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健康行業周報|春雨醫生完成E輪戰略融資;新冠中和抗體類藥出...

2021-01-08 36氪

近年來,醫療健康產業創新不斷湧現,並發展成為最活躍的行業之一,36氪見證和陪伴著這一領域創新企業的成長,並為行業帶來專業的聲音。

為此,36氪推出了「醫療健康行業周報」這一欄目,接下來將定期發布,為讀者提供資本、政策、財務、新產品等多角度的行業資訊。

9月13日醫療健康行業周報請查收。行業周報收錄了本周醫療健康領域「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其他值得關注的國內外行業新聞動態,enjoy

投資融資

新格元生物完成3000萬美元A輪融資9月7日獲悉,新格元生物宣布完成3000萬美元A輪融資,由禮來亞洲領投,鼎暉投資、ARCH Venture Partners、騰訊、國新國信東吳海外基金(晨嶺資本管理)跟投,老投資方華創資本及夏爾巴投資繼續加持。本次融資將助力新格元生物加速單細胞測序平臺產品的進一步開發及臨床應用轉化;推進單細胞測序技術及數據在藥物開發中的應用;加速自主開發產品的國內商業化布局,並開展國際化運營。

賽雷納宣布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B輪融資9月7日獲悉,以生育健康、精準醫療和POCT臨床診斷設備為主要產品方向的賽雷納(中國)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由翰頤資本領投,老股東金闔資本、辰德資本和Celula-HK(包括Versant Ventures、Kaiser Permanente Ventures等美方知名投資機構和多名天使投資人)跟投。本輪融資所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POCT流式細胞儀和生育健康相關檢測試劑的註冊申報和市場推廣工作。

長木谷完成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9月7日獲悉,骨科人工智慧企業長木谷宣布完成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由聯想創投獨家投資。本輪融資將用於骨科人工智慧與手術導航系統新產品的研發,核心技術的持續投入,NMPA臨床註冊證的申報以及產品的落地,人才梯隊的建設。

36氪首發 | 骨科醫生的「AI導航」,「長木谷」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健行仿生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9月7日獲悉,智能助行機器人產品研發商BionicM(中文:健行仿生)目前已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The University of Tokyo Edge Capital Partners Co., Ltd.,UTokyo Innovation Platform Co., Ltd.及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BionicM是一家專注於智能可穿戴機器人的國際化研發公司,意在通過將人型機器人技術和身體的有機融合,設計出全新的機器人式智能假肢。

36氪首發 | 自主研發智能電動假肢,「健行仿生」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

零氪科技完成7億元D+輪融資9月7日獲悉,中國醫療大數據獨角獸公司零氪科技(LinkDoc Technology)完成7億元D+輪融資。本輪新進投資方包括中金、優山資本、津南海河寬帶智匯產業基金等。零氪前期投資人持續跟進。本輪融資後,零氪科技將進一步聚焦腫瘤新特藥「三位一體」的核心業務發展,建立覆蓋患者全疾病治療周期、以網際網路醫院,線下專業診所藥房,及新藥臨床招募為核心的患者服務體系,建立深度賦能腫瘤新藥開發的真實世界數據平臺,建立以價值醫療為導向、以醫學證據為支撐的創新保險支付方案,最終為中國醫療產業打造重大疾病端到端的醫療科技解決方案。

陸道培醫療完成超1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9月7日獲悉,血液病專科醫療集團——陸道培醫療集團宣布完成超過1億元人民幣B+輪股權融資,本輪融資由約印醫療基金領投,招商證券資本、軟銀中國資本、眾合資本及老股東樸道醫療等跟投。2015年,陸道培醫院開始從事CART治療白血病的臨床試驗研究,是全國最早開展該項研究的中心之一。截止到2020年6月底,陸道培醫院已經完成914例CART臨床試驗,在全球醫療單中心裡處於領先地位,且形成了有陸道培特色的CART橋接移植技術。

36氪首發 | 「陸道培醫療」完成超億元 B+輪融資,約印醫療基金領投

鍵嘉機器人完成超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9月7日獲悉,智能骨科手術機器人企業鍵嘉機器人完成超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由高瓴創投、復星醫藥及老股東BV百度風投共同投資,浩悅資本繼續擔任本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資金將用於推進公司現有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的臨床註冊及新產品研發。

金史密斯完成近億元D輪融資9月8日獲悉,金史密斯宣布完成近億元D輪融資,由盈科資本、華登國際投資,中泰創投、國泰創投聯合投資,青桐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第二代走步機、跑步機、健身車等智能IOT新品的研發;家庭健身內容和課程開發;拓展銷售渠道並強化品牌;優化供應鏈體系等方面。

恆潤達生完成2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9月8日獲悉,恆潤達生宣布完成2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由浦東科創集團、中新基金、萬匯資本、東臺崇業、新絲路投資、信益資本、君宸達資本和恆振合夥等投資機構參與。本次募集資金將用於支持恆潤達生三個CAR-T批件的註冊臨床試驗順利開展,助力國內自主研發CAR-T產品的產業化,以及針對實體瘤的新靶點CAR-T、TCR-T、CAR-NK和溶瘤病毒等創新管線產品的研發。

