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和音樂是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光影和聲色之中,我的身心得到了釋放,體驗著別樣的喜樂、哀愁、曼妙、孤獨......
大概是08年吧,在一次愛普生投影機的體驗會上,一部《鳥的遷徙》讓我徹底被藍光高清和大屏幕投影的魅力所折服,雖說看電影要把重心放在作品的內涵上,不應該太在乎回放器材帶來的感官刺激,但是! 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很多電影的畫面、配樂、音效都傾注了創作者的心血,你可以在MP4、iPad上看,也可以在PPS、各類視頻網站上看,享受隨時隨地觀影的快感,但很難有一種「帶入感」:讓你全身心的融入到電影之中,完整體驗高清視頻和多聲道音軌那讓人心醉的影調、氛圍...
為了更好的觀影體驗,我玩過HTPC+大尺寸顯示器 + 有源5.1音箱,也玩過高清播放機+液晶電視,在不斷的摸索、學習和折騰之後,現在我的觀影器材終於定型:藍光播放機 + 次時代AV功放 + 7.1音箱系統 + 高清3D投影機,這也是目前家用影音娛樂系統的最佳方案,於是乎,我可以安心看電影了 ~
(本帖圖片均為1200寬,可點擊放大~ {:臭美:})
靜靜臥著的索尼HW30es 總是讓我想起安詳遊曳的「大海龜」
投影機的選擇是讓我最為糾結的一件事情,愛普生是我初次接觸的高清投影品牌,免不了有一種「初戀情結」,但是在3W元內價位的投影機裡,索尼今年新出的HW30es又無比強悍,2D畫面就可以值回票價,更加入了3D功能,教我如何不心動? 並且索尼投影的造型更有愛,最終決定,還是買「大海龜」吧 ~
來張前臉 優雅的弧線~
看看這堅實渾圓的屁屁~ 曲線依然優雅~
SONY 很多人鍾愛的消費電子品牌!我也不例外~
昂首!威武!
側面開關及菜單鍵 兩路HDMI1.4輸入~ 色差和VGA輸入也不少~
大眼睛鏡頭~ 暗夜下的光更具誘惑力~
索尼獨步天下的SXRD顯像技術~ 和3LCD、DLP技術分庭抗禮
關於HW30es的具體參數我就不多介紹了,總之這是一款性價比非常高的產品,隨機贈送2副快門式3D眼鏡,畫面色彩明豔、銳利,但不失「膠片感」。
山葉V871 AV功放~ DSP處理功能強悍~
次時代AV功放,目前正在使用山葉的V871,和之前使用的安橋NR-609相比,空間感更強,可以通過DSP處理出各種影院音效模式,臨場感更佳,但驅動力比較一般,大動態下難免腳軟,這其實是中低端日系AV功放的通病,最好的解決方法是搭配推力強勁的獨立多聲道後級,不過前提條件是,這臺AV功放必須要有前級輸出,大家在購買時一定要看清楚。
山葉著名的cinema DSP處理~
藍光播放機,現在服役的是功能強悍的:OPPO BD95,支持3D功能,也支持讀取硬碟影音文件播放;具備兩路HDMI輸出,玩家可以把音頻和視頻分開傳輸;而不必統一進入AV功放再輸出; 另外這臺機器還具有7.1模擬輸出,可以直接配7隻有源音箱和一隻有源低音炮或者多聲道後級,可玩性更高。BD95 的音質和畫質都很出彩,是目前高端藍光播放機的代表作~
OPPO BD95 藍光播放機 支持3D~
OPPO BD95除了可以播放藍光碟 還支持硬碟影音文件 所以備了一個ORICO的雙盤位硬碟盒
俯瞰眾器材 由於經常各種折騰 所以線材堆成了蜘蛛網 !
