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向東飛比向西飛時差反應更嚴重?

2021-02-12 vansky

時差應該是旅行中最討人厭的事了。許多向東行的人又比往西走的更容易受時差影響。我們並不清楚為何這些人會有這種感受,不過科學家近來設計出一套模型,來模仿人體內專門計時的細胞,用數學說明為什麼從西向東走造成的時差更難捱。這項研究也讓我們更加了解該如何倒時差。
 
在人腦中央深處有個叫做下丘腦的部位(就在視神經交叉處正上方),人體自帶的時鐘就在這裡運轉。大約每隔24小時,2萬個位於下丘腦「交叉上核」的特殊節律調節細胞就會同步一次,向身體其他部位發出信號,告知身體現在是白天還是黑夜。這些細胞知道該打什麼信號,因為它們從環境中接收到光線刺激,明亮時就表示人該醒著,昏暗時就該睡覺。

然而,當我們跨過好幾個時區,譬如從紐約飛到莫斯科的時候,這些自以為通曉例行公事的節律細胞就被打亂了,不知該怎麼辦才好。我們的身體也糊塗了,因為它想要對時,卻不知道是什麼時間。結果就導致了時差。
 
馬裡蘭大學的物理學家米歇爾‧葛文(Michelle Girvan)參與了建構這套模型的工作,研究成果周二時在《混沌》(Chaos)期刊上發表。葛文表示,我們體內大部分內建時鐘都稍微慢些,在沒有持續穩定的光源信號時,比如跨時區旅行的時候,體內的節律細胞就會想讓一天更長一些。
 
「這全是因為人體內建時鐘的自然周期比24小時稍長一些,也就是說,在向西旅行、導致一天的長度拉長時,感覺會比向東旅行導致一天縮短時更好受一些。」
 
要解決時差問題,你可以讓體內時鐘儘快調整到與目的地的時間同步(有個智能應用可以幫忙)。所以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模型,將你的節律細胞、你對光線的敏感度、光線強度、跨越時區的多寡,以及我們稍稍失準的體內時鐘全都納入考慮。他們希望這個模型可以提供一個簡潔的方式,來解釋正常人的身體如何在沒有外在幹預的情況下,把時差倒回來。也就是說,我們在抵達與出發地相差3小時、6小時、9小時、12小時的目的地之後,不論旅程是向東或向西,身體節律細胞是如何根據新地點不同的光線信號(比如陽光、人造光,或雲層篩落的黯淡光線)進行同步的。
 
這個模型證實了我們已知的事實:一般來說,向西飛行導致的時差會比向東飛行的時差更容易克服。但它也讓我們了解到,有時跨度大的時差反而會比差距較小的時差更容易適應。
 
比方說,根據這個模型,在沒有任何額外努力的情況下,要把向西跨越了9個時區的旅程造成的時差倒過來,需要大約8天的時間。不過要是你向東跨越了同樣多的時區,想倒時差就得花至少13天。這比你環繞半個地球、跨越12個時區(大約是紐約到日本的距離)所需的恢復時間更長。
 
看懵了嗎?從這個模型看得出來,你的身體在試著適應不同地方的新光線信號時也很懵。模型還顯示出,一趟短於12小時、向東行的旅程,會比花費相同時間向西行更令人難受。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神經科學家戴維‧威許(David Welsh)說,時差的影響有多大,最終還取決於你是只早起的鳥兒還是夜貓子,「而大部分人都有點兒愛熬夜」。 威許研究身體節律細胞,不過他沒有參與前述研究。
 
如果你要進行跨越好幾個時區的旅行,比如從紐約到莫斯科,而你希望快點恢復正常感受,「你就要儘快去體驗與新時區作息相符的外在刺激」,葛文說。對於夜貓子來說,這有時就意味著早點上床。