先通醫藥完成2.8億元C輪融資9月8日獲悉,先通醫藥完成了C輪融資,共募集資金2.8億元。物明投資繼天使輪之後繼續追加投資,同輻基金、國藥資本、國科嘉和及荷塘創投跟投。本次募集資金主要用於放射藥項目臨床前開發及臨床研究,助力推進各個項目的研發進度。

世銷網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9月9日獲悉,世銷網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復星銳正。本輪融資資金將用於自主品牌孵化、大健康營養服務中心組建、醫療服務等大健康品類擴充。

36氪首發 | 瞄準大健康產業的新品牌機會,「世銷網」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望石智慧完成數百萬美元A+輪融資9月9日消息,北京望石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公司近期已完成數百萬美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為高瓴創投(GL Ventures),現有投資股東線性資本超額投資,明希資本擔任財務顧問。本輪融資資金將用於持續優化AI技術與藥物發現技術的嫁接與創新、搭建世界智能化藥物研發平臺和經驗豐富的複合型人才團隊,同時進一步推進海內外戰略合作與業務拓展。

36氪首發 | 高瓴創投注資,「望石智慧」獲得數百萬美元A+輪融資

藥幫手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9月9日,醫藥新型供應鏈平臺「藥幫手」宣布完成數千萬元的Pre-A輪融資,由圓心科技領投,多個前期投資人持續跟進。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藥幫手」在S2B供應鏈藥品交付、B2B採購及運營、B2C智慧藥房的服務深化,以及SAAS協同系統的升級工作。

華泰晨光藥業完成6100萬元C輪融資9月9日,新藥研發及改進非專利藥品服務商「華泰晨光藥業」宣布完成6100萬元C輪融資,由江蘇海聖領投,華大基金跟投,老股東馮總持繼續加持。公司產品主要聚焦精神類麻醉劑、鎮痛劑、肌松劑等圍手術期用藥,產品包括右美注射液、他噴他多片劑、他噴他多注射液、氨酚羥考酮片等。

唯邁醫療完成1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9月10日獲悉,高端醫療設備研發商唯邁醫療已完成1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由高瓴創投獨家投資,浩悅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唯邁醫療表示,C+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品牌宣傳、產品推廣以及細分型號的研發。

36氪首發 | 「唯邁醫療」獲得1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高瓴創投獨家投資

春雨醫生完成E輪戰略融資9月10日,春雨醫生宣布完成E輪戰略融資,本輪融資由搜狗科技領投,華新、華錦基金跟投。本輪融資後,春雨醫生表示,將重啟對五芒星模型的創新實踐,繼續夯實網際網路問診核心業務,提升問診AI和醫療大數據應用,探索由問診到醫院、醫藥、慢病管理和新型健康險為一體的醫療健康全服務體系創新。

新通藥物完成逾億元Pre-IPO輪融資9月10日,新通藥物宣布完成逾億元人民幣Pre-IPO輪融資。新通藥物是一家以新藥研究、開發和技術轉讓為主營業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自2011年開始布局創新藥,目前已擁有獨立運行的三大創新藥研發平臺,及已進入Ⅰ—Ⅲ期臨床研究的多款創新藥物。

昂科免疫完成5600萬美元B輪股權融資9月11日,廣州昂科免疫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完成5600萬美元B輪股權融資,由惠每資本和一家藍籌投資者領投,現有投資者本草生物創投和凱泰資本以及新增投資者GBA基金和廣發信德也參與了這輪融資。廣州昂科免疫作為美國昂科免疫在中國的研發中心,致力於開發創新免疫治療藥物,以治療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和生活質量的疾病如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產品管線覆蓋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代謝症候群、自身免疫性疾病、惡性腫瘤免疫治療等。

集萃藥康完成超4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9月11日,江蘇集萃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超4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高瓴創投領投,雲鋒基金、摩根史坦利投資管理基金、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泰福資本等基金共同參與投資。本次融資將主要用於推進全球化產能布局及新技術研發平臺的建設。

如本科技完成近千萬美元A輪融資9月11日獲悉,專注於研發機器人運動規劃和3D視覺產品的深圳市如本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千萬美元A輪融資,由高榕資本投資。公司表示,本輪資金主要用於加快市場推廣、推進產品落地及團隊擴張。

政策法規

中國藥學會發布《關於發布第六批過度重複藥品提示信息的公告》9月7日獲悉,中國藥學會在官網發布《關於發布第六批過度重複藥品提示信息的公告》。該批過度重複藥品提示信息目錄由中國藥學會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信息中心、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共同協作,對已獲批上市藥品在2017-2019年間的銷售情況進行監測分析形成。

據統計,共有302個過度重複品種被收錄至該目錄中,涉及臨床藥理學和治療學分類的14個大類、60個亞類,與前一批過度重複品種目錄相比,調出1個品種。此批目錄與往批目錄最大的不同在於,提示信息新增了兩項數據內容:一是基於中國上市藥品目錄集,對通過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企業數量進行標註;二是基於藥品已有批文資料庫,對已有批文企業數≤3的劑型進行標註。

