,今天要說的,相信大家也一定聽過:吃一碗泡麵,肝臟需要32天才能將其中的添加劑代謝完。吃一碗泡麵,肝臟需32天解毒?我看到這樣說法的時候,也不知是多少年前的事了,猶記得當時的文章裡還配有視頻,可謂是相當震撼。大致是,在內窺鏡的幫助下,觀察人吃下普通麵條以及泡麵後,胃腸的情況。
  • 方便麵謠言:「方便麵32小時不消化」 這是真的嗎?
    人體最後謎團揭秘:大腦依舊是人類認知的「黑洞」?  ====全文閱讀====  至誠財經網(www.zhicheng.com)05月09日訊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80、90後一代的飲食基因裡,「方便麵」一直是一個集愛恨於一身的現代食品
  • 人類進化史,也是一部物種馴化史
    在《馴化》一書中,她橫跨歷史學、考古學、人類學,結合前沿基因科學,重新講述了一部物種馴化史。英國媒體稱之為與《人類簡史》《槍炮、病菌與玫瑰》比肩的人類史著作。再回到剛剛人類與狼和狗的故事。1959 年,科學家德米特裡· 貝爾耶夫決定試驗選擇性繁育是如何改變動物的。研究的重點集中在特定行為上。他相信,在犬的馴化中,有一些關鍵性的基本特點。
  • 最新研究或將改寫人類進化史
    近日,研究人員在Nature上發表研究,稱已成功測定了最古老人類DNA中的一部分基因序列,這些DNA取自西班牙北部發現的化石中的牙齒和股骨,其歷 史達43萬年之久。他們由此確定這些化石並不屬於早期的尼安德特人,而是屬於現在公認的尼安德特人,這樣的結論或可改寫人類進化史。
  • 方便麵含有致癌物質?吃了32小時不消化?其實方便麵也能吃得營養!
    >飢腸轆轆的時候,只要一瓢開水,靜等5分鐘,就能吃上一碗香噴噴熱騰騰的泡麵,別提有多幸福了!>而且出門旅行、遊玩、加班等沒時間吃飯時,來一碗方便麵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但是吃了這麼多年的方便麵,你知道袋裝和桶裝有什麼差別嗎?
  • 人類進化譜系可能重畫 700萬歲骨頭改寫進化史(圖)
    它們留下的頭骨化石成為它們作為人類祖先的證據。而「圖邁」則填補了這一期間的空白。它使人類進化史推前了100萬年,並為人類和大猩猩進化決裂的說法提供了新的證據,證明了在700萬年前,在原始人類向現代人類進化過程中,有一支發展成為例如黑猩猩等的類人猿。  但研究人員指出,「圖邁」真正傳遞的信息是,在人類進化過程中可能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角色。
  • 意識進化史,就是人類認知史,即巫術、宗教、哲學、科學的由來
    人類主流認知體系是人類意識從模糊化、隨機化(原始經驗)到固定化、系統化(宗教、哲學),再到意識工具化(近現代科學)的過程。與作為人的個體從誕生、成長的意識進化走的是同樣的過程。而科學理論的誕生,也是同樣的從靈感突現到觀念系統化,再到工具化過程。
  • 美人魚真身曝光 人類進化史的激進理論
    美國動物星球頻道近日公布的研究理論認為,海洋中可能確實存在類似「美人魚」的生物,它們的真身是古猿在進化成為人類的過程中出現的一個分支「海猿」。  根據這一理論,在古猿進化成早期人類的過程中,有一部分古猿進入了水中生活,成為「海猿」,它們可能在進化過程中逐漸消失並被人類遺忘了,卻以「美人魚」的神話形式在人類記憶中流傳下來。  動物星球頻道的查理 福利說:「這是一個關於人類進化史的非常激進的理論,但是我們正在接近這個古老謎團的真相。這促使我們思考,美人魚可能不僅僅是神話中的生物。」
  • 「科普」方便麵含有致癌物質?吃了32小時不消化?其實方便麵也能吃...
    飢腸轆轆的時候,只要一瓢開水,靜等5分鐘,就能吃上一碗香噴噴熱騰騰的泡麵,別提有多幸福了!而且出門旅行、遊玩、加班等沒時間吃飯時,來一碗方便麵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但是吃了這麼多年的方便麵,你知道袋裝和桶裝有什麼差別嗎?袋裝和桶裝方便麵的區別在哪?
