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灣公共藝術季開幕,國際知名藝術家帶你認識「智識城市」

2020-12-05 瀟湘晨報

南都訊 記者 陳紫嫣 從「智識城市」出發,從公共藝術創造的獨特的視角、觀念框架與文化聯繫中為當代深圳文明培根鑄魂 。11月21日,「2020深圳灣公共藝術季——智識城市」展覽在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開展,51位國際知名藝術家透過作品帶領觀展者認識「智識城市」。

主辦方供圖

從公共藝術視角結構智慧城市,為當代深圳文明培根鑄魂

記者了解到,本次展覽從「智識城市」出發,在公共藝術創造的獨特的視角、觀念框架與文化聯繫中,為當代深圳文明培根鑄魂。「智識城市」的營構,所注重的是公眾反饋和公眾回應。展覽邀請了51位國內外代表性的藝術家,其中包括多位享譽全球、國際重量級的當紅藝術家,如達明安-赫斯特、卡普爾等。

展覽的舉辦時間從即日起持續至明年2月底,分為「交疊歷史」和「重構未來」兩部分。「交疊歷史」在時間的角度,呈現出傳統和歷史的概念;在空間的角度,體現物理空間中藝術作品的在地化呈現以及觀眾的他者特徵。「重構未來」打破了傳統的時間與空間概念,這部分的作品跨界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生物科技等多個學科,在探索藝術表達語境和方向的同時,產生藝術與城市的系統認知,從而形成公眾與城市公共空間的全新關聯。

主辦方供圖

名家名作雲集為觀眾獻上藝術盛宴

記者了解到,此次「智識城市」大展不僅有來自國際的知名當代藝術家作品參展,如單次拍賣紀錄破5億美元的英國最富有的藝術家達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全球公認的當代藝術大家安尼施·卡普爾(Anish Kapoor),新表現主義代表人物克里斯多福·勒布倫(Christopher Le Brun),國際藝術領域中享有盛名、貧窮藝術(Arte povera)主要代表人物米開朗基羅·皮斯特萊託(Michelangelo Pistoletto),「行為藝術之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等。更有幾十位中國著名藝術家攜其作品參展,例如當代雕塑領軍人物之一李象群,極具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徐冰,中國當代藝術標杆性人物之一蘇新平,被譽為「在觀念主義方向上走得最早也最遠的中國雕塑家」隋建國,中國當代最重要的觀念藝術家宋冬和尹秀珍等。同時本次大展還將呈現目前正在冉冉上升的優秀青年藝術家們的代表作品。

主辦方供圖

【關於深圳灣公共藝術季】

南山區重點打造的深圳灣公共藝術季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展覽之一,旨在助推新生藝術力量崛起,關注青年藝術家成長空間,引領灣區當代藝術和公共文化發展。

本次大展由中共深圳市南山區委宣傳部、深圳市南山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中共深圳市南山區委組織部、深圳市南山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深圳招商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協辦,ZERO零藝術中心承辦,由徐裡任總顧問,李象群任總策劃,張子康任策展人,由國內知名藝術家、評論家和策展人聯合組成藝委會。