第六版《血液病/惡性腫瘤患者侵襲性真菌病的診斷標準與治療原則》發布9月10日獲悉,由中國侵襲性真菌感染工作組制定的中國《血液病/惡性腫瘤患者侵襲性真菌病的診斷標準與治療原則第六次修訂版》指南於深圳發布。指南明確:初級預防指具有侵襲性真菌病(IFD)高危因素的患者,出現臨床感染症狀前預先應用抗真菌藥物預防IFD的發生。再次預防指對既往具有確診或臨床診斷IFD病史的患者,在IFD達到完全或部分緩解後再次接受化療或造血幹細胞移植(HSCT)治療時,給予既往IFD治療有效的抗真菌藥物,以預防IFD的再次發生。

CDE發布《新型冠狀病毒中和抗體類藥物申報臨床藥學研究與技術資料要求指導原則(試行)》9月11日獲悉,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發布《新型冠狀病毒中和抗體類藥物申報臨床藥學研究與技術資料要求指導原則(試行)》。《原則》指出,新冠中和抗體類藥物研發原則上應遵循《中國藥典》現行版和人用單克隆抗體質量控制技術指導原則,以及ICH、WHO等國際通用有關技術要求;並根據其作用機制、結構特點、結合能力及特異性等開展相關研究工作。新冠中和抗體類藥物的研製、生產、檢驗必須符合生物安全管理的相關要求,嚴格執行國家的有關規定。臨床試驗用樣品應在符合藥品GMP條件下生產。

收購事件

凱萊英擬3000萬收購冠勤醫藥9月7日,凱萊英醫藥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自有資金合計3000萬元收購天津冠勤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冠勤醫藥)原股東持有的100%股權。凱萊英表示,此次併購完成後,公司TICCR在業務拓展、項目運行端將得到冠勤醫藥團隊的有力支撐,依託資源聚集和模式創新優勢,商業模式閉環逐漸形成,逐漸將公司眾多客戶的新藥臨床研究項目形成訂單轉化;同時,冠勤醫藥在臨床前研究領域良好的業績記錄和競爭力,還可以與公司早期臨床CMC服務團隊(EPPD)形成協同,擴大客戶群體和訂單規模,對公司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復星醫藥產業擬超7.42億元受讓重慶藥友約10.04%股權9月8日,復星醫藥發布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復星醫藥產業與職工持股會籤訂《股權轉讓協議》,復星醫藥產業擬以7.42億元受讓職工持股會所持重慶藥友約10.044%的股權。

本次交易對價繫結合重慶藥友在原料、製劑方面的垂直一體化的產業及研發布局、產品的市場佔有率等,參照重慶藥友經審計的 2019 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即人民幣 73,910 萬元)的 10 倍為基礎。交易完成後,復星醫藥產業將合計持有重慶藥友約 61.044%的股權,重慶藥友仍為公司控股子公司。

德弘資本戰略入股糖尿病企業通化東寶9月10日,德弘資本(DCP)宣布與東寶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方籤訂協議,以約19.4億元人民幣的對價,收購東寶集團及其關聯方持有的天津楨逸企業管理諮詢合夥企業全部合夥份額。收購完成後,德弘資本將通過天津楨逸間接持有通化東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約9%的股份。交易完成後,德弘資本擬提名董事進入公司董事會,並與公司其他股東及管理層共同推動公司業務的更好發展。

通策醫療擬1.5億元收購海駿科技公司持有的10家長期股權投資9月11日,通策醫療發布公告,公司擬收購海駿科技公司持有的10家長期股權投資,包括:杭州慶春口腔門診部有限公司50%股權、上海三葉兒童口腔醫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38.75%股權、北京三葉兒童口腔診所有限公司65%股權等,上述股權轉讓價格為1.5億元。海駿科技承諾,標的公司在業績承諾期間內經審計的合計淨利潤不低於4000萬元。海駿科技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控制的公司。

產品與臨床獲批

再鼎醫藥PD-1獲準開展肛管鱗狀細胞癌臨床試驗9月5日,再鼎醫藥/Incyte公司INCMGA00012注射液在中國獲準開展臨床試驗,用於既往未接受過全身化療的、不可手術的、局部復發或轉移性肛管鱗狀細胞癌。INCMGA00012是一款PD-1單抗,目前已經獲批4項臨床試驗,適應症分別針對胃癌(GC)或胃食管結合部(GEJ)癌、微衛星高度不穩定(MSI-H)或DNA錯配修復缺陷(dMMR)子宮內膜癌患者、非小細胞肺癌(NSCLC)以及肛管鱗狀細胞癌。其中,針對一線治療NSCLC的臨床試驗已經進入III期臨床階段。

長春高新控股子公司金妥利珠單抗注射液獲批臨床9月5日,長春高新宣布,其控股子公司——長春金賽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收到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於2020年9月3日核准籤發的兩項《藥物臨床試驗批准通知書》,同意金妥利珠單抗注射液開展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晚期惡性實體瘤和淋巴瘤的臨床試驗。

尖峰藥業注射用艾司奧美拉唑鈉獲藥品註冊證書9月5日,浙江尖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控股子公司浙江尖峰藥業有限公司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籤發的注射用艾司奧美拉唑鈉《藥品註冊證書》。本藥品用於治療:1、作為當口服療法不適用時,胃食管反流病的替代療法。2、用於口服療法不適用的急性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的低危患者(胃鏡下Forrest分級IIc-III)。截至目前,尖峰藥業注射用艾司奧美拉唑鈉項目的研發投入約為1491.28萬元人民幣。

