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達數百萬年的人類漫長的體質進化過程中,形成了與其他動物不同、且有自身特徵的體質特徵。
在古人類學和考古學家的長期努力下,人類起源於何時、何地及其進化方式和過程如何等一系列重要問題,逐步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回答。
在現在已經發現的眾多古猿中,臘瑪古猿和南方古猿是更接近於人類的,臘瑪古猿主要發現分布於亞洲,距今約1500~800萬年;南方古猿主要分布於非洲,距今約500萬-100萬年前。
南方古猿
由於現代人類屬於同一生物種,所以人類學家普遍相信人類起源於同一種古猿,即「單祖論」,而南方古猿又被視為最早的人科成員,也就是人類的直接祖先。
但不能說人類起源的「亞洲說」觀點就站不住腳了,因為有關臘瑪古猿在人類起源過程中的系統位置,還是一個在繼續探究的問題。
根據已有發現和研究,我國學者一般把人骨化石劃分為早期直立人、晚期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四個發展階段。
在非洲發現了在南方古猿和早期直立人之間的「能人」化石,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能夠製造石器的人屬成員,距今約200萬年。
能人
早期直立人生活在距今約200萬-100萬年前,相當於人類文化的舊石器時代初期,如雲南元謀人、重慶巫山人等。晚期直立人生活在距今約100萬~20萬年前,相當於舊石器時代早期,如北京周口店第1地點的北京人、湖北的鄖縣人等。早期智人生活在距今約20萬一5萬年前,相當於舊石器時代中期,如山西的許家窯人、廣東的馬壩人等。晚期智人生活在距今約5萬-1.2萬年前,相當於舊石器時代晚期。如北京的山頂洞人、廣西的柳江人等。其中,晚期智人的體質特徵與現代智人基本一致,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了。
元謀人下頜骨化石
元謀人
元謀人
馬壩人
馬壩人
馬壩人遺址
伴隨著人類的起源與進化,體質以及生理特徵都發生了顯著變化,明顯有別於其他靈長類動物。比如,從骨骼所顯示的體質特徵來看,首先是直立行走與手腳分化導致了手腳形態結構的顯著變化,腳趾併攏和腳弓等適於直立行走,雙手指變長、內旋更利於與其他四指對握。人類吻部逐漸向後縮窄,而上下頜骨變小,這是雙手功能不斷強化所導致的。
猿手與人手
化石證據表明,腦容量不斷增加,大腦逐漸發達,較之南方古猿阿法種440-520毫升的腦容量,晚期智人則已增加到1300~1400毫升等等。
腦容量對比
此外,人類還有一些在骨骼上未能得到體現的重要特徵。如喉嚨上部約4釐米處所形成的共鳴箱,使得音域寬廣多變,有利於語言的發展。又比如體毛退化而汗腺增加,則有利於適應環境氣候的變化,後來以服飾來調節。
再比如,人類還出現了一種明顯不同於其他動物的生理變化,即超越繁行需求的兩性關係。最明顯的就是女性絲毫不受月經周期的影響,動情周期或因無限期延長而徹底消失,性生活逐漸成為男女兩性共同的日常生理需求。古往今來,不僅由此演化出了婚姻、家庭、世系(族譜)、繼承制度等,也演化出了許許多多的愛情故事。
兩性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