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停止過仰望星空,人類探索起源之旅的腳步從未停息

2020-04-05 卷狸看歷史


有人說人類的文明起源於第一個仰望星空的 人,從那一刻開始人類震撼於星空的浩瀚無垠,從前只知進食捕獵與繁衍的大腦開始思考一些從未思考過的事情。於是人類開始直立行走,拿起了工具,點燃了火把,最終點亮了整個地球。
從封建社會時人類就沒有放棄尋找「第一個仰望星空的人」,對於人類從何而來這一個終極的哲學問題,無數先賢一直沒有停止探尋的腳步。

從未停止過仰望星空,人類探索起源之旅的腳步從未停息


神話裡對人類的由來有很多解釋,東方有女媧造人的傳說,西方則將亞當夏娃尊為人類的始祖(上帝的七日創世論)。這也被稱為神創論或特創論。
西方學者厄西謝爾甚至根據《聖經》中的傳說推演出上帝造世大約在公元前4004年。後來牛津大學又將這個時間精確到公元前4004年3月23日上午九點,可見當時上帝創世論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當然任何時候都不會有一種聲音,科學並沒有主流末流之分。當時米黎都學派認為人類是起源於水生生物的,這種學說被稱為自然發生說,雖然在當時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但當今的科學研究卻已經證明了地球上的絕大部分生命都起源於海洋。

從未停止過仰望星空,人類探索起源之旅的腳步從未停息


一直到了18世紀,瑞典的動植物學家林耐鑑於人類與類人猿的相似性將兩者歸為靈長類。這次歸類也引發了其他學者的思考,法國學者布豐首先提出了「人猿共祖」,這在當時神創論佔據主導的歐洲來說是不能容忍的。布豐遭到了《聖經》教眾的責備,還被迫在巴黎大學當眾檢討。
真理的火焰一旦燃起,定不會輕易被熄滅。布豐的學生拉馬克因為受到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啟迪,不再局限於神創論的桎梏。他接手了老師的研究,在《動物學哲學》一書中率先提出了物種進化論,拉馬克也因此被冠以先驅之名。
此時拉馬克的研究只在小範圍傳播,不為大部分人接受,但正因為如此,拉馬克沒有到「舉世皆敵」的境地。

從未停止過仰望星空,人類探索起源之旅的腳步從未停息


真正引起世界轟動的人是英國學者達爾文,年輕的達爾文大概不會想到,他登上貝格爾號以後會發現些什麼,而這些發現與猜測又能給世界帶來多大的震撼。
達爾文在貝格爾號隨船週遊世界,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收集化石、整理資料,發表了《物種起源》與《人類由來及其性選擇》,這兩本書明確的提出了人類是由猿人進化而來。
這在整個世界引起了渲染大波,甚至清朝的嚴復將這本書翻譯到中國,將其中理念歸為八個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無論神創論的信徒如何憤怒,但物種進化論以其確鑿的證據讓他們無話可說,這也引起了更多學者加入到尋找人類起源的旅程之中。在這個過程中人們也發現人類並不單純是由猿人變化而來,而是近似於猿而又不同的原始人類。

從未停止過仰望星空,人類探索起源之旅的腳步從未停息

北京人頭蓋骨


像是最先發現的北京人、藍田人、印尼巴哇人,都是在亞洲發現的,所以科學家們認為,世界人類起源於亞洲,並從亞洲遷移擴散到整個世界。
但當時著名的學者利基夫婦也不同意亞洲起源說,他們從發現的古人類遺蹟推斷出了人類早期的遷移路線,並以此判斷出人類起源於非洲。為了印證這個判斷,利基夫婦在非洲奧杜威峽谷附近埋頭搜尋了幾十年,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發現了比北京人更早的170~190萬年前的人類化石。

