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波可讓物體在空氣中飄浮

2020-11-24 中國科學院

  一般磁力被用於懸浮物體。雖然已知聲波也可以對抗地心引力,但由於物體不能被搬來搬去,並沒有實際的應用。該大學機械工程師莫斯和同事根據施加其上的電壓收縮或拉伸,利用壓電晶體建立了聲音製造平臺,每個平臺的大小猶如一個小指指甲。採用這種有關聲音的裝置,憑藉聲波可以讓水滴、咖啡粉末、聚苯乙烯片段甚至一根牙籤,在空氣中保持飄浮狀態。

  該平臺發出向上移動的聲波,直到其到達上頂面反彈回來,當向下移動的反射波與向上移動的波源重疊,兩者便在中間「抵消」掉,這被稱為節點。由於聲波的壓力來自兩個方向,放在那裡的物體保持嵌入狀態。物體能夠在調試的節點附近移動。該平臺自身可以不同的陣列安排,提供運動及所要求的方位。通過調試節點的位置,研究人員能夠在平臺之間牽引物體。在一個T字形陣列平臺演示中,研究人員在不同位置加入兩個液滴,然後讓液滴在第三個位置合併堆積。

  莫斯表示,這提供了一個沒有與容器接觸的化學反應方法,從而將危險減少到最小限度。該系統可用於安全地嘗試危險性化學反應。他說:「我們用一些水與一塊鈉碰撞,有趣地演示了這個想法,這顯然是一個積極的反應。」

  在荷蘭奈梅亨拉德伯德大學致力於電磁懸浮研究的物理學家彼得表示,這個發明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說:「這是一個非常通用的平臺,你幾乎可以進行任何想要的操作。」

