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癒系」之仰望星空 鄭超、葉梓頤跨界雙個展

2021-01-09 蜂鳥網

  藝術發展從來都不只由藝術本身推動,比如便攜易用的鋁管顏料的發明,解放了被禁錮在畫室裡的畫家,因而才誕生了所謂「印象派」。如今藝術正在朝著一條更加多元化的道路在發展,產生了許多學科及藝術門類之間的互動,這也是社會發展所出現的「藝術變革」或者說是一場新的「藝術革命」。在這種背景下,傳統意義的展覽形式也需要在一條多元化的道路上行走,葉梓頤、鄭超這一場跨界合作的展覽是對這種形式的嘗試和實踐。

  人類對璀璨星空探索從未停止過,星空攝影家葉梓頤及畫家鄭超是依附於人們對星空的認知及天文學、宇宙學的發展,為他們的藝術創作提供了實施起來的可行性及理論基礎,同時也從藝術的領域對星空進行探索從而在創作。鄭超以繪畫及繪畫燈光裝置、葉梓頤以攝影及多媒體分別呈現了各自對星空的獨到見解,他們這次合作也為彼此今後的藝術創作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不知何時,都市人的詞典裡多了焦慮。無論怎樣努力,未來似乎都充滿未知,對未知的恐懼吞噬了平和與冷靜。兩位藝術家也曾同樣迷茫、焦慮,可當他們站在黑暗中仰望星空,發現面對無限未知的宇宙,內心竟然只有震撼和震撼之後的安寧。星空給了他們勇氣面對未知,希望這場藝術展,給觀眾帶來仰望星空後的寧靜心緒,治癒都市人的焦慮。

·展覽亮點:

  你有多久沒看過滿天繁星了?都市生活的巨大壓力讓人們心情浮躁,看星星是一種簡單有效的解壓方式。治癒系之仰望星空展覽把全世界最美的星空帶來北京,可以不用跑到郊區或國外就能欣賞到滿天繁星。這一次,你可以免費看星空藝術展,模擬野外看星空的真實體驗,接觸愛因斯坦手稿。

展覽地點:今日美術館多功能展廳

展覽門票:免費

策展人:吳霜

·參展作者:


鄭 超

畢業於東南大學建築設計專業

藝從中國江蘇省美術館沈廣耀老師

2013.3入選臺灣國展(臺灣 高雄)

2013.9 璀璨國際藝術博覽會(北京)

2013.11法國豐特奈勒孔特市中法藝術家聯展(法國 豐特奈勒孔特市)

2014.5作品被美國Lorangfineart畫廊代理(美國 波特蘭)

2016.4 原點•再生 個展(無為藝術館 南京)

2016.12 印象主義星空下 個展 (印象畫廊 三尚美術館 杭州)

2017.3 <春•韻>主題沙龍個展 (天洛文化空間 南京)

2017.5 藝術•南京 (百家湖愛丁堡飯店 南京)

2017.12 不遠的遠方日本個展 (莫埃來沼公園金字塔藝術館 日本 北海道)

2018.4 星空以下-鄭超畫展 (雲上藝術空間 南京)

2018.5 B612星空特展-鄭超個人油畫展 (盈藝術空間 上海)


葉梓頤

1990年生於北京市

2012年畢業於北方工業大學藝術學院廣告系,獲文學學士,天文攝影師,

2018年成為Discovery探索頻道中國首位籤約創作人

獲獎:

2016年 「地球與天空」國際攝影大賽

「夜空之美」組冠軍

2017年英國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

年度天文攝影師大賽

極光組第三名

2017年「地球與天空」國際攝影比賽

「對抗光汙染組」第三名

作品曾登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網站每日一圖

·展覽作品展示與說明:

1.葉梓頤多媒體展區

作品名稱:仰望星空

形式:多媒體沉浸式體驗區域。通過投影儀和置景,模擬野外觀星環境。

作品說明:星空攝影師葉梓頤把她在世界各地拍攝到最美的星空以延時視頻的方式呈現,並通過草味香氛、模擬野外觀星場景,讓觀眾體驗野外真實觀星的樂趣。從日落到繁星閃現,觀眾可以坐在躺椅上欣賞整個作品。

2.愛因斯坦親筆手稿展區:

