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大學:九個諾貝爾獎得主出自該校

2020-12-05 中國網教育

中國網11月2日(記者 王龍龍 實習記者 趙亞楠)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主辦的2013中國國際教育展11月2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拉開帷幕。

記者了解到,今年參展國家和地區達到42個,國家展團達到22個;繼法國、俄羅斯、歐盟、加拿大、美國、英國、義大利、德國成為主賓國之後,今年值此中西建交40周年之際,西班牙成為主賓國。

中國網記者了解到,今年的海外院校參展超過600家,逾2,000多位海外院校代表將蒞臨展會,展開留學諮詢活動,面對面直接解答學生和家長關心的留學動態、就業前景、學科專業、籤證信息、獎學金政策等,並且在現場組織多場留學講座,推介其所在國的正規院校、籤證要求、教育質量認證制度以及優質國際課程等。

日本京都大學國際交流推進機構韓立友準教授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

本次展會,獨立行政法人日本學生支援機構將率領近40所國立大學和私立大學一起參展,並在現場舉辦「留學日本三部曲」講座,提供免費諮詢以及日本升學輔導服務。日本的知名學府如日本大學,早稻田大學、神奈川大學等將亮相展會。

日本京都大學國際交流推進機構韓立友準說,日本京都大學是繼東京大學之後成立的日本第二所國立大學,創建於1869年,目前綜合實力排名日本第二。京都大學現共有10個學部,各學部所屬系科及附屬設施有文學部,含文學、史學、哲學及人際學4系,共51個講座,並設有文學博物館、中亞研究所等。

韓立友準說,日本京都大學學風自由,日本第一個諾貝爾物理獎、化學獎、生物獎都是京都大學的畢業生。現在我們學校已經有九個諾貝爾獎得主和兩個菲爾茲獎得主,特別是在追求自然、追求科學、追求真理這一塊,京都大學應該是亞洲的國家當中,獲得菲爾茲獎、諾貝爾獎最多的學校。

韓立友準說,2009年開始京都大學部分留學項目用英語授課,很多專業即使不會日語也可以到京都大學留學。另外,我們也在積極的申請一些獎學金的項目,可以給中國的優秀學生提供獎學金。京都大學與中國有很多友好學校,如北大、清華、復旦、上海交大、浙大等。京都大學和中國的友好學校都有交換留學生和暑期夏令營活動,希望通過交流學習吸引一些優秀的學生到日本留學。

中國留學生去日本留學之前,最好能先取得託福的成績,日語能力考試的成績,另外,需要先調查一下學校的基本情況,特別是想學習的專業的基本情況。日本大學的大部分專業都是基礎研究,特別是國立大學,而中國是應用的專業很多。