ALLEOS 2000過敏檢測系統在中國湖南藥監成功登記註冊9月7日,過敏檢測體外診斷產品製造商HYCOR Biomedical及其中國合作夥伴長沙海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ALLEOS 2000過敏檢測系統於2020年8月4日在中國湖南藥監局成功登記註冊。長沙海柯執行長鄒豪博士表示,ALLEOS 2000採用了HYCOR NOVEOS系統技術,以及HYCOR四十年過敏診斷試劑的研發生產經驗和深厚的專有領域知識。這款全新產品可以讓中國實驗室和臨床工作者有機會採用高通量全自動全定量過敏檢測系統。此系統每項檢測只需要4微升血樣,並能提供準確精確的過敏檢測結果。

亞盛醫藥Bcl-2抑制劑再獲FDA孤兒藥資格認定,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9月7日,亞盛醫藥宣布,FDA授予其在研原創新藥Bcl-2抑制劑APG-2575孤兒藥資格認定,用於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這是APG-2575獲得的第二個FDA授予的孤兒藥資格認定。今年7月,FDA授予APG-2575首個孤兒藥資格認定,適應症為華氏巨球蛋白血症(WM)。

再鼎醫藥REGN1979注射液獲批5項臨床9月8日,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最新公示,再鼎醫藥申報的REGN1979注射液獲批5項臨床默示許可,適應症為「既往全身治療後復發或難治的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REGN1979是再生元(Regeneron)開發的一款CD20xCD3雙特異性抗體,2020年4月,再鼎醫藥以1.9億美元金額獲得了該候選藥在大中華區的開發和獨家商業化權益。本次是該產品首次在中國獲批臨床。

齊魯製藥4-1BB單抗QL1806獲批臨床9月8日,CDE官網顯示,齊魯QL1806注射液獲批臨床,擬用於多種惡性腫瘤的治療。QL1806是齊魯美國子公司QLSF Biotherapeutics研發的一款4-1BB人源化抗體,臨床前研究顯示其在小鼠腫瘤中具有抗腫瘤活性,最大耐受劑量(MTD)大於265mg/kg。

羅氏PD-L1抑制劑在華再獲批4項臨床9月8日,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最新公示,羅氏(Roche)旗下PD-L1抑制劑Tecentriq(阿替利珠單抗)再次獲批4項臨床,擬開發適應症分別為:阿替利珠單抗聯合tiragolumab,用於含鉑方案放化療後未進展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III期非小細胞肺患者。阿替利珠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用於不可切除的肝細胞癌患者經導管肝動脈化療栓塞術(TACE)後的治療。阿替利珠單抗聯合低劑量放療、順鉑/卡鉑、依託泊苷,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阿替利珠單抗和貝伐珠單抗聯合卡鉑或順鉑和依託泊苷用於未經治療的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患者。

先聲藥業艾拉莫德片治療原發性乾燥症候群臨床申請獲CDE批准9月8日,先聲藥業研發的抗風溼新藥艾拉莫德片(商品名:艾得辛)用於治療原發性乾燥症候群(pSS)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獲得批准。此次臨床申請獲批,艾得辛(艾拉莫德片)有望成為國內首個用於治療原發性乾燥症候群的藥物,這是繼獲批治療類風溼關節炎後拓展的第一個新適應症。

和鉑醫藥1類新藥HBM4003注射液獲批臨床9月8日,和鉑醫藥1類新藥HBM4003注射液獲臨床默示許可,用於治療晚期實體瘤。HBM4003是全人源的抗CTLA-4重鏈抗體,產生自和鉑醫藥特有的Harbour Mice平臺。與傳統抗體相比,重鏈抗體(HCAb)僅由兩條重鏈組成,沒有輕鏈,其分子量比傳統抗體小,具有更好的組織穿透潛力。同時,重鏈抗體擁有與IgG類似的藥代動力學特性和免疫激活(Fc)功能。重鏈抗體僅通過重鏈可變區域結合抗原,仍能顯示出與常規抗體相似的特異性。

羅氏2款新藥CD3/CD20雙抗與C5單抗在中國獲批臨床9月9日,羅氏2款新藥CD3/CD20雙抗RO7082859(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和C5單抗RO7112689(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患者)在中國獲批臨床。CD3/CD20雙抗是羅氏開發的一種新型"2:1"式雙抗,含有2個結合CD20的Fab、1個結合CD3ε的Fab,這種"2:1"式CD20 TCB的活性比傳統的"1:1"式雙抗高10-1000倍。C5單抗是一種新型再循環抗體,相比於傳統的抗體,能夠更長時間地中和C5。

恆瑞醫藥創新藥蘋果酸法米替尼聯合用藥獲批臨床9月9日獲悉,恆瑞醫藥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籤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准通知書》,批准公司開展SHR-1701聯合蘋果酸法米替尼治療晚期惡性實體腫瘤患者的開放性、多中心I/II期臨床研究。SHR-1701是恆瑞公司研發的抗PD-L1/TGF-βRII雙功能融合蛋白,可以阻斷PD-1/PD-L1通路,並中和腫瘤微環境中的TGF-β,PD-1和TGF-β負信號的共同抑制可帶來比任一單獨途徑抑制更加有效的抗腫瘤免疫應答,從而達到增加抗腫瘤療效的目的。

