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極網家電頻道】試用人:賀浩,前《YOLO新電器生活》執行主編,現從事私家影院定製安裝行業。
一周前接到天極網的測評邀請,於是有機會接觸到了這款型號BDV-N9200W的索尼高解析度家庭影音系統。自轉行從事定製安裝後,這是我第一次接觸索尼的音響產品,倒有種「老友重逢」的感覺。
用於測評的空間,長5.4m、寬4.8m、高2.55m,大小與普通客廳相仿。這裡已有一套定製影院(音箱為嵌入式),因此我就有了現成的投影機和幕布可供利用。另外,房間做過必要的聲學處理,音效是有保障的。
外觀:低調為本,炫在科技
BDV-N9200W被放在單個的長條紙箱中運來。這和我們習慣的、至少有三五個大件,甚至將一輛小貨車堆得滿滿當當的家庭影院,是完全不同的。我想,它在運輸上的便利是顯而易見的。
開箱將它們取出,東西不少:藍光主機、環繞功放、超低音、中置音箱以及4個瘦長條的主音箱(前置和環繞)。
必須承認,索尼的工業設計能力毋庸置疑。主機保留了不規則的切削平面,瘦長條音箱的外形同樣如此,充滿了科技感。音箱的前方為啞光飾面,後方為類鋼琴漆外飾。看上去是不是有點炫?黑色的機身,又營造出頗為低調的視覺感受。要知道,在客廳裡放上幾個五大三粗、既炫目又耀眼的音箱,是十多年前的流行了。
充滿科技感的主機,內置藍光播放、收音調諧、環繞聲解碼以及左、中、右、超低音等4個聲道的數字功放
瘦長條的主音箱,頂端的超高音是專為「高解析度音頻(Hi-Res Audio)」設計
與主音箱在外形上一脈相承的中置音箱
瘦長條主音箱的正面非常窄,外加不規則的造型,其實對聲波的正向擴散是有好處的(更容易實現聲像聚焦,即音樂重播時,樂器在你面前展開,顯得更「真切」)。複合材料的應用,讓它擺脫了木製結構的臃腫,又保有了剛性。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家庭中,這樣的設計兼顧美觀和經濟性(房價那麼高,誰願意在家裡擺著既礙眼又佔面積的音響)。
安裝:「傻瓜」接法,一學即會
我用了不到30分鐘來完成對BDV-N9200W的安裝和調試,可以說是「熟門熟路」。至於完全不諳音響操作的消費者,其實只要參照說明書的步驟也能很快適應。
卡槽式的喇叭線接入,每聲道都由不同顏色標註,包括環繞聲功放(圖左)上的
先說安裝。4個瘦長條主音箱分別由底座、連接杆和音箱本體組成。音箱本體長且瘦小,因此需要有圓形底座來加以穩固。三者之間以4枚螺絲連接,相當簡單。
放妥所有音箱和主機後,就是喇叭線的連接。索尼選擇了「傻瓜式」的接法,即將每聲道的喇叭線以不同顏色標註,只要對上顏色,就不會搞錯。貼心的設計還包括,當另一頭正負極線插入音箱時,它特地用焊錫對線頭做了處理,方便插入其中。
有意思的是,BDV-N9200W選擇了無線環繞連接。很多家庭都遭遇過這樣的問題:除非在裝修之初就考慮到要布置家庭影院,否則穿越整個房間的環繞音箱布線終究是個麻煩。我記得,至少10年前索尼做過類似的嘗試,它們選擇在音箱頂部安置紅外線的信號發射/接收端來無線傳輸環繞聲信號。當然現在技術進步了,改用了不會受到幹擾的數字傳輸。
環繞信號是通過無線方式傳輸的,這樣就不必將喇叭線從前方跨越整個房間布線到後牆了
設置:讓自動音場修正來幫忙
我用HDMI線連上BDV-N9200W主機背後的HDMI Out,打開投影機後完成對它的設置。索尼提供全中文操作界面,初次開機時有從音視頻設置到網絡連接的各式菜單可調。當然,你也可以在事後單獨調用菜單來修改設置。
位於中間的環繞功放負責接收無線環繞信號,並將它們放大後傳輸給兩個環繞音箱
十字形菜單,沿襲了索尼電視機的設計。家庭影院與電視之間有著密切關聯,因此兩者的菜單界面也相當接近,就連遙控器上的部分按鍵也是通用的。
BDV-N9200W內置Wi-Fi,只要選擇對應的無線路由並且輸入密碼就會自動連接。至於主機和環繞功放之間的連接,抱歉,雖然說明書上預示了種種可能,其實在這裡就是自動連上的,在我反應過來之前。
主機後背的輸入/輸出埠。連接上的,則是用於自動音場修正的測試麥克風
索尼D.C.A.C.DX(數字影院自動校正DX)在這裡自然是不會少。這個俗稱「自動音場修正」的功能,可以幫助我們完成基本的環繞音場設置。對於完全不諳音響操作的人來說,是非常實用的,也免卻了他們的後顧之憂。我將測試用麥克風擱在沙發背,按下確認鍵,大約三四分鐘,就自動完成了所有設置。我留意到,在最難測試的低音部分,索尼刻意用不同頻率的低頻信號來進行測試,以期提高校準精度。
