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互為繆斯,藝術家戀人和他們的故事

2021-01-08 騰訊網

如果藝術家們陷入愛情,他們會如何表達愛意?今天介紹的這九對情侶藝術家橫跨不同年代和領域,彼此欣賞,甚至互相成為了對方的繆斯,「Find love in art and design」。

|白南準&久保田成子,用鏡頭記下他們的故事

一個是被稱為「錄像藝術之父」的韓裔藝術大師,一個是最早拿起攝像機的女性藝術家之一。在短片影像還未普及流行的年代,這對走在潮流之前的藝術家夫妻檔已開始用影像語言進行先鋒創作,更是記錄下了二人愛的故事。

20 世紀 60 年代,對藝術懷著一腔熱誠的久保田成子移居紐約深造,在那裡,她認識了她未來的一生所愛:白南準。久保田成子被他身上的才華所吸引,卻成為了「藏在」白南準身後的女人。丈夫的名氣掩蓋了同樣身為藝術家的她所有的付出和努力,人們甚至認為她只是在模仿和複製丈夫的創作;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久保田一直在追逐他的背影,但她漸漸發現,無論是在世人的眼光中抑或是在白南準面前,她都不需要因此感到自卑,甚至在兩人多次因創作而爭執時,她仍然堅持自己的藝術理念:「我不是輔助他的拍檔,我是他藝術路上的同路人。」

欽佩與崇拜或許是愛意萌生的土壤,但久保田成子證明了更為重要的是不要因此而迷失自己,保持自立並要不卑不亢,才能收穫以尊重為前提、相互平等的愛。

|Les Lalanne,創造經典綿羊雕塑的法國夫妻雕塑家

貓貓狗狗可愛的面孔常讓主人的心融化,再多的壓力也由它們一掃而空;但不是每個家庭都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飼養寵物,但這就表示我們與可愛的毛孩無緣嗎?那可不一定。活躍於二十世紀的法國夫妻雕塑家 Les Lalanne 便把動物和植物化身成一件件家具,把實用性融於藝術當中。

雖然 Lalanne 兩夫妻在近半個世紀裡出雙入對,以共同創作的姿態舉辦展覽,但其實他們很少合作完成同一件藝術品;Francois-Xavier 喜愛以大型的野生動物為主題,如以河馬和犀牛製成家具;而太太 Claude 的靈感則來源自植物,常常以蔬果和花草鑄造成珠寶和銀器。即使作品的主題不一,他們對超現實和幽默感的喜愛使兩人成為最合拍的組合。

|Christo & Jeanne-Claude,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地景藝術大師

在不少愛情小說、電視劇和電影中我們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現實中,能遇到一個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不易,要想兩人志趣相同就更難。這兩位藝術家,不但同年同月同日生,更一起創作越四十年。他們就是地景藝術大師 Christo 和 Jeanne-Claude。

1961 至 62 年間,他們推出了第一個合作的藝術項目 Wall of Oil Barrels – The Iron Curtain,表達他們對修建柏林圍牆的不滿。他們用一些油桶堵住塞納河旁一條小街道 Rue Visconti 的路,這件事讓兩人在巴黎獲得了不小的名氣。

1969 年,他們將雪梨附近的一個海灣 Little Bay 用防腐蝕布包了起來。在後來他們用布包裹過許多自然景觀甚至是德國國會大廈。他們的這種做法讓參觀者得以從不同角度欣賞這些自然或是人造景色。一段時間後,這些布會被撤去,但這些景色從此在人們心中會變得不同。

2009 年 Jeanne 去世,獨留 Christo 一人在藝術道路上探索。Christo 曾在接受採訪時說自己常常會想到:我這麼做 Jeanne 會怎麼想,怎麼說。在他心目中 Jeanne 是無可取代的。就在 Jeanne 去世前幾年,他們還一起去看了當年他們包裹的海灣。當時 Jeanne 看著海灣對 Christo 說過一句話:我們當年絕對是瘋子。

|Leonora Carrington&Max Ernst ,曾經相愛相知的藝術情侶

這段忘年戀相差 27 歲,二人最初相遇,始於 1937 年倫敦的一個藝術派對。與超現實主義先鋒對上眼後,Carrington 為逃離枯燥英國貴族生活,便跟隨 Ernst 到巴黎生活,同時追尋熱衷的超現實主義藝術。當時仍是有婦之夫的 Ernst,選擇離開第二任妻子,與這位年輕繆斯一起生活。

