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熱點概況
2020年5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了他所在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在認真聽取大家發言後,習近平總書記作了發言。他首先表示完全贊成政府工作報告,充分肯定內蒙古一年來的工作,希望內蒙古的同志大力弘揚「蒙古馬精神」,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蒙古馬精神」就是吃苦耐勞、一往無前,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2014年初,習近平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浩特市參加牧民那達慕大會時,曾這樣勉勵內蒙古各族幹部群眾:蒙古馬雖然沒有國外名馬那樣的高大個頭,但生命力強、耐力強、體魄健壯。我們幹事創業就要像蒙古馬那樣,有一種吃苦耐勞、一往無前的精神。這是總書記首次明確提出「蒙古馬精神」。「蒙古馬精神」雖然誕生於內蒙古,但並不局限於內蒙古。全國上下都需要弘揚「蒙古馬精神」,確保完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二、深度分析
(一)內涵
1.堅韌不拔。蒙古馬與其他品種的馬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其具有超強的耐力,特別擅長艱苦跋涉。在艱苦的自然環境中,蒙古馬不畏寒暑、不懼艱險,以堅韌不拔的毅力,穿沙漠過雪原,馳騁在廣袤的蒙古高原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傳奇。
2.勇往直前。內蒙古民諺說:「千裡疾風萬裡霞,追不上百岔的鐵蹄馬」。在邊疆少數民族發展史上,蒙古馬常常擔負著轉牧場、踏堅冰、戰疆場等重任,只要接受指令,就無所畏懼、勇往直前,它的足跡可謂踏遍北方大草原的每一寸土地。無論是在戰場上還是在日常勞作中,蒙古馬都鮮明地體現了昂揚銳氣、奔騰不息的突出特徵。
3.忠於職守。馬作為有靈性的動物,在蒙古民族的生活中歷來有忠於主人、忠於職守的美譽。從古至今,蒙古馬雖然生性剛烈剽悍,但對主人和故鄉卻充滿著無限的忠誠和眷戀,甚至不惜以自我的犧牲來挽救主人的生命。
4.甘於奉獻。作為邊疆各族人民的親密夥伴,無論條件多麼艱苦,無論旅途多麼遙遠,無論負擔多麼沉重,蒙古馬都默默承受。戰場上、旅途中、田間裡、賽場上,我們都能看到蒙古馬付出的辛勤汗水。
(二)意義
1.弘揚「蒙古馬精神」,對於凝聚民族力量、振奮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義。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年來,我區經濟社會取得了快速發展,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但也應該看到,還有欠發達地區在改革發展中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弘揚「蒙古馬精神」,將會有力地凝聚各族幹部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激勵和鞭策各族幹部群眾振奮精神、奮發圖強,使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斷躍上新臺階,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獲得新提升,推動各民族共同進步,從而始終保持邊疆地區的發展和穩定。
2.弘揚「蒙古馬精神」,對於激發創造熱情、提升創造活力具有重要意義。歷史和實踐反覆證明,要幹出一番事業,沒有敢闖敢試的精神,沒有一股子自強不息的勁頭,是不可能成功的。無論是搞改革,還是搞建設,都要有強烈的開拓意識和探索精神,只要是看準了的,就要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弘揚蒙古馬銳意進取、一往無前的精神,有助於調動人們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助於激發人們的創造活力、增強發展的動力,使之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投身到自治區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
3.弘揚「蒙古馬精神」,對於增強使命意識、強化責任擔當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有的幹部受資產階級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響,淡忘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淡忘了艱苦奮鬥精神,甚至以權謀私,違法亂紀,嚴重敗壞了黨風和社會風氣。弘揚「蒙古馬精神」,不僅能夠有力糾正當下一部分人「思想缺鈣、精神萎靡、作風蛻變」的問題,更有助於增強廣大幹部群眾愛崗敬業、盡責思為的責任意識,增強腳踏實地、甘於奉獻的公僕意識,增強勵精圖治、勇於擔當的奮進意識,激勵各族幹部群眾投身到自治區改革發展的偉大實踐中。
4.弘揚「蒙古馬精神」,對於增進思想共識、守好精神家園具有重要意義。精神家園是一個民族在文化認同基礎上形成的文化寄託和精神歸屬。失落精神家園的民族,民族之魂就會像失去自然家園一樣飄無定所、無所寄託,更談不上形成內在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蒙古馬精神」,以深厚的積澱、豐富的內涵,既體現了各族人民共同鑄造的傳統美德,又體現了各族人民艱苦奮鬥、開拓進取的時代精神,對內蒙古各族人民具有很強的凝聚作用。弘揚「蒙古馬精神」,對於傳承和發展優秀民族文化,建設各族人民的美好精神家園,鞏固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凝聚和激勵各族幹部群眾同心同德、艱苦創業,共同守衛祖國邊疆、共同創造美好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
(三)對策
1.進一步提煉和豐富「蒙古馬精神」的內涵。一種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一個經過不斷積累和沉澱,並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豐富和發展的過程。「蒙古馬精神」作為一種具有獨特內蘊的精神形態,其形成和發展也必然會經歷一個孕育、成長再到完善的歷史進程。弘揚「蒙古馬精神」,我們既要充分汲取傳統民族文化的精華,又要從各族人民群眾的現實實踐中不斷汲取新的營養,進一步豐富它的內涵,形成更具時代特點的文化精神。一方面要立足於「蒙古馬精神」形成的獨特歷史文化積澱,梳理和挖掘「蒙古馬精神」的文化基因,不斷對「蒙古馬精神」形成新的概括;另一方面又要將傳統文化精神與時代精神緊密結合起來,在實踐中不斷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從而使其更具時代特徵和內在感染力。
2.不斷擴大「蒙古馬精神」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弘揚「蒙古馬精神」,根本目的是用「蒙古馬精神」提振幹群士氣,引導和激勵我區各族幹部群眾奮發有為、幹事創業。要讓「蒙古馬精神」發揮作用,就要讓更多的人了解「蒙古馬精神」,讓更多的群眾產生廣泛的認同感。我們有必要進一步擴大「蒙古馬精神」的影響力和感召力。要將弘揚「蒙古馬精神」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充分利用媒體資源,廣泛宣揚「蒙古馬精神」的時代價值,使幹部群眾全方位了解「蒙古馬精神」的內涵所在,從中汲取豐富的精神養料和精神動力。要創新宣傳形式,通過文學、戲劇、電影、音樂等各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對「蒙古馬精神」進行塑造和表現,為弘揚「蒙古馬精神」、推動自治區各項事業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輿論氛圍。