恆瑞醫藥纈沙坦氨氯地平片(Ⅰ)即將獲批9月9日,恆瑞醫藥4類仿製藥纈沙坦氨氯地平片(Ⅰ)上市申請進入「在審批」階段,有望於近期正式獲批成為國內第3家該品種上市廠家。纈沙坦氨氯地平片原研由諾華研發,是由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纈沙坦和鈣離子通道拮抗劑氨氯地平組成的單一複方片劑,適用於纈沙坦單藥治療或者氨氯地平單藥治療未能充分控制血壓的患者。

雙鷺藥業替莫唑胺膠囊(20mg)通過一致性評價9月9日,雙鷺藥業宣布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籤發的關於「替莫唑胺膠囊」(20mg)《藥品補充申請批准通知書》,公司替莫唑胺膠囊(20mg)通過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替莫唑胺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新診斷的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及常規治療後復發或進展的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或間變性星形細胞瘤,系腦膠質瘤一線治療藥物。

北海康成治療亨特症候群的艾度硫酸酯酶β注射液獲CDE上市批准9月9日,北海康成宣布其用於治療黏多糖貯積症Ⅱ型(又稱亨特症候群)的長期酶替代治療藥物海芮思ò(Hunterase)(艾度硫酸酯酶β注射液)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上市批准。亨特症候群是一種罕見的漸進性致殘、致死的X連鎖隱性遺傳病。由於艾度糖醛酸-2-硫酸酯酶(IDS)缺失或缺乏,患者體內貯積的糖胺聚糖(GAG)可累及多個器官系統。目前,黏多糖貯積症(MPS)已被列入國家《第一批罕見病目錄》。

拜耳P2X3拮抗劑BAY1817080獲批臨床9月9日獲悉,根據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最新公示,拜耳公司(Bayer)申報的1類新藥BAY1817080首次在華獲批臨床,適應症為:治療難治性和/或原因不明的慢性咳嗽(RUCC)。BAY1817080是拜耳公司正在開發的一款P2X3拮抗劑,目前在全球處於2期臨床開發階段,被研究者認為可能是治療慢性、難治性咳嗽的新療法。

和譽醫藥CXCR4拮抗劑mavorixafor獲批臨床9月9日獲悉,根據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最新公示,和譽醫藥申報的1類新藥mavorixafor(X4P-001)在中國獲批一項臨床默示許可,適應症為: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Mavorixafor是X4 Pharmaceutics開發的一款「first-in-class」口服CXCR4拮抗劑,已被美國FDA授予孤兒藥資格、突破性療法認定。

萬孚倍特boxarray系統獲醫療器械註冊證9月9日,萬孚倍特官網顯示,其核酸擴增分析系統(boxarray全自動多重核酸檢測分析系統)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獲得醫療器械註冊證。boxarray全自動多重核酸檢測分析系統由兩臺機器構成,一臺為樣本處理儀,另一臺為測試卡分析儀;是第3款獲批的國產核酸POCT一體機。

石藥集團1類新藥ALMB-0166在中國申報臨床9月10日,石藥集團1類新藥ALMB-0166注射液臨床申請獲得CDE受理,該藥目前已經在澳大利亞啟動臨床試驗。ALMB-0166為針對全新靶點Cx43半通道膜蛋白的同類首創(First-in-class)人源化抗體藥。作為Cx43的抑制劑,ALMB-0166由AlaMab公司自主研發用於治療急性脊髓損傷,缺血性中風及其它多種臨床急需的神經性疾病。該藥已經獲得FDA授予的治療急性脊髓損傷(SCI)的孤兒藥資格認定。

基蛋生物收到2項《醫療器械註冊證(體外診斷試劑)》II類證9月10日,基蛋生物發布公告稱,其收到了由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2項《醫療器械註冊證(體外診斷試劑)》II類證,分別為肝腎功能四聯檢測試劑盒(乾式化學分析法),同型半胱氨酸/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鈣蛋白I/肌紅蛋白四合一檢測試劑盒(乾式化學分析法+乾式免疫螢光法)。

再鼎醫藥則樂卵巢癌一線維持治療新適應症獲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9月10日,再鼎醫藥宣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已經批准則樂(尼拉帕利)的補充新藥上市申請,用於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成人患者對一線含鉑化療達到完全緩解或部分緩解後的維持治療。則樂是一種一天一次的口服PARP抑制劑。

甘李藥業CDK4/6抑制劑獲FDA孤兒藥資格9月10日,甘李藥業宣布FDA授予其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 4/6(CDK4/6)抑制劑GLR2007孤兒藥資格,用於治療包括膠質母細胞瘤(GBM)在內的惡性膠質瘤。CDK4/6 抑制劑可以有效阻斷 CDK4/6 激酶的活性,恢復細胞周期控制,阻斷腫瘤細胞增殖,進而抑制癌細胞的生長。

正大天晴4類仿製藥沙格列汀片獲批上市9月11日,正大天晴的4類仿製藥沙格列汀片獲國家藥監局批上市,並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為該品種國內第二家仿製。沙格列汀(Saxaglipti)是一種高效的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可通過選擇性抑制 DPP-4,升高內源性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和葡萄糖依賴性促胰島素釋放多肽(GIP)水平而調節血糖,主要用於治療成人2型糖尿病。與傳統降糖藥物相比,DPP-4抑制劑的優勢在於不增加低血糖風險、對體重影響中性、心血管安全性良好。

