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訪談 | 中國著名「怪才」藝術家伍延文:傳統是拿來突破

2020-12-13 文學雜談

伍延文

中國意念野獸派開山鼻祖、

伍氏創意書法中國第一人、

中國第一位入選法國巴黎羅浮宮美術展並獲獎的跨界藝術家

與吳冠中大師一起當選為影響中國100位藝術大家

與沈從文、黃永玉一起稱為大湘西大三傑

被行內大伽們譽為「東方的畢卡索」

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特聘教授

中國著名設計藝術家

和伍延文老師交流時,他最大的特點便是坦誠,全程他都毫無保留地吐露心聲和分享經歷,言語間就能感受到大師的真誠和熱情。

這兩天伍老師剛到廣州參加活動,雖然行程安排緊湊但精神狀態很飽滿,由於過兩天他要立馬飛往上海和北京,所以這次珍貴的交流機讓人格外珍惜。

·伍延文受邀參觀空軍總部大院時留影

溯源

逆流而上的求學之路

1971年,伍延文出生在一個頗具戲劇性背景的家庭裡,解放前母親是大地主的女兒,父親則是在母親家做長工,解放後家境開始沒落。 關於畫畫念頭的萌生,是他在高中時偶然看到同桌在繪畫,一下子就被勾起了興趣,自那以後腦海裡只迴蕩著想要畫畫的吶喊

在那重視數理化的年代,畫畫是件讓人覺得吊兒郎當的事情,但還是高中生的他,毅然獨身跑到長沙去學畫,困難的家庭條件和難以負擔的高額學習費用,使他的藝術道路一度窘迫得難以維繫。

等他終於考上江西景德鎮陶瓷學院後,卻驚愕得知,錄取通知書居然被某位善妒的親戚給燒沒了,反叛大膽的個性此時展露無遺,他一氣之下跑到廣州,流浪在心中的夢想之地——廣州美院附近。

當時的廣州美院是全國排名前三的藝術學校,設計界許多風光的標杆人物和廣告界的先驅人物都是師從廣州美院,伍延文不無感慨地說道,『這是學子們心目中的藝術殿堂,我當時最大的念頭就是死都要死在廣州美院。』

·伍延文受邀參加第三屆海藝節中國當代藝術家伍延文作品展開幕式發言時留影

成蛹

攫獲永久受益的精神源泉

因緣巧合下,來到廣州過著流浪漂泊生活的伍延文,在饑寒交迫至暈倒的途中,得到了一位恩師的賞識和引薦,由此終於進入廣州美院。在這樣的學習環境裡,伍延文師承了兩位令他永生受益的老師——「嶺南畫派」大師黎雄才和香港「道畫」創始人周尊德

黎雄才老師愛畫松,認為伍延文色彩感覺很不錯,因此格外關照和指點他,甚至有次在伍延文十幾分鐘粗略描繪的松樹輪廓圖上,花了兩個多小時將其全部完整完成。

彼時正逢改革開放中的九十年代,廣州美院舉辦了許多關於外國藝術的展覽,加上他學的專業能接觸到各種國外的美術知識,世界的窗戶一下子打了開來,很多新潮思想像風一樣湧進來,影響了包括伍延文在內的一大批人,他們的眼裡心裡全是西方世界的現代化風格。

在當時隸屬傳統的嶺南畫派的黎老師並不受伍延文這樣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待見,那副精心描繪的放到現在至少市值五六百萬的松樹圖也被擱置起來,現已無蹤可循,讓伍延文至今感到遺憾。

黎雄才老師曾說畫的藝術精髓是要在創新中找到我們原來的中國元素,這個觀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伍延文之後在繪畫中的思考方式,也讓他開始反思——『應該怎樣融合國情,讓中國的藝術走向世界。』

而另一位道家道畫創始人周尊德老師在九十年代也是響噹噹的人物,和細細琢磨越寫越順手的傳統書法不一樣的是,『道家的書法是憑一口氣來作畫作書法的,講究抓住狀態一氣呵成』,這對後期伍延文的書法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伍延文受邀參觀GBD公共外交文化交流中心董事總經理陳銘安時一起合影

磨礪

意念野獸派是怎樣煉成的?