愛因斯坦名言,愛因斯坦手稿。

星空之梯展區:多媒體互動體驗

鄭超星空油畫展區:形式:油畫&燈光裝置


作品名稱:穿越,作品尺寸:150 x 200 cm,創作年代:2018,作品材質:綜合材料


作品名稱:星空下的花海,作品尺寸:100 x 120 cm,創作年代:2018,作品材質:綜合材料


作品名稱:放逐之夜,作品尺寸:100 x 100 cm,創作年代:2018,作品材質:綜合材料


作品名稱:航,作品尺寸:100 x 100 cm,創作年代:2018,作品材質:綜合材料


作品名稱:仰望,作品尺寸:120 x 120 cm,創作年代:2018,作品材質:綜合材料


作品名稱:星空之下No.3,作品尺寸:100 x 120 cm,創作年代:2018,作品材質:綜合材料


作品名稱:星空之下No.1,作品尺寸:80 x 100 cm,創作年代:2017,作品材質:綜合材料

3.葉梓頤攝影作品展區:


作品名稱:飛機上的極光,作品尺寸:37cm x 21cm,拍攝時間:2016年8月拍攝於阿姆斯特丹飛往北京的
飛機途中,2017年英國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年度天文攝影師比賽 
極光組第三名

  作品說明:飛機上的極光。8月24日晚,我乘坐飛機經過俄羅斯上空時從舷窗外拍到了極光的小爆發。在出行前,我預計飛行線路會經過高緯度地區,也就是說如果坐在左邊靠窗的位置可以看到極光。查看了極光預測軟體後我果斷多付了30歐元買了前邊靠窗的座位。沒想到真的在飛機上拍攝到了極光。因為還在極晝,所以天邊的光一直沒有褪去。


作品名稱:極光裙擺,作品尺寸:37cm x 21cm,拍攝時間:2015年3月拍攝於特羅姆瑟郊外,
2016年TWAN地球與天空國際攝影比賽一等獎

  作品說明:月亮像是一位女子,而極光是圍繞著她的絲帶。經歷了5天的暴風雪後,極光之都特羅姆瑟終於迎來了一晚還算晴朗的天氣。我們驅車來到了郊外的湖邊,看到了讓我們無比驚嘆的一幕。月亮漸漸落下,紫色綠色的極光滿天飄舞,遠處的光汙染為之添加了一抹橘紅的色彩。美不勝收,我興奮的架好相機,拍下了這張照片。


作品名稱:發光的烏尤尼鹽沼,作品尺寸:57cm x 43cm,拍攝時間:2017年2月拍攝於玻利維亞烏尤尼鹽沼,
2017年4月登上NASA每日一圖

  作品說明:這幅黑白高對比度的作品是對埃舍爾作品發磷光的海的現代演繹。明亮的獵戶座和金牛座的眼睛在地平線上高懸,同時鹽田蒼白髮光的邊緣就像磷光海的海浪一樣。


作品名稱:俯仰,作品尺寸:240cm x 56cm,拍攝時間:2017年8月拍攝於美國黃石公園

  作品說明:通過8張接片的方式展現入利劍一般垂直於地面的銀河,地上冒著蒸汽的泉水倒映了銀河的光影。作品輸出為2.4米,觀眾在抬頭和低頭觀看照片的動作,就如作者真實在拍攝地欣賞銀河和他的倒影一般。


作品名稱:地球往事,作品尺寸:80cm x 35.6cm,拍攝時間:2016年9月拍攝於北京密雲

  作品說明:在密雲不老屯射電望遠鏡拍到的銀河拱橋,仰望銀河,將模特打扮成三體裡葉文潔的樣子。仰望星空,我們真的是這個宇宙中獨一無二的存在嗎?


作品名稱:天堂火焰,作品尺寸:57cm x 38cm,拍攝時間:2017年12月拍攝於冰島

  作品說明:極光是我經常拍攝的題材。在很多民族的傳說中,極光是天堂上的火焰。2017年聖誕夜我在冰島的西角山等候極光,狂風吹來,極光圍繞著山尖舞動,真的如同舞動的火苗一般。