方盛製藥依折麥布片獲批上市9月11日,湖南方盛製藥的4類仿製藥依折麥布片上市申請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成為國內首仿。依折麥布是一類降血脂藥,是首個膽固醇吸收抑制劑,其主要作用靶點是膽固醇轉運蛋白NPC1L1。該蛋白是小腸膽固醇跨膜運輸的一種關鍵蛋白,依折麥布通過阻礙其對膽固醇類的吸收,進而減少膽固醇由腸道向肝臟的轉運,降低肝臟中膽固醇的儲存量,加速血液中膽固醇的清除。

北京福元奧美沙坦酯氫氯噻嗪片獲批上市9月11日,北京福元4類仿製藥奧美沙坦酯氫氯噻嗪片獲國家局批准上市並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成為該品種國內第二家上市的仿製藥。奧美沙坦酯氫氯噻嗪片為固定劑量複方製劑,由第一三共製藥(DAIICHISANKYO)研發,主要用於治療高血壓。該藥最早於 2003年在美國上市,2010年獲批進口,商品名復傲坦。

倍特藥業3類仿製藥布洛芬注射液獲批上市9月11日,成都倍特藥業3類仿製藥布洛芬注射液上市申請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苑東生物的布洛芬注射液於2018年7月獲批成人退熱和鎮痛。2019年7月,該藥適應人群從成人擴展至6個月以上兒科患者。苑東生物招股書顯示其布洛芬注射液2019年銷售額為4979萬元。

嘉逸醫藥4類仿製藥利伐沙班片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9月11日,嘉逸醫藥4類仿製藥利伐沙班片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為國內第5家該品種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企業。9月11日,嘉逸醫藥4類仿製藥利伐沙班片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為國內第5家該品種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企業。

華潤賽科「纈沙坦氫氯噻嗪片」通過一致性評價9月11日,華潤賽科纈沙坦氫氯噻嗪片通過一致性評價,為百奧藥業之後的第2家。纈沙坦氫氯噻嗪片的原研藥Co-Diovan(中文商品名:復代文)由諾華開發,是由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纈沙坦和利尿劑氫氯噻嗪組成的單片複方降壓藥,主要用於治療單一藥物不能充分控制血壓的輕度-中度原發性高血壓,最早於1998年上市。國內此前已經有8家企業上市銷售纈沙坦氫氯噻嗪片,而百奧藥業則是該品種首家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企業。

公司合作

君實生物與捷思英達宣布雙方達成戰略合作9月7日,君實生物與捷思英達宣布雙方達成戰略合作,共同開展特瑞普利單抗(抗PD-1單抗)聯合JSI-1187(ERK激酶抑制劑)用於治療晚期黑色素瘤、直結腸癌以及其它經雙方同意的適應證的臨床試驗。ERK是經典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號通路RAS-RAF-MEK-ERK中的下遊蛋白激酶。RAS-RAF-MEK-ERK級聯的MAPK信號在癌症生長和增殖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PD-(L)1單抗可以阻斷腫瘤細胞誘導的人體免疫細胞T細胞「休眠」,部分恢復T細胞殺傷腫瘤細胞的功能,從而激活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來對抗腫瘤細胞,達到長期控制或消除腫瘤的效果。

高濟醫療與以嶺藥業達成戰略合作協議9月7日獲悉,高濟醫療與以嶺藥業正式籤署2020-2021年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此次合作雙方優勢互補,就慢病項目、網際網路醫院、糖尿病領域、連花戰略貨源保障、中藥飲片等諸多領域將展開深度合作。

復星醫藥與國藥控股達成關於mRNA新冠疫苗物流合作協議9月7日,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籤署關於BioNTech mRNA疫苗的物流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疫苗商業化及供應鏈服務。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建立疫苗冷鏈體系,包括疫苗的儲運和配送,以整體提升疫苗供應鏈服務;將共同促進和完善疫苗使用應急保障機制;以及將共同提升疫苗等緊急物資的戰略儲備和配送能力。

葆元醫藥與第一三共籤訂引進兩個臨床階段腫瘤領域候選創新藥物的許可協議9月7日,葆元生物醫藥科技(杭州)有限公司通過其子公司安赫特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和第一三共株式會社籤訂了引進兩個臨床階段腫瘤領域候選創新藥物的許可協議。這兩個創新藥物的第一三共代碼分別為DS-1001和DS-1205, 葆元醫藥代碼分別為AB-218和AB-329。根據許可協議,第一三共可收到的預付款,開發,註冊和商業化的裡程碑付款,以及產品上市後銷售淨額的特許權使用費。

九洲藥業與上海醫藥擬在台州設立合資公司9月8日獲悉,浙江九洲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擬在台州設立合資公司。擬建的合資公司以高端仿製藥及改良型新藥開發為目的,由上海醫藥、九洲藥業、股權激勵平臺三方共同以貨幣形式出資設立,註冊資本為人民幣5億元。目前,合資公司暫定名稱為浙江上藥九洲生物製藥有限公司,註冊地址為浙江大學台州研究院內。