相關焦點

  • 雙語閱讀 坐飛機往東飛時差反應更嚴重
    經歷過長時間飛行的旅客都知道,向東飛行時的時差反應比向西飛行時更加嚴重。 But now researchers may have now unraveled the mystery of why the condition seems to be worse in this direction of travel.
  • 從西向東和從東向西飛,哪個耗時更短?
    為什麼地球自轉對從東向西或從西向東飛行的時間沒有影響? 地球的自轉是否會影響從東到西駕車所需的時間,或者影響從西到東駕車所需的時間?從東到西穿過臥室和從西到東花的時間是不是不一樣?
  • 飛機朝東飛省油還是朝西飛省油?答案令人沮喪!
    如果從純地球自轉角度來考慮,無論是朝東飛還是朝西飛,兩者這沒有任何區別。但因為存在大氣環流,不同方向飛的時就會存在順風和逆風飛行,而且在地球不同緯度時還不一樣!但對於飛行員來說,寧願碰到逆風也不要遭遇強順風!
  • 如果飛機以1700公裡每小時向西飛,是不是永遠是白天?看完漲知識
    如果飛機以1700公裡每小時向西飛,是不是永遠是白天?所以有人在乘飛機的時候經過仔細觀察發現,如果飛機從東邊往西邊飛的時候,白天變長了,反之則白天變短了。有人就做了一個設想,如果讓飛機以1700公裡每小時的速度向西飛行,那人們是不是永遠見不到黑夜了?不得不說,這種想法還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理論和實際總是有一定的差距。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下,這個差距在哪裡?
  • 為什麼清朝京城的烏鴉早晨要向東飛呢?為什麼管太監叫烏鴉?
    次日晨曦,則又結陣蔽天向東飛去, 日落則歸,歷二百年而不變。過去京城曾有一首竹枝詞中寫道: 「晨鴉東去,暮鴉西歸。早叫蓑衣。晚叫無雨。」為什麼京城的烏鴉早晨要向東飛呢?其緣由看來有兩個,一是東方最先露出曙光;二是東邊平川萬頃覓食最易。京城的人對待烏鴉的好惡因人而異。
  • 假設地球自轉的方向由「自西向東」改為「自東向西」,世界會怎樣
    假設地球自轉的方向由「自西向東」改為「自東向西」,世界會怎樣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地球上,而地球又位於宇宙中,其中有關於地球的很多秘密都是我們人類想知道的,就比如說地球自轉,我們都知道地球的自轉都是自西向東運轉的,自轉一周的時間大概就是24小時,
  • 為什麼月亮自西向東繞地球轉,我們看到的卻是月亮東升西落?
    因為地球是自西向東自轉,所以被撞出去的物質(月球)也是自西向東繞地球轉。很多人可能有這個疑問,為什麼月亮自西向東繞地球轉,可是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卻是月亮東升西落?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得考慮地球的自轉。地球每天自西向東轉動一周,月球每個月繞地球自西向東轉動一周。這意味著它們的轉動速度相差巨大,地球比月球轉動得快。
  • 大河向東流 天上的星星為啥「參北鬥」?
    大河向東流哇 天上的星星參北鬥哇 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想必大家一定很熟悉吧?為什麼天上的星星要「參北鬥」呢?」想要問問題一:為什麼手機裡好像只有GPS?金天教授說現在絕大部分的智慧型手機都用到了北鬥導航未來北鬥導航將無所不在無論天上飛的
  • 張玉娘:百勞東去燕西飛
    閨情四首·卜歸南浦蕭條音信稀,百勞東去燕西飛。玉釵敲斷燈花冷,遊網乘空蟢子非。沉水齊心燃寶鼎,金錢織手卜靈龜。伯勞東去燕西飛大概就是代指戀人分別。伯勞東去燕西飛我之前還分析過,上次是辛勞的意思,這裡又成了分別的意思,含義還真多。夜晚寂寞無聊,古人就愛敲東西。比如趙師秀《約客》:「閒敲棋子落燈花」。敲玉釵的也不只是張玉娘,鄭會《題邸間壁》:「敲斷玉釵紅燭冷。」玉釵敲斷,形容等待時間之長。
