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進化從未停止也絕不會停止,種內競爭或將徹底取代了自然選擇

2020-07-08 裁紙刀

資本論、相對論和進化論被並稱為工業文明時代最偉大的三大理論,不深入了解你可能無法理解它們有多麼偉大。進化論如今應該是一個已經被廣泛接受且大多數人都熟知的理論,只是通常進化論都被廣泛應用於考察一個物種在過去的演化歷史,也有大量的專業學者用於研究預測很多生物未來的演化方向,唯獨對人類自身的進化論角度考察是個例外——幾乎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認可進化論對於人類過去演化史的結論,而幾乎沒有人討論人類未來會如何進化。

人類進化從未停止也絕不會停止,種內競爭或將徹底取代了自然選擇

人類的進化歷程


我想著出現這種局面可能有三大原因,一是認為「自然選擇」對於已經進入文明階段的人類已經失效,因此進化論不再適用;二是受「社會達爾文主義」的牽連,認為用進化論來討論人類,不符合主流價值觀;三是人類的傲慢偏見使得我們在考慮問題的時候通常選擇性忽略自己也可以是「研究對象」,或者說思維主體的人會不願意把自己降格為一個「研究對象生物」。

倘若理性來看待這個問題,那麼一定會得到一個結論:人類的進化從未停止,且未來也不可能停止。得到這個結論的依據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方面人是一種生物,只要是生物理論上就跳不出進化論的束縛;另一方面進化論的邏輯內核是求存邏輯,即凡是某個時間點的存在,其在這個時間點之前一定有其合理性;而合理性隨時而異,人類如果要一直存在下去那麼必須要不斷的改變對應自身生存環境的「合理性」從而建立相對生存優勢,從此時的合理性演變到彼時的合理性,這個過程本質上就是進化。

但是上面提到的「自然選擇」對人類失效的的確確是事實,那麼人類進化的原動力是什麼呢?答案是種內競爭,或者更具體點叫生殖競爭。實際上「自然選擇」從來都是由三部分組成:自然環境選擇(包括氣候、自然災害等)、種間競爭和種內競爭。隨著文明化程度的提高前兩者對人類的選擇能力幾乎完全消失,科技讓人類有足夠的能力抵禦絕大多數自然環境選擇,也有足夠的能力戰勝已知生物圈的其他絕大多數物種從而獲取最大的生存優勢,目前只有與微生物(細菌、病毒)的種間軍備競賽還在拉鋸之中但是實際上這種種間競爭的「選擇淘汰能力」也已經十分微弱並且必將繼續微弱下去;那麼自然選擇對人類還起較大作用的實際上只剩下種類競爭一種,那麼種內競爭必然是人類進化的最強原動力。

進化論實際上是以族群和個體為雙重研究對象的,微觀個體的生存優勢總和構成族群的生存優勢;族群的生存問題包含兩個部分:個體的生存和個體的繁殖,文明前的人類種內競爭包含了生存競爭和繁殖競爭,競爭結果是優秀的基因被保留下來,不適合保留(不一定是不好,只是在特定環境中不具備生存優勢)的基因被淘汰掉。當人類進入文明階段之後,個體生存競爭逐漸喪失選擇能力不再能夠淘汰不適者,那麼實際上淘汰人類「次品」的重任幾乎全部由「生殖競爭」來承擔。

文明前的生殖競爭基本上全部都是「基因競爭」,即兩性在進行性選擇的時候最重要的參考標準就是對方基因是否強大,所以原始的性選擇幾乎全部圍繞著性徵(第一性徵和第二性徵)以及其他身體特徵來進行,性活動也極大程度上受荷爾蒙與本能支配。當然只是極大程度上而不是全部受基因支配;越接近文明產生的時間節點非本能的性選擇佔的比例就越大,在文明產生前夕人類的性選擇習性中進化出了一個重要的參考標準並且被銘刻在基因中成為新的本能,那就是雄性傾向於廣泛播撒DNA而雌性更傾向於選擇有利於後代獲得生存優勢的生殖合作夥伴,這一現象的詳細論述我在《渣男、渣女》一文中有具體論述,歡迎點擊閱讀。