從未停止過仰望星空,人類探索起源之旅的腳步從未停息

石矛


這個發現也吸引了更多的學者前往非洲,一次偶然,學者在萊託利平原上發現了南方古猿的化石,南方古猿普遍能夠直立行走而不能使用工具。這一發現可以說是為人類起源於非洲提供了確鑿無疑的證據。
學者們把發現的所有資料簡單歸納整理,將人類文明演變的最早時期稱為石器時代,根據工具的變化又分為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其中最為漫長的就是舊石器時代(180萬年前~1.5萬年前),也是在這個時期,人類完成了原始人到現代人轉變的最為重要的一環。
大概在180萬年前,人類學會了使用工具,標誌著人類進入了石器時代,只不過當時的人類還具有猿的特徵,身高不超過1.4cm。經過進百萬年的演化,在100~50萬年前,人類終於掌握了火,這是一種劃時代的變化,意味著人類終於掌握了一項從前獨屬於自然的力量,以此可反抗自然。

從未停止過仰望星空,人類探索起源之旅的腳步從未停息


也正是掌握了火,人類才得以在四次大冰期中倖存,甚至遷移到了北部低緯度地區生活。
到了舊石器時代的晚期人類已經能夠捕獵大型的哺乳動物,在食物鏈中逐漸位居頂端,外貌也更加接近現代的人類。也是在這個時期形成了如今世界的三大人種,蒙古利亞人(黃種人)、高加索人(白種人)、尼格羅人(黑種人)。

從未停止過仰望星空,人類探索起源之旅的腳步從未停息


從一百八十萬年前,人類祖先偶然的撿到了一塊石頭,並將其作為武器使用。到一百萬年前火焰在人類的手中燃起,人類終於擺脫了每日為生存而奔波的境況。終於有時間,有餘力抬頭仰望滿天星辰,從此再未移開過目光。

