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衛星」現身高考題 知識點亮了

2021-01-09 科技日報

◎ 科技日報記者 張蓋倫

7月7日,前段時間刷屏的「北鬥三號」,出現在了高考語文試卷北京卷的作文題中。

「(北鬥衛星導航)整個系統由55顆衛星構成,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它們共同織成一張『天網』,可服務全球。」題目要求考生從「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切入,選取角度寫議論文。

圖源:視覺中國

角度並不刁鑽,但使用的材料確實還冒著熱氣。6月23日,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它是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第三顆地球同步軌道(GEO)衛星。隨著該星進入預定工作軌道,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也全面完成。

接收到四顆衛星的信號即可實現定位導航

自1994年北鬥一號系統工程立項至今,我國用26年的時間實現了59顆北鬥衛星(包括55顆北鬥導航衛星和4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的發射。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專家許其鳳曾介紹,衛星導航的過程可以簡要描述為:測量用戶到衛星的距離,再利用衛星的位置解算用戶的位置。為取得較高精度的導航解,就需要測量距離精確、衛星位置準確以及衛星空間分布良好(較好的空間幾何分布,可以減少位置解算中的精度衰減)。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研究員楊宇光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從北鬥二號工程開始,我國採取了和GPS、俄羅斯格羅納斯以及歐洲伽利略系統相似的導航定位原理,即衛星本身不接收地面用戶信號,而是不斷向地面用戶播發自己的導航星曆。衛星只有「嘴巴」,主要「念叨」的 ,就是自己的速度、位置和時間等信息。

「理論上說,地面的用戶接收機只需要接收到四顆衛星的信號,就能將自己所處的位置和時間解算出來。」楊宇光表示,這樣的系統可以為地面上無窮多用戶來提供服務,當然,前提是保證用戶頭頂上至少能有四顆導航衛星。

在導航衛星的領域,還有一個詞叫「幾何精度因子」。這四顆衛星拉開的距離越廣,幾何精度因子越小,定位精度就越高。所以,一般來說,同一時間同一區域內用戶可見的衛星數量多,幾何精度因子小的概率就更高,定位精度也會更高。

楊宇光說,絕大多數時候,用戶可接收到信號的導航衛星,都不止四顆。「如果安裝了GPS測試類軟體你就會發現,一般情況下,你頭頂會有8-12顆導航衛星。」

三種軌道衛星助力全球定位

少數衛星故障不影響整體系統

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和歐盟的伽利略系統,均採用均勻分布在3或6個軌道面的中圓軌道衛星(MEO,軌道高度約20000km)組成衛星星座。

和它們不同的是,北鬥系統由三種不同軌道構成:中圓軌道、地球同步軌道(GEO)和傾斜地球同步軌道(IGSO)。IGSO高度與GEO相同,但其軌道面與赤道面的傾角為55度。在地面上觀察,GEO衛星是靜止不動的,IGSO衛星則由南向北運動,其一天的運動軌跡如同一個大8字。

許其鳳曾介紹,在國內布設監測站,MEO衛星的可觀測弧段約為 1/3,而 GEO和 IGSO衛星可達 80%-100%。

設計導航系統星座時,在選定衛星軌道後,還要進行衛星分布設計,最好能以最少的衛星滿足覆蓋區域內任意時間、地點的導航精度。他在一篇論文中指出,仿真結果表明,良好分布的5顆GEO和5顆IGSO,共10顆衛星組成的衛星星座就可以滿足建設覆蓋亞太地區較高精度導航的要求。

以北鬥三號的30顆組網衛星為例,有24顆在中圓軌道,3顆在地球同步軌道,還有3顆在傾斜地球同步軌道。

楊宇光介紹,MEO衛星是全球組網主力,它們繞著地球「滿場跑」,可以給全球用戶提供導航服務。同時,北鬥衛星系統對亞太地區用戶還有一個精度增強。GEO衛星和IGSO衛星的發射,可有效增加亞太地區衛星可見數量,為亞太用戶提供更優質服務。

「實際上,我們的衛星導航系統設計是有很大冗餘度的。」楊宇光強調,若北鬥衛星系統中有一兩顆衛星出現故障,不會影響整體工作。而且,北鬥衛星系統內本身也含有多顆備份星。備份星可有效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和健壯性,加強北鬥導航系統連續穩定提供服務的能力。

楊宇光表示,在完成組網後,北鬥系統可在進一步提升全球導航定位授時性能和區域短報文通信服務能力的基礎上,實現全球短報文通信、國際搜救,以及覆蓋中國和周邊地區的星基增強和精密單點定位服務。

