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了近十年的修繕後
有「江南五山十剎之首」之稱的徑山寺
終於再次回到了我們的視線
歷經多次的翻修和重建
復刻南宋時期的原型建築
今年以全新面目現身的它
又獲得了一個新名稱——杭州「小京都」
從杭州市區出發到徑山不過一小時
但秋意卻早早到達了這裡
徑山寺的銀杏黃了
落葉滿地 黃葉紛飛
千年古剎又一次美出了新高度
徑山寺的古往今來
/ 出現、頹敗和新生 \
徑山寺,創建於唐天寶年間,是距今有1200餘年的古剎,是佛教中國化之後最後的高峰。其地址在浙江杭州餘杭區徑山鎮徑山,有「江南五大禪院之首」的名譽。在南宋嘉定時期的名氣遠遠蓋過了靈隱寺,香火鼎盛,規模極為宏大,有寺僧1700餘眾,寺廟建築1000多間。
徑山,有徑通向天目山,被稱為「徑山」。它地處餘杭區徑山鎮,與臨安區接壤,系天目山東南餘脈,有霄峰、鵬勃峰、朝揚峰、大人峰、晏坐峰等五峰,其中霄峰最高,海拔達769米。北宋文學家蘇軾曾寫詩《遊徑山》:「眾峰來自天目山,勢若駿馬奔平川。途中勒破千裡足,金鞍玉鐙相迴旋。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萬古蛟龍淵。」進行了生動描繪。
徑山寺,原屬佛教「牛頭派」,隸屬於「臨濟宗」。臨濟宗,其最大特徵是「接地氣」,所主張的「修行」與現實生活關係密切,參禪者不再總是特立獨行、聽松觀雲,而在於最實際的日常生活中修得成佛。對此,唐興元元年(784年)懷海禪師(720-814年)制定的《禪苑清規》還明確提出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要求每位僧尼都參加勞動,這也為徑山寺後來形成以「茶」為特色的農業生產打下了基礎。
隨著時代的變遷,徑山寺自法欽開山迄今,由於戰亂和失修等因素,目前原有建築基本無存,僅剩鐘樓一座,內懸明永樂元年大鐘一口,宋代鐵佛三尊,元至正庚寅年曆代祖師碑一塊,可謂多災多難。從上世紀80年代起,徑山寺陸續重建建築整體;2010年10月,復建工程奠基。
有考據說,日本的味噌湯和烏龍麵,就是從徑山寺流傳去日本的。所以,宋代時的徑山寺建築風格,在日本還有些存留。比如日本建長寺,元代時就是模仿徑山寺的樣子造的。這次徑山寺復建,就吸收了建長寺的宋代建築元素,這使得正在重建的徑山寺,具有了及其濃鬱的宋風,優雅、極簡,在國內尤為罕見。
如今,經過數年籌建後的徑山寺,雖規模上沒有唐宋時期宏大,但結構上基本保留著原來的布局,整個建築莊嚴肅穆、氣勢恢宏,再現了江南名剎之風貌。它的存在,不僅見證了唐至明時期豐厚的人文歷史和禪茶文化,以及佛教中國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同時也成了中國禪宗和茶道對外傳播的一個歷史性符號。
徑山寺的秋日盛典
/ 燦爛銀杏和莊嚴廟宇的完美結合 \
從寺廟入口走入,就是一條長長的白玉大理石步道。一面是山,另一面是開闊的風景——兩邊的竹林朝中間聚攏,遠山的稜角上覆蓋著一層層的金邊,雲也生得自然,在天邊悠閒地晃悠。
步道上的行人三三兩兩,完全沒有杭州其他寺廟的擁擠感。步道的盡頭有兩株巨大的銀杏樹,正洋洋灑灑地抖落它的金黃。山門前有百年老樹,這應該也是每個千年古剎的特色了。在銀杏的掩映下,徑山寺山門照壁書「雙徑歸堂」,為宋代徑山中興祖師大慧宗杲禪師墨跡。「徑山」意為有徑通向天目山;又有東西兩徑,東通餘杭,西通臨安,因此也叫「雙徑」。
照壁下的臺階上,臥著兩隻正在安眠的小狗,一隻小黑一隻小黃。行人從他們身邊踱步而過,他們也紋絲不動。清醒之後,也可以乖乖站好供遊客來「擼」。遊客都在寺廟呆久了,連小狗都有靈性,可任憑誰在這個佛門清淨之地久居,都或多或少會被這裡的寧靜安逸所感染吧。
從照壁一旁走入,我們才算是看到了徑山寺的廬山真面目。一個小小的庭院,四周不住地飄來銀杏黃,落在地上煞是美觀。遁著銀杏走去,一條曲徑通幽的小徑中,竟藏著好幾株巨大的銀杏。一臺蓮花水池就坐落在小徑的入口處,時不時還會有銀杏葉悄然飄落成為這個小許願池的點綴。