國藥控股與吉利德科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擴大慢B肝藥物可及性9月8日,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與吉利德科學公司在上海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利用各自在醫藥創新、市場開拓、渠道與零售管理方面的優勢,全面提高慢性B型肝炎創新藥物在中國患者中的可及性。吉利德科學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羅永慶,國藥控股總裁劉勇代表雙方籤約。吉利德科學全球高級副總裁、洲際市場負責人Jacopo Andreose通過視頻連線參加籤約儀式,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

AI藥物研發公司Exscientia與華東醫藥達成合作,通過AI加速抗腫瘤藥物研發9月9日,世界領先的人工智慧(AI)藥物研發公司Exscientia與華東醫藥宣布,雙方已建立合作開發夥伴關係,加速發現腫瘤領域小分子藥物突破性的創新療法。雙方合作的首個項目是針對 DNA 損傷應答基因轉錄控制的藥物開發,治療 DNA 損傷修復缺陷的高突變頻率的患者,如卵巢癌和乳腺癌患者等。

蘇橋生物助力來凱醫藥LAE005實現全球開發和商業化9月9日,蘇橋生物(蘇州)有限公司與來凱醫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攜手,在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BioBay)達成戰略合作。根據合作協議,針對來凱醫藥一款處於臨床初期階段的PD-L1抗體新藥(LAE005),蘇橋生物將提供滿足全球質量標準的完整生物藥CMC服務,覆蓋技術轉移、工藝開發、GMP臨床用藥生產以及中美雙報的服務,助力LAE005實現全球開發和商業化。

美年健康旗下美兆醫療與上海眼病防治中心、魯冰花達成戰略合作9月9日,美年健康宣布旗下品牌美兆(中國)健康醫療集團與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醫院)、上海魯冰花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該合作旨在結合各方優勢,建立、完善一套從眼病篩查到就診的運行機制,為眼病患者提供便捷、高效、優質的眼健康服務。

甘萊製藥與Galmed就ASC41(THR-激動劑)和Aramchol(SCD 1抑制劑)聯合治療NASH達成戰略合作9月9日,甘萊製藥有限公司與Galmed Pharmaceuticals Ltd.共同宣布,雙方關於聯合ASC41(THR-激動劑)和Aramchol(SCD 1抑制劑)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達成合作,拓展各自研發管線。甘萊製藥有限公司為歌禮製藥有限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本次合作的財務細節沒有披露。ASC41是一種口服甲狀腺激素受體(THR-)激動劑。Aramchol是一種新型的合成小分子,是由膽酸和花生酸通過穩定的醯胺基團連接而成的共軛物。

吉凱檢驗/迪譜診斷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核酸質譜檢測生態圈建設9月10日獲悉,上海吉凱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與浙江迪譜診斷技術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本次戰略合作協議的籤署,正式開啟吉凱檢驗同迪譜診斷的全面合作,該合作致力於充分發揮雙方在核酸質譜平臺方面的優勢,共同推進中通量核酸質譜檢測生態圈的建設。

愛科百發與特寶生物就AK0706項目開發達成戰略合作9月10日獲悉,愛科百發近日與特寶生物針對愛科百發自主研發的B型肝炎(HBV)治療新藥AK0706在中國開發及商業化達成獨家戰略合作。通過戰略合作,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的核心優勢,在慢性B肝臨床治癒領域開展深入研究,最終實現優勢互補、互利互贏。

業績發布

華菱醫療發布2020年H1業績報告:營收約1833萬元,同比增長44.74%9月7日獲悉,華菱醫療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截止2020年6月30日,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336163.34元,同比增長44.74%;實現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27264.13元,同比增長451.87%。主要一是產品銷售價格提升;公司內部加強了成本費用管控。二是疫苗市場的帶動給公司帶來了機遇。

中國中藥2020年H1業績報告:營收約66.55億元,同比下滑4.1%9月7日獲悉,中國中藥上半年營業額約66.55億元,同比下滑4.1%。其中,中藥配方顆粒業務營業額約45.7億元,佔總營業額的68.7%;中成藥業務營業額約13.0億元,佔總營業額的19.6%;中藥飲片業務營業額約5.7億元,佔總營業額的8.5%;中醫藥大健康業務營業額約0.4億元,佔總營業額的0.6%;產地綜合業務營業額約1.7億元,佔總營業額的2.6%。

紅日藥業發布2020年H1業績報告:營收27.8億元,同比增長21.61%9月7日獲悉,紅日藥業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7.8億元,同比增長21.61%;淨利潤3.4億元,同比下降1.86%。其中,成品藥實現銷售收入3.8億元,同比下降32.07%;中藥配方顆粒實現銷售收入11.5億元,同比下降7.17%;醫療器械實現銷售收入9.6億元,同比增長355.69%;輔料及原料藥實現銷售收入2.1億元,同比增長5.09%。

香雪製藥發布2020年H1業績報告:營收18.2億元,同比增長37.11%9月7日獲悉,香雪製藥發布半年度業績報告稱,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2億元,同比增長37.11%;淨利潤1.4億元,同比增長152.47%。其中,中藥材板塊營業收入達6.3億元,同比增長14.02%。報告期內,公司根據77位來自溫病學、中醫肺病、中醫危急重症、中藥學等領域的中醫藥專家聯合開出的居家預防中藥方,成功開發推出了「粵抗1號」涼茶、「粵抗1號」特配涼茶顆粒衝劑等防疫新產品,帶動了公司業績回穩。