確實,55顆衛星都很重要。在不同軌道上各司其職的它們,織就我國自己的導航網絡。只是在衛星系統設計中,留出冗餘度也是必須。在作文題中出現的「北鬥衛星」,不僅是科技熱點,也是讓考生聯繫現實生活、展開聯想和想像的素材。一位專家表示,題目體現了時代特色,但也並不要求考生都成為「北鬥衛星」專家,有感而發即可。

(本報記者付毅飛對此文亦有貢獻)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劉義陽

審核:朱麗

終審:冷文生

相關焦點

  • 「北鬥衛星」現身北京高考作文題!這個知識點亮了……
    ◎ 科技日報記者 張蓋倫 7月7日,前段時間刷屏的「北鬥三號」,出現在了高考語文試卷北京卷的作文題中。6月23日,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它是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第三顆地球同步軌道(GEO)衛星。隨著該星進入預定工作軌道,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也全面完成。
  • 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北鬥系統衛星發射
    高考時政地理熱點系列文章第七篇,第一篇: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巴西暴雨第二篇: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印尼火山噴發,疫情糧食安全 第三篇: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旗雲和凌汛 第四篇:2020高考時政地理熱點-華北平原春種 希望對各位老師的授課有所幫助。
  • 「北鬥七星」點亮北理工校園
    人民網北京4月24日電(劉婧婷)近日,在第四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北京理工大學在良鄉校區舉辦「航天嘉年華」活動,用點亮「北鬥七星」的方式喜迎航天日。 據悉,本次「航天嘉年華」活動的展示區域主體形狀為北鬥七星,象徵著北理工參與研製的我國北鬥導航衛星系統,同時也寓意新中國成立70周年與中國航天發展的70年。「北鬥」展示區由7組立方體和6塊大型展板組成,以每十年為單位展現了中國航天史的發展歷程以及北理工在航天領域取得的重要成就。
  • 你對「北鬥」了解有多少?小升初、中高考、國考省考…這題少不了
    6月23日9時43分,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託舉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隨著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一個無限可能的新未來也向著我們撲面而來。
  • 2020北京高考語文題:命題穩定,培養考生家國情懷
    新京報訊(記者 馮琪)7月7日上午,北京高考首場語文科目考試結束。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總結2020年高考語文北京卷特點為「變中求穩,正面導向,發揮育人功能」。記者注意到,今年語文試卷命題中出現了「嫦娥四號」「北鬥三號」等國家重大成就相關素材,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表示,這體現了今年試卷對培養考生社會責任和家國情懷的引導。同時,今年的考生經歷了因高考推遲而帶來的高溫酷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
  • 點亮北鬥 導航世界 網友熱議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7月31日上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宣告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這一消息,迅即傳遍網絡,引發網友熱議。截至8月5日,微博話題「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已有5.3億次閱讀、8萬次討論。另一話題「北鬥衛星是個什麼星」,閱讀量也高達8993.2萬次,討論量1.2萬次。
  • 點亮北鬥 導航世界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7月31日上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這一消息,迅即傳遍網絡,引發網友熱議。截至8月5日,微博話題「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已有5.3億次閱讀、8萬次討論。
  • 被寫進高考作文題!這檔在線課,終於又來了……
    還記得今年的高考作文題嗎?全國III卷以「如何為自己畫好像」為題在第一季的《強國課堂》上我們請到了「敦煌女兒」樊錦詩她用一生為莫高窟畫像也將自己畫成了最美的模樣!聽一聽講師團名單: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鬥三號工程副總設計師、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項目負責人張柏楠,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遙感衛星總指揮/總設計師張慶君,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中國航天科工二院研究員楊宇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火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賈陽......整整20集!
  • 高考物理複習的3個方法和5個重點