相關焦點

  • 京都大學為什麼能產生那麼多諾貝爾獎得主?
    京都大學再次斬獲諾貝爾獎!截止目前,京大已誕生了11名諾貝爾獎得主!最近,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揭曉,該獎項授予了約翰·古迪納夫(美國)、斯坦利·惠廷厄姆(英國)和吉野彰(日本),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研發領域作出的貢獻。
  • 日本京都大學為什麼擁有這麼多諾獎得主?
    京都大學為什麼擁有這麼多諾獎得主  文/張豐  發於2019.11.4總第922期《中國新聞周刊》  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吉野彰成為了網紅級人物。中國網際網路上到處流傳著他年輕時常去的夜總會的媽媽桑接受採訪的視頻。看到媽媽桑被電視臺記者找來,吉野彰笑得就和小孩一樣。
  • 日本七所舊帝國大學,不輸中國「C9」聯盟
    至2018年,東大培養了包括11名諾貝爾獎得主、6名沃爾夫獎得主、1名菲爾茲獎得主、16位日本首相、21位(帝國)國會議長在內的一大批學術名家、工商巨子、政界菁英。東大位列2019自然指數世界排名11 ;2019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第25位 ;2020THE世界大學排名第36位 。
  • ZQ日本留學:諾獎哪家強?日本最高學府 - 京都大學
    沒錯,日本人又雙叒叕榮獲諾貝爾獎了!在這裡我們先恭喜恭喜~看到日本人又一次獲得諾貝爾獎,其實不少人是震驚的。誰也沒想到,自從1949年第一次斬獲諾貝爾獎以來,日本已經超過了德國、英國、法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諾獎大戶」了。要知道,早在2001年,日本出臺「第二個科學技術基本計劃」,提出「50年要拿30個諾貝爾獎」的目標時,著實受到了少數國家嘲諷呢。
  • 自損招牌 日本諾貝爾獎得主致歉
    原標題:自損招牌 日本諾貝爾獎得主致歉 > 1月22日,諾貝爾獎得主山中伸彌(左)出席記者會向公眾致歉 近年來日本學術界造假事件不斷,最新一起論文造假醜聞來自諾貝爾獎得主山中伸彌領銜的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
  • 日本19年拿了19個諾貝爾獎!盤點日本27位諾獎得主
    【#日本19年拿了19個諾貝爾獎#!吉野彰獲獎後現身,盤點#日本27位諾獎得主#】10月9日,日本研究員、71歲的吉野彰因鋰電池研究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他在隨後的發布會上表示「好奇是研究鋰電池的最大驅動力」。至此,日本諾貝爾獎得主增至27位。
  • 她被日本京都大學等名校錄取!
    在2020年度的日本大學招生考試中,成都外國語學校日語班尹一茜同學以優異的日本留學生考試(EJU)成績及出色的校內考表現,被日本知名學府——京都大學工學部建築專業錄取!她還同時合格了東京工業大學、橫濱國立大學等日本一流大學,為成外日語學生輝煌的日本留學之路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 日本諾貝爾獎獲獎者一覽:19年拿了19個諾貝爾獎「翼搏教育原創」
    到今年為止,日本是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亞洲國家,並且日本絕大部分的獲獎者均出身於七所舊帝國大學或學術研究懇談會(RU11)的成員高校。京都大學、東京大學和名古屋大學是迄今為止日本乃至亞洲誕生最多諾獎得主的高校。
  • 這些都是京都大學諾獎獲獎的知名校友
    這些都是京都大學諾獎獲獎的知名校友京都大學是一所世界級頂尖的研究型大學。作為日本國內的最高學府之一,京都大學在全球都享有很高的聲望,其培育出的人才和學術成果享譽世界,被譽為「科學家的搖籃」。我們來看看獲得諾貝爾獎的知名校友有哪些。
  • 日本諾貝爾獎得主稱新冠病毒是「中國製造」?
    網傳消息:日本諾貝爾獎得主、京都大學教授本庶佑稱新冠病毒是「中國製造」的消息在海外社交媒體廣泛散播。鑑定結果:謠言權威解讀:本庶佑教授4月底在京都大學官網上發布了闢謠聲明。他說,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帶來了痛苦和經濟損失,在全世界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苦難之時,「我和京都大學的名字被用於擴散虛假指控和錯誤信息,讓我感到非常驚訝」。
  • 19年19個諾貝爾獎獲得者,日本是憑什麼做到的?
    從1901年至今,諾貝爾獎已有近120年的歷史,累計頒發597次,共有919位個人和24個組織獲得過諾貝爾獎。在這其中,日本的諾獎得主是一個不得不說的群體。令人驚訝的是,本世紀以來,算上少數後來取得美國國籍的日本科學家,近19年間,獲諾獎的日本人已有19人,相當於每年誕生一位諾獎得主。
