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邵丹攝
4月20號到26號是我省一年一度的「愛鳥周」。昨天,江蘇省「愛鳥周」啟動儀式在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舉行,數十名學生參加了觀鳥活動。據了解,目前,南京上空可以觀賞到的野生鳥類約有300種,在這些鳥兒當中,燕子相比10年前有所減少,而喜鵲卻逐漸增多。
南京有野生鳥類300多種
昨天上午,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裡,來了一群孩子,他們好奇地抬頭打量著天空,用目光捕捉著一隻又一隻小鳥。他們都是來參加江蘇愛鳥周活動的。作為這個一年一度活動的組成部分,昨天,有包括南京晨報小記者在內的眾多孩子在鳥類專家的帶領下,觀察、尋找各種鳥類。
在現場,不少孩子展現出了對鳥類方面很高的知識,他們僅僅憑藉鳥類的叫聲或是羽毛的顏色就能判斷是什麼鳥類。
而除了孩子,在愛鳥周的活動現場還有一群來自江蘇觀鳥協會的大「鳥迷」。他們手裡專業的望遠鏡和照相器材頗為引人注目。江蘇省觀鳥會專家庫克介紹,他們的觀鳥活動已經有了十來年的歷史,根據他們的長期觀察,發現在南京一共有野生鳥類大約300種。其中,既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東方白鸛、遺鷗、白肩雕,也有我們常見的麻雀、斑鳩等。
10年來,燕子少了喜鵲多了
當然,10年來,隨著城市的發展,在南京活動的鳥類也有了一些變化。庫克介紹,10年時間,鳥類變化的總體情況很難統計。不過,可以明顯感覺到的是,燕子在減少,喜鵲在增多。
而且隨著人類的活動,一些鳥類的習性也發生了變化。「烏鶇鳥很多人把它當成小八哥,全身黑色,但嘴是黃的。它會學習別的鳥的叫聲。」庫克說,自然界的烏鶇有很多叫聲都是模仿其他聲音比較大的鳥。有人類活動以後,有的烏鶇的聲音就像電動車報警器那樣。隨著城市的發展,南京可以觀鳥的地點也在減少。庫克說,考慮到對鳥兒的保護,目前南京適合公布的主要觀鳥地點包括,紫金山、老山森林公園、玄武湖、中山植物園、石臼湖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兩年一隻來自韓國的黑臉琵鷺每年都來南京歇腳。「每年10月份左右來南京吧,會在這邊呆幾天然後繼續往南飛行。」他說。
小記者愛上觀鳥的感覺
在昨天的愛鳥周活動裡,也有晨報小記者的精彩亮相。無論是鳥類知識的搶答,還是觀鳥活動抑或是畫鳥的活動裡都能看到晨報小記者們紅色馬甲的身影。
來自浦口實小三年級的黃欣怡是第一次接觸觀鳥活動。昨天她在家人的帶領下,和鳥類專家一起探訪了紅山動物園裡許多平時遊客不會去的樹林。
「這是第一次這樣看鳥,找到了四五種鳥。我覺得還挺好玩的,以後還想有機會去看看小鳥。」說話時黃欣怡顯得有些害羞,不過還是難掩對觀鳥的喜愛。
對此,鳥類專家也告訴記者,孩子們看鳥會受制於望遠鏡。組織孩子們完成這樣的觀鳥活動,更主要是希望他們從小能培養愛護鳥類愛護環境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