徑山寺仿宋建制,山牆一改慣常的紅黃相間,而是七朱八白,舉折平緩。既不同於唐朝木構,也區別於日本的和樣建築,是濃鬱的宋朝風味。香爐簷角的鈴鐺在風中微微搖晃,也頗具古味。連寺廟中的柏樹,據說都是七百年前由開創者種下的宋代的品種。這樣獨特的徑山寺,伏藏半隱匿在山谷之間,等待著人們的發掘。
五鳳山門
徑山寺的第一幢建築就是五鳳樓,也就是牌匾上寫著「徑山萬壽禪寺」。宋代碑記所載:徑山萬壽禪寺山門「門臨雙徑,駕五鳳樓九間,奉安五百感真。」五鳳樓建築屋頂的輪廓似鳥翼,如空中飛舞的鳳凰翅膀。復建的徑山寺山門為宋式重閣建築,既呈現了宋代「天下徑山」的規制,也將明清以來寺廟山門、天王殿、五百羅漢殿等建築包含在了一起。
舒展的兩疊屋面下,精巧的鬥拱展現光影明滅。背負梁凜,十二根原木巨柱紮根在石基上,承託起這個發端於南宋時代《營造法式》的龐然大物。
山門正面當頭是破風抱廈,高懸的牌匾黑漆金字,上書「 徑山萬壽禪寺 」六個大字。萬壽禪寺前兩株松柏高聳入雲,還有兩隻端坐著的石獅子,配上百牆棕木黃匾,沉澱著莊嚴和歷史的痕跡。一旁有兩個門洞,再往裡走便需要買票了。香花券20一張,票上畫著徑山寺詳細的地圖。還可以憑票領取三柱清香,淨心淨佛,一切隨簡才好。
大雄寶殿
過了五鳳山門,中軸線上依次是大雄寶殿、藏經樓、觀音殿,一直往高處的半山腰去是凌霄閣。大雄寶殿前上香拜佛的人不在少數,到處都飄浮著一股熟悉的香火味。寺廟擁有一種讓人在浮躁生活中沉靜下來的特殊氛圍。嫋嫋的香菸,安靜的如織香客,虔誠的念經聲,這些都是大城市裡難以尋覓到的。
觀音閣
藏經閣還在修繕中,我們在院內師傅的帶領下,來到了觀音閣。剛到觀音閣門口,一下子就被一整排紅色的祈福布條所震撼,在微風的吹動下,紅布條不停地擺動著,就像是把許願者的心願隨風傳遞給佛祖。
觀音閣中供奉著千手觀音,金碧輝煌讓人移不開眼睛。杭州的冬日裡,巍峨的灰瓦白牆與午後的清淨藍天,在這裡走上一圈,人的內心都會被這宏偉壯闊的風景所感染。
凌霄閣
再往上走,便是凌霄閣。作為徑山寺的標誌性建築,凌霄閣在參天古木的圍繞下,顯得格外清靜安寧,絕對是修生養性的好地方。
從臺階拾級而上,才能來到凌霄閣的臺前。站在欄杆前俯瞰整個徑山寺,風景盡收眼底。屋簷上垂掛下來一排鈴鐺,風替它帶去了對世間的祝願。半開的窗宇和悠閒走過神態平和的僧人,讓人能窺見這寺廟生活的一角清淨平和。
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閣、素食館、凌霄閣、禪堂、大慧院等基本建築現已基本完工,後續還將陸續竣工藏經樓、客堂等。預計到2021年,整座寺院將全面落成。這座隱沒在峰巒疊翠裡的千年名寺,屆時將重現「東南第一禪院」的盛況。
回歸的禪意
/ 消失的唐宋都到了京都鎌倉 \
徑山寺被稱作杭州「小京都」,他們都同樣擁有著濃濃的典雅韻味,莊嚴、寧靜的古寺,在一剎那就捕捉到了來自日本京都的風韻。但不僅僅是京都,徑山寺也可以被稱為「下一個鎌倉」。在徑山寺復建時,為了恢復宋代徑山寺的模樣,參考的就是鎌倉的建長寺。
但其實日本的很多建築都是模仿唐宋時期中國的建築,建長寺本身就是在元代模仿徑山寺所建造的。歷史輪了一圈,我們難以去深究『消失的唐宋都到了京都鎌倉「,但我不免惋惜,就連我們如今為了追溯過去的建築,都要被套上一層「小京都」「小鎌倉」的名字。
曾幾何時,我也希望能夠聽到我們對於中式風格的自信和認可。五千多年文化傳承的基礎上,要尋找到屬於自己的端莊、和諧、素雅、歸真的模樣。
徑山寺重新回歸到我們的視野,我也欣喜,畢竟身邊有了禪意。
《各位看官,杭州即將過來銀杏季,請準時赴約!》
《不會吧,不會吧,2020都要結束了你還是顏控?》
《 脫口秀六獸、博博專場開票丨無聊齋雙巨頭齊聚西戲》
電話:18705812530
圖:董小姐,周敏(實習),徐杉杉(實習),任申(實習)
【來源:杭州電視臺少兒頻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