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有哪些令人愛不釋手的物件?
「一條的『戻り橋』、二條的『生藥屋』、三條的『みすや針』、四條的『芝居』、五條的『橋弁慶』、六條的『本願寺』、七條的『挖白薯』、八條の『挖竹筍』、九條の『蔥』、十條的『羅城門』」——說的就是京都從北到南的十條主道上的名物。
文|丁小貓
圖|丁小貓
插畫|yoyo
松榮堂:線香裡的京都四季
季節交替之時,最先察覺的是嗅覺的變化。再走過鴨川上的三條大橋,等間隔的人們就早早坐了出來,古都清冽的空氣中略有了些陽光的暖意,又有非常細微的植物香氣,沿岸那些櫻樹鼓脹起來的花苞,不加掩飾的生機勃勃。
每當到了這個時候,就想買春天的線香。京都的老香鋪不少,一直去的是松榮堂,初來乍到時對香道一無所知,偶然去做了次採訪,就算是入了門,從此成為忠實顧客。
1705年創業的松榮堂,如今延續到第12代,即便在不缺百年老店的京都,長達300多年的歷史,也算是老鋪中的老鋪了。那一次在採訪對象的推薦下,買過一盒京線香的組合,說是經典款。講究的是取名的藝術,文字中是京都歲時記:「のきば」,日語裡寫作「軒端」,有「簷前」之意,古來有「軒端之梅」的說法,是在京都春寒料峭之時,開在屋簷前的梅花姿態;「京櫻」,應的是櫻花季的景,在谷崎潤一郎的《細雪》和川端康成的《古都》中都有登場的京都的櫻花,比別處更加優雅和雍容華貴;「五山」,京都的夏季風物詩五山送火,用了印度邁索爾的白檀為基調,也許是思念故人的沉靜味道吧;「京にしき」,寫作「京錦」,若是你見過一次嵐山的深秋,便會知道流轉在千年之間的紅葉盛景,果真如錦繡一般;「金閣」,在白檀中摻入了桂皮,有些許不易察覺的澀味,讓人聯想起鏡湖池中的金閣倒影。
在一盒香裡濃縮了京都的文化和歷史,是我喜歡松榮堂的原因。後來又零零散散買過一些其他的香,去年夏天鍾情於荷花,花道課上學了好幾次,知道這花是佛花,有著生與死的隱喻,跑去好幾間寺院裡觀荷,直到夏日衰敗,竟也在松榮堂買到一款「荷花」,卻是意料之外的濃鬱香甜。忍不住又買了很多這個系列送給朋友:「森林」、「煎茶」和「薄荷」,都是純粹的自然味道,而叫做「咖啡」的那一款,就真的有些微妙了。
愛用的香盤也是在松榮堂買的,靛青色的底色中有煙花綻放。香立是七夕時節的限定販賣,入道雲下綻放著藍紫兩色的朝顏,又有蜻蜓立在上面,完全是動漫裡的夏日景象。搭配在一起用,就覺得是一個關於「短暫」和「瞬間」的組合,煙火的轉瞬即逝,朝顏的朝開夕謝,以及線香,所謂一炷香的時間,也是宇宙的時間觀。
松榮堂又有叫「旬」的系列,四種味道就是日本的四季流轉:春天叫「青春」,夏天叫「朱夏」,秋天叫「白秋」,冬天叫「玄冬」。再具體一些,也有根據時令來的,招架不住的總是語言的優美:「花咲月」,陰曆三月,此時需要甜蜜的桃花香味;「卯花月」,陰曆四月,應該是稍稍長出新芽的櫻花味道;「涼暮月」,陰曆六月,需要從酷暑中沉靜下來生活,便營造出水沫四濺的清涼感;「時雨月」,陰曆十月,秋冬之交的陣雨忽降忽止,這個時候是穩靜的菊花香。
