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1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鄒曾婧)年底重磅藝術項目「智識城市」2020深圳灣公共藝術季正式開幕啦!室內加室外兩個展區,涵蓋繪畫、雕塑、影像、互動裝置等藝術類型,齊聚國際藝術大家、國內知名藝術家和眾多青年藝術家共50位,在南山區為大家帶來一場的異彩紛呈的展覽。
▲展覽現場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智識城市」2020深圳灣公共藝術季分為兩個展區,其中室外8件大型當代雕塑作品陳列在深圳人才公園,展期至2021年2月28日;室內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集中42位藝術家的精彩作品,展期至2020年12月13日。
▲「智識城市」項目藝術作品
今年的主題「智識城市」,從深圳城市發展的角度出發,延伸出「交疊歷史」和「重構未來」兩個部分,藝術作品不僅與城市有關係,也將藝術作品置於城市的公眾空間,讓所有的城市居民參與到藝術與城市的討論中來。
▲將藝術作品置於城市的公眾空間
這其中不乏一些作品與深圳這座城市保持著緊密聯繫,由藝術家為這場展覽專門創作。
室外部分·8件大型當代雕塑
在室外部分(深圳人才公園)既有中國雕塑界領軍人物如李象群,中國當代最重要且身價最高的觀念雕塑家之一展望,中國當代重要的女性藝術家如尹秀珍,以及具有超群藝術創造力的年輕女性藝術家李銘燃,以及堅持傳統的嚴謹寫實手法又不失時代思考和觀念表達的李遂,塑造英雄形象藉以領悟自然和文明的沙泉,以貓為題材創作雕塑的商佔祥,以及在材料與媒介進行不懈探索的鄭路。在公共空間內期待可以讓市民與作品展開深度互動和思想交流。
▲李銘燃 《紀念日》253x176x350cm2020樹脂著色
這件矗立在深圳人才公園的雕塑作品高達三米五,它由一名女性藝術家所作,藍色圓形結構變異般不斷的延展、上升、匯集,在微妙的演進中細膩的展示變動的節律。在作品闡釋中寫道「變化,無時無刻的發生。不變,無聲無息的滅亡」。從作品所要表達的「變化」這個角度來說,這也是深圳的寫照。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變」的思想始終伴隨著城市發展,行政區域的變化、經濟體制的變化、城市樣貌的變化、生活環境的變化,深圳的變化稱得上是改革開放的縮影。現今面臨新的時間節點和歷史任務深圳又將迎來新的變化——智慧型、創新型城市和產業發展,必將再次引領城市走向新的未來。
▲李遂 《落磊》434x123x480cm2018不鏽鋼
《落磊》取材於古希臘神話納西索斯的故事,他沉溺深陷於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最終被眾神變為水仙花。藝術家李遂用不鏽鋼材質打造出一片優美的水潭,古典雕塑的美感和現代材質融為一體,如同建立起一個虛擬夢幻的新空間,神話和真實也在對比中被強調出來,恰好照應著我們當今生活中的虛擬和現實。這是對我們現今生活狀態的一種哲思,在網絡生活和虛擬世界同樣承載著我們的情感和需求,在數字資訊時代如何更好的連接現實生活也是一項關乎到智慧型城市建設的重要課題。
▲李象群 《風雲行—1》310x274x147cm白銅
這件作品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魯迅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當代雕塑的領軍人物之一李象群的作品,李象群將「新人文主義」理念融入到作品中使其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他所表現的肖像人物帶給人震撼與感動,雕塑在他的手中成為歷史的記載與延續,顯示出藝術家思想的強大力量。在《風雲行—1》這件作品中一位「傳統文人造型」的智者似低頭沉思又似艱難行吟,李象群通過凝練獨到的雕塑語言給雕塑作品以不斷的變化,尋找態勢的動感。失重是一種遊走、變化的狀態。智者在動態中突破自己、尋找自己,駛向彼岸。
同時李象群也是「智識城市」——2020深圳灣公共藝術季的總策劃,在展覽開幕式上李象群概括出:「本次展覽的主題——智識城市,是基於深圳當下及未來發展,而提出的一個新的城市文明形態。通過藝術為媒介,與市民的情感和思想產生互動,審視當今我們所處的人工智慧時代所面臨的境遇,以及城市文明未來的走向。市民在信息集成中,通過主動的交互、選擇與判斷,構建群體文化認同。」
▲商佔祥 《繡虎》350x268x137cm2020不鏽鋼
造型可掬的《繡虎》自從安置在深圳人才公園便吸引了眾多觀眾尤其是小朋友的目光,成為「打卡勝地」。繡虎是古人對某種貓的稱謂。繡,意象風情精巧;虎,意象神聖威嚴。古人也曾稱曹植為繡虎,因其文章「文採華美如繡,風骨遒勁如虎」。在風波不斷的庚子鼠年,有繡虎端坐於此,靈媚如繡,威坐似虎,護一方家宅,佑江山千裡。
在《繡虎》身後是一灣後海,海天相接的遠處浮雲翻滾,城市建設的塔吊和大橋俯仰可見,不鏽鋼材質映照著微縮的城市景觀,繡虎安穩端坐表情微露雙眼如炬,給深圳營造出一方隱蔽的心靈秘境,一方能讓身心休憩思想躍動的文化之所。
室內部分·42位藝術家精彩作品
