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空導師劉普順的帶領下,學生們在沉浸式教室學習天文科普知識。 李澤陽 攝
「嫦娥五號去奔月了,我帶你們去『仰望星空』。」24日下午,星空導師劉普順為寧夏銀川市西夏區的中學生們開展了一場以「探奇科學知識,探索星空奇妙」為主題的科普活動。而在小時候,劉普順和孩子們一樣,對星空充滿了幻想。
「80」後星空導師劉普順是一名天文愛好者,他也是寧夏旅遊協會星空旅行分會副會長、寧夏銀川西夏區天文科普協會會長。
夏季銀河,劉普順拍攝於寧夏中衛黃河宿集。受訪者供圖
小學時,劉普順無意間在自家院子裡抬頭看到了銀河,絢爛的光譜和神秘的氣息讓他感到心曠神怡。從那時起,他便開始翻閱相關書籍,了解到行星、恆星及各種天體。隨後在中學時期,劉普順參加了學校天文社開始深入了解天文知識,開啟了漫漫「追星」路。
在「追星」路上,劉普順也曾去過青海、海南、泰國等人氣觀星地。2012年,劉普順前往寧夏鹽池拍攝彗星,由於彗星每天都在動,拍攝難度極大、如同大海撈針,在經歷了5個小時的尋找和2個小時的拍攝後,照片終於呈現在電腦上,他激動的跳了起來。「觀星是一件『見不得光』的事兒,光汙染多了自然就見不到星星了。」劉普順說。
劉普順為新人所拍攝的星空婚紗照。受訪者供圖
2015年,劉普順辭去了穩定的國企工作,成為了一名職業星空導師。現如今,他正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天文知識講的妙趣橫生,同時配上自己的「追星」歷程和照片「吸粉」無數,「我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科學思維和主動探索的能力,然更多的人關注天文,愛上星星。」劉普順說。
「一晚上沒睡覺,守候一場激動人心的直播。」與廣大天文愛好者一樣,11月24日凌晨,他守在電視機旁觀看嫦娥五號「奔月」之旅。「作為一名天文科普工作者,希望嫦娥『五姐』可以從月球順利『挖土』返回。」
劉普順的星空拍攝作品。受訪者供圖
劉普順認為,「嫦娥」是一個美妙的名字,它不僅延續著美麗的神話故事,也彰顯著中國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更詮釋著中華民族的探索精神。「看到這麼多孩子對天文感興趣,我也更加堅定了我的選擇,我希望帶著更多孩子一起『仰望星空』。」
(中新網李佩珊 李澤陽)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