相關焦點

  • 葉梓頤:星空布道者
    葉梓頤想讓更多人喜歡上星空與大地,為此她嘗試著更多的方式。P:當一名星空攝影師,最棒的部分是什麼?Y:有更多的機會去感受大自然贈予我們的那些寧靜時刻。站在星空下,人的內心是平和的,被一種巨大的寧靜和安全感所包裹。
  • 【講座預告】葉梓頤--星空與光汙染
    主講人:葉梓頤葉梓頤,星空攝影師,天文及攝影內容自媒體。擅長星野攝影和天文科普教育,旅行30多國追尋特殊天象和當地星空。憑藉極光攝影作品獲得2016年「地球與天空」國際攝影大賽「夜空之美」組冠軍並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女性。2017年英國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年度天文攝影師大賽極光組第三名,也是第一位獲得此大賽獎項的亞洲女性。多家媒體專欄作者,中國國家天文雜誌籤約攝影師。作品曾登上NASA每日一圖,中國國家地理等知名媒體。
  • 星空攝影師葉梓頤:TCL C2還原星空深邃絢麗
    欣賞TCL C2的內外兼修  http://tv.yesky.com/221/103184721.shtml  攝影師李俊強:TCL C2完美重現影視細節  http://tv.yesky.com/19/103197019.shtml  星空攝影師葉梓頤
  • 「天空攝影家」微訪談:葉梓頤
    中國國家天文· 微訪談:天空攝影家                                  欄目主持人:孫媛媛  本期嘉賓:葉梓頤,廣告策劃人兼星空攝影師,愛好烘焙、旅行、睡覺和看書。歡迎關注微博:@葉梓頤—女漢子  精彩導讀:仰望星空是我尋求內心回歸的一種方式,每次當我站在星空下的時候都會覺得被一種巨大的寧靜和安全感包裹,浮躁和焦慮在那一瞬間都被洗滌乾淨了。   1.
  • 90後星空攝影師葉梓頤,請以星星的名義呼喚我
    還是在納木錯拍攝的那次,當時帳篷還沒有搭起來,葉梓頤獨自一人在湖邊,從天而降的冰雹噼裡啪啦打得她很疼。黑暗中,一種無助的孤獨感佔據了她的心,淚水順勢而下。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葉梓頤說,「就是覺得太不容易了。」一想到千辛萬苦拍來的照片,並不能被人珍惜,她默默嘆了口氣。「但是當我架起機子,開始按快門的時候,」葉梓頤話鋒一轉說,「所有的無助、孤獨就全部拋之腦後。
  • 黃子韜侵權事件:葉梓頤是不是富二代?資深宅女,熱愛探尋星空!
    葉梓頤是富二代嗎?很多人都在問這個問題,因為像拍攝極光研究天文學這種工作,昂貴的設備和付出的精力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那麼葉梓頤是不是非常有錢?葉梓頤葉梓頤是一個資深宅女,她懶在家裡可以保持植物狀態,只靠外賣活著。
  • 葉梓頤:用科普帶你走進深邃的夜空
    自從與星空結緣後,哪裡有神奇的天象,哪裡就能看到葉梓頤的身影。她有時候孑然一身,深入人跡罕至之處,欣賞和記錄宇宙之美,同時也用行動傳達著對太空和宇宙的熱愛。2009年7月22日,葉梓頤在上海第一次看到日食,開始拍攝星空和特殊天象。2013年11月3日,葉梓頤遠赴肯亞追日,日全食在最關鍵時刻被烏雲擋住。2015年3月,葉梓頤跨越大半個地球,走過四萬裡路到北極追日。
  • 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世界各地的大型天文望遠鏡
    其實,這些時刻仰望星空的地球的眼睛,自己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國際·編輯連線)(2)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國際·編輯連線)(3)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國際·編輯連線)(4)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國際·編輯連線)(5)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國際·編輯連線)(6)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國際·編輯連線)(7)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國際·編輯連線)(8)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
  • 仰望星空,放飛心中夢想
    仰望星空以超越光速的目光追尋138億光年宇宙邊緣的風景縱觀一個無限小的奇點一聲巨響炸開時空演化成星雲、恆星、星系、簇團的宇宙壯美歷程仰望星空以哈勃深邃的鏡頭捕捉宇宙心臟的脈動目睹中子星、白矮星、紅巨星、脈衝星的妖嬈顏容以及超深場旋渦星系、星系簇團、宇宙島的偉岸身影還有馬頭星雲、玫瑰星系、創生之柱、太空禮花的絕美和震驚
