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大學為什麼能產生那麼多諾貝爾獎得主?

2020-11-30 和風日本留學

京都大學再次斬獲諾貝爾獎!截止目前,京大已誕生了11名諾貝爾獎得主!

最近,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揭曉,該獎項授予了約翰·古迪納夫(美國)、斯坦利·惠廷厄姆(英國)和吉野彰(日本),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研發領域作出的貢獻。

其中來自日本的得獎者吉野彰正是畢業於京都大學工學部。

吉野彰是日本第27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學者,是繼2010年的鈴木章和根岸英一之後的第8位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也是從京都大學畢業拿下諾獎的第8人。

在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公布以後,京都大學也在第一時間在官網上公布了校長山極壽一的賀信。

截止到目前,京大畢業並且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有8位,如果加上與京大有關的諾貝爾獲獎者則是11位。

在去年的時候,京大也誕生了一位諾獎獲得者,畢業於京大並且擔任京都大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特別教授的本庶佑是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得獎者之一。

不僅連續兩年誕生諾獎獲得者,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日本人也是出自京都大學。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東野圭吾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神探伽利略》,其中福山雅治主演的物理學怪才「湯川教授」大家應該還記得吧?

這位湯川教授的形象就是參考畢業於「京都帝國大學」(京大舊稱)的著名物理學家「湯川秀樹」,他從理論基礎上預言了介子的存在,通過此理論,也成為了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日本人。

為什麼京都大學會屢拿諾獎呢?這跟京都大學的學風也有一定關係。京大一向以自由的學習氣氛和嚴謹的學風著稱,有京大學生說:「在這裡學習有種自由感,校方在學習和生活上從不施加過多的壓力,有志者致學,無志者盡興,各聽其便,互不幹擾。」

那麼,今年這位諾貝爾獎得主在京都大學的學生時代是怎樣度過的呢?

吉野彰進入京都大學工學部,在攻讀完本科課程以後,又進入京都大學的大學院工學研究科石油化學專攻進行深造。

這期間,吉野彰並不是人們想像中的只有埋頭做研究。他加入了京大考古學研究會,參加了許多遺蹟發掘和保護工作。他和京大的考古同好們的考古調查報告,現在還被收藏於日本國會圖書館。不僅如此,他和妻子也是通過考古研究會相識的。

※ 前排左三為大學時代的吉野彰

考古學看似與最先進的化學研究完全搭不上邊,吉野彰卻說:

「物的証拠で仮説を証明する。新しいものを見つければ通説は過去のものとなり、道が開ける。研究開発と同じ。」

(譯:考古學通過實際存在的證據去證實假設。只要發掘了新的東西,過去的定論都會翻篇,從而開闢出新的道路。研究開發也是如此。)

並且說在京大度過的學習時光是自己「人生で最も有意義だった(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一段時間。

在京大學習的這6年,不僅奠定了他作為日本頂級學者的學術基礎,更培養了他作為科研人員應有的堅韌意志和品格。

自由的學習氣氛和嚴謹的學風並不矛盾,京大始終認為:學習是自願自覺的行動,要靠自己的責任感和不懈的努力,京大的特色就是要培養具有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的人。