人類進化從未停止也絕不會停止,種內競爭或將徹底取代了自然選擇

一種常見擇偶標準


進入文明階段之後,人類的性選擇機制變得越來越複雜,其選擇標準則出現了兩大類,第一類是在進化中保留下來的「本能準則」,第二大類則是文明的產物,暫且稱之為「文明準則」,愛情和婚姻就是基因準則和文明準則共同作用的產物。這裡需要對這兩個概念進行一點更細緻的說明,「好色、物質篩選、權衡利弊」等等一系列現象本質上都是基因準則的範疇,其本質機理基本上都是「為後代擴大生存優勢的本能」,而文明準則則是除了刨除了這種本能的其他準則,即不為後代生存優勢做任何考慮完全回歸自我需求的擇偶準則。

界定清楚本能準則和文明準則這兩個重要概念之後,我們可以比較清晰地探討和理解文明社會的人類以生殖競爭為核心的進化機理了。現代人的進化主要以生殖競爭來實現,具有生殖競爭優勢的個體基因得以傳承並且穩固其存在優勢,不具有生殖競爭優勢的個體基因則因為競爭失敗而被淘汰掉。生殖競爭有有兩個準則下的三個方面,一是基因是否優質,也就是個體的生物性狀是否對異性具有吸引力,二是個體是否具有生存優勢或者潛在生存優勢,這直接關係到其後代是否具有生存優勢;這兩者都屬於「本能準則」的範疇;第三個方面則比較複雜,它包括個體拋開或者超越自我生存優勢和後代生存優勢之後所考慮的一切因素總和;包括「三觀」、「素養」、「情趣」、「體貼」、「理解」、「相處舒服」等等所有與自身感受相關的所有心理體驗標籤,是一個比較純粹的心理學範疇選擇準則,大致等價於刨除本能需求後的「純粹愛情」這個概念。

以「生殖競爭」為核心的自然選擇一直在且正在進行中,它將是人類文明化之後佔主導地位的進化方式;中國人最惡毒的詛咒「斷子絕孫」之所以惡毒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意味著最終極的失敗——進化中斷,從此你的基因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子孫是祖先的另類長生,有子孫的人作為進化的成功者某種意義上一直活著,而斷子絕孫者則是徹底死了。

論證到這一步有一個推論實際上已經呼之欲出了,這是一個讓我自己都無比驚詫且恐慌的結論——人的一切焦慮本質上都是生殖競爭焦慮、是基因層面的生存焦慮,或者可以稱之為「進化焦慮」。

最後總結一下全文思想,人類的進化仍然還在進行當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原則依舊在起作用,只不過進化的核心動力從天擇變成了人擇,全人類正在經歷一段幾乎只與人類內部有關的「文明進化」歷程。


