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進化史中的兩性博弈

2020-11-23 中華網

□ 禾刀

圍繞「愛情是什麼」的千古命題,無論是古希臘的大哲還是歷代文豪均莫衷一是。越是沒有標準答案,越會吸引人們趨之若鶩。愛情是人類永不過時也永不凋謝的話題,古今中外,各色愛情故事卷帙浩繁但依然賺足了讀者眼球,每時每刻,總有新鮮的愛情故事噴湧出籠,且層出不窮。

史鈞的《愛情簡史:人類進化史中的兩性博弈》透過現象看本質,開篇便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是由男人和女人組成的世界,所有的愛情故事都不過是男人和女人博弈的前奏,全部社會現象都是男人和女人博弈的結果」。史鈞進一步指出,「相伴一生都只是婚姻的副作用,交配生子才是婚姻的核心任務」。言外之意,愛情的本質就是交配權博弈,只不過被人們賦予了豐富的人文內涵,使得原始的生殖問題變得更加婉轉隱諱,甚至成為展示情商的遊戲。

史鈞的文字細膩優美極富風趣,是帶著濃鬱人文風格的科普作品。事實上,愛情只是本書的一個引子。順著這條吸人眼球的線索,史鈞從戀愛博弈出發,一路探討了信息、處女、婚姻、夫妻、妻妾、共妻、哺乳、年齡、壽命、暴力、同性戀愛、光棍等13個關乎男女雙方的博弈話題。在史鈞筆下,男女之間無處不充滿博弈,有的博弈是外在直接的,比如過去就有決鬥,有的則是隱性的,如同一杯甘甜的美酒,需要細加品嘗才能感知其中美味。

既然男女博弈的宿命無以改變,那麼作為一個物種的不斷繁衍,博弈之間就必須架起足以凝聚雙方的橋梁,所以「合作是男女博弈的前提,只有合作才有繼續博弈的可能」。而實現合作,意味男女雙方「在考慮自己利益的同時也考慮對方利益,這才是男女博弈的精髓」。人類之所以區別於大自然界的其它動物,一個很重要原因就在於人類具有同理心,懂得放下私利尋找合作的重要性。在《未來簡史》一書中,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就曾指出,正是因為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原本在身體方面並不佔據絕對優勢的人類,最終得以超越諸多大型猛獸,成為地球上的唯一主宰者。

合作重要,志同道合也重要,但事實上很難找到兩個審美情趣絕對相同的人。所謂兩廂情願、情投意合,最終能夠百頭偕老的,很少彼此真就百分百的滿意,只不過雙方深黯妥協的藝術——「婚姻是一個妥協系統,大家走到一起為的是組建家庭,而不是構築小型拳擊場」。也就是說,那些為人稱道的美滿婚姻並非就沒有博弈,只不過雙方更善於妥協。妥協是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否則,妥協就可能淪為一邊倒的力量失衡,婚前可能表現為生殖暴力,婚後則可能成為關係破裂的伏筆。

不難看出,博弈雖然是男女生活的「主旋律」,但只有合作才是推動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的基礎。正因如此,史鈞不忘忠告:「所有的男女都應該首先展示善意,然後表現寬容」。愛情,本質上就是一種善。