因而在這種學術氛圍裡用不著擔心這種「過分」的彈性會導致放任自流。事實上,在京大要想拿到學位要比其他學校(包括東大)困難得多。

同時,京都大學位於日本歷代的古都,有著悠久的日本傳統歷史和文化,遠離日本的政治中心和繁華的大城市,為學者準備了潛心治學的理想場所。

京大優美的校園自然環境,京都人那種「優哉遊哉」的生活方式,這些獨特的學術環境與京都大學成果纍纍、人才薈萃都是分不開的。

作為一所日本頂尖的研究型大學,京大學科設置之全、研究成果之豐富,足以和東京大學媲美。在科學研究方面,培養的人才和成果都不少,因而被人們稱為「科學家的搖籃」。

對很多人來說,京都大學最吸引人的還是強調學生的自主權、尊重學生意見的自由學風,如果討厭條條框框的話,來京都大學上學就對了。

相關焦點

  • 日本京都大學為什麼擁有這麼多諾獎得主?
    京都大學為什麼擁有這麼多諾獎得主  文/張豐  發於2019.11.4總第922期《中國新聞周刊》  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吉野彰成為了網紅級人物。中國網際網路上到處流傳著他年輕時常去的夜總會的媽媽桑接受採訪的視頻。看到媽媽桑被電視臺記者找來,吉野彰笑得就和小孩一樣。
  • 日本京都大學:九個諾貝爾獎得主出自該校
    日本京都大學國際交流推進機構韓立友準教授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本次展會,獨立行政法人日本學生支援機構將率領近40所國立大學和私立大學一起參展,並在現場舉辦「留學日本三部曲」講座,提供免費諮詢以及日本升學輔導服務。
  • 我們剛從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畢業的「京都大學」交流學習歸來
    吉野彰畢業於京都大學工學部,現任旭化成名譽研究員、名城大學大學院理工學研究科教授。他是繼2010年鈴木章、根岸英一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後的第8人。今年夏天,昂立日本關西研學團的同學們在京都大學交流學習,聆聽京都大學老師的講座。在校園裡感受京都大學的校風、學風,與大師對話、體悟靈魂的共鳴。
  • 這些都是京都大學諾獎獲獎的知名校友
    這些都是京都大學諾獎獲獎的知名校友京都大學是一所世界級頂尖的研究型大學。作為日本國內的最高學府之一,京都大學在全球都享有很高的聲望,其培育出的人才和學術成果享譽世界,被譽為「科學家的搖籃」。我們來看看獲得諾貝爾獎的知名校友有哪些。
  • 申請京都大學研究生難度很大嗎?
    眾所周知京都大學是世界著名的頂級研究型日本國立綜合大學,對於京大師生引以為傲的事有很多,其中有一條就是,到2014年為止,京都大學已經誕生了9位諾貝爾獎得主。這可以充分彰顯出,京都大學在日本乃至世界學術界的重要地位。
  • 日本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野依良治:小研究也能產生大價值
    日本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野依良治:小研究也能產生大價值 澎湃新聞記者 王心馨 2019-10-30 16:55 來源:澎湃新聞
  • 有那麼多諾貝爾獎獲得者的伯克利大學怎麼才排在22名左右
    這項技術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正在為新的癌症療法做出貢獻,並可能使治癒遺傳性疾病的夢想成真。News美國大學排名中,為什麼伯克利分校只排在22名左右。這主要與伯克利是一所公立大學和各項考核指標的權重有關,在U.S.
  • 2021年京都大學4月入學出願指南!外國留學生必看
    京都大學(日語:京都大學/きょうとだいがく Kyoutodaigaku *),簡稱京大(きょうだい),是一所本部位於日本京都市左京區的國立研究型大學,是在日本僅次於東京大學的學科齊全、規模宏大的國立綜合大學。
  • 她被日本京都大學等名校錄取!
    在2020年度的日本大學招生考試中,成都外國語學校日語班尹一茜同學以優異的日本留學生考試(EJU)成績及出色的校內考表現,被日本知名學府——京都大學工學部建築專業錄取!她還同時合格了東京工業大學、橫濱國立大學等日本一流大學,為成外日語學生輝煌的日本留學之路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 日本最高學府 - 京都大學
    剛剛獲獎的吉野彰也是日本第8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繼去年的京都大學特別教授本庶佑之後,吉野彰成為第27名獲得諾獎的日本人。如果包括在日本長崎出生的英國籍作家石黑一雄在內,生於日本的獲獎者增至28人,日本離自己早先制定的目標只有幾步之遙了!吉野得知這一消息後,出現在等待於東京都千代田區的媒體記者面前,並表示「很榮幸獲得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萬分感謝」。
  • 都是黃皮膚,日本人憑啥拿那麼多諾獎?
    為什麼日本那麼多諾貝爾得主?我們和日本相比,哪裡做的不妥當?2000年以後的日本諾貝爾獎得主的獲獎研究成果大都是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前後取得的。換言之,日本21世紀初期的諾貝爾獎獲獎者大多數是在日本將研發費投入佔國民收入之比提高到2%之後才取得重大科技突破的。這一點非常重要!德國、法國,尤其是韓國近年來的研發費佔國內生產總值之比也相當之高,但卻沒有像日本一樣培育出眾多諾貝爾獎得主。
