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6日,A4國際藝術家駐留基地正式揭幕,策展人蔡麗媛主持開幕式,駐留基地新呈現了4位藝術家的作品,吉野もも(日本)、Kris Salmanis(拉脫維亞)、Pascal Brateau(法國)、Vladimir Abikh(俄羅斯)來到現場,與觀眾互動交流,分享在創作作品過程中的體驗心得。
同日下午,蛇形美術館A4展亭正式亮相麓湖。特邀蛇形美術館A4展亭設計師、建築師劉家琨先生,蛇形美術館策展人Joseph Constable先生、王府中環高級資產管理經理楊健女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劇代表性傳承人陳巧茹老師等其他來自藝術機構的各位藝術家、策展人、企業工作者前來開幕儀式。此次A4駐留基地&蛇形美術館A4展亭的雙開幕,標誌了麓湖公共藝術計劃的正式開啟。
A4駐留:如何連接國際,呈現在地
在A4國際藝術家駐留基地(ARIE BASE)開幕儀式上,麓湖·A4美術館館長、麓湖公共藝術計劃藝術總監孫莉前來與各媒體人、觀眾解讀此次項目意義。孫莉指出,天府新區是展示成都新面貌重要名片,而麓湖作為天府新區的核心發揮著重要的文化藝術作用。
A4國藝術家駐留項目作為美術館重要的學術項目已經歷了8年時間,今年其作為麓湖公共藝術計劃的常設單元,將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展現更多的活力。
拓展基於駐留基地而展開的藝術家展覽、公共藝術項目、文化活動、區域互動與共生的現場,建立與周邊社區、業態的廣泛交流與合作,連接不同人群與機構,形成以公眾溝通與交流為目標,城市新興區域文化形態與結構為背景,以實驗性與專業性為工作方法的文化藝術項目。
當日在國際藝術家駐留基地,吉野もも、Kris Salmanis、Vladimir Abikh和Pascal Brateau等4位藝術家向大家介紹了自己的作品,四川大學文新學院教授張怡老師、四川大學哲學系特聘副研究員餘玥老師同時介紹了與A4駐留項目共同合作的在地研究工作的啟動。
本次開幕共有9位國際藝術家的作品展出,策展人蔡麗媛帶領觀眾,對展廳作品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並就駐留項目的發生、發展情況以及項目之於美術館自身,至整個地區文化交流與互動進行了說明。
駐留藝術家會在成都進行為期1-3個月的生活創作,本地文化與日常生活的呈現能給予藝術家最大的靈感來源。觀眾期待能看到藝術家能與本土文化碰撞出更有創意的火花,而非刻板印象的作品。
策展人蔡麗媛在現場也談到了項目在藝術作品創作中如何規避展現本地「臉譜化」的問題,一是源自A4駐留的一大特點:以介入性的策展方式跟進藝術家的藝術創作,全程保持與藝術家的溝通,不斷提出各種工作與實驗的可能。
從最初的作品構想到最終的展覽呈現,幫助藝術家實現作品;二是建立更加豐富的溝通網絡,給予藝術家更多面的城市印象與深度,增加他們深入地進入本地現場與溝通的可能。
因此,藝術家更加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快速進入工作狀態,初步建立自身工作系統,並完成與本地的對接與交流。
蛇形美術館A4展亭開幕:形與聲的盛宴
同日下午4時,蛇形美術館A4展亭開幕儀式在麓客島上進行,活動由麓湖·A4美術館助理策展人、蛇形美術館A4展亭項目負責人曾紫絡主持,開幕現場特別邀請到蛇形美術館A4展亭設計師、建築師劉家琨先生,蛇形美術館策展人Joseph Constable先生、王府中環高級資產管理經理楊健女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劇代表性傳承人楊巧茹老師等其他來自藝術機構的各位負責人、建築師、策展人、藝術家們、企業工作者前來參加開幕儀式。
蛇形美術館(Serpentine Galleries)展亭委任項目源於英國,是全球最優秀建築師們展現作品的平臺,每年都會邀請意一位國際建築師進行建築設計,2018年,由北京王府中環與倫敦蛇形美術館合作建造首個海外展亭,並由中國著名藝術家、建築家劉家琨先生擔綱設計,現由王府中環捐贈給麓湖·A4美術館永久收藏。
受邀嘉賓王府中環高級資產管理經理楊健女士也在開幕致辭中向觀眾們分享了此次展亭捐贈背後淵源與故事。
而談及對於在蛇形美術館的核心策展性思維引導下的展亭項目,蛇形美術館策展人Joseph Constable表示,希望能夠通過發掘更多符合策展理念的建築藝術家,從而繼續拓展當代建築實踐的界限。