配合以四季主題的香立,就更加是理想的京都模樣了。例如「花咲月」就是以東山為背景的淡粉色的櫻花,在春霞之中滿開了。「卯花月」是蝴蝶飛舞在陽光下的卯花之中,「涼暮月」則是靜靜矗立在水邊的一隻翡翠鳥。「月見月」是被寧靜的露草和芒草裝點的秋夜,掛著一輪碩大的月亮,中秋這天京都各個寺院神社舉辦的月見會,就是這樣明亮的圓月。「時雨月」是被秋雨潤溼的雛菊,「霜降月」則是一株生長在草棚裡的牡丹,去年我在奈良山寺裡第一次見到了同樣的場景,日本人為了防止花朵遭冰雪凍傷,總是在冬日裡替它們搭起尖尖的棚子。
如今再去松榮堂,總去產寧坂上的那家,因為就在清水寺腳下的緣故,街道上永遠熙熙攘攘。但若是從幾米之外就開始聞到香氣,便知道是香店快到了,就循著味道向前。這家店有專門的限定商品,是每個季節的「時令之香」,春天裡第一次來造訪,玄關點著一根「櫻之時」,當然也擺出來了櫻花的香立。
這時才能買到的限定季節香,有一款叫「春彼岸」,指的是3月18日到24日之間,以3月21日的春分為中點,加上前後3天,一共7天時間。在晝夜長短相同的春分之日,太陽是從正西方沉下的,因此佛教裡便認為阿彌陀如來的西方極樂淨土在這一天可以與人世相通,需要點燃一根香,祭拜祖先,默默祈願。也還有一種名叫「春陽」的高級線香,頗有春風凜冽之感,好在那些許的苦味。
聽說松榮堂有一款叫「堀川」的白檀香,才是最受歡迎的人氣商品,以至於很多老鋪旅館和高級料亭都會點一根在玄關裡。我曾經去過某家旅館,因為客人總問起「那是什麼味道?」,終於特別寫了個公告介紹這香,又文藝地感慨道:「你們在旅途中會被什麼樣的東西治癒呢?美麗的景色、美味的料理,還是愉快的對話?這些都是令人歡喜的存在呢。那麼,你們會被香味治癒嗎?我們想:旅行目的地旅館裡的優雅的味道,也是讓旅途變得豐富多彩的重要元素呢。」
後來又知道,松榮堂最早是做宗教用香的,幾百年來一直是京都和奈良很多寺院的御用香鋪。興福寺的東金堂專用的是「藥師香」,藥師寺的藥師如來之前點著一根「琉璃香」,東寺的線香則是「風信香」,名字來自空海的書法作品《風信帖》……如果某位旅人對清水寺、東大寺、醍醐寺、金閣寺、銀閣寺、建仁寺、神護寺這些寺院尚存有嗅覺記憶,那他念念不忘的源頭也許就是松榮堂。
日子久了,去寺院裡總能準確辨別出松榮堂的味道,寫稿時偶爾點一根,在寺院裡停留的片段就會浮上心頭來,有時候是一尊佛像,有時候是一扇圓窗,有時候是一陣雨,有時候是一縷煙,總有一種置身於山寺之中的感覺,令人非常歡喜,又非常平靜。
這時就會想起第一次去松榮堂採訪,那個負責宣傳的中年男人告訴我,自己本來是個理科生,誤打誤撞進入香店工作,這裡存在著一個他之前從來不知道的世界,「一個完全感性的世界」。
鳩居堂:你有多久沒寫過一張明信片?