在大學主修哲學與心理學的 Ernst,作品充滿實驗性,其畫作總像來自潛意識或夢境,也有不少佛洛伊德式的隱喻或象徵;亦顛覆西方傳統美學及基督教教條,風格多變,繪畫包含自創象形文字,插畫、拼貼集及版畫。而這位被譽為「超現實主義界的達文西」的藝術家,更鼓勵 Carrington 在超現實主義藝術發展,後來更為這位繆斯的出版獻上插畫。

然而,在二戰爆發後,Ernst 因其德國籍及藝術家身份,兩次被關押於集中營,兩人也因此被逼分開。逃往西班牙的 Carrington,後因患上癲癇,須進住精神病院療養。在另一位超現實藝術先峰 André Breton 鼓勵,出院後的 Carrington 重新發展藝術,畫作中的女性多以巫婆、魔女形像出現。

因為一場戰爭,兩人分道揚鑣,縱然男方後來從集中營被解救出來,但二人關係還是無疾而終,以 Carrington 為 Ernst 繪畫的畫像 Bird Superior (1939)作結。而畫作中,Ernst 以巫師形象出現。

與 Max Ernst 分開後的一段長時間中,Leonora Carrington 經歷過精神困擾,一度被關於療養院,更受成效備受爭議的電療,治療精神疾患。在 1944 年,亦是離開療養院的 3 年後,她推出了小說 Down Below 描述這段體驗。

|Wes Anderson&Juman Malouf,鬼才導演與藝術家的創作與愛情故事

奧斯卡得獎電影大師 Wes Anderson 的名字人人都聽過,但大家又知道原來他的女友也是一名藝術家嗎?來自黎巴嫩的 Juman Malouf 沒有特別出眾的外貌,與 Wes Anderson 雙雙出席公開活動時,容易被鏡頭略過。不過,今年 45 歲的她實力絕對不比伴侶遜色,她身兼多職,同時是插畫家、作家和服裝設計師,而且在 Wes Anderson 眾多電影中一直貢獻良多!

別以為 Juman Malouf 的藝術成就單單來自於協助 Wes Anderson 的電影。2015 年,她推出首本著作 The Trilogy of Two, 這本由她親自書寫和插畫的小說獲得好評,被當時「時代雜誌」選為「2015 年十大兒童圖書」之一。從封面可見,Juman Malouf 畫風精練,線條俐落,與 Wes Anderson 一樣特別重視細節。

十九年來,Wes Anderson 和女友 Juman Malouf 愛得低調,外界除了知道他們大部分時間都是穿梭於紐約和巴黎之外,對他們的私生活一概不知。有人說藝術家之間很難合作,更別說是跟自己的伴侶一起工作。但 Wes Anderson 和 Juman Malouf 多年來合作無間,相互影響,在二人的創意碰撞下成就了多部出色的經典之作。

|McDermott & McGough,活得像維多利亞紳士的酷兒藝術家

在 80 年代時,二人以 McDermott & McGough 這個稱號為人所知,他們不單在藝術上無間斷地合作,也生活在一起,一同創作了顛覆性的酷兒主題畫作、充滿古舊味道(19 世紀末至 20 世紀初)的攝影作品,出版了攝影集 McDermott & McGough: A History of Photography,以維多利亞時代的打扮重新呈現當時的光景,而在作品以外,他們也像上個時代的花花公子一樣生活:戴著高帽子,穿著燕尾服。

合作超過 30 年,McDermott 和 McGough 又豈止是工作上的夥伴,他們也是一對非常合拍的戀人。二人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醞釀了 20 年的 Oscar Wilde 項目展覽,那是一個與紐約策展人 Alison Gingeras 和非盈利機構 New York LGBT Center 合作創造的「宮殿」Oscar Wilde Temple,它以作家王爾德為中心,同性戀者能在王爾德雕像的見證下結合為伴侶,同場還有他們以王爾德生平經歷為題的畫作 Reading Gaol 以及其他作品。

