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月球日丨仰望星空,發現探索創新的力量

2020-08-29 沫沫幽幽

人類對未知的探索總抱有無窮的想像力。


夜幕降臨,明月當空。


月亮從哪裡來?月亮上有什麼?


人們總想揭開這個謎。


古時中國人訴說嫦娥奔月的美麗神話,


古希臘人認為月中,


有一位美麗的狩獵女神阿爾忒彌斯……


無數哲人先賢前赴後繼,


從未停止過追尋的步伐,


以此表達出他們對這星辰光輝的無限敬仰。


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登月小組成員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的第一步,才讓人類了解到月亮的真面目。


並留下一句歷史性名言:「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從此,嫦娥、玉兔、吳剛和桂樹留在了神話裡,月球落入了現實的書本。


每年7月20日成為「人類月球日」。


這是一個關於探索與創新的日子,而它所傳達的意義,也是普羅格科技革新中堅定前行的動力。


我們抬頭仰望,月亮和星星才有意義,像是偷偷的許願,像是口袋裡藏下的一顆糖,更像是無數個夜晚裡,最晶瑩剔透的美夢,伴我們一路成長。


支撐著普羅格不斷探索,用科技創新體現自身價值,為供應鏈行業帶來更多驚喜。


1.匠心徵途,無畏探索


人類突破極限的願望不會改變,就像對宇宙的好奇沒有終點。普羅格「智能倉儲解決方案」,也不斷以技術創新突破智能化倉儲未來發展業態。


軟體定義硬體,打造出革新的智能化倉庫,極大的提升效率,優化成本。承載著普羅格對智能化倉儲的探索創新精神,駛向星辰大海的浩瀚徵途。


2.銳意進取,敢為人先


時代風起雲湧,像第一次登上月球的偉大先輩一樣,普羅格致力於超越過往開創新的潮流。


作為供應鏈物流的探索者,普羅格對科技的追求和探索從無止境。自主研發的軟體著作權專利近百項,智能化設備不斷創新——


自動化立庫、穿梭車、AGV、翻蓋分揀系統、設備調度系統……通過不斷的探索追尋,帶來了全新的智慧物流新風向。



3.打破邊界,重塑融合


普羅格深諳行業應用痛點,立志讓物流變得更簡單,「新軟體平臺代表」,UPCloud供應鏈一體化平臺應運而生。


UPCloud供應鏈一體化平臺基於自研的可擴展的菠菜雲技術平臺為軟體引擎,柔性化的運行模式將不同的功能的軟體通過引擎整合在一起,可與多種應用實現無縫對接。


同時提供豐富的對外API及集成能力,將軟體功能變為服務工具,伴隨客戶的業務發展不斷衍生新的服務場景,隨需而變,快速應對。


從而使用戶在新時代背景下通過不斷的數位化革新獲得可持續的市場競爭優勢,在未來的發展中立於不敗之地。



1969年的人類首次登陸月球,

踏上了浩瀚星海,揭開宇宙面紗。

而普羅格通過研發能力,

探索物流數位化邊界,

將想像化為現實呈現在你眼前

不止仰望,

更帶你領略智慧物流的魅力。

看似遙不可及事物,

促使我們一步步前進,踏上更遠的徵途。

創新是從無到有的勇氣,

探索是披荊斬棘的信仰,

普羅格將始終帶著創新之心不斷前行,

邁出探索未來智慧物流的每一小步。



關於「普羅格」


普羅格是一家科技供應鏈與物流服務商,為客戶提供從規劃設計到運營落地的一站式物流與供應鏈服務。公司融合先進物流技術於中國現狀,從整體供應鏈的角度出發,確保客戶從供應鏈分析、物流中心規劃設計、業務流程改造、自動化設備集成、物流信息軟體開發與實施、流程與操作教育輔導、物流效益改善、分析及跟蹤、物流運營等方面,都能得到最適合的服務及支持。