相關焦點

  • 中國從古至今的天文發展歷程,人類對星空的探索,從未停止腳步
    我不知道你是從何時起對宇宙產生好奇,或許是在某個夏夜乘涼的夜晚,我們抬頭望天,看到滿天星雲,在心底深處自然而然的蔓延出一種探索欲,一種好奇感。有時候我會想,探索浩瀚無垠的星空是否就是人類的終極使命?仿佛被銘刻進我們每個人的基因,從古至今,一代人換一代人,多少事物在起起落落,唯獨人類對星空的探索從未停止。
  • 從古至今人類對於神秘的宇宙探索從未間斷過
    在古代李淳風、袁天罡夜觀天象來預測未來命運,傳說諸葛亮擺下七星陣向天借命,張衡也為此發明了地動儀,可以說在古代人們對於宇宙未知的東西都存在著敬畏感,但是人們對於擁有神秘面紗的宇宙的探知卻從未停止過。從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拿起望遠鏡觀察星空開始,人類探索宇宙的腳步有近了一步,人們能夠從視野中觀察宇宙當中的星體,同時也對宇宙的奧秘更加的好奇。是不是在宇宙當中存在著另一個地球呢?是不是有的星球上住著外星人呢?從此人類展開了無盡的探索。
  • 暗能量光譜儀(DESI)即將「睜眼」丨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從未停止
    銀河宇宙,浩瀚星空。人類對頭頂的這片星空和孕育了無數星球的宇宙,一直充滿了好奇和嚮往。科學儀器幫助人類拓展了視線所及的邊界,讓我們看到了只憑藉肉眼無法觀測的事物。「天上宮闕」脫下神秘面紗,展露在人類面前。失去了瑰麗浪漫想像的宇宙,並未讓人類失望,更多奇特的、超出想像的事物被發現。而這一切,都需要科技的發展,以及發展後對人類的反哺。
  • 樂活時尚 ▏清朗秋夜,開啟「仰望星空」浪漫之旅
    星空旅遊,不應僅是「小眾」愛好「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千百年來,璀璨星空一直成為許多人追求的美,而對星星的好奇,也一直伴隨著我們的成長,童年時代誰不曾抬頭仰望星空?可惜隨著現代都市光汙染越來越普遍,如今即使在鄉間,滿天繁星也難得一見。
  • 楊錦潤:我從未停止堅守初心的腳步
    從那以後,我就從未停止唱歌,從未停止堅守初心的腳步。
  • 人類探索宇宙的腳步從未停止,這一次讓我們飛向太陽,一探究竟
    太陽系模擬圖現如今,有人類登陸過的地外天體僅僅是離地球約36萬公裡的月球。除此之外,登陸過的地外天體都是由探測器完成的。如果想要在太陽膨脹之前離開地球或者星際移民,那麼掌握登陸除地球以外天體的科技是必不可少的。今天讓我們共同來暢想一下,如果人類登陸太陽,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登陸太陽有可能成為現實嗎?
  • 科學家的浪漫從未停止——天問
    從古至今,人類對宇宙思考和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止。「圜則九重,孰營度之?」此句出自屈原的長詩《天問》,意思是天的體制傳為九重,有誰曾去環繞量度?在此基礎上,科學家命名了我國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系列,任務標識名為「攬星九天」,繼「嫦娥」「玉兔」後,科學家的浪漫再次得以體現。
  • 嫦娥五號:從金嵌珍珠天球儀到現在,我們從未停止探索星空
    前不久,央視的文博探索類節目《國家寶藏》重磅回歸。從2017年的第一季開始,這檔節目就備受觀眾的追捧和好評,前兩季的豆瓣評分都超過9分,是名副其實的神仙國綜。三垣之外的廣闊星空,被分為二十八宿,東方七宿為: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七宿為:鬥、牛、女、虛、危、室、壁; 西方七宿為:奎、婁、胃、昴、畢、觜、參;南方七宿為:井、鬼、柳、星、張、翼、軫。然後依據四方各星宿的形狀,想像出四種神獸形象以指代四方天空,叫作四象,即「東蒼龍、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在人類歷史的長河裡,華夏文明為世界貢獻了什麼?」
  • 「九天攬月」,我們的努力從未停止
    「嫦娥」飛天,玉兔登月為實現中華民族「九天攬月」的偉大夢想我們的努力從未停止國家航天局供圖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拍下首張月背近距離影像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發射成功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為什麼從古至今,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從未停止,一直想逃離地球?