主辦方供圖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2020深圳灣公共藝術季來啦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1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鄒曾婧)年底重磅藝術項目「智識城市」2020深圳灣公共藝術季正式開幕啦!室內加室外兩個展區,涵蓋繪畫、雕塑、影像、互動裝置等藝術類型,齊聚國際藝術大家、國內知名藝術家和眾多青年藝術家共50位,在南山區為大家帶來一場的異彩紛呈的展覽。
  • 藝術展|A4國際藝術家駐留基地&蛇形美術館A4展亭雙開幕!
    A4駐留:如何連接國際,呈現在地在A4國際藝術家駐留基地(ARIE BASE)開幕儀式上,麓湖·A4美術館館長、麓湖公共藝術計劃藝術總監孫莉前來與各媒體人、觀眾解讀此次項目意義。孫莉指出,天府新區是展示成都新面貌重要名片,而麓湖作為天府新區的核心發揮著重要的文化藝術作用。
  • 藝術介入理想城市,點亮常德文化新地標
    右岸不是按照一個單純的美術館來打造,它是按照一個藝術生活的綜合體來打造。在這裡,能夠把你精神上或者你美學上能夠享受的東西都享受到。如果以這個右岸文化藝術中心為概念,它未來能夠把整個沿江右岸帶動起來,讓更多符合年輕人的時尚空間在這裡生長起來。」
  • ...當代年輕人的寓言——呈現藝術家童昆鳥大型個展在木星美術館開幕
    藝術家還將自己在北京的工作室「搬」到了深圳木星美術館的展廳現場,讓大家全方位的了解他怪誕而又帶點灰色幽默的創作以及生活態度。展覽將持續至11月1日。同時,木星美術館還展示了藝術家的的扇子裝置《答案會在空氣中打開》、會吐泡泡的《嘔吐書》。而此次展覽的最大亮點,是藝術家為木星美術館的戶外場地「量身定製」的公共藝術空間——《金桶》,將藝術家肆意喧囂的藝術態度推向了高潮。
  • 德清:2020田園奇幻藝術季·藝術設計賞開幕
    11月14日下午,2020田園奇幻藝術季·藝術設計賞在上渚山奇幻谷正式開幕。  在活動現場,一件件奇思妙想的藝術品擺放在田野中,吸引了許多遊客的目光。其中,青年裝置藝術家趙超創作的《無相由形NO.3—鏡像田園之歌》通過延綿起伏的山形片互相交錯,形成一個不間斷的閉合循環狀態,讓遊客在作品中欣賞到恬靜的山水之美。  據悉,此次藝術設計賞集合了來自全國各地十多位藝術家的作品。
  • 2018北京「水立方藝術季」開幕 超級月亮、藝術展等你來!
    7月8日,北京「水立方藝術季」正式開幕!世界上最大的巨型月亮裝置——「Hello! Moon 月光如水」中國探月科技與LukeJerram Museum of the Moon特展、水立方 X Jeremyville跨界藝術展,今年暑期最值得一看的頂級展覽為你打包送上,收好不謝!
  • 澳大利亞雪梨市的城市公共藝術戰略
    其中,《城市公共藝術戰略》則是作為《雪梨可持續發展2030》其中的一項關鍵行動制定的。這一戰略將指導雪梨市的公共藝術項目發展,大大有助於創建2030計劃中的「充滿活力的文化和創意城市」。戰略分為三個部分內容:(一)城市藝術與《雪梨可持續發展2030》的結合,即,將交付什麼;二)實施計劃及交付方式,具體包括八項實施指導原則和四大關鍵因素;以及三)雪梨公共藝術項目的典型代表項目。
  • 保時捷公共藝術療愈展啟幕 讓藝術給更多人帶去溫暖與撫慰
    11 月 12 日,由保時捷中國與上海市文社藝術基金會(Cc 基金會)共同主辦、ART021 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傾力協辦的「愈」見新境——保時捷公共藝術療愈展於滬開幕。新一屆雙年評選不僅升級評選機制,更吸引多位國內知名藝術家、策展人、學者和媒體加入,共同打造一屆結合時代、視野廣闊、思維豐富、融通中西文化和知識結構的專業藝術評選,助力更多優秀青年藝術人才在更廣闊的舞臺上綻放光彩。藝術療愈項目是保時捷在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背景下,攜手相關機構共同推出的一個創新性公益善舉,希望通過藝術為人們帶來精神慰藉,緩解情緒壓力。
  • 巴蜀之光——國際公共數碼藝術展暨英國流明數碼藝術大獎中國成都...
    本次展覽由成都市興光華城市建設有限公司委託國際數碼藝術獎項-Lumen Prize亞洲區代表藝由(上海)文化發展文化有限公司策劃。4位榮獲英國流明數碼藝術獎的優秀國際藝術家(組合),一同打造基於成都文化歷史和具有傳承精神的公共藝術展覽。
  • 羅伯特·弗蘭克原作展出,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今日廈門開幕
    今天(11月27日)上午,第六屆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在廈門開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夏天,早已籌備妥當的法國阿爾勒國際攝影節遺憾停辦,本屆集美·阿爾勒攝影季的如期舉辦顯得尤為珍貴。
  • 徜徉在藝術的海洋裡——第十七屆中外藝術精品演出季