  • 人類進化史:200年後看宇宙的新人類
    據人類學專家稱,人類的進化將在未來發生戲劇性的變代,而未來的人類會是怎麼樣的,你想提前知道嗎?200年後的新人類,也許在《機戰(專區 官博)》中你將親身經歷「進化」過程! 人類偉大的進化 元謀人生活在距今170萬年,是迄今所知中國境內年代最早的直立人,屬於剛剛脫離動物型態,只懂得製作、利用簡單工具的原始人類,相比還在茹毛飲血的猿人來說,這是一個偉大的進化。而現代的人類則比起一千年前的古人,在身高和身體素質及腦區域開發,都有長足的進步。在不知不覺間,人類又經歷了一次次細微的進化,於是人類可以擁有製造航天飛船的智慧。
  • 人類進化史改寫?"能人""直立人"並存50萬年(圖)
    第1頁:人類進化史改寫?"能人""直立人"並存50萬年(圖) 第2頁:人類進化史改寫?"能人""直立人"並存50萬年(圖)   以往人們認為,早期古人類存在兩個種群即「能人」和「直立人」,並且由「能人」進化成「直立人」直至發展成現代人。但考古學家日前在肯亞發現的兩個古人類化石對達爾文的人類進化論產生了衝擊,有可能重新改寫人類進化的歷史。
  • 考古學家的這個發現或顛覆人類進化史(圖)
    (原標題:考古學家發現380萬年前頭骨化石 或顛覆人類進化史)參考消息網9月2日報導 法媒稱,史前萬神廟或又增一位候選人。來自於380萬年前的一個「相當完整」的南方古猿頭骨在衣索比亞被發現,再次打亂人類的進化觀點。
  • 人類進化史不完整,有很多缺失環節?
    換句話說,科學界中的過渡物種同樣也包括演化分支。‍        「人類的演化缺失一個過渡態」其實很狡猾,因為這個謠言很容易讓人誤解成進化是直線現象,而完全無視演化分支。進化是樹狀的。擁有很多的枝條。神創論者經常叫喧著缺失環節,實際上就是想讓你把人類進化史當成這樣一個模式:        比如神創論者最喜歡造謠南猿和直立人缺少一個過渡態,其實他們完全無視能人,甚至很少提及(大家別忘了神創論科學的精髓,對聖經不利的證據,就仿佛章魚怪物一樣,趕快躲避無視掉)……而能人是個很關鍵的轉折點。        這種直線進化完全是錯誤的。
  • 我們要從人類進化史中尋找答案
    一千對情侶中,對愛情就會產生一千種解釋,而當這個話題展現在大家面前的時候,大部分人腦海會下意識地認為,愛情就是你愛我、我愛你,愛情就是兩個人結合的產物,以共同美好目標一起奮鬥的一種關係。究竟什麼是愛情,這是一個很深奧的哲學問題,在眾人心中,愛情是甜蜜中的憂傷,上升到人類發展史上,有些人則認為,愛情就是人類在進化當中所演化的一種產物。
  • 80年代的方便麵,戲弄過多少單純的孩子,除了無錫中萃的雪菜面
    方便麵,有著如此奢華豔麗的外包裝,雖然內裡比較坑爹,但也難以阻止我閱讀一下包裝袋的衝動。我現在還能清晰地記起來,那個包裝袋上的說明文字,能和印刷圖案產生關聯的,只有兩個字:蝦粉。哦,原來照片上的蝦被磨成粉了,大概這樣吃起來比較方便,要不怎麼叫方便麵呢。我這樣安慰自己。等到母親用開水泡好面,放入粉包,我和妹妹一人一碗,稀裡譁啦吃起來。除了鹽和味精的味道,並無其它。
  • 三組數字 破解方便麵的「生命密碼」
    全中國每年要消費數十億包/碗方便麵,甚至可以搭出兩座直通月球的高塔。而在這麼多的方便麵中,有接近一半都是康師傅製造生產的。在很多人看來,康師傅幾乎就是方便麵的代名詞。但即便如此,要想生產出一包完美的100克左右的方便麵,對康師傅來說依然需要百分之百的專注與努力。  今天,我們試著通過幾組數字,透視康師傅在方便麵研發與生產中的秘訣,解密方便麵經久不衰的「生命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