關照伍延文的恩師離校後,他也從廣州美院出來了,在廣告設計助理的崗位上艱難求生時,公司的設計總監卻因忌憚他的才華暗藏其作品成果,致使他險些失業。但難藏的是金子的熠熠閃光,真相大白後伍延文最終取代了前任總監的位置。

此後的1995年到06年間他先後在廣州著名4A公司任職設計師和創作總監,獲省級以上主要獎項100多個,也是中國第一批註冊平面設計師、中國十大設計先鋒貢獻人物。之後還創辦了個人的廣告公司,在廣告設計方面建樹豐富,然而他並不樂意就此在商業領域停留。

我的夢想是畫畫,畫畫才是我的真愛。』

拿定主意後,伍延文離開了廣告公司,跑到國外遊學,先後在德國科隆、柏林、杜塞道夫等地藝術交流和學習歐洲藝術。在國外斷斷續續的一年半時間裡,他把整個歐洲的美術館博物館都研究了一遍。

他喜歡法國的野獸派創始人馬蒂斯的作品,『真實不造作,這就是野獸的感覺,比如狗,寵物狗雖然可愛但生命力沒有野狗強,打架也沒有野狗有力量,就是因為缺乏了生命力。』

·伍延文受邀參加中韓書畫交流展時與韓國國會教育文化委員會委員長柳成葉一起合影

在中國的學習和教育基礎上,加上在國外的廣闊見聞,他眼觀四路耳聽八方,活學活用自身所經歷的東西,一路上眼界的拔高和親身的遊歷讓他開始思考——『只有蘊含真實感受的作品才不會造作虛偽。』

他決定不再為畫而畫,一定要有真情實感才下筆,並且受中國畫講究意境的特點,創作之前一定要有想法和思考。『三分活著,七分思考』是他的創作理念和口頭禪,『沒有變態的體驗或流血的感悟,最好不要下筆』,強調真實自然不造作,講真話真言。意念野獸派的風格就誕生於這樣的主張和思考。

·伍延文與肯亞駐中國大使會見時合影

破繭

傳統書法的破和立

在國外他的主要心思在油畫上,但也一直不忘堅持練習書法,當時的書法風格傳統中規中矩,然而在遊歷過程中他發現,『書法是一門藝術,藝術一定是要有情感的,不是一定要一撇一捺地寫下來。大家都說中國的書法不可變,很多所謂中國權威人士都會犯這種觀點,我覺得都是可以變的,不是變了就不是書法了。』

他驚覺每個年代的書法不能以前人為標準,就像以前的人肯定都無法想像今天可以用手機來微信聊天。

真正偉大的藝術家在與能不能創造一個的新的藝術方法和新的藝術風格,讓下一代人以此為榜樣。』

『我們搞藝術跟搞政治體制一樣,要建立新的體制必須打翻舊的,推翻舊的藝術人類和社會才能夠往前發展,理念抱負才能施展開來。

周老師的道家書法理念此時對他發揮重要作用,講究真情實感的創作也給予他新的創作方式,憑著「三分活著,七分思考」,他醞釀著一口氣揮灑下筆,勢要打破和改革傳統書法的做法,主張在一口氣之間實現藝術表達。

由於在書法上的突破和變革,他被稱為伍氏創意書法中國第一人。在杜拜舉辦的個人畫展上,他僅有一個「」字的書法作品就被以37.8萬迪拉姆(約40萬人民幣)的價值收藏,實現了真正的「一字值千金」。

· 伍延文受邀接受一帶一路文化藝術顧問

展翅

升華美和想像的空間

很多人評論伍他的作品抽象怪誕,對此他是這樣回應的,『藝術應該是五花八門的,抽象的表達能給大眾很多想像空間,我表達的抽象內涵讀者能不能讀懂沒關係,但我給他製造了很多想像空間。