「再好的戲,沒有聲音也白搭!」負責整套家庭影院系統聲音回放的是這套HiVi 惠威 RM600 ,一套專為次世代高清影音打造的7.1音箱系統,性價比依然很高!由於次時代高清節目的音頻規格都非常高(杜比TRUE HD和DTS HD-Master Audio以及LPCM都是具備24bit/96Khz甚至24bit/192Khz規格的多聲道音軌),在面對如此龐大的信息量時,音箱系統的頻響範圍、動態、瞬態就顯得格外重要,這套系統的前置落地主箱和中置音箱都採用了帶式高音 + 球頂中音 +雙6.5英寸低音的搭配方式,全頻的解析力、密度,人聲對白的厚度、聲音定位、聲場的完整度都要比家電賣場常見的那種纖細的日系或者飛利浦組合強太多,完全不是一個重量級,並且這對前置主箱也可以作為HIFI音箱使用,平時聽聽音樂也蠻愜意~
HiVi 惠威 RM600 落地主箱 3分頻設計:帶式高音+球頂中音和雙6.5英寸的低音單元
HiVi 惠威 RM600中置音箱 3分頻設計 用料依然紮實 人聲對白更渾厚 清晰
低音炮是家庭影院系統的另一個「關鍵」,負責回放低頻(具體截止到多少Hz可以通過功放和低音炮調節),紮實、迅猛、寬鬆的低音能很好的烘託影片氛圍, 帶給你更佳的觀影體驗。
HiVi 惠威 SUB10 一款10英寸低音單元的密閉式有源低音炮~ 釋放震撼低頻
HiVi 惠威 RM600環繞音箱 目前掛牆有諸多不便 暫時先放到椅子上 然後用雜誌墊高 ~
最後介紹兩位這套系統中」畫龍點睛「的角色,首先是這臺斯巴克的多聲道純後級,都已經有了次時代AV功放,為何還要加這臺國產的後級呢? 前文提到,大部分中低端日系AV功放的驅動力都很一般,在應對一些靈敏度低的音箱,或者需要大聲壓、大動態輸出的場合時,會明顯的感覺力不從心,雖然日系AV功放標稱的輸出功率看上去都很大,但實際輸出功率其實是打了很多折扣的,搭配獨立的後級放大器,聲音會更加有力飽滿。在這個領域,選擇國產貨將會非常划算,以斯巴克這臺後級為例,重量接近30公斤、每聲道配備大型環牛,每聲道輸出120w,僅售3000多元,換做進口品牌,不會低於5位數的。
斯巴克的多聲道後級放大器 型號為1205.1A 但該機前面板的指示燈非常亮,看片子時會刺眼 於是拿紙先貼上
幕布是家庭影院系統中」水最深「的東西,價格從幾百到幾十萬不等,魚龍混雜,有些低端幕布甚至不如白牆的效果好,所以選擇一塊能提升畫質、但價格又靠譜的幕布格外重要,之前我買了一塊低端的120寸電動幕,和白牆反覆對比之後,實在看不出有什麼區別,於是換了現在這塊Focusview(焦點影音)的黑鑽100寸灰幕 ,是一款反射型高增益幕(增益1.25,半值視角35度,可視角度160度),表面有微晶體光學塗層,和索尼HW30es搭配使用,畫面的色彩、銳度、黑位、縱深更佳,相得益彰,由於是國內廠家,依然有較高的性價比。
Focusview(焦點影音)的黑鑽100寸灰幕
給大家來兩張BBC紀錄片《生命》的「屏攝」,用高清影音系統看BBC的自然類紀錄片那絕對是一種美輪美奐的享受!
再來一張演唱會的「屏攝」 是我白天拉著窗簾拍的,其實白天也可以用投影機,哈哈,只不過達不到全黑環境下的效果~
最後來一張我現役家庭影院系統的全家福,影音發燒是徹底的無底洞,投資巨大,噱頭很多,沉迷聲色世界的同時切不可迷惑了自己的心智,還是要回歸現實世界! 踏踏實實過日子才是王道! 祝願大家在漫漫發燒路上都能少走彎路,買到適合自己的影音器材!
全家福
本分享完畢~ 以後我還會繼續分享一些好看的電影~ 優秀的影音器材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