    每次練習過後,出現的錯題必須及時整理解決。有疑問一定要找同學、老師解決。利用好手中的錯題本資源,及時填充更新錯題本,值得注意的是,對於練習過程中「蒙」對的題,也要當作錯題一樣,整理總結。總結內容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知識理解運用方面的錯誤或者不熟練,這需要通過專項的練習去解決。另一方面是一些審題或運算上的錯誤,一定要從習慣上入手,改變做題中一些不好的習慣,如不畫受力分析、題幹中條件不標到圖上等等。
  • 【時事地理】看北鬥三號是如何徵服世界的!(附高考題)
    該系統副總設計師謝軍說:「在正樣設計之初,北鬥三號就把服務精度設計目標,對標第三代GPS及伽利略系統設計指標。」11月19日2時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徵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顆北鬥導航衛星,這兩顆衛星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北鬥三號系統第十八、十九顆組網衛星。
  • 2020年北京高考語文作文題出爐
    7日上午,北京2020年高考作文題公布。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獲悉,今年高考大作文題仍為「二選一」:1、2020年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衛星成功發射,整個系統55個衛星織成一張「天網」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
  • 地球宇宙環境|關於「火星探測」的一道地理高考題及知識拓展
    據文匯網報導,我國將於2020年探測火星,通過火星衛星、火星著陸器、火星車天地聯合探測火星,目前火星車已經做好。今天木木老師JY就來介紹一道跟「火星探測」有關的地理高考題及相關的拓展知識。01高考真題(2017年浙江選考卷,24-25題)火星是地球的近鄰,表面大氣稀薄,大氣成分以二氧化碳為主,晝夜長短接近地球,而晝夜溫差卻超過
  • 「點亮北鬥·金華社會組織聚能計劃」啟動
    培養一批金華本土的領軍社會組織和領軍人物,這是金華市民政局主辦「點亮北鬥·金華社會組織聚能計劃」的目標。 啟動儀式上,金華市民政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徐峰致歡迎辭說,近年來,金華市社會組織成長過程中出現了綜合能力不強、發展不均衡的現象,希望通過「點亮北鬥·社會組織聚能計劃」提升社會力量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能力,「點燃大家心中對社會組織的那份熱情,成為各地社會組織的那顆閃亮北鬥星」。
  • 科技知識: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一、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概述: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以下簡稱北鬥系統)是中國著眼於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是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的國家重要空間基礎設施。
  • 決勝高考物理最後一題:力學之圓周運動
    從今天起,我們會通過對高考物理歷年真題中最具代表性的最後一題進行詳細講解,幫助同學們掌握壓軸題的分析方法和解題思路,在最後的高考物理中取得好成績。首先,我們選擇的題目難度適當、知識性強、體例科學,具有極強的代表性;其次,我們會通過知識點解讀將考題所涉及的教材內容和知識要點進行梳理,對要點的內涵與外延進行剖析,從知識的縱向和橫向進行總結;再次,在分析題目過程中,我們的重點會放在對解題思路的點撥上,通過問題啟發學生進行獨立思考,
  • 清華才女成為美國「助手」,幫助「破解」北鬥衛星,最終下場如何
    ▲網圖備戰高考中國之所以設立萬眾矚目的高考,就是希望通過這次考試將中國的人才進行過濾,將中國的人才進行分類。中國重視教育也重視人才的培養,但是當中國培養出大量的人才之後,面對各個國家的誘惑,仍然會有人禁不住誘惑,從中國的高校畢業直接去外國發展。
  • 專家解讀2020年高考語文北京卷特點
    大作文第1題以2020年6月23日,北鬥三號的最後一顆衛星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完成全球組網部署的最新消息為素材,以此引發考生的聯想與思考。  語言基礎運用的考查,選取一則「扶貧攻堅」的新聞報導材料,引導考生了解和關注國家邁進「小康」社會的步伐和取得的成就。
  • 點亮北鬥,走向世界
    2020年7月31日上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這意味著中國北鬥開啟了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新篇章。北鬥系統建設「三步走」戰略:2000年,建成北鬥一號系統,向中國提供服務;2012年,建成北鬥二號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2020年,建成北鬥三號系統,向全球提供服務。
  • 巧合 北京高考英語作文與廣東高考語文作文"重題"
    巧合 北京高考英語作文與廣東高考語文作文"重題" 原標題:   頗為巧合的是,北京英語卷以「勞動最光榮」為主題,與今年廣東高考的語文作文題恰巧「重題」。而對於這樣的巧合,也令考生們印象深刻。一位人大附中女生走出考場時,甚至激動地和她爸爸說,「老爸你說對了!你考前還讓我去種地呢,你知道我們作文寫什麼嗎?種西瓜!」  如何寫好這一道英語作文題?
  • 當初幫美國破解中國北鬥衛星的才女,如今卻想回國
    當初幫美國破解中國北鬥衛星的清華才女,如今卻想回國! 她就是高杏欣,一個畢業於清華大學的優秀人才,從小就成績優異的她,高考後如果她能夠投身於這個國家,相信她的知識必將為我國的導航系統研究做出貢獻。然而,就在來到美國之後,她卻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相繼將伽利略系統與北鬥系統破譯,她還將北鬥系統的解密結果移交給了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