  • 武漢向東,用「航天夢」點亮光谷北岸
    &34;飛架長江光電之捷聚合航天速度隨著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的落成及光谷光電子產業的迅速發展,讓武漢從&34;向&34;加速奔跑,新興產業逐漸成為武漢向東的&34;。為加快武漢新舊動能轉換,新興產業發展進程,光谷南北兩岸相連成為必然趨勢。
  • 中國和美國在同一緯度,為啥去美國不沿緯線飛,而往北極方向飛?
    我們上小學時候就學到了一個真理:在一個平面上兩點之間直線最短,所以我們不管去哪,在能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都喜歡沿著直線抄近路走,飛機也是如此,不會因為它飛得快,就能隨便飛。也就是說,從A點到B點,飛機也會在航線允許的情況下選擇最短的路線飛行,省時、省力、省油。
  • 城市向東——從「蝴蝶效應」到「虹吸效應」——「城市向東」系列...
    業內人士認為,嶽陽經開區的產生和發展,有偶然性,更有必然性。它是中國經濟崛起背景下嶽陽改革開放和城市化進程結出的碩果。伴隨城陵磯碼頭改造升級、高速公路、高速鐵路路網升級換代以及網際網路信息技術的變革,嶽陽經開區深刻融入了這個時代的產業模式、工作模式和生活模式,進而深層次影響城市發展的格局。
  • 向東吧!大海!
    ——克裡希那穆提《關係的真諦》《東向大海》田野調查持續了整整一年半的時間,可以說是我在浙江衛視經歷過的所有紀錄片項目裡田野調查時間最長的。因為海洋題材紀錄片創作拍攝的特殊性、專業性、系統性、可行性,對於之前從未接觸過任何海洋相關領域的主創團隊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在整個紀錄片裡,我主要負責第三集《乘風》的創作。
  • 腦筋急轉彎:大雁為什麼向南飛?這答案讓我懷疑智商
    腦筋急轉彎:大雁為什麼向南飛?這答案讓我懷疑智商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10道腦筋急轉彎的題目,希望大家能夠喜歡!現在正式開始答題(一共有10道題,每題10分,共100分)——答案在最後哦1、為什麼一匹大青馬掉進飯碗裡淹死了?
  • 大河向東流 天上的星星為啥參北鬥?
    新華社特約記者 扎西次仁 攝大河向東流哇,天上的星星參北鬥哇……這歌詞想必大家很熟悉吧?為什麼天上的星星要「參北鬥」呢?它與北鬥導航系統有什麼關係?北鬥導航系統有什麼絕活兒?我們就此採訪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院長助理、博士生導師金天。為什麼手機裡好像只有GPS沒有北鬥導航系統呢?
  • 《東向大海》導演手記——一部紀錄片是怎樣煉成的?
    那時候,我對《東向大海》的構架,已經比較清晰。於是,我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另起爐灶,迅速拿出最新方案:《東向大海》分為三集,《瞰潮》《探海》《乘風》,以「天上宏觀視角」、「水中微觀視角」、「地上中觀視角」三維角度,來呈現東海海洋經濟的綠色發展。全片主題應該是非常鮮明:立足中國經濟戰略帶的第一高地,在綠色發展理念下,看人和自然如何和諧共生。
  • 困局下的人性,網飛6集新劇《向黑夜前進》的精彩末世故事
    前言:網飛6集精品劇《向黑夜進發》上線以來有贊有彈,目前豆瓣評分7.5,關注者不多,評分人數較少。證明美劇中這類題材如今並不太受國內觀眾歡迎。看完全劇,筆者以為六集的故事太長了,完全可以縮減到五集甚至更短。
  • ...為什麼中國神仙站著飛,外國的超人趴著飛?玉皇大帝住在平流層...
    行了,閒話少說,為什麼外國神仙橫著飛,中國神仙豎著飛呢?這是因為各自佔據的空層不一樣。    橫著飛,就像我們平時乘坐的客機,如果是在對流層的話,會有較大的顛簸。一般的氣流波動也就罷了,如果是晴空湍流,會導致高度急劇變化,給橫著飛的神仙帶來非常嚴重的不適感,甚至破壞氣動構型,造成墜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