『大藝術家把一個女人畫成多面體,不僅給我們製造了很多想像空間,更重要的是他認為這是美感的結合,他發現了這樣的組合充滿趣味性,能為人類未來藝術的發展提供方向。』

美的東西未必是普遍認知的標準,他主張藝術家要幫助人類提高想像的空間,要提出問題讓下一代去思考

2015年他成為了中國第一位在法國辦展並且一幅作品以27.5萬歐元被美國商人收藏的中國第一人,一步步實現著他對美的詮釋和發掘,一步步抵達更高的藝術殿堂。

我一直希望自己在活著的時候,用藝術去成就人類,喚醒更多人類的對真善美的認知,用藝術發掘真善美的東西,最後給美提出創造性的思考空間,這就是藝術,這是全球所有人類都會受益的。』

·伍延文被京城珮瑄書院聘請為名譽院長時一起合影

·伍延文受邀參加海峽兩岸書畫藝術交流展時留影

蝶夢

藝術夢,我的中國夢

在歐洲遊歷期間,德國美麗的杜塞道夫讓他留念至今,他充滿嚮往和憧憬地感嘆,那裡的村莊就像畫一樣,茂密的樹林裡有四通八達的小道路,道路規劃得非常整齊漂亮,也沒有重工業。

『都說中國文化地大物博物產豐富,但是別人也有優越的資源,有的地方只是因為地理優勢,因此獲得的陽光多些,可是萬一有人喜歡冬天怎麼辦呢。』

由此他拓展思考,對比中國所謂的五千年文化,別人也有自己的特色,『藝術強調的是真善美的東西,而不是具體放在某個地區來看。』

·伍延文受邀參加嶺南藝術家史評發行式新聞發布會

『我們搞作品確實要展示中國元素,但眼界不要局限於此,難道我們今天還要按著天安門的模子來搞建築嗎?我們要做的是利用中國元素做出更有美感的東西,做出有世界眼光的東西。』

如果只是對傳統文化依樣畫葫蘆地傳承,對未來無益,中國永遠沒有崛起之時,『藝術是有生命力有血有肉的,我們必須創新地傳承中國文化,創新地吸收西方文化,做到中西結合,只有這樣中國才能發展下去。傳統不是用來傳承的,而是拿來突破的,並且應該與時俱進。』

他表示如今對現狀一點都不滿意,只願勇往直前繼續突破,為此他有個夢想:

『雖然藝術沒有國與國之間的界限和壓力,但我們中國的藝術要有世界的話語權。』

『有一天用中國元素講故事,並讓世界點讚和認同,這是我為之奮鬥的目標和責任,也是我的中國夢,我的藝術夢。』(採訪·撰稿|陳安;來源:易悅網)