同在上世紀 50 年代出生,McDermott 和 McGough 承受過當時人們對男同性戀的壓迫,McGough 認為自己從小已是「非常明顯」的同性戀者,他愛和姐妹一起看 Vogue 雜誌,想留一頭金色的長髮,但卻因此被人欺凌和用言語、花名來侮辱他,所以到了成為藝術家時,在 80 年代(同性戀剛被去病化後不久),他們就用視覺語言來表達同性戀愛的美。McGough 說,他們不是站在政治層面上強烈地爭取性小眾的權利,而是想用美麗的創作來讓大家感受他們的情感。

|Inez & Vinoodh,荷蘭攝影夫妻檔用鏡頭「稱霸天下」

家鄉於阿姆斯特丹的 Inez van Lamsweerde 及 Vinoodh Matadin,起初因在 Amsterdam Fashion Academy 修讀時裝設計而相識,後來再一起進修攝影碩士學位。畢業後,Vinoodh 從事造型師工作,而 Inez 則成為攝影師。在結識的前提下,兩人決定攜手合作,更早於 1986 年成為荷蘭的「攝影二人組」。可能是因工作關係,日久生情的橋段也在他們身上發生,並由工作夥伴升華到在 1996 年成為終生伴侶,更誕下了可愛的兒子。

若要簡單介紹他們的成就,相信用「稱霸天下」也不誇張。不論是平面硬照、電影廣告及 MV 短片等等。但凡是關於時尚,他們都會去接觸嘗試。對兩位而言 :「我們不是拍「時裝」,而是活生生的每個人」,比起捕捉服飾的設計剪裁,這對夫妻更重視人的互動。一個成功的廣告,人往往是重要的關鍵。當與主角有好的溝通了解,那自然能發揮應有的情緒,廣告亦會因此而昇華。因為這個信念,令他們的作品是如此有個人味道。