相關焦點

  • [學習時報]王利明:仰望那遙遠的星空
    如果它的意思是指,我們要徵服宇宙,探索未知,我們要遠航大海,走向深藍,這無疑會為我們樹立遠大的理想。仰望那遙遠的星空——博大、深邃、美麗、璀璨,像是懸浮在茫茫蒼穹中的星海,又似散布在湛藍天幕上一顆顆耀眼的明珠,讓人痴迷!那遙遠的星空仿佛有一種神秘的力量,不斷激發人類發現和探索宇宙的神奇欲望。
  • 人類月球日 | 今夜,讓我們仰望星空,逐浪月球
    「 這是個人一小步,卻是人類一大步。」That&人類月球日航天英雄阿波羅11號農曆十五#,月亮都顯得如此皎潔而亮堂,讓人內心感到平靜與祥和。今天是人類月球日,正如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永無止境,對繽紛生活的探索永無止步
  • 一起去探秘宇宙吧 寶安科技館「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覽開展啦!
    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這是人類繼1976年後首次發射太空飛行器去月球採集回收樣本。「嫦娥五號」再次把人們的目光拉向太空。太空裡有什麼?頭頂那片宇宙究竟藏著多少奧秘?我們為何探索月球甚至火星?在寶安科技館舉辦的新展覽「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你可以找到答案。
  • 科技,擦亮學生仰望星空的眼睛
    科技圖書,可擦亮孩子仰望星空的眼睛,讓孩子把視角朝向遠方的天際,給他們插上了想像的翅膀。科技,激發孩子的探索與思考。科技類的圖書在給學生普及科學知識的同時,給孩子們帶到了一個新奇的世界——亙古的年代、遙遠的星空、深深的海底……讓孩子們知道除了生活的這個可以看得見的世界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未知領域,可以激起他們探索未知世界的強烈願望,讓創新的意識進入他們的頭腦,把他們變成為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勇者。
  • 仰望星空:行星地圖數字博物館中的天文學史話
    而在他魂牽夢繞的歐洲大陸上,7月26日,一位叫做託馬斯·哈裡奧特的英國天文學家,正在盛夏夜仰望星空,用荷蘭人才發明不久的望遠鏡觀測月球。正在觀測月球的託馬斯·哈裡奧特,圖片他把觀測到的月牙形狀隨手畫到了一張紙上,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張使用望遠鏡觀測繪製的月球地圖。雖然地球依然是人類唯一的家園,但科學家對神秘星空的探索從未停止。
  • 劉慧根:星空下的仰望者
    其中,麥耶和奎洛茲的獲獎原因是他們曾於1995年發現首顆圍繞類日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即51Pegasi b。面對浩瀚的宇宙,人類曾有過無數次遐想,但他們二人的發現顛覆了我們對太陽系外的行星世界的固有看法,並引發了天文學歷史上的革命。
  • 登月50周年反思|為什麼人類需要仰望星空?
    昨天,是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紀念日。1969年7月21日,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從阿波羅11號釋放到月球的登陸艙上走向月球,他說,「這是我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人類的進化史,也是一部向太空漫遊的流浪史。
  • 從未停止過仰望星空,人類探索起源之旅的腳步從未停息
    有人說人類的文明起源於第一個仰望星空的 人,從那一刻開始人類震撼於星空的浩瀚無垠,從前只知進食捕獵與繁衍的大腦開始思考一些從未思考過的事情。於是人類開始直立行走,拿起了工具,點燃了火把,最終點亮了整個地球。從封建社會時人類就沒有放棄尋找「第一個仰望星空的人」,對於人類從何而來這一個終極的哲學問題,無數先賢一直沒有停止探尋的腳步。
  • 仰望星空的智者在拯救世界,而見識淺陋的「智慧」卻成了「真理」
    文章來源:文教在線原創:子正先生引言: 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仰望星空、「無所事事」的閒人去探索宇宙萬物的終極本源和人類的精神世界,而是遍布腳踏實地的成功「智慧」和功利者。這樣的民族註定不會成為未來的引領者。1、信奉「眼見為實」,是動物式的文盲。
  • 今年春節,帶著孩子來鄭州科技館「仰望星空」吧!