在室內部分(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世界級藝術大家如單次拍賣紀錄破5億美元的英國最富有的藝術家達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全球公認的當代藝術大家安尼施·卡普爾(Anish Kapoor),新表現主義代表人物克里斯多福·勒布倫(Christopher Le Brun),國際藝術領域中享有盛名、貧窮藝術主要代表人物米開朗基羅·皮斯特萊託(Michelangelo Pistoletto),「行為藝術之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 )紛紛呈現。當然還有眾多知名的國內藝術家,如極具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徐冰,中國當代藝術標杆性人物之一蘇新平,被譽為「在觀念主義方向上走得最早也最遠的中國雕塑家」隋建國,中國當代雕塑代表性的女性雕塑向京等,以及近年來冉冉上升的青年藝術家們。
▲現場觀眾觀看安尼施·卡普爾作品《Mirror (Red to Burple)》
這是一位享譽全球的印度裔英國藝術家,安尼施·卡普爾往往以十分簡潔的語言回應身份與全球化的問題,他的創作根植於古印度哲學思想、將東方文化的精神內核與西方藝術觀念熔鑄一爐。此次展覽中的裝置反射的鏡像會隨著觀者的移動而移動,啟發觀眾來探討他們與空間的關係。對於觀眾來說,上一秒的視覺經驗在下一秒來臨後無效了,無止境的反射讓空間產生了流動性。卡普爾的作品帶有非常複雜的製作難度,以此打破觀者在觀看時的「先入之見」。而城市就是這樣瞬息萬變,似乎誰都不能把握它的形狀。
▲現場觀眾觀看達明安·赫斯特作品《immortal life》
達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是國際公認的英國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也是英國成交價最貴的當代藝術家。赫斯特對科學和藝術之間的聯繫一直很感興趣。他常常往自己的作品中注入醫學的元素,比如藥品,藥櫥和藥片等;他的「點」畫模擬的是醫學顏色代碼。赫斯特也常常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素材,比如辦公桌椅和香菸。這些代表現代文明並在城市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元素在藝術家創作性的視覺呈現方式下展現出新的含義。
▲現場展出梁紹基《8字謎》
藝術家梁紹基的作品《8字謎》讓每一位觀眾都可以參與其中。藝術家的裝置呈現出春蠶吐絲的影像。任何觀眾都可以輕易看出春蠶吐絲的運動軌跡是無限循環的8字型,看上去即像是雲,又很容易令人聯想到太極,也寓意數學代表無限大的「∞」符號。
每一位觀眾可以任意使用裝置上的設備,模仿視頻上春蠶吐絲的運動軌跡,在鏡面材料上模仿運動,鏡面上也會出現蠶絲似的「8」字線條,這是一個互動的有趣過程,觀眾在作品前的觀看形成了作品的完整性,象徵城市中的人們,其運動和生命也在意涵豐富的「8」字之中。
在我們日常所接觸的媒體環境中,充斥了大量雷同的內容,消費主義深深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人們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在給生活帶來新鮮感的同時,也對資源造成巨大的消耗,但這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主流的生活方式,每個人每天都要花費大量的精力主動或被動的接受並吸納這些東西,卻很難有時間靜下來思考現實和未來。
▲讓市民與作品展開深度互動和思想交流
近年來深圳灣公共藝術季已舉辦兩屆,是南山區重點打造的一個持續性文化項目,現今它已經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最重要的展覽之一。旨在通過激活和豐富城市空間,介入城市生活,使文化藝術走進市民生活方式的核心結構。同時煥發南山區的活力,引領粵港澳大灣區的當代藝術及公共文化發展。透過這些藝術作品,讓觀眾們看到深圳的城市個性,描繪出我們生活的文化空間,在與作品的互動中激發市民的情感、參與感,期盼深圳特區美好的未來。
「智識城市」——2020深圳灣公共藝術季已免費向公眾開放,更多精彩作品歡迎來到現場一探究竟。
展覽時間:
2020年11月21日-2020年12月13日(室內)
2020年11月21日-2021年2月28日(室外)
展覽地點:
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室內)
深圳人才公園(室外)
總顧問:徐裡
總策劃:李象群
策展人:張子康
指導單位:中國美術家協會
主辦單位:中共深圳市南山區委宣傳部、深圳市南山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
協辦單位:中共深圳市南山區委組織部、深圳市南山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深圳招商文化產業有限公司
承辦單位:ZERO零藝術中心
支持單位:深圳人才公園、招商蛇口|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
學術支持單位: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湖北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