相關焦點

  • 新機器可利用聲波使物體在空氣中漂浮
    科技日報訊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TH)的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機器,利用聲波可以讓物體在空氣中飄浮,甚至四處移動,並且可以一次性搬運多個對象。該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和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  一般磁力被用於懸浮物體。雖然已知聲波也可以對抗地心引力,但由於物體不能被搬來搬去,並沒有實際的應用。
  • 科學家利用聲波實現物體浮空移動
    除了現有的磁懸浮技術之外,聲波移物近年來也同樣受到科學家的關注。據國外媒體消息,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TH)的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機器,利用聲波可以讓物體在空氣中飄浮,甚至四處移動,並且可以一次性搬運多個對象。該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和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一般磁力被用於懸浮物體。
  • 聲波:物理學中的交響樂
    每個聲波都有它的來源及旅程。物體(聲源、發聲體)產生的振動使附近的空氣粒子產生同樣的振動,這些粒子把振動又傳遞到其他粒子,這樣連續傳遞直到最初的能量漸漸耗盡。壓力向鄰近空氣傳播的過程產生我們所說的聲波。風聲是空氣振動發聲,鼓靠鼓面振動發聲。
  • 美媒:「聲音鬥篷」讓物體對聲波隱形
    在無回音的空間內,從球體和環狀鬥篷散射出的聲波會互相干涉並抵消。參考消息網4月1日報導 美媒稱,一個簡單的塑料框架首次令三維物體對聲波「隱形」。科學家們近年來讓物體隱形的工作是基於對世界的感知依賴于波的散射這一事實。人們能看到物體是因為光波射到物體上發生了散射。類似的,海軍能夠發現遠處的潛艇是因為潛艇使射中它們的聲波(聲吶)發生了散射。因此過去幾年中,科學家們一直在開發通過控制物體周圍的光波或聲波來阻止散射的鬥篷。不過這種方法的缺點在於它需要一些很難製造的複雜合成材料。
  • 聲波將用來懸浮和移動物體
    首頁 > 評論 > 關鍵詞 > 聲波最新資訊 > 正文 屌爆了!聲波將用來懸浮和移動物體 史上第一次,科學家們成功使用聲波來懸浮和移動物體,這些科學家來自瑞士聯邦技術研究所,他們用新發現的 「神奇力量」 來操縱咖啡和水滴,成功在半空中碰撞出速溶咖啡。
  • 聲波
    在真空狀態中因為沒有任何彈性介質,所以聲波就不能傳播了。  傳播原理  揚聲器、各種樂器以及人和動物的發音器官等都是聲源體。地震震中、閃電源、雨滴、颳風、隨風飄動的樹葉、昆蟲的翅膀等各種可以活動的物體都可能是聲源體。它們引起的聲波都比正弦波複雜,屬於複合波。
  • 常識積累:聲波
    傳播介質 除了空氣,水、金屬、木頭等彈性介質也都能夠傳遞聲波,它們都是聲波的良好介質。在真空狀態中因為沒有任何彈性介質,所以聲波就不能傳播了。地震震中、閃電源、雨滴、颳風、隨風飄動的樹葉、昆蟲的翅膀等各種可以活動的物體都可能是聲源體。它們引起的聲波都比正弦波複雜,屬於複合波。地震產生多種複雜的波動,其中包括聲波,實際上那種聲波本身是人耳聽不著的,它的頻率太低了(例如1Hz)。
  • 貓夥呆:用聲波懸浮移動物體?
    (有興趣趕緊訂閱持續關注)  今天《貓夥呆》第一期,我來介紹一種「空間聲波控制物體懸浮和移動的」【隔空移物】技術!貓哥和小夥伴們都驚呆啦!  上面這玩意兒是由日本東京大學的三個研究懸浮控制技術的屌絲研究員設計出來的。
  • 聲波武器的現狀和未來
    聲波武器及其主要類型  眾所周知,聲音是由物體的機械振動所產生的,不同頻率的振動能通過諸如空氣、水和土壤等介質傳向遠方,並形成不同頻率的聲波。而人類聽覺系統可聽到或感受到的聲音的頻率範圍(通常稱音頻範圍),大致是在20赫茲至20千赫茲之間。
  • 2021國考常識積累之聲波
    傳播介質   除了空氣,水、金屬、木頭等彈性介質也都能夠傳遞聲波,它們都是聲波的良好介質。在真空狀態中因為沒有任何彈性介質,所以聲波就不能傳播了。   傳播原理   揚聲器、各種樂器以及人和動物的發音器官等都是聲源體。
  • 聲波賜予人類美好享受,也可頃刻間殺人於無形,其中的科學很深奧
    就像空氣一樣,人類可能感覺到聲音與生俱來就存在,除了科學家,一般人很少去想到這些聲音是怎麼來的,它們裡面有什麼奧妙,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感受一番。聲音是一種機械波,也是壓力波,是物體受到機械壓力發生振動的聲波。聲音從聲源發出,通過介質傳播,被人類或者其他動物的聽覺器官感知。
  • 體感音波-聲波的神奇力量
    聲源體發生振動會引起四周空氣振蕩,那種振蕩方式就是聲波.聲以波的形式傳播著,我們把它叫做聲波.聲波藉助空氣向四面八方傳播.在開闊空間的空氣中那種傳播方式像逐漸吹大的肥皂泡,是一種球形的陣面波.聲音是指可聽聲波的特殊情形,例如對於人耳的可聽聲波,當那種陣面波達到人耳位置的時候,人的聽覺器官會有相應的聲音感覺.除了空氣,水、金屬、木頭等也都能夠傳遞聲波,它們都是聲波的良好媒質.在真空狀態中聲波就不能傳播了
  • 基於聲波的機器人夾持器被開發 無需接觸就能精準操縱微小易碎物體
    壓力點是聲波相互疊加而形成的,小物體可以被困在這些壓力點中。結果,它們似乎在空氣中自由漂浮——在一個聲學陷阱中。 經濟效益 在實驗室裡安裝的是Schuck想要開發的產品的原型:一個使用超聲波的電子控制機器人鉗子。這位31歲的科學家用3D印表機在兩個半球體上安裝了許多小喇叭。
  • 2021寧夏大學生村官考試常識積累:關於《聲波》的考點
    在真空狀態中因為沒有任何彈性介質,所以聲波就不能傳播了。   傳播原理   揚聲器、各種樂器以及人和動物的發音器官等都是聲源體。地震震中、閃電源、雨滴、颳風、隨風飄動的樹葉、昆蟲的翅膀等各種可以活動的物體都可能是聲源體。它們引起的聲波都比正弦波複雜,屬於複合波。
  • [視頻]想不想試試用聲波懸浮推動物體?3D印表機就能製作牽引裝置
    (原標題:[視頻]想不想試試用聲波懸浮推動物體?如今,作為布裡斯託大學的一名助理研究員,馬佐博士對該技術進行了調整,使得任何人都可以通過3D列印製造出這一裝置,並在一段視頻中給出了解釋。該研究將被發表在本周的《應用物理通訊》期刊上。其中解釋了聲波束的製造過程。
  • 聲波的衰減
    這些衰減通常包括聲能隨距離的發散傳播引起的衰減、空氣吸收引起的衰減、地面吸收引起的衰減、屏障引起的衰減和氣象條件引起的衰減等,總衰減量可表示為:  (1)擴散引起的衰減  聲源輻射噪聲時,聲波向四面八方傳播,波陣面隨距離增加而增大,這種由於擴散、聲強隨傳播距離增加而衰減的現象稱擴散衰減。
  • 通過聲懸浮技術實現飄浮
    聲音是否可以移動物體?答案是肯定的。阿貢國家實驗室嘗試使用聲懸浮技術生產更安全、更精確的藥物,以將製藥風險降至最低。
  • 聲波的衰減概述
    這些衰減通常包括聲能隨距離的發散傳播引起的衰減、空氣吸收引起的衰減、地面吸收引起的衰減、屏障引起的衰減和氣象條件引起的衰減等,總衰減量可表示為:  (1)擴散引起的衰減  聲源輻射噪聲時,聲波向四面八方傳播,波陣面隨距離增加而增大,這種由於擴散、聲強隨傳播距離增加而衰減的現象稱擴散衰減。
  • FLIR Si124工業聲波成像儀:壓縮空氣洩漏和高壓電氣設備局放問題的...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款FLIR新品——FLIR Si124工業聲波成像儀,它是如何利用聲波在工業檢測中「如魚得水」的呢?FLIR Si124是一款簡單易用的智能聲波成像系統,能夠可視化顯示空氣壓縮系統的加壓洩漏和高壓電氣設備的局部放電問題。藉助這款輕便的單手操作聲波成像儀設備,公共事業、製造業和工程類專業從業人員可以輕鬆發現效能損失問題和潛在故障,其速度比傳統方法快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