《愛情簡史:人類進化史中的兩性博弈》

史鈞 著

中國致公出版社

相關焦點

  • 有溫度的人類進化史
    《瘋狂人類進化史》,史鈞著,重慶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這本書的內容看起來並不複雜,主要是介紹了一些常見的人體現象,諸如人類的直立行走,裸露的皮膚,碩大的腦袋,獨特的生育模式,男人和女人的身體結構差異等等,看起來相當零散瑣碎,但其背後的科學原理卻一點都不簡單。
  • 人類進化史好玩嗎 人類進化史玩法簡介
    人類進化史好玩嗎 人類進化史玩法簡介 作者:九遊 來源:九遊 發布時間:2019-11-03 19:14:14手機訂閱 期待已久的手遊人類進化史即將登陸九遊
  • Nature:物種進化中兩性存在基因競爭對抗性選擇
    生物谷報導:進化論認為,物種進化永遠是朝著「最優基因」的目標前進。不過,一項最新的研究表明,動物雌雄兩性在進化中可能無法「皆大歡喜」,對雄性有利的基因往往會阻礙雌性同類相關的適應性。相關論文發表在6月28日的《自然》雜誌上。
  • 人類一直在與傳染病博弈
    「人類與傳染病的博弈」科普展覽現場。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提供近期,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舉辦的「人類與傳染病的博弈」展覽備受關注,自9月底開展以來已經迎接了兩萬餘參觀者,線上宣傳內容的點擊量超過2500萬人次。該展覽講述了科技發展在人類傳染病抗爭史中的重要作用,為普通人理性認識傳染病和防疫提供了一個具有縱深感的視角。與此同時,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席捲全球。
  • 人類進化史
    人類進化史?人類從類 人進化到人類的標準就是文 明的誕生,刨除神話故 事等不可考證的依據。原始 社會 奴隸社會 封建社會(遊牧民族封建化,參見查理曼大帝 ,遼國定都)現代社會之中發生變革、融合。說到底就是人類相對與大自然的認識自然與改變自然的能力,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變化,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相輔相成。從技術進步的角度來講,人類社會發展是爆炸式的。
  • 請問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兩性繁殖會不會變成無性繁殖了?
    一些科學家正在研製「人造子宮」,未來的目的是使人類受精卵完全在體外發育,幫助無生育能力的人群實現做父母的願望,但是大概率還是無法脫離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無性繁殖就是單個生物個體,不分公母,就一種性別,能夠通過出芽、孢子等形式將自己的染色體組完整地傳遞下去,而人類在進化史中就一直是良性繁殖,這在現代人類出現前就已經是確定的事情,雖然目前人類男性的Y染色體正在逐漸縮短,但未來可能出現一種新的人類性別決定方式,那繼承現代人類的生殖方式,未來人類還是需要兩性繁殖。
  • 從人類體質進化特點看:超越繁殖需求的兩性、愛情是怎樣產生的
    在長達數百萬年的人類漫長的體質進化過程中,形成了與其他動物不同、且有自身特徵的體質特徵。 在古人類學和考古學家的長期努力下,人類起源於何時、何地及其進化方式和過程如何等一系列重要問題,逐步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回答。
  • 一碗方便麵中的人類進化史
    在廠家與消費者腦洞齊開的驅動下,三十多年來中國方便麵市場在激烈的競爭、淘汰中形成了口味、品種、價位百花齊放的格局。僅康師傅就先後開發了近兩百種味道,從西北大漠的羊肉臊子麵到江南地區的梅乾菜燒肉,再到閩粵沿海的沙茶鐵板牛肉,幾乎囊括了各地代表性美食,足足擺滿了一張中國地圖。
  • 英語學習音頻:兩性進化戰
    但交配同時還涉及兩性間激烈的競爭。因為雌性都會本能地嘗試,讓後代得以存活並繁衍後代,但兩性實現目的的方法全然不同,事實上有些方法會對異性的遺傳物質產生危害。有些雌性則選擇跟無數雄性交配,然後從中擇優;例如 母雞可以選擇將次等精子噴射出體外,但是雌性越挑剔,那麼普通水平的雄性就越難繁育出後代。
  • 人類進化史,也是一部物種馴化史
    在《馴化》一書中,她橫跨歷史學、考古學、人類學,結合前沿基因科學,重新講述了一部物種馴化史。英國媒體稱之為與《人類簡史》《槍炮、病菌與玫瑰》比肩的人類史著作。再回到剛剛人類與狼和狗的故事。1959 年,科學家德米特裡· 貝爾耶夫決定試驗選擇性繁育是如何改變動物的。研究的重點集中在特定行為上。他相信,在犬的馴化中,有一些關鍵性的基本特點。
  • 最新研究或將改寫人類進化史