  • 經過第三次道歉葉梓頤才肯原諒黃子韜,葉梓頤其實是有原因的
    黃子韜在22號的時候發了一條微博,還曬出了一組星空照的照片。每一張照片都很美妙。原本只是很高興告訴大家明天見,produce創造101。但是原作者葉梓頤發現她的圖片被盜用了。很直接的跟黃子韜說:為什麼我不喜歡給無水印的星空圖?因為就會這樣有人亂用,上次破例給了@一條無水印的圖,就被盜用成了這樣。
  • 知名攝影師葉梓頤喊話《黃子韜,請你尊重版權!》
    如果說大部分的寶寶或多或少都聽說過黃子韜的話,那葉梓頤的知名度就小的多了。葉梓頤是《英特爾創意大比聘》全國總冠軍及獲勝隊隊長,拿過全國創意大賽冠軍,擅長星空攝影。兔牙菌想告訴大家的是,她的星空圖獲得了全球最權威的天文攝影比賽獎項, 也是比賽舉辦以來唯一獲獎的亞洲女性!
  • 葉梓頤指控黃子韜侵權,到底是炒作,還是真正維權?
    黃子韜道歉佔據熱搜榜首,首先這個事情就是因為黃子韜拿了攝影師葉梓頤拍攝的星空圖,被指為侵權,隨後將道歉和微博全部刪除,而葉梓頤不依不饒,隨即被曝要走法律程序,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葉梓頤,出生於1990年,新媒體從業人員、星空攝影師,拍攝日食過程的90後女孩。
  • [學習時報]王利明:仰望那遙遠的星空
    ……我一直保持著兒時對浩瀚星空的這種憧憬,即便在成年後,我也不時會仰望星空,陷入沉思和遐想之中。仰望星空,頓感星際之浩渺,宇宙之無窮。仰望星空,頓感人類的渺小、生命的短暫和珍貴,人的生命就像是流星一樣,一閃而過,在這個世界上仿佛不曾留下痕跡。
  • 仰望星空之時,我們又與誰對視
    人一出生就是腳踩大地,頭望星空。可是當我們抬頭看見滿天星有著說不出來的孤獨感,難道真的沒有其他文明的星球嗎?不是每個外星文明跟鄭和下西洋一樣為了和平發展,所以外星文明來臨那時除非我們也足夠強大否則就是毀滅之日。
  • 七夕之夜,北京天文館邀您仰望星空
    下周二(8月25日),北京天文館將舉辦「仰望星空」科學之夜活動。8月25日正值中國傳統的「七夕」節。天文館還將特邀科技工作者、外國專家、科普講解員、醫務工作者、大中小學生、文化教育工作者和媒體代表等一起奉獻一場「仰望星空」科學故事會。
  • 「仰望星空」科學之夜活動即將開啟!
    為滿足公眾多樣化科普需求,在2020年科技活動周期間,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國外人才研究中心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於8月25日,在北京天文館舉辦「仰望星空」科學之夜活動。當天晚上,特邀的科技工作者、外國專家、科普講解員、醫務工作者、大中小學生、文化教育工作者和媒體代表等將一起奉獻一場別開生面的「仰望星空」科學故事會。科學故事會結束後,參與現場活動的代表一起傾聽天文學家的專題科普報告——館長星夜秀,並在天文科普工作者的指導下觀測「七夕」夜的美麗星空。
  • 仰望星空,那是天上的海
    看吧,你永遠看不到星空的盡頭,因為它深不可測,超乎你的想像。數吧,你永遠也數不清天上星星有幾顆,因為它數不勝數,數量之多,不是人間數學所能承受的。神秘的星空,它的廣度,它的深度,構建成了一個不可測量的境界。仰望星空,人的思緒瞬間就像是飄蕩在了大海裡,縱享海一樣的自由。
  • 8K「視界」我們為什麼要仰望星空?
    8K「視界」我們為什麼要仰望星空? 這世上有兩種東西 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 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 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 這就是我心中的道德定律和頭頂上的星空
  • 黃子韜盜星空圖事件,葉梓頤被網友說想火不用這樣吧
    想必呢,大家都清楚,黃子韜盜用星空圖的事件,現在在整個網絡傳的風風火火,從昨天到今天就沒下過熱點,那麼有很多網友說,葉梓頤之前不願意接受黃子韜盜圖事件,不就是想藉此機會紅一把嗎,多撈點錢嗎,何必這樣呢,還有網友說,我們黃子韜的粉絲上千萬,要不要我們每個人加你的微信,一人給你一元,你就幾年不用攝影了
  • 哲學|從仰望星空開始
    哲學開始於仰望星空——泰勒斯「長眠在此地,是我們偉大的天文學家」,泰勒斯的墓碑上這樣寫道。他是西方思想史上第一個有記載有名字留下來的思想家,被稱為「科學和哲學之祖」。一夜,他仰望星空,預測了第二天的大雨,卻因為當時太過專注,跌倒在了泥坑裡,還被隨行的女傭嘲笑。泰勒斯起身,抖落汙泥,笑了笑,繼續看天。鬥轉星移,變幻莫測。也許是變化的事物看得太多太膩,他便開始在變化中尋找不變,從表面探尋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