麓湖·A4美術館也一直在探索藝術創造帶來的更多可能性,此次展亭落戶,今後展亭的其他藝術項目呈現以及在社區文化活動發展中都有著重大意義。
這次落戶除了向公眾提供一件建築藝術品之外,更是將其作為一個舞臺,以「藝術+」作為地基,從而實現與更多麓湖、與居民、與其他文化元素的碰撞和融合。
館長孫莉也談到,通過今後麓湖A4美術館對此項目的不斷推進,希望更多的藝術家和公共藝術項目能不局限於方圓之地,從而打造「無邊界」美術館。
A4也期許在關注藝術品自身價值的同時,延伸其平臺化的功能。從而使不同形式的藝術作品與大眾生活產生更多聯繫,最終使其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本次開幕儀式上,A4有幸邀請到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獲得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劇代表性傳承人陳巧茹老師帶來川劇高腔《秋江》選段表演。
女尼姑陳妙常與老艄翁的詼諧偶遇引得觀眾掌聲連連,節目最後,陳老師點出彩蛋:在麓客島湖畔,安排了演員應景劇情的「浪裡閒遊」將現場氣氛引向高潮。
開幕儀式最後,麓湖·A4美術館、麓湖公共藝術計劃藝術總監孫莉,蛇形美術館A4展亭設計師、建築大師劉家琨,和著名藝術大師陳巧茹,以及蛇形美術館策展人Joesph Constable、王府中環高級資產管理經理楊健,和成都萬華新城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產業發展中心總經理詹向農向觀眾帶來關於「公共藝術與文化生活」的對談。
嘉賓們分享了各自為創意產業與藝術與社區文化、居民生活結合做出的目標規劃和體驗心得,劉家琨也向觀眾們分享了在展亭作品時的設計概念:將建築學與文化相結合,以呈現東方文化視角下的「力」為理念。
麓湖公共藝術項目
由麓湖·A4美術館策劃並發起,將通過與國際藝術家的合作,並與在地藝術生態連結,讓更多藝術家的作品創作是真正植根於麓湖以及周邊區域,並將有機會被永久收藏落地。
該項目希望與本區域的居民建立更緊密的結合和連結,呈現的藝術作品也將與這個區域的歷史文脈、自然環境、空間關係以及社群活動產生緊密的結合,同時也會促進該項目與在地性、社群之間的關係。
A4國際藝術家駐留項目
自2011年項目正式啟動,A4國際藝術家駐留項目堅持每年持續推動更多國家與地區間的藝術家、策展人、設計師等的交流與互訪,鼓勵具有獨立創想和藝術研究建樹的個人或藝術小組深入社區與城市參與項目,通過國際駐留期間的在地創作、交流和展示,進一步推進自身和所屬區域的文化互動與學術交流。
根植於本地社區與城市,麓湖·A4美術館不僅提供高效與專業的學術支持,還將帶來駐留同期豐富的活動體驗與對話,為參與者帶來廣闊、多元、深度的創作空間與可能性。
從2019年起,麓湖·A4美術館迎來國際藝術家駐留基地的落成以及周邊更多公共空間與戶外區域的使用,拓展基於駐留基地而展開的藝術家展覽、公共藝術項目、文化活動、區域互動與共生的現場,建立與周邊社區、業態的廣泛交流與合作,連接不同人群與機構,形成以公眾溝通與交流為目標,城市新興區域文化形態與結構為背景,以實驗性與專業性為工作方法的文化藝術項目。
目前國際藝術家駐留項目主要分為四個不同部分,分別是邀請制駐留,城市間雙向交換駐留,國際國內公開招募申請以及公共藝術項目專項駐留。
國際藝術家駐留項目時間主要集中於每年5月至次年1月,可同時接待10-11位藝術家開展工作。國際藝術家駐留基地位於麓湖生態城麓坊中心,包括12間獨立的藝術家工作室,2個公共活動區域,1個1230平米的駐留展廳,同時在市區還有11間駐留藝術家公寓供駐留藝術家使用。
蛇形美術館
蛇形美術館作為全球參觀人數最多的前50大藝術機構之一、也是英國最受歡迎的文化聖地,每年吸引來自全球各地的一百萬遊客,並且在線上擁有超過一百萬名粉絲。
蛇形美術館包括兩個坐落於古典建築內的美術館,其位置得天獨厚,坐擁倫敦腹地肯辛頓皇家花園美輪美奐的景色。
每年,蛇形美術館都會邀請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具有影響力的新興實踐者,應季推出豐富多彩、形式新穎的跨學科當代藝術及建築項目,免費向公眾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