相關焦點

  • 藝術家的愛情:靈魂深處的碰撞
    Seuss愛是唯美與浪漫,也可以是偏執和佔有,愛是全世界最有力的東西,它可以治癒一個靈魂,也足以去毀滅一切。Energy, Tanya Bilous愛情在每個人的眼中都有不同的定義,那些浪漫的藝術家們,他們的愛情故事也被追隨者津津樂道。著名的藝術家往往是兼收並蓄、魅力四射的個體。
  • 波塞冬、阿波羅、繆斯、美杜莎……希臘神話竟然如此精彩!
    相信大家對波塞冬、阿波羅、雅典娜、繆斯、阿瑞斯、蓋亞、美杜莎這些名字一定都十分熟悉,耳熟能詳,但可能有很多朋友並不十分清楚他們到底是什麼職位,有是從哪來的,還有他們身上的故事傳奇。其實,他們都來自於——古希臘神話。
  • 賽的爾號:童年回憶變少兒不宜,繆斯和蓋亞這段也太汙了!
    以前童年的記憶裡,蓋亞救繆斯的畫面,畫風是這樣的,沒有任何多餘的姿勢和動作,很適合小朋友看。    現在這一段裡,蓋亞和繆斯正在聊天:  所以繆斯都會推開他:    以前蓋亞和繆斯是這樣的,各種讓著繆斯,話語間就能感受出繆斯對蓋亞的喜愛:
  • 藝術家故事:古斯塔夫·克裡姆特對樹木的熱愛|美術作品
    森林裡的樺樹_Birch in a Forest克裡姆特畫過幾次樺樹林。樺林_Birch Forest克裡姆特自己在40歲左右創作了這些畫-也許這就是藝術家對年輕時代的懷舊和回憶。梨樹1903年,克裡姆特把這棵梨樹送給了他的繆斯女神艾米麗·弗洛格(Emilie Floge)。克裡姆特畫的樹的另一個特點是我們看不到天空。只有通過畫作上部的微小縫隙才可以看到一點。
  • 《幸福裡的故事》:三對戀人三種結局,瓦牆CP最揪心
    李晨、王曉晨、蘇青主演的電視劇《幸福裡的故事》正在播出。在《幸福裡的故事》最新的劇集中,劇情越來越精彩,可謂高潮迭起,尤其是劇中三對戀人的故事,因為特別具有代表性,所以也非常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仔細分析《幸福裡的故事》和劇中的人物性格,我們基本上可以推斷出劇中李牆和陳瓦兒、胡美中和李大勝,以及胡美華和吳西凱,這三對戀人的結局,其中瓦牆CP結局最揪心。首先,這三對戀人中,看上去最不般配的就是胡美華(車曉飾)和李大勝這一對。胡美中美麗、清高,是一個氣質出眾的教師,而李大勝則是一個大字不識幾個的大象飼養員。
  • 如果天蛇太祖和伊洛維奇能開混沌之瞳的話,那麼繆斯是不是也行?
    今天我們來說一下天蛇瞳術,再來說一下繆斯是不是也能墮入混沌:說起天蛇瞳術,首先我們得說兩個人:第一個是繆斯,第二個就是天蛇太祖。雖然耶裡梅斯是2013年繆斯、庫貝薩中出現的主要人物,但那個劇情著實爛。你甚至都感覺耶裡梅斯這個娃娃是舉世罕見的精靈,一直都在做輔助角色。
  • 這對戀人「出逃」羅浮宮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在神話故事中,有這麼一對眷侶,跨越了人與神之間的隔閡,又經歷了重重考驗和磨難,最終愛到了一起。他們以愛之名,被後世之人傳頌至今,無人不知曉——愛神丘比特,與他的凡間少女普緒克。然而,這一見面,也打破了戀人間的信任。「愛情是不能與懷疑共存的。」——丘比特飛離城堡前,對愛人痛苦地說道《丘比特與普緒克的重逢》/Jean Pierre Saint-Ours /1793普賽克十分懊悔,她經歷了重重考驗與磨難,最終與丘比特重歸於好並且獲得了永生,被世世代代傳頌著這段故事。
  • 《江湖兒女》觀後:超寫實人物和一個堆滿隱喻的故事
    這樣說或許不厚道,但看電影不就是衝著一個好故事去的嗎,然而,我看到的卻只是一堆難解的、支離破碎的隱喻符號。不過話說回來,創作者和投資方敢拿票房做賭注,自然也有其值得一說的可取之處。一、如果創作者原本就希望將沉重、壓抑的情緒,注入到整個碎片化的敘事中,你得說,他做到了這是一個跨度不到20年的男女戀人的故事。男主女主都是「社會人」,影片用人物經歷的碎片畫面,串聯出一個受傷女人的人生故事——從江湖風光到為愛入獄,從出獄後的窘境至戀人重逢後的無情,於是再次回到生活原點命。
  • 給女兒講藝術家的故事,他卻開始思考別的,沒錢,怎麼養孩子