    「月球為什麼始終只有一面對著地球?」  1月31號下午,「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在鄭州科技館一樓展廳布展完畢,一件件集聲光電於一身的新奇的展品、儀器吸引著小觀眾們搶先體驗,引領著孩子們放飛探索太空奧秘的夢想。
  • 嫦娥五號探夢星空
    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順利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嫦娥五號正在執行的是我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
  • 《從地球到月球》成跨時代經典 激發人類仰望星空
    《從地球到月球》激發人類仰望星空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春節檔期上映的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掀起一股太空熱潮,原本生僻難懂的「剛體洛希極限」「引力彈弓」等科學概念引起了大眾的興趣及廣泛討論,很多科學界人士笑稱「此片堪稱最好的天文科普」。
  • 華僑城中學建成天文臺,讓更多的孩子可以仰望星空
    深圳這個城市經常雲厚星疏,光汙染往往使得晴天也看不到幾顆星星,但這些從來不是擋住深圳的孩子們仰望星空的理由,隨著深圳中小學4點半課堂的不斷開展,這裡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深圳孩子開始仰望星空。近日,在深圳市南山區華僑城中學,一個以「燕晗山」命名的天文臺正式啟用了。首次天文開放日之後,燕晗山天文臺成為了學生家長朋友圈中的網紅打卡地。
  • 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世界各地的大型天文望遠鏡
    這張拼接照片顯示的是2014年12月19日在美國夏威夷大島冒納凱阿火山頂拍攝的凱克望遠鏡(中間兩座)。冒納凱阿火山上現有12臺天文望遠鏡,其中最大的是直徑10米的凱克望遠鏡(Keck Telescopes)。 新華社記者朱煒攝近期,人類通過大型天文望遠鏡對宇宙的探索有了許多令人欣喜的進展。
  • 「仰望星空」感受創新魅力
    8月25日晚7點還未到,參加在北京天文館舉辦的「仰望星空」科學之夜活動的公眾就早早來到入口等待入場。原來這是在北京天文館舉辦的「仰望星空」科學之夜的科學故事會上,來自英國的北京化工大學戴維教授,給觀眾們演示的「神奇」的化學反應。旁邊4歲的小姑娘婷婷感慨地說,一粒小黑球放進水裡就能產生這麼大的反應,等我長大了也要學化學。
  • 【FM95.1推薦】暑假天文觀測營,帶孩子與科學家一起仰望星空!
    當黑暗與光明交替地對人類施起魔法,夜色便把天空當作了畫布,創作出了一個奇異的世界,誘發著人們探索星空的期望。27月17日夏日午夜,仰望星空體驗月食帶給我們的神秘力量>這個暑假,和科學家一起仰望星空!孩子們還可以向藍老師請教各種關於宇宙、星空、外星人的奇思妙想。
  • 「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開展
    7月11日,由市科協主辦,重慶科技館承辦的「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在重慶科技館開幕,帶領觀眾一起放飛探索太空奧秘的夢想。觀眾體驗展品「月相變化」「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設遙望深空、漫遊太陽系、巧量天宇三個主題展區,包含「伽利略望遠鏡」「
  • 仰望星空,我們能看到什麼?——讀譯林出版社《望向星空深處》
    ——看到海洋:天空與海洋,總是帶給人類無盡的幻想,從這本書三部分的結構看,作者是把星空比作海洋來寫的,第一部分在「海灘上」,這是近景,第二部分「藍色海洋」是中景,第三部分「深海」,則將視線伸向了遙遠的外太空,無疑是遠景了。第九章《樂舞》中,提到了大海潮汐的形成,是太陽、月亮、地球共同作用的結果。
  • 新360行|職業星空導師:嫦娥「奔月」,我帶孩子們仰望星空
    在星空導師劉普順的帶領下,學生們在沉浸式教室學習天文科普知識。 李澤陽 攝「嫦娥五號去奔月了,我帶你們去『仰望星空』。」24日下午,星空導師劉普順為寧夏銀川市西夏區的中學生們開展了一場以「探奇科學知識,探索星空奇妙」為主題的科普活動。
  • 月球表面發現水分子,人類何時重返月球?
    當地時間10月26日,《自然-天文學》雜誌發表文章稱,NASA依靠平流層紅外天文臺——索菲亞,在月球光照區(月球南半球的克拉維斯環形山表面),總的來說,這次NASA帶來的新發現,無異於為人類航天事業的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