相關焦點

  • 中西藝術家後裔談傳承:傳統與融合密不可分
    [摘要]伊曼紐爾·雷諾瓦認為:「雷諾瓦他是一個先驅,他是一個突破者,突破了舊的模式,突破了舊的繪畫模式,但是他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還是因為他首先是一個傳統的畫家,首先掌握了傳統的繪畫藝術。」徐慶平講話(右三)李苦禪後裔李燕:傳統與融合密不可分李燕首先強調了雷諾瓦和印象派作為重要的藝術流派在藝術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隨後他回憶了徐悲鴻先生創立的中國藝術教育體系對各位藝術家在學成中的影響
  • 中國現代著名人物30個中國十大現代傑出人物事跡
    對中國貢獻巨大的人物、中國現代著名人物30個、影響當代中國50位名人、中國十大著名人物、中國近代100名名人、中國現代傑出人物事跡、中國現代50個傑出人物、近代中國十大影響人物;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高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2012年諾zhi
  • 中法藝術家聯袂採擷中國傳統民間故事 今天如何重述中國民間故事?
    當我們的孩子讀《格林童話》的時候,是否知道中國的「灰姑娘」故事要比德國的「灰姑娘」早一千年?當中國家長追捧國外大獎繪本的時候,是否知道中國民間故事的巨大寶藏?旅居法國的華裔葉俊良先生,熱衷於向法國民眾介紹和推廣東方文化,他搜羅中國民間故事,並邀請一群同樣熱愛中國文化、活躍在巴黎的新銳藝術家共同創作了這套《中國民間故事繪本》。
  • 英國藝術家George Morton-Clark,皇家藝術家學院創始人的後裔
    George Morton-Clark從藝術學院畢業之後繼續從事著與藝術相關的工作,他早期的作品主要是通過抽象的結構肖像畫來表達現代人在社會中所承受的無形壓力——焦慮和偏執,Morton-Clark在雜誌訪談說到:「以前那些概念性的想法對我來說仍然是有意義的,但是這些想法現在是以一種潛意識的的方式出現在我的腦子裡。」
  • 大師風範、國學經典——中國航天藝術家郭銀峰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國際大學西北書畫研究院院長、陝西省文史館研究員等社會職務。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人民政府參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功勳人物、第十四屆中華大地之歌書畫十大功勳人物。  2011 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書畫作品展覽暨高層藝術研討會,2012 年在法國羅浮宮舉辦書畫作品展覽,2013 年在自己的家鄉甘肅慶陽修建了個人書畫藝術館,真正把文化做到基層,做到農村,受到好評;2008年11月 獲得《中華優秀奉獻者》稱號。
  • 著名藝術家徐冰:觀念性隱喻
    徐冰他是蜚聲海外、具有巨大國際影響力的知名藝術家,也是中央美術學院的副院長。他結合東西方文化,創造出《天書》、《地書》等震撼世界的藝術作品。就是這樣一位頂級藝術家,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前又推出了他的新作《鳳凰》,以強大的藝術張力,表達了他對今日中國的觀念性隱喻。圖為徐冰徐冰簡介著名藝術家。祖籍浙江溫嶺,生於重慶。1977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1981年畢業留校任教,1987年獲中央美術學院碩士學位。
  • 設計師系列人物訪談系列:插畫設計師彭撼
    在我們「Get it louder大聲展」 設計師系列人物訪談專題中,精心挑選邀請來自海報插圖\互動媒體\書刊玩偶\建築設計\音樂動畫領域的新銳設計師,他們將向我們展示設計作品,生活理念和創新思想。
  • 不得不了解的科技豐碑人物-中國著名科學家
    中國著名科學家張衡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製圖學家、文學家、學者,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漢朝官至尚書,為我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竺可楨又名紹榮,中國卓越的科學家和教育家,當代著名的地理學家和氣象學家,中國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他先後創建了中國大學中的第一個地學系和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擔任13年浙江大學校長,被尊為「中國高校四大校長之一」。
  • 藝術人物:著名畫家阮勇作品賞析