有一年,友人收到來自日語老師明信片,祝賀她順利畢業。那張明信片上有滿開的櫻花於東京塔之上,頗為符合我心中對於一個四月午後的完美詮釋,十分喜歡。在網上苦尋一番,終於找到了鳩居堂,然而因為過了時節,處處售罄,再也沒有找到同樣的一張。
自此知道了鳩居堂。1663年創業的老鋪,355年來一直開在本能寺對面,雖然也賣香,但畢竟不如松榮堂戳中我。每次從Smart吃完雞蛋三明治出來,總要去鳩居堂轉一圈,為的只是滿貨架的明信片和信紙,因為總隨著季節變化的緣故,屢有新鮮收穫,連寫信的心情也變得不一樣起來。
偶然闖入鳩居堂的旅人,興許會突然想給自己寫一張明信片,因為這裡幾乎能找到所有京都神社寺院和各種祭典的主題,應時應景,能成為美好的旅行回憶。我在三月裡又來了一次,記住了銀閣寺、桂離宮、月下的龍安寺石庭、雨中的清水寺本堂,也有祇園舞妓、女兒節的雛人形、滿開的淡墨櫻。
此時專門要看的是應季的花草主題明信片,3月裡陳列出來的有山茶花、洋水仙、牡丹、春蘭、菜花、蒲公英花、櫻草、桃花、紫羅蘭、鬱金香、含羞草,甚至還有薺菜。晚些時候進入夏天,就更加豐富了:有植物:花水木、山吹、紫陽花、薔薇、菖蒲、朝顏和向日葵;亦有風物:西瓜、金魚、花火、風鈴、團扇、彩虹、入道雲和螢火蟲。秋季裡的花草是女郎花、紫式部、吾亦紅、芒草、彼岸花和紅葉,還有果實:石榴、慄子、柿子和銀杏,自然也是有一輪中秋明月的。即便到了萬物凋零的冬天,也有菊花、報春花、一品紅、南天和柚子可以選……貨架上每月更新一次陳列,全年加起來竟有超過200種。
這些都是鳩居堂最受歡迎的四季花草風物系列,據說是從1978年的一枚山茶花圖案開始的。如今依然在花開的季節販賣著,有紅白兩款,碩大的山茶花綻放在明信片最上角,剩下來大片留白。「留白」是鳩居堂的明信片哲學,它找來浮世繪出版社的設計師,就是想要借用這種日本傳統藝術的「餘白之美」。普通的明信片都是正面印畫,反面寫字,而鳩居堂的留白則是為了讓人們把字直接寫在圖案旁邊,因為文字才是一張明信片的主角。
「真想看看全部季節的樣式都擺在一起是什麼樣啊」,經常有顧客這麼說,於是鳩居堂乾脆出版了一本書:《鳩居堂的明信片花歷》。這本書最有意思的是,邀請了生活家吉澤久子來書寫明信片範本,例如在水仙的一枚上,如此寫道:「不記得是在哪一本書上讀到過,美國繪本作家塔莎·杜朵把水仙的球根投擲到庭院裡,落到哪裡就種在哪裡。把這個故事說給外甥聽,他也效仿著這麼做了,但是在狹小的庭院裡做這件事,根球似乎飛進了鄰居家的庭園裡。令人大笑。你今年也種植水仙了嗎?」
如此一來,水仙的故事也能成為回憶了。這是鳩居堂的明信片令我想起的事情:在被手機和電腦挾持了生活的現代,當人們步入社會之後,寫字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少,除了年賀狀之外,幾乎不會再寫信和明信片。看似漫不經心,也許只是說著水仙花的事情,卻又非常儀式感地分享著和季節的相遇,是一種多麼令人懷念的舊式溫情。
鳩居堂也賣各種紙製品,信封也好金袋也好,新年結婚葬禮,不同場合有不同的專用,還有專門封口的貼紙,四葉草的圖案最為可愛。筆墨紙硯也都種類齊全,難免會埋怨自己不好好寫字。
對了,三月裡我再去的那次,驚喜地和東京塔櫻花明信片重逢了。又買了一張嵯峨野的落柿舍,是我在嵐山一帶最喜歡的小小的寂靜寺院。並不捨得寫了送人,帶回家裝在玄關的相框裡,和浦澤直樹的20世紀的少年,還有一年前從奄美帶回來的田中一村的畫放在一起,非常合拍。
三條本家みすや針:一根針裡藏著職人技