超低音由於指向性差,往往被推薦放在角落裡。如果條件許可,還是放在正面靠近中心部位吧
功能:滿足你的絕大部分需求
我如今從事的工作——定製安裝,追求的是度身定做,即只保留最基本的配置,然後根據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一樣樣添加。但是,對於一個大眾化產品來說,這就行不通。它要求你有儘可能多的功能,來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藍光碟倉位於主機左側,平移式打開。這個角度,是便於取放的
流媒體播放的菜單界面
拿BDV-N9200W來說,它不僅保留了作為家庭影院必備的設計,像是藍光播放、USB外接的流媒體播放(實際測試,它可以兼容眼下主流的多種格式文件)、FM/AM收音調諧,還有NFC的近場通訊以及對應高音質的ClearAudio+(醇音技術+)和模擬9.1聲道環繞。後兩者是針對音質和環繞音效做出的優化。
此外,我也嘗試了下載SongPal的App來播放iPad中的音樂。
供iPad等iOS設備使用的SongPal App,可以播放iTunes中的音樂,或者添加其他的App,諸如Youtube
主觀評價:現代風尚+「好玩」的DSP
無論聲音或影像,都有「風格」存在,這也是它們「好玩」的一面。如果以抽象方式來評判BDV-N9200W,那它走的就是「現代風」。因此倒是和其富有科技感的造型相輔相成。
與BDV-N9200W形成視頻組合的,是Runco LS-12d單片式DLP投影機和Screen Innovations 115英寸的黑鑽幕,後者能在有環境光線幹擾的情況下,顯現出鮮明的影像(題圖拍攝,既是白天,又打了閃光燈,可畫面依然能夠顯示)。以我的經驗,排除投影機和幕布的視覺特性後,我覺得BDV-N9200W的影像表現,可以被形容為有出色的清晰度和適可而止的飽和度。它的細節豐富,畫風也沒有過於渲染。用一種擬人化的形容,就是相當幹練——該有的都有了,沒有太多的修飾,就像是簡樸卻又真切的現代畫。
環繞聲音效的再現,同樣「骨感」。你很容易在合奏中聽到不同樂器各自的演繹。做到這一步難不難?難,你不僅要能辨識出不同的樂器(這很容易),樂器本身各自的形體感(想一想大提琴和小提琴在外形上的區別吧),它們在樂隊中的方位(高低)、前後的距離,要真的將這一切實現,並不容易。
我注意到,索尼將BDV-N9200W稱為「首臺支持高解析度音頻(Hi-Res Audio)」的家庭影音系統,即強調它不僅支持BD(藍光)的無損格式,還兼容高解析度音頻格式,比如AIFF、FLAC等等。不僅如此,主音箱都配備了超高音單元(超過20kHz的高頻,即使人耳聽不到,也還能感知到,於是就成了聽感中非常微妙的組成部分)。它為此付出的努力,對音樂欣賞而言,都是加分的舉措。
用於測試的部分藍光碟
不得不提的,是索尼為BDV-N9200W配置的DSP模式。這是種由來已久的音場後處理,幾乎每個知名品牌都有自己的算法,來模擬某些特定的效果。
我找了張紀念卡拉揚的藍光碟,選擇Dolby Digital 2.0(其實就是立體聲播放)聲軌,同時又打開了Concert Hall(交響樂團音樂廳)模式,並且與Dolby Digital 5.1聲軌進行切換試聽。Concert Hall模式模擬出的環繞包圍效果聽則很微弱,仿佛是種陪襯,但在若有若無之間的顯現,卻能營造出想要的氛圍。回想一下,當你坐在音樂廳裡,從後面傳來的,不正是那種微弱的反射聲嗎?而它,真的能幫助你重塑真實的現場音效。
試聽現場
總結
BDV-N9200W適合誰?絕大多數只是想在家中構建起一套影院系統,同時兼顧音樂欣賞的人群。他們對音質、畫質有一定的要求,功能配置上滿足時下絕大多數用途,支持諸如NFC近場通訊、流媒體網絡視頻的播放,當然還要操控便利。BDV-N9200W的出現可謂正當時:在一定的預算下,實現豐富的功能+優異的性能,迎合了數量龐大的非專業級用戶的需求。
天極新媒體 最酷科技資訊
掃碼贏大獎
評論
* 網友發言均非本站立場,本站不在評論欄推薦任何網店、經銷商,謹防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