    安徽當代青年畫家阮勇以藝術創作為生命,以生命為藝術載體,追求文人畫之風骨、之精神,一躍成為當今畫壇融匯古今、兼長中西的實力派青年藝術家。 山水、花鳥、人物是阮勇表達藝術人生的寄託,是表達他的遠方和學術理念。他用自己的畫筆,把生活放在花的海洋裡,把理想放在玫瑰色的夢境裡,把靈魂放在一塵不染的青山綠水裡。
  • 英國藝術家惡搞霍金雕塑 被認為是新藝術觀(圖)
    第1頁:英國藝術家惡搞霍金雕塑第2頁:英國藝術家惡搞霍金雕塑   在首都博物館的展廳裡,一件雕塑作品引發了人們的爭議。雕塑表現的是英國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霍金,坐在輪椅上,表情憂慮,他的輪椅在懸崖上搖搖欲墜,好像馬上就要墜落山崖。
  • 當代藝術家郭振昌轉化傳統藝術拼貼中西文化
    華夏經緯網8月31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以近10年的創作為選件範圍,從臺灣民間傳統手工藝到社會寫實、中西文化對照,臺灣當代藝術第一代的郭振昌,《之前之後》個展呈現高度的混合性,除了他的個人自覺與廣泛的實驗,也反映了臺灣作為混雜文化的特質。
  • 當理科生做了藝術家……
    它像一句有所指的宣言,語氣近乎平靜,但卻直接傳達了生物學家對傳統宗教的懷疑和批判。」——達爾文《物種起源》在大部分人眼中,「藝術家=文科生」:穿著個性,帶著憂鬱而神秘的氣質,談論一些似是而非的抽象事物。
  • 著名舞蹈藝術家,你最喜歡哪個?
    在中國文娛樂圈,如果說歌唱藝術家是用聲音打動觀眾,那麼舞蹈藝術家則是用肢體表達情感,在中國有一這樣一批舞蹈藝術家,舞蹈情感飽滿,堅持在舞蹈的道路上創造一個個令人可敬可佩的作品。金星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黃豆豆,男,1977年2月12日出生於浙江省溫州市,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中國舞蹈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現任上海歌舞團藝術總監,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
  • 徐文長是什麼樣的怪才 《青藤狂歌》給你一個全新解讀
    驚豔:高大上的原創班底與許多傳統越劇大戲不同,《青藤狂歌——徐渭》是一部原創大戲,劇本源於劇作家、國家一級編劇餘青峰的戲劇《青藤狂歌》,這部作品獲得了第五屆中國戲劇獎·曹禺劇本獎。餘青峰筆下的徐渭究竟是怎樣的?這是一個詩人、畫家、劇作家、書法家、散文家,是一個全能的怪才。
  • 2018品牌年度人物峰會揭曉中國十大品牌年度人物名單
    12 月 18 日,由品牌聯盟主辦的 2018 品牌年度人物峰會暨中國品牌 40 年 40 人頒獎盛典在京圓滿舉行。盛典現場揭曉了「中國十大品牌年度人物」名單,並對中國品牌年度人物予以表彰。
  • 出山入山,中國現代水墨藝術家,賈海泉的藝術創作之路
    賈海泉2012年在法國裡昂考察2017 全球當代中國畫代表人物四十家展 獲"優秀獎"/美國夏威夷2017首屆"中歐國際藝術雙年展" `藝術創作獎' "/捷克布拉格2017年度《現代青年》人 物 評 選/最佳藝術家賈海泉
  • 著名表演藝術家朱旭逝世,同時最長壽抗戰老兵楊昌文也與世長辭
    9月15日凌晨2時20分,著名表演藝術家朱旭因病逝世,享年88歲。小學的時候,學校組織看電影《變臉》,一個傳統老藝人的無奈、固執、慈祥,深深的打動了我。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是他演老年溥儀時的一句臺詞:「我想改好啊……」!
  • 藝術領域中被世界所聞名,真正具有影響力的14位著名女性藝術家
    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思想的解放,大眾也漸漸開始思考男性藝術家眼中的女性是否反映了真實的女性形象,那些著名女藝術家的作品開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中國曾出版過她的版畫集、開過她的畫展,可以那麼說,我國老一輩的版畫家都間接地成了她的學生。直到今天,在他們的每一幅作品中,都能明白無誤地辨認出珂勒惠支鮮明風格的刀法和造型等。珂勒惠支的作品可以被視為一部「人物姿態和表情的詞典」,在女性藝術家之中,震動藝術界,現代幾乎無出凱綏·珂勒惠支之右者。
  • 深圳灣公共藝術季開幕,國際知名藝術家帶你認識「智識城市」
    展覽邀請了51位國內外代表性的藝術家,其中包括多位享譽全球、國際重量級的當紅藝術家,如達明安-赫斯特、卡普爾等。展覽的舉辦時間從即日起持續至明年2月底,分為「交疊歷史」和「重構未來」兩部分。「交疊歷史」在時間的角度,呈現出傳統和歷史的概念;在空間的角度,體現物理空間中藝術作品的在地化呈現以及觀眾的他者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