如果不是專程來尋,根本不會發現「三條本家 みすや針」的存在。我每周經過一次三條通的商店街,從沒察覺路口的小巷裡藏著全京都地位最高的老鋪。它實在是太過隱蔽了:門口立著一家佔卜店的招牌,似乎還挺有名氣的樣子,總有兩三個年輕女孩坐在門口等候。要經過佔卜店繼續往前走,穿過一個門洞,才會豁然開朗:眼前是一個小小的日式庭園,溼漉漉的水缽,山野草瘋長,迥異於外面那條遊客熙攘的繁華街,仿佛誤入異世界一般寧靜。石子小道延伸到庭園盡頭,一個小小的房間立在一棵大樹之下,在三月的午後流動著昏黃的燈光,像是茶室,卻是針店。只有在京都才會還留存著這樣的店,不賣別的,專注賣針400年。
「みすや針」多有名呢?京都有一首童歌裡唱道:「一條的『戻り橋』、二條的『生藥屋』、三條的『みすや針』、四條的『芝居』、五條的『橋弁慶』、六條的『本願寺』、七條的『挖白薯』、八條の『挖竹筍』、九條の『蔥』、十條的『羅城門』」——說的是京都從北到南的十條主道上的名物。三條通上的代表正是「みすや針」,這間位於東海道五十三次起點之處的針店,從江戶時代就一直開在此地,如今已經傳承到第18代,自1651年成為皇室的御用針司之後,便從後西院天皇那裡得到了「みすや針」的家號,據說因為制針是秘密技術,需要躲在御簾中進行的緣故。江戶時代後期,又有另一首歌唱出了京都的名物:「水、水菜、女、染物、みすや針、豆腐、生麩、鰻魚、松茸」,可見從當時開始,針已經是有名的京都伴手禮了。
然而即便是這樣的名店,也不過只有三四坪大小,延續著最初的格局,櫃檯後面只容得下一個人。那天推門進去,已經有4個顧客站在櫃檯前,錯身都很難。幾人並沒有在挑選針,正出神地聽著坐在櫃檯後面的老頭子講著新選組的八卦。
「從我們店往東走,大約2分鐘的距離,知道是什麼地方嗎?新選組的『池田屋事件』的發生地。從前聽某位歷史研究者說過,在池田屋騷動中被新選組追殺的其中一個長州藩志士,在那天逃到了我們到庭院裡」,老頭順手往窗外一指,「喏,就是在那裡,自殺了。」
「誒?!」眾人齊齊轉身望向庭園,發出誇張的感嘆。
「還有,近藤勇死後,被斬下的首級懸掛的地方,就在旁邊哦。」
眼前這個老頭實在不像店主,儼然是一副說書人姿態,四人戀戀不捨聽完故事,正要離開時,他仍在身後叮嚀:「別忘了去池田屋遺蹟看看哦!」
人都走光了,我才注意到櫃檯上擺滿了針,按長度粗細分類,裝在小小的紙包裡,陳列在木箱之中,數量壯觀。據說日式用針、洋式用針、刺繡專用等專門用針加起來,種類多達150種,不同於市面上的機器製品,全是由職人一根一根手工製成的。
針分為各種型號,挑花了眼,也不知買哪種好,便說是要送給友人,請老頭推薦。「那就6號吧,家庭裡比較普遍使用的型號」,遞過來一個小小的紙包,裝著25根針,432日元。
也是聽老頭說,「みすや針」有個特點:看起來針孔比市面上其他針要小,因為職人花了長時間打磨成正圓形的緣故,針孔實際上更大,穿線也容易許多。而針尖必須要磨出一個不會傷害布料的角度,細微至幾乎看不見。制針和煅刀一樣,都是鐵的刃物藝術,其中的嚴格苛刻,是要求在肉眼看不見的細微之處也打造至極致。所謂日本職人的細節控,在一根針上就表現得淋漓盡致了。
興許是為了與時俱進,迎合年輕人的審美吧,店裡還擺著各種貓狗造型的針,也有女兒節雛人形的限定套裝,5根3240日元,價格真是一點都不可愛。不過最受歡迎的倒是裝在桐箱裡的家用套裝,包括針、線和剪刀在內共有7種產品組合,據說是老闆娘自己平時常用的幾種,也很小巧,便於攜帶。
「みすや針」的店鋪雖然很小,顧客卻總是絡繹不絕,大多都是熟門熟路的樣子,走進來總是先和老頭聊幾句,在容不下第6個人的狹窄店鋪裡,人和人之間突然消失了距離感,短短幾分鐘就熟絡起來。那日我臨走的時候,站在庭園裡看著店裡的熱鬧,人們圍著老頭,大約是又說起了什麼新的故事。