3.努力將弘揚「蒙古馬精神」融入我區改革發展的全過程。越是加快推進改革發展,越是需要強大的精神動力。要把弘揚「蒙古馬精神」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以「蒙古馬精神」推進各個領域的工作,不斷提升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推動各項工作不斷躍上新臺階;要把弘揚「蒙古馬精神」貫穿於改革發展的各個環節,從細微處著手,在具體工作中體現,從而煥發出推動改革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努力譜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三、參考範文
弘揚「蒙古馬精神」,奮力「闖」出新天地
「蒙古馬精神」是2014年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時提出的,即吃苦耐勞、一往無前。它雖然誕生於內蒙古,但並不局限於內蒙古。無論治國理政還是幹事創業,都離不開「它。尤其在「面對艱巨繁重任務」的當下,更需弘揚吃苦耐勞、一往無前的「蒙古馬精神」。
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需要吃苦耐勞、一往無前的「蒙古馬精神」。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們經濟社會發展帶來衝擊,一季度經濟出現負增長,生產生活秩序受到衝擊。我們必須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不失時機推進復工復產。這就要求我們繼續發揚「蒙古馬精神」,既要毫不鬆懈抓好疫情防控,又要迎難而上、克難攻堅,推動復工復產提速擴面,最終奪取雙勝利。
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需要吃苦耐勞、一往無前的「蒙古馬精神」。目前,全國還有小部分未摘帽的貧困縣、未出列的貧困村和未全部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最難啃的硬骨頭。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響,各項工作任務更重、要求更高。但是,正如習總書記所說:「社會主義道路上一個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我們發揚「蒙古馬精神」,不畏艱險,勇挑重擔,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幹好每一項工作,才能最終完成這項對中華民族、對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
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更要吃苦耐勞、一往無前的「蒙古馬精神」。偉大夢想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幹出來的。指引和支撐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強大精神力量有很多,「蒙古馬精神」就是其中一個。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面臨風險挑戰前所未有,無論推動做好「六穩」工作,還是落實「六保」任務,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無論應對重大挑戰還是抵禦重大風險,無論克服重大阻力還是化解重大矛盾,都更需要「蒙古馬精神」的激勵。
「千裡疾風萬裡霞,追不上百岔的鐵蹄馬。」江河之所以能衝開絕壁奪隘而出,是因其積聚了千裡奔湧、萬壑歸流的洪荒偉力。回望歷史,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展望前路,仍需不畏艱難困苦,堅定信念信心,充分發揚吃苦耐勞、一往無前的「蒙古馬精神」,奮力「闖」出一片新天地!
(來源:光明網-荔枝網評,有刪改)
四、素材積累
1.老西藏精神
「老西藏精神」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精神。
2013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西藏代表團審議時提到「老西藏精神」,希望西藏各族幹部群眾大力弘揚「老西藏精神」,發憤圖強,乘勢而上。
在2015年召開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著重談了「老西藏精神」的重要性,要求廣大黨員、幹部發揚優良傳統,不斷為「老西藏精神」注入新的時代內涵。
2.釘釘子精神
「釘釘子精神」的含義是幹事業好比釘釘子。釘釘子往往不是一錘子就能釘好的,而是要一錘一錘接著敲,才能把釘子釘實釘牢。釘牢一顆再釘下一顆,不斷釘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幹事業也是如此。一個單位、一個地區面貌的改變,並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沿著正確的目標久久為功、持之以恆。
2013年2月,在黨的十八屆二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釘釘子精神進行了詳細闡述:「我們要有釘釘子的精神,釘釘子往往不是一錘子就能釘好的,而是要一錘一錘接著敲,直到把釘子釘實釘牢,釘牢一顆再釘下一顆,不斷釘下去,必然大有成效。」
2014年兩會期間參加安徽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談到黨的作風建設,強調要發揚釘釘子精神。要發揚釘釘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韌勁,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斷取得作風建設新成效。
2015年兩會期間參加吉林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提到「釘釘子精神」。要持之以恆把民生工作抓好,發揚釘釘子精神,有堅持不懈的韌勁,推出的每件事都要一抓到底,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鍥而不捨向前走,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
此外,習近平總書記還在多個場合、不同領域強調要發揚釘釘子精神:
談扶貧,他提出貧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做好扶貧開發工作,尤其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發揚釘釘子精神,鍥而不捨、馳而不息抓下去。
談黨建,他提出幹部幹事創業要樹立正確政績觀,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發揚釘釘子精神,腳踏實地幹。
談作風,他提出要發揚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作風,以釘釘子精神擔當盡責,樹立「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腳踏實地把既定的行動綱領、戰略目標、工作藍圖變為現實。
更多考試諮詢,備考資料,請關注寧夏華圖公務員考試公眾號
(編輯:wangxuan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