    近日,研究人員在Nature上發表研究,稱已成功測定了最古老人類DNA中的一部分基因序列,這些DNA取自西班牙北部發現的化石中的牙齒和股骨,其歷 史達43萬年之久。他們由此確定這些化石並不屬於早期的尼安德特人,而是屬於現在公認的尼安德特人,這樣的結論或可改寫人類進化史。
  • 後現代社會的沉思:人類終淪為情感的兩性動物
    情緒在人的頭腦中一旦形成便是理性的鐵幕,思維的寒冬在一瞬間降臨大腦皮層。科技的異化孤獨求敗的情緒孕育了複雜的人類,近代以來的科學並沒有克制住情緒的野蠻生長。科學雖然對人類文明和物質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是這畢竟是從人類整體來說——當人聚集在一起成為一個社會時,人的個體屬性被淹沒,社會屬性異軍突起成為科學技術進步的最大贏家。從宏觀上來看,就是社會財富由大量人製造,卻僅聚集在少數人手中——社會財富增加沒錯,人均財富增加沒錯,可是財富分布的鴻溝卻越來越大。
  • 人類進化譜系可能重畫 700萬歲骨頭改寫進化史(圖)
    它們留下的頭骨化石成為它們作為人類祖先的證據。而「圖邁」則填補了這一期間的空白。它使人類進化史推前了100萬年,並為人類和大猩猩進化決裂的說法提供了新的證據,證明了在700萬年前,在原始人類向現代人類進化過程中,有一支發展成為例如黑猩猩等的類人猿。  但研究人員指出,「圖邁」真正傳遞的信息是,在人類進化過程中可能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角色。
  • 意識進化史,就是人類認知史,即巫術、宗教、哲學、科學的由來
    人類主流認知體系是人類意識從模糊化、隨機化(原始經驗)到固定化、系統化(宗教、哲學),再到意識工具化(近現代科學)的過程。與作為人的個體從誕生、成長的意識進化走的是同樣的過程。而科學理論的誕生,也是同樣的從靈感突現到觀念系統化,再到工具化過程。
  • 美人魚真身曝光 人類進化史的激進理論
    美國動物星球頻道近日公布的研究理論認為,海洋中可能確實存在類似「美人魚」的生物,它們的真身是古猿在進化成為人類的過程中出現的一個分支「海猿」。  根據這一理論,在古猿進化成早期人類的過程中,有一部分古猿進入了水中生活,成為「海猿」,它們可能在進化過程中逐漸消失並被人類遺忘了,卻以「美人魚」的神話形式在人類記憶中流傳下來。  動物星球頻道的查理 福利說:「這是一個關於人類進化史的非常激進的理論,但是我們正在接近這個古老謎團的真相。這促使我們思考,美人魚可能不僅僅是神話中的生物。」
  • 人類進化史:200年後看宇宙的新人類
    據人類學專家稱,人類的進化將在未來發生戲劇性的變代,而未來的人類會是怎麼樣的,你想提前知道嗎?200年後的新人類,也許在《機戰(專區 官博)》中你將親身經歷「進化」過程! 人類偉大的進化 元謀人生活在距今170萬年,是迄今所知中國境內年代最早的直立人,屬於剛剛脫離動物型態,只懂得製作、利用簡單工具的原始人類,相比還在茹毛飲血的猿人來說,這是一個偉大的進化。而現代的人類則比起一千年前的古人,在身高和身體素質及腦區域開發,都有長足的進步。在不知不覺間,人類又經歷了一次次細微的進化,於是人類可以擁有製造航天飛船的智慧。
  • 人類進化史改寫?"能人""直立人"並存50萬年(圖)
    第1頁:人類進化史改寫?"能人""直立人"並存50萬年(圖) 第2頁:人類進化史改寫?"能人""直立人"並存50萬年(圖)   以往人們認為,早期古人類存在兩個種群即「能人」和「直立人」,並且由「能人」進化成「直立人」直至發展成現代人。但考古學家日前在肯亞發現的兩個古人類化石對達爾文的人類進化論產生了衝擊,有可能重新改寫人類進化的歷史。
  • 考古學家的這個發現或顛覆人類進化史(圖)
    (原標題:考古學家發現380萬年前頭骨化石 或顛覆人類進化史)參考消息網9月2日報導 法媒稱,史前萬神廟或又增一位候選人。來自於380萬年前的一個「相當完整」的南方古猿頭骨在衣索比亞被發現,再次打亂人類的進化觀點。
  • 動物所在隨機環境中演化博弈的進化穩定性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動物所在隨機環境中演化博弈的進化穩定性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2017-10-09 動物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人類的「丁丁」進化史|各種你絕對沒見過的丁丁!
    鴨、鵝、鴕鳥等具有結構相似的陰莖,不過大多數鳥類的受精是通過兩性洩殖腔的並列貼合而完成的,即發生在交配季節所特有的飛翔中的「洩殖腔吻」。 爬行類和原始哺乳類動物的陰莖從起源處就指向後方,排精也是向後方的。然而,在某些嚙齒類和有袋類動物中,雖然陰莖仍指向後方,但它的中段具有向前彎曲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