  • 日本京都大學國際環境管理英文項目詳細介紹!
    京都大學(Kyoto University),日本頂尖學府,本部位於日本京都市左京區,擁有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京都大學生存圈研究所等多個世界頂尖且唯一的科研機構。迄2019年,京都大學已誕生了11名諾貝爾獎(亞洲地區諾貝爾獎得主數量最多的大學)畢業生在科研學術界乃至政界商界普遍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全球都享有極高的聲譽,被譽為「科學家的搖籃」。此外,京都大學也是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日本文部科學省的「超級國際化大學計劃」A類頂尖校和指定國立大學。今天,日本君將為大家介紹的是京都大學國際環境管理英文項目。
  • 京都大學之專業優勢
    京都大學,簡稱京大,是一所本部位於日本京都市左京區的頂尖研究型綜合國立大學,近畿地方最高學府,在日本與東京大學齊名的學科齊全、規模宏大的國立綜合大學,日本繼東京大學之後設立的第二所舊制帝國大學。作為日本最高學府之一,京都大學在全球都享有很高的聲望,被譽為「科學家的搖籃」。
  • 京都大學aao的具體要求有哪些?
    作為日本超一流國立大學,京都大學一直備受各國學子青睞。根據京大統計,2010年-2019年,學校留學生人數不斷增加!而且京都大學也有獨特的AAO申請制度,本文蔚藍留學老師為大家介紹一下京都大學AAO審查流程和材料:關於AAO,京都大學的網站上是這樣公示的:中國大陸、香港、臺灣の大學を卒業又は卒業見込みで、京都大學へ研究生または大學院生として入學を希望する志願者。(中國大陸、香港、臺灣の大學を卒業し、他國及び日本へ留學経験のある志願者を含みます)。
  • 同樣得益於晚清賠款,清華大學和京都大學,誰更勝一籌?
    那麼如此巨額的賠款,列強們是怎麼瓜分的呢?我們可以從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校長詹姆士在1906年給美國總統羅師傅的一份備忘錄中,看到答案:哪一個國家能夠做到教育這一代中國年青人,哪一個國家就能夠由於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業上的影響取回最大的收穫。也就是說,美國希望藉此造就一批中國未來的社會領袖,而他們將來一定能願意並且有能力傾向於美國的利益。
  • 分享:我在京都大學的留學生活
    本文作者:美女(姓名匿了)國內某雙非一本的外國語大學本科畢業,17年10月成功申請到京都大學讀研究生。2018年2月順利通過京都大學修士考試,同年4月正式入學京都大學修士課程(博士前期課程)。受維波君老師邀請,來如實敘述下這半年多的京都大學的留學生活。初遇京大2017年9月29號,是和教授約定見面的日子,也是第一次走進京大。
  • 卻出了11位諾貝爾得獎者,日本這所大學真牛
    1970屆畢業生,而這也是繼本庶佑獲得2018年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之後又一位京都人,這也不禁讓我們深思:為何這所屢次排名在我國清華北大之下的京都大學,能培養如此多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吉野彰在吉野彰今年為京都大學再收穫一座諾貝爾獎座之後,目前京都大學已經誕生了11名諾貝爾獎得主,堪稱是「諾獎收割機
  • 在日本京都大學就讀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京都大學是僅次於日本東京大學的頂級學府。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京都大學:放蕩不羈愛自由!京都大學從初代校長木下廣次開始就堅持自由的學風,尊重自由的研究。由於獨樹一幟的大學學風,使得學生自主性極高,所以出現了罕見的開學典禮、畢業典禮的奇裝異服現象,不過如今也變成學院的傳統特色。
  • 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和武田製藥啟動iPS細胞應用研究聯合項目
    2015年12月17日/生物谷BIOON/——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Center for iPS Cel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CiRA)和武田製藥公司(Takeda Pharmaceutical Company Limited,Takeda)2015年12月15日宣布:啟動聯合研究項目,開發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的臨床應用
  • 19年19位諾獎得主!日本人是如何成為「諾獎收割機」的?
    相比之下,算上吉野彰,日本已經總共產生了27位諾獎得主,其中有三分之二(18位)出現在2000年之後,平均一年一位!那麼,究竟是什麼力量讓日本可以在新世紀迅速成為諾獎收割機的呢?1失去的三十年中,日本並沒有失去科研提起日本,經濟學界經常會說到一個詞——「失去的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