    這種光照的基本效果是:通過光線的分布,光線在人物的眉骨、鼻梁和顴骨形成一個暗區,看起來像一個三角形的光點,使臉部線條明暗分明,這個人物顯得特別立體。倫勃朗在他的肖像畫中經常使用這種光線,在他的集體肖像油畫《夜巡》中使用了極端的手法,在一個有十幾個人的夜班裡,人物一點也不僵硬,但是他們位置很好,層次豐富,很有戲劇性。
  • 不止李宗盛和林憶蓮,那些年一起勁歌熱舞的他們,也都是曾經的戀人
    愛情、婚姻、女兒,故事已經過去,但是一旦有人提及,塵封的往事便一一掀開,猶如昨天,愛恨糾纏,歷歷在目,說到底那是應了那一句:「愛情它是個難題。」不管他們還會不會同臺,其實都好。其實演藝圈早先就有不少相視一笑放下過去的戀人們,他們在舞臺上默契的演出,向世人印證,愛情也能夠變友情。
  • 《戰神》系列中的希臘神話元素(四十五):繆斯女神
    奧林帕斯聖火的機關被繆斯女神的巨像所控制,牽扯整體機關的粗大鎖鏈貫穿整個奧林帕斯山直達冥界深處。頂端為繆斯女神控制,底端為冥界三判官控制。解開這個巨型機關的複雜過程貫穿了遊戲的中後期,奎託斯為了徹底毀滅奧林帕斯生活不斷尋找著代達羅斯迷宮,潘多拉被宙斯囚禁於其中。從遊戲設計上來說,這個機關的創意相當不錯。
  • 希臘神話經典故事之最——萬神之王宙斯風流記
    (《宙斯的婚史女人》)前面,我們用了九篇的篇幅梳理了希臘神話萬神之王宙斯的七任妻子以及他們的子女的故事。這些經典故事成為以希臘神話為內容的藝術品創作的重要題材,由此而創作的藝術品不僅生動地表現了古希臘文明的深刻內涵與精髓,同時也成為了世界各博物館重要的館藏品。
  • 賽爾號:身穿紙尿褲的繆斯,是如何一步步進化成顏值女神?
    除了譜尼之外,正義角色中還有戰神聯盟頗受漫迷的關注,他們的實力也非常強大,雷伊蓋亞力大無窮,維護世界正義。布萊克和卡修斯情投意合剷除地方豪強。不過逍遙君所說的精靈並不是他們,而是戰神聯盟的顏值擔當繆斯。
  • 《霸王別姬》和《海上鋼琴師》,影史互為鏡像的2部經典電影
    1、《霸王別姬》和《海上鋼琴師》的故事都講了啥?這2個電影想必很多觀眾都很熟悉了。那麼為什麼我會說它們互成鏡像呢?《霸王別姬》和《海上鋼琴師》的主角其實是同一類人,他們都是藝術家,非常有藝術天賦,而且成長的環境和成長過程也都很相似。
  • 《不思議迷宮》繆斯行星事件怎麼過 繆斯行星事件通關攻略
    導 讀 不思議迷宮M13星域繆斯行星事件怎麼完成?
  • 《致我的陌生戀人》觀後感
    這就來給大家聊聊《致我的陌生戀人》原名叫《再見鍾情》十幾年前,還是高中生的拉斐爾和奧莉維亞相遇。夜晚,拉斐爾循著琴聲,走進學校的琴房,看到了偷偷練琴的奧莉維亞。從相愛到相怨,他們之間哪裡出了問題?成名是一把雙刃劍,這句話放在拉斐爾身上一點也不假。他實現了人生夢想,擁有了財富和人氣,可以出入各種高端場合。
  • 聽說迪奧、聖羅蘭的靈感繆斯是一個「外星人」?
    這個被稱為「來自火星」的天外來客在72年前降臨人間,在將近一個世紀的光陰中,這位超凡脫俗的藝術家憑藉著他出眾的才華,成為音樂界的巨人與時尚界的繆斯。雖然許多文化人物對時尚界均產生持久的影響,但大衛·鮑伊的遺產是無與倫比的。正如《衛報 》的時尚編輯Jess Cartner-Morley所說,「鮑伊從他的衣服中提取出的,是藝術品。」
  • 人物訪談 | 中國著名「怪才」藝術家伍延文:傳統是拿來突破
    >與沈從文、黃永玉一起稱為大湘西大三傑被行內大伽們譽為「東方的畢卡索」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國著名設計藝術家和伍延文老師交流時,他最大的特點便是坦誠,全程他都毫無保留地吐露心聲和分享經歷,言語間就能感受到大師的真誠和熱情
  • 蒙特獎金獎為「賽繆斯」貼上高品質的國際標籤
    作為國潮基因護膚的領銜者,賽繆斯攜手美國賽繆斯生物研究所和浙江大學藥學院研究聯合研發,數十年如一日地在生物科技、基因工程與護膚領域中交叉耕耘。不僅耗時三年研發出核心專利抗衰老成分,Perecells®,更在2020年成功搭建起自己的基因實驗室,將數年的基因與膚質研究成果量產擴大化,並不斷豐富獨家的膚質基因資料庫,為不同的消費者研製出更適合他們人種的定製及半定製護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