人類進化從未停止也絕不會停止,種內競爭或將徹底取代了自然選擇

相關焦點

  • 沒有自然選擇,人類的生物學進化是不是就停止了
    學過進化論的人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沒有了自然選擇,人類還會進化嗎?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自然選擇是這個理論的核心,沒有自然選擇,生物進化就無從說起。然而,現在的人類社會已經沒有了自然選擇,孩子生下來不論好壞,只要沒有致命的缺陷,絕大多數都能活下來。現代人講人道,維護每個生命活下來的權力,即使一些不太健全的個體也會受到關懷和保護。沒有了物競天擇,優勝劣汰,人類的進化是不是停止了?
  • 人類,是否依舊在進化中?劍橋專家:進化永遠不會真正停止
    這就是在自然選擇加特之下的進化。可即便沒有自然選擇,也不代表進化停止。所以,若從片面的理解,自然選擇已停止了,但是否就意味著人類的進化停止了呢?人類或許已經讓自己進化成高級靈長類動物了!但實際上,我們並沒有脫離動物的範疇,在每個人身邊依舊存在著生存的壓力。這就意味著自然選擇仍舊在發生。比如,拿喝奶一事來舉例,所有的動物包括人類,一旦停止了母乳餵養之後,就會失去了產生母乳的本事。因為母體內,停止製造一種叫乳糖酶的酶。
  • 綜述:人類停止進化了嗎?
    從達爾文提出進化論以來的這一百多年中,關於人類是否已經停止進化了的問題,一直是許多學者爭論的熱點。只是對於達爾文和進化論的討論,日趨呈現出更為理智的趨勢。譬如那個著名的「人是從猿猴進化來的」觀點,現在不斷遭到質疑甚至否定。
  • 人類真的是進化來的嗎?為什麼猿停止進化了?人類的祖先究竟是誰
    關於人類的進化問題,在生物課本上我們就已經學到過。達爾文告訴我們人類是由類人猿進化而來的,我們也對此深信不疑,畢竟從客觀角度講,物種進化是非常科學合理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科學界找不到任何比這更有說服力的證據,所以,人們都認為達爾文的進化論解釋了人類真正的起源,但是為什麼在即將進化時,一些猿進化成人類,一些猿猴還是猿猴?現在的猿又為什麼停止進化了?
  • 進化停止了嗎?進化還有意義嗎?對於我們人類來說
    曾經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進化對於人類來說是不是已經停止了?在剛剛接觸到進化論時,一度相信關於進化在人類身上停止的理論,該理論相信在約一萬年前開始,人類這個物種的進化就停止了,無論是在產生思想的大腦還是軀體特徵,人類都保持著與一萬年前相同的解剖學構造。如果說現代人類還在進化中,為何還能與萬年前的人類保持一致呢?是不是進化已經停止發生在人類身上?進化對於人類來說是不是有著特殊的意義?
  • 進化停止了嗎?進化還有意義嗎?對於我們人類來說
    曾經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進化對於人類來說是不是已經停止了?在剛剛接觸到進化論時,一度相信關於進化在人類身上停止的理論,該理論相信在約一萬年前開始,人類這個物種的進化就停止了,無論是在產生思想的大腦還是軀體特徵,人類都保持著與一萬年前相同的解剖學構造。如果說現代人類還在進化中,為何還能與萬年前的人類保持一致呢?是不是進化已經停止發生在人類身上?
  • 性選擇已成為人類進化的主導動力,人類所有焦慮本質上是進化焦慮
    倘若理性來看待這個問題,那麼一定會得到一個結論:人類的進化從未停止,且未來也不可能停止。但是上面提到的「自然選擇」對人類失效的的確確是事實,那麼人類進化的原動力是什麼呢?答案是種內競爭,或者更具體點叫生殖競爭。實際上「自然選擇」從來都是由三部分組成:自然環境選擇(包括氣候、自然災害等)、種間競爭和種內競爭。
  • 人類進化從未停止:智齒在消亡、大腦在縮小——人類未來會變成什麼樣?
    其實,在自然環境、疾病、飲食的作用下,人類的進化從未停止……撰文 Sean Kane, Meghan Bartels翻譯 吳倩審校 張帥琰Wikimedia Commons學校裡學到的進化,在我們看來古老而緩慢(並沒有在說 Charles
  • 那些被稱為「活化石」的物種,真的停止進化了嗎?
    它們是已經停止進化了嗎?這是不是意味著一個成功的物種誕生後甚至不需要太多改變,靠苟就能千秋萬代,走上物種巔峰?蟑螂的種類繁多,絕不僅僅是我們深惡痛絕的那幾種常見的小強,事實上對人類有害的蟑螂也僅僅30餘種,在整個蜚蠊家族4000多種中,佔比不到1%。
  • 人類進化是否停止?為什麼近千年來人類未出現顯著進化?
    隨著科學大跨步的發展,人類對自身是否會繼續進化提出了疑問,有人悲觀的認為,人類已經達到了終極形態停止了進化,或人類過了巔峰狀態開始退化等等。,減少了自然選擇的影響,導致智齒的減少,此研究證實人類依舊在進化。
  • 偶然與必然:淺析自然選擇的進化