    為什麼從古至今,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從未停止,一直想逃離地球?談到地球的話,小編一直都是抱著非常感激的心態的,畢竟它是我們人類以及各種生物生存了這麼多年的大環境。但是其實對於我們人類來說的話現在已經不至於是在開發和研究地球了,而是延伸到了整個宇宙的,而且從以前到現在我們的古人包括發展至今對於整個大的宇宙的探索一直都是沒有停止下來,古人想要飛天,現在的人想要探索宇宙,為什麼從古至今,人類一直想要飛上天去,離開地球呢?
  • 人類月球日丨仰望星空,發現探索創新的力量
    人類對未知的探索總抱有無窮的想像力。夜幕降臨,明月當空。月亮從哪裡來?月亮上有什麼?人們總想揭開這個謎。古時中國人訴說嫦娥奔月的美麗神話,古希臘人認為月中,有一位美麗的狩獵女神阿爾忒彌斯……無數哲人先賢前赴後繼,從未停止過追尋的步伐,以此表達出他們對這星辰光輝的無限敬仰。
  • 電影太空漫遊,因為敬畏,從此我們仰望星空的意義開始不同!
    電影太空漫遊,因為敬畏,我們仰望星空的意義從此不同!歡迎大家來到南城煙柳,如果您對小編分享的文字喜歡的話,那小編真是榮幸!歡迎互動留言哦。這和庫布裡克在拍攝此片時和科學家們有過密切交流有很大關係,這也體現了技術從概念提出到造福於生活,過程還是相當漫長的。也正是因為此片的先知,使得今天的人看它甚至不覺得這是科幻片,「簡直太日常了」。從人猿時期對事物抱以好奇心,拿起工具進化為人,到21世紀開始無所畏懼,探索無窮宇宙的奧秘。
  • 地球的自轉幾十億年從未停止,難道是真的符合「永動機」的理論?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科幻宇宙,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地球的自轉幾十億年從未停止,難道是真的符合「永動機」的理論。那麼地球的自轉幾十年從未停止,難道是真的符合「永動機」的理論?最近有科學家表示,永動機或許是真實存在的,因為我們生活的地球就是這樣,無論是地球的自轉還是公轉,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裡面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從未停止過,於是也是有關科學家做出了很多的猜測。
  • 科學家們從未停止過探尋外星人,尋找外星生命是探索宇宙的一部分
    人類將第一顆人造衛星送上太空後,就渴望得到其他宇宙生命存在的信息,以證明在浩瀚的宇宙裡,人類並不寂寞尋找地球外生命也是各國探索宇宙奧秘的一部分,科學家們從未停止過探尋外星人,一直積極地以各種方式在宇宙中尋找可能存在的生命體。
  • 登月50周年反思|為什麼人類需要仰望星空?
    人類所有的狂傲都是可笑的,所有的歷史都是過眼雲煙。仰望星空時,要常懷謙卑之心、敬畏之心、寬容之心、善良之心。仙女座星系 供圖/攝影:解仁江古時候,詩人們用壯麗來形容浩瀚無垠的星河,和銀河相比,再壯觀的大山大河都渺小到不值一提。
  • 人類不應該停止探索外太空文明
    宇宙的起源是什麼?是否存在外星人?外星人的文明是否高於人類?我們人類不斷地在問這些問題,我們也不斷地去思考探索外太空文明的意義。當飛碟、外星人的消息不斷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要去判斷其存在的真偽,雖然很多消息並不屬實,但這仍然無法阻止人類想要探索外太空文明的腳步。
  • 8K「視界」我們為什麼要仰望星空?
    8K「視界」我們為什麼要仰望星空? 這是人類思想史上最氣勢磅礴的名言之一 刻在康德的墓碑上 像映在頭頂的星辰大海 照耀著無數埋頭疾走的後人 試想,當你仰望星空 曾幾何時出現在時間和空間的某處
  • 仰望星空:行星地圖數字博物館中的天文學史話
    而在他魂牽夢繞的歐洲大陸上,7月26日,一位叫做託馬斯·哈裡奧特的英國天文學家,正在盛夏夜仰望星空,用荷蘭人才發明不久的望遠鏡觀測月球。雖然地球依然是人類唯一的家園,但科學家對神秘星空的探索從未停止。在託馬斯·哈裡奧特之後,世界上誕生了更多的星球地圖,除了月球之外,還有火星、金星、水星等。現在,我們可以在一個叫做「行星地圖數字博物館」的網站上,找到這些罕見的古舊地圖。該網站由國際製圖協會(ICA)下屬的行星地圖製圖委員會負責維護,提供1600年至今,關於星球地圖的書目和圖像數據。
  • 人類對月球的探索從未停止,關於月亮我們都知道些什麼?
    一直以來,人類對月球的想像、探索從未停止。1969年7月20日,人類第一次登月成功,為了紀念這一天,每年的7月20日被定為「人類月球日」。 現在,中國探月工程的三步走目標逐步都要實現了。未來,我們也許可以在月球建基地、採資源,從月球出發去向更深遠的星空。
  • 「治癒系」之仰望星空 鄭超、葉梓頤跨界雙個展
    人類對璀璨星空探索從未停止過,星空攝影家葉梓頤及畫家鄭超是依附於人們對星空的認知及天文學、宇宙學的發展,為他們的藝術創作提供了實施起來的可行性及理論基礎,同時也從藝術的領域對星空進行探索從而在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