那樣的時刻,心裡突然湧起信賴感,在這京都小小的一隅,尚存著交流的樂趣。又覺得職人技這件事,興許不只是對待物品,也是對待人的態度。這間庭園裡的泥土裡埋著多少針呢?那日我買好了針,老頭是這麼教我的——
「使用完之後,一定要把針好好地裝進桐箱裡,這樣便不容易生鏽,能夠長久地使用下去。用舊了或是折斷的針,推薦裝進瓶子裡,埋在庭園的泥土裡。我們家的針是用鐵製成的,生鏽之後,就讓它返還自然吧。」
ウサギノネドコ:和風一起生存的蒲公英標本
準確說來,我是在一乘寺的惠文社書店遇到Sola cube的,雜貨專區擺放著一個四角形的蒲公英標本。把蒲公英封存起來這個主意實在是有點妙,但價格並不便宜,稅後要5000多日元,猶豫多時,再去時終於下定決心要買,卻已經斷了貨。
「之前那個蒲公英標本嗎?是ウサギノネドコ的Sola cube系列,或許你可以直接去店裡買。」惠文社的小哥給我指了條明路,這才一路奔到了西大路御池去。也是在造訪過ウサギノネドコ之後,才知道蒲公英標本不得不賣這麼貴的理由:Sola cube是以「植物的造型美」為主題的一個系列,將植物的種子、花朵和果實密封進一個4釐米的樹脂立方體中,也要由職人一個一個手工製成,完成一個立方體大約需要1周到10天的時間。而蒲公英又是所有植物中密封起來最難的一種,要知道,一朵蒲公英上大約有超過200根纖細絨毛,在它們就要四散的瞬間密封起來,需要非常精湛的職人技術。
聽過了這樣的故事,更加堅定要買下一個蒲公英標本,更何況店員還告訴我:「蒲公英的宙語是『和風一起生存』哦!」
「宙語?那是什麼?」
「Solacube這個詞組中的Sola,在日語中有『宇宙』的意思。當人們在觀植物的時候,哪怕只是像這樣非常小的植物,也能察覺到其中包含著一個宇宙。」
於是有經典款的松果,宙語是「反骨精神」,風船葛是「愛的證據」、鬼胡桃是「共存共榮」,水杉的果實是「穿越時空的再會」,紅豆則是「幸福的護身符」……生命體無法被複製,封入植物的大小、顏色和形狀各自有差異,各自的宇宙觀亦有細微差異,每一個標本都是獨一無二的。
終於買了那個蒲公英標本,和清水寺的紅葉,東京的櫻花一起放在書桌上,形成了一個新的宇宙。
其實Solacube系列也有櫻花標本,每年會在3月初和3月中旬各上架一次,因為很快售罄的緣故,很多愛好者會守在中午12點準時開搶。櫻花標本有四種:日本人眼中的櫻花代名詞染井吉野,花朵最為豐滿的安行寒櫻,最早開花的河津櫻,以及平安神宮的名物八重櫻。在京都自然就想要一朵八重櫻,令人感覺留住了古都的花季。
在ウサギノネドコ的店裡,更引人注目的其實是各種礦物和動物標本,像是一間小型博物館。以黃鐵礦和紫水晶標本為代表的Sola cube Mineral系列,說是礦物迷的心頭好。以微生物為模型鐳射鵰刻的Sola cube Micro系列,為了準確表現微生物的細節,還找了相關學術研究者監修,幾乎就是科學模型了,蟲卵、團藻、病毒、放散蟲、太陽蟲……名字聽起來挺噁心的,標本卻呈現出一種不可思議的透明之美。至於動物標本,頭顱掛得滿牆都是,最新推出的是海膽的骨骼標本,竟然做成了可愛的蘑菇樣子。
最近一次去ウサギノネドコ才知道,兩年前商店隔壁又開了家餐廳,其中有一道在京都美食界中盛傳的料理:隕石咖喱。以隕石為靈感的咖喱飯,端上來黑乎乎的一盤,像是宇宙黑洞,如假包換的真黑暗料理。商店和餐廳都建在一棟京町屋的一樓,它們的樓上被改造成了民宿,每天限定接待一組客人,能在宇宙的世界裡住一晚,興許也是奇妙的事情。
京都局部地圖(九)
沒看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