    他把這些資料整理起來,為拉馬克、他的祖父等人所認同的觀點提供了有力的證據,即生物體確實是進化的。但是,當達爾文提出自然選擇作為進化的機制時,他所做的還不止於此。他把所有的點連在一起,向世界展示了進化論是如何實際運作的。自然選擇的想法是基於這樣一個事實:生物體的種群表現出變異,當這些變異是由基因變化引起的,它們將代代相傳。
  •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已開始,人類或已停止進化!為高級物種讓路?
    地球上已經出現了生物,其中有98%已經滅絕了,還有大部分的生物是後來進化和重新發展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就是全新世發生的生物滅絕事件。全新世是地球上最年輕的地質時代,開始於1.17萬年前,我們現在所處的地質年代就是全新世。也就是說,現在的地球正在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正因為如此,所以很多動物都才變成了珍稀動物,需要人類的保護。
  • 表明人類似乎尚未停止進化的5個跡象
    人類的進化無疑是一門大學問,即便是科學家們也無法完全將人類進化的過程完全研究透徹。但現代人的進化卻是科學家們可以感受到,並進行研究的。事實上,從頭到腳,從內到外,人類的進化過程已經要比過去的科學家所預測的要更加速得多。有不少變化,甚至是我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
  • 地球正經歷第六次生物滅絕,人類將停止進化?高級物種能否誕生
    這也正是達爾文所說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五次大滅絕也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大滅絕,最普遍的說法就是「隕石撞擊說」,但不管是那次滅絕,生物總能存活下來,在滅絕的空白期當中,後續的生物將會取代先前物種成為優勢物種。
  • 人類已經停止進化?專家公布對照實驗結果,人類基因正在改變
    關於生物進化的說法總是眾說紛紜,國際上也存在許多種不同的解釋,現在最為大眾接受的達爾文進化論在對人類演化歷程的解釋上也存在一些問題。但這並不妨礙我們研究地球上其它物種的進化路線。通過考古研究,我們能從古老的化石中發現最重要的「過渡物種」,這也是生物在進化道路上演化最有力的證據。
  • 從未停止過仰望星空,人類探索起源之旅的腳步從未停息
    有人說人類的文明起源於第一個仰望星空的 人,從那一刻開始人類震撼於星空的浩瀚無垠,從前只知進食捕獵與繁衍的大腦開始思考一些從未思考過的事情。於是人類開始直立行走,拿起了工具,點燃了火把,最終點亮了整個地球。從封建社會時人類就沒有放棄尋找「第一個仰望星空的人」,對於人類從何而來這一個終極的哲學問題,無數先賢一直沒有停止探尋的腳步。
  • 人類的自然選擇是怎樣的?
    人類的自然選擇我們知道,我們人類是地球上最高等的動物類群,作為地球的主宰者,具有極為高等的文明,極為先進的生產力,那我們人類是否也和其他一般的生物一樣也要不斷地經過自然選擇而上前進化呢?因為生物沒有自然選擇,它就不會進化,就不會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有結構簡單到結構複雜,也就是說,如果沒自然選擇,所有的生物都只能生活在海洋裡,並且都是連細胞結構都沒有的原始生命。即生物進化是通過自然選擇進行的,沒有自然選擇,生物是不可能進化的。
  • 達爾文創立了自然選擇生物進化論,改變了我們對人類位置的看法
    現代綜合進化論徹底否定獲得性狀的遺傳,強調進化的漸進性,認為進化是群體而不是個體的現象,並重新肯定了自然選擇的壓倒一切的重要性,繼承和發展了達爾文進化學說。③中性學說和間斷平衡論。1968年,日本學者木村資生根據分子生物學的材料提出了分子進化中性學說(簡稱中性學說)。
  • 地球正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人類進化已停止?為高級物種讓路?
    人類統治地球以後,會不會也像恐龍一樣,讓出生態位,被後繼的優勢物種取代呢?或者說,現在的人類是否已經停止進化了呢?想要回答這個問題,不得不從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提出的認知革命談起。
  • 從用進廢退到自然選擇,談進化論
    人類的好奇心驅使我們思考人從未停止過對世界的探索,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困擾我們,在公元前4世紀,偉大的亞里斯多德在《動物志》、《論植物》這樣關於生命的書中,就有提出生命應該是從非生物到植物再到動物,也就是從低等到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