  • 日本京都大學國際環境管理英文項目詳細介紹!
    京都大學(Kyoto University),日本頂尖學府,本部位於日本京都市左京區,擁有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京都大學生存圈研究所等多個世界頂尖且唯一的科研機構。迄2019年,京都大學已誕生了11名諾貝爾獎(亞洲地區諾貝爾獎得主數量最多的大學)畢業生在科研學術界乃至政界商界普遍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全球都享有極高的聲譽,被譽為「科學家的搖籃」。此外,京都大學也是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日本文部科學省的「超級國際化大學計劃」A類頂尖校和指定國立大學。今天,日本君將為大家介紹的是京都大學國際環境管理英文項目。
  • 日本諾貝爾獎得主修洗衣機時得知獲獎
    參考消息網10月9日報導 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山中伸彌說,得到獲獎通知時,正在家中修理洗衣機。山中伸彌現年50歲,在日本京都大學任職。他8日在京都大學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我沒想到能獲獎。當天在家裡,洗衣機『咔嗒、咔嗒』響。我剛想修理洗衣機,手機響了,對方說英語。我得知自己獲獎。」
  • 哈佛劍橋諾貝爾獎得主超百位,清華北大和世界一流大學差距大
    諾貝爾獎是當代最權威的科學獎項,尤其是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三大自然科學類獎項,被普遍視為相應領域最有聲望的獎項。由於大部分諾貝爾獎得主都是由大學培養的,工作單位也多是大學,因此,觀察各大學諾貝爾獎得主的人數,能從側面反映各大學甚至各國的基礎學科研究實力。
  • 19年拿了19個諾貝爾獎,日本科學為何「井噴」?
    這些因素綜合起來,給日本的諾獎得主們創造了一個得天獨厚的教育環境和研究氛圍。 2 日本的國立綜合大學:以名古屋大學為例 下圖揭示了日本高校培育21世紀諾貝爾獎得主的情況。該圖採用的計分方式為:獲獎科學家在某大學讀完本科課程,則給該大學計1分;在某大學讀完碩士課程,也給該大學計1分;同理,在某大學讀完博士課程,也給其計1分。
  • 日本那些任性的諾貝爾獎得主
    作者:俞天任(騰訊·大家專欄作者)10月3日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授予解明了細胞中蛋白質分解的「自噬」機理的大隅良典東京工業大學名譽教授,而且還是單獨而不是和人共享。可能是這些年老拿諾貝爾獎,弄得有點審美疲勞,在日本連日本人拿了諾貝爾獎也上不了頭條。
  • 日本電氣工程專業解析及大學推薦
    作為一所世界頂尖的綜合大學,東大在2016年CWUR世界大學排名中名列世界第13位、日本第1位;其在ARWU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位列世界第20位、日本第1位。目前,東京大學設有10個學部,15個研究生院,11個附屬研究所,13個大學研究中心,3個附屬圖書館和2個高等研究所。除了本鄉、駒場、柏三個主校區,東京大學的附屬機構遍布全國。
  • 19年19位諾獎得主!日本人是如何成為「諾獎收割機」的?
    而日本的大學多數是研究型大學,風氣開明、自由,不以一兩所高校為尊,每個學校都有獨特的底蘊和優勢。舉個例子,成立於1897年的京都大學,是日本學術自由的一面旗幟;日本史上27位諾獎得主中,有9位來自京都大學。此次2019年獲諾貝爾化學獎的吉野彰,正是畢業於京都大學;而去年諾貝爾生理學獎/醫學獎得主本庶佑,也畢業於京都大學。
  • 日本再添一枚諾貝爾獎: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日本化學家吉野彰...
    圖源西日本新聞瑞典皇家科學院於當地時間10月9日宣布,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是京都木工學部出身的日本化學家吉野彰(71歲)、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機械工程系教授約翰·B·古迪納夫(97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化學教授M·斯坦利·威廷漢(77歲)等3人。其中共同獲獎者的古德伊納夫獲得了諾貝爾各獎的最高年齡獎項。獲獎理由是鋰離子電池的開發。
  • 2021年京都大學4月入學出願指南!外國留學生必看
    京都大學(日語:京都大學/きょうとだいがく Kyoutodaigaku *),簡稱京大(きょうだい),是一所本部位於日本京都市左京區的國立研究型大學,是在日本僅次於東京大學的學科齊全、規模宏大的國立綜合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