    快節奏的生活裡,城市的每一個個體,都渴望心靈休憩,希望腳步慢下來,看見更多路途的風景。而一座城市的美好,不應只有城市化與工業化所帶來的物質滿足,更應有著融入生活裡的文化和藝術,讓人留戀它殷實的內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只有當一座城市的人文藝術足夠豐富,文化底蘊足夠深厚,人的心靈才能得到撫慰,才能走得更加從容。
  • 西方古代藝術概念中的智識傳統
    古希臘技藝作為一門專業知識受理性主導和形而上召引;中世紀「自由七藝」與「機械七藝」概念均追求智識品質;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對數理知識的追逐促進視覺藝術地位提升和諸門藝術走向統一;啟蒙時代在哲學美學的支持下,自由藝術被美的藝術概念所取代;19世紀上半葉黑格爾等人的努力讓藝術作為一門科學進入哲學反思階段,這是西方古代藝術概念先天智識傳統的終極形式,也是現代藝術理論的歷史起點。
  • 老建築裡發出大藝術+電波,邀你從「宇宙計劃」起航
    四天後,一場名為《宇宙計劃2069》的展覽將作為「良友紅坊國際青年藝術季2020」的開幕展在這裡展出,也是在這裡,我看到了這場展覽的策展人藝術家鄭國慶。藝術是一座城市的天然養分,滋潤著城市的新生與復興。以《宇宙計劃2069》作為開端,第二屆良友紅坊國際青年藝術季2020即將在良友紅坊文化藝術社區開幕。
  • 聚焦2020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 藝術讓城市更時尚
    、深圳灣公共藝術季等大型藝術展示活動吸引了世界目光,在範迪安看來,今天在青島,藝博會的舉辦和高端藝術對話的舉行,為整個中國藝術與城市的關聯和藝術創新這個世界性話題搭建了更大的平臺。約翰·霍金斯特別強調,城市的規劃者可以通過創意、藝術化的生活方式等無形的工作提升城市的價值。尤其在後疫情時代,「我們面對的是以全新方式相互連接的新世界,需要了解個體和組織如何通過創意和藝術的方式,為所從事的事業賦予更多價值」。他坦言,希望青島在未來國際舞臺上,可以成為一座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知名城市,青島未來在藝術教育及實踐領域能夠獲得更大的發展和成功。
  • 「515藝術創窟藝術季開園活動」媒體見面會在達州升華酒店舉行
    媒體見面會現場四川新聞網達州1月9日訊(胡友玲 文/圖)2020年1月9日,「515藝術創窟藝術季開園活動」媒體見面會在升華酒店舉行。達州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何南觀出席會議並致發布詞。據悉,本次活動將於2020年1月10日上午10:30在515洞窟美術館1號館廣場開幕,設作品展覽(展覽時間:2020年1月10日—3月10日)、在地實驗、文創項目和中國美術批評家年會首屆「地方·國際」專題論壇(2020年1月10日下午14:30—18:00 2020年1月11日上午09:00—12:00)。
  • 「本質主義」藝術家劉以林應邀參加2020中國·青島公共藝術大展
    本質主義」藝術家劉以林文/爾雅由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主辦,青島市公共空間藝術促進中心和中國雕塑院青島分院承辦,由全國城雕委副主任、天津美術學院景育民教授策展的「2020中國·青島公共藝術大展」,於7月11日在青島市雕塑館開展。
  • iag 《野蠻院線》在淮海中路青年力量中心正式開幕 將當代藝術融入...
    它還將通過多樣化的城市空間藝術的出現,幫助淮海區的經濟復甦和藝術文化的復甦。本次展覽由第21屆上海當代藝術博覽會聯合創始人、國際美術學院創始人周大偉、當代著名藝術家徐震、盧平原共同策劃。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盧興華是本次活動的學術主持人。共有22位國內外藝術家參加了此次展覽,再現了身臨其境的當代藝術體驗。
  • 藝術外灘|伴隨著雨季:五位藝術家個展在上海天物空間順利舉辦
    7月13日下午3點,天物空間與藝術外灘在上海再次聯手共同推出五位藝術家的個展。唐悅的「自然與意趣」、宋宛瑾的「飄動」、天潯的「天際的停靠」、葉妮的「映像」、黃雋卿的「殘述」,這五位藝術家的作品被呈現在天物空間的各個公共空間裡。
  • 「離經叛道藝術家」張贏羽 —— 中國原創科幻數字藝術出海先行者
    其展出作品不僅來自全世界各地,更加代表了當代藝術家的極高水準。年僅29歲的張贏羽憑藉代表作品《無畏戰記》入選ART DUBAI,這是對他藝術創意才華最真誠的肯定。外媒記者:「Hi Vinki(張贏羽的英文藝名),很高興認識你。我知道你是一名當代科幻數字藝術家,你註定要把個人創作和藝術品牌推向全世界。這很了不起!」
  • KAFxRA「藝術家駐留交換項目」第二階段展覽開幕
    深化國際藝術交流 煥發城市活力KAF與皇家藝術研究院攜手推出的「藝術家駐留交換項目」的第二階段是KAF在中國進行的最新駐留項目實踐,KAF希望能夠在這樣的合作中,強化中國與世界各國跨文化交流活動與跨學科研究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