太龍藥業發布2020年H1業績報告:營收6.5億元,同比增長9.21%9月7日獲悉,太龍藥業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5億元,同比增長9.21%;淨利潤2818萬元,業績穩步增長。受疫情期間停工停產以及下遊診療機構停業等因素的影響,生產中藥飲片的子公司桐君堂藥業上半年加工飲片3300餘噸,煎藥57餘萬方,實現收入2.5億元,同比下降10.86%。

朗高養老發布2020年H1業績報告:營收約8912萬元,同比增長33.73%2020年9月8日獲悉,朗高養老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截止2020年6月30日,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9120779.84元,同比增長33.73%;實現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77904.42元,較上年同期扭虧為盈。

德善藥業發布2020年H1業績報告:營收696.02萬元,同比增加33.57%9月8日獲悉,遼寧德善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披露《2020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96.02萬元,較上年同期營業收入521.08萬元提高33.57%;實現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81.62萬元,實現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為-81.62萬元,公司持續處於虧損狀態。

藥明康德發布2020年H1業績報告:營收72.31億元,同比增長22.68%9月8日獲悉,藥明康德發布中期業績公告。2020年年上半年,藥明康德收入72.31億元,同比增長22.6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7.17億元,同比增長62.49%。具體表現如下:中國區實驗室服務收入增長26.5%至37.80億元;CDMO/CMO服務收入增長25.8%至21.62億元;美國區實驗室服務收入增長10.1%至7.82億元;臨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務收入增長5.9%至5.00億元。

泰格醫藥發布2020年H1業績報告:營收約14.52億元,同比增長8.58%9月8日獲悉,泰格醫藥發布半年度業績報告稱,2020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9.99億元,同比增長183.66%,營業收入約為14.52億元,同比增長8.58%,基本每股收益盈利1.3444元,同比增長183.63%。

編輯:頓雨婷

相關焦點

  • 醫療健康行業周報|百奧賽圖完成D+輪融資;藥監局發布《高通量測序...
    近年來,醫療健康產業創新不斷湧現,並發展成為最活躍的行業之一,36氪見證和陪伴著這一領域創新企業的成長,並為行業帶來專業的聲音。為此,36氪推出了「醫療健康行業周報」這一欄目,接下來將定期發布,為讀者提供資本、政策、財務、新產品等多角度的行業資訊。9月20日醫療健康行業周報請查收。
  • 醫療健康行業周報 | 康立明生物完成6億元C輪融資;榮昌生物ADC藥物...
    近年來,醫療健康產業創新不斷湧現,並發展成為最活躍的行業之一,36氪見證和陪伴著這一領域創新企業的成長,並為行業帶來專業的聲音。 為此,36氪推出了「醫療健康行業周報」這一欄目,接下來將定期發布,為讀者提供資本、政策、財務、新產品等多角度的行業資訊。 9月27日醫療健康行業周報請查收。
  • 醫療健康行業周報|微創醫療機器人獲30億融資;國家兒童區域醫療...
    來源:36氪近年來,醫療健康產業創新不斷湧現,並發展成為最活躍的行業之一,36氪見證和陪伴著這一領域創新企業的成長,並為行業帶來專業的聲音。為此,36氪推出了「醫療健康行業周報」這一欄目,接下來將定期發布,為讀者提供資本、政策、財務、新產品等多角度的行業資訊。
  • 醫療健康行業周報 | 「金匙醫學」獲2.3億元A輪融資;「網際網路+醫療...
    近年來,醫療健康產業創新不斷湧現,並發展成為最活躍的行業之一,36氪見證和陪伴著這一領域創新企業的成長,並為行業帶來專業的聲音。 為此,36氪推出了「醫療健康行業周報」這一欄目,接下來將定期發布,為讀者提供資本、政策、財務、新產品等多角度的行業資訊。 11月7日醫療健康行業周報請查收。
  • 亞虹醫藥完成超過7億元D輪融資;瑞科生物完成1億美元B輪融資丨醫療...
    據不完全統計,2020上半年的全球資本市場迎來67個醫療健康IPO項目,募資超千億,生物醫藥、數字醫療、醫療服務、醫療器械等各個賽道均爆出多個大額融資事件。雷鋒網與旗下醫療產業服務平臺《醫健AI掘金志》從最熱點事件入手,盤點整理出《全球醫療健康投融資周報》,本文為2020年11月第二周(11月9日-11月15日)期間監測到的起投融資事件。
  • Vol.145醫療大健康投融資周報|創投|紅杉資本|a輪融資|b輪融資...
    賽賦醫藥完成B+輪融資,用於搭建創新藥行業研發人才創業平臺  2020年12月29日獲悉,日前,一站式創新藥CRO平臺北京賽賦醫藥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賽賦醫藥」)此次融資主要用於持續搭建創新藥行業研發人才的創業平臺,不斷完善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等新興前沿藥物服務能力建設。  信諾維完成數億元Pre-IPO輪融資,推動國內外臨床試驗以及生產基地建設  2020年12月31日獲悉,蘇州信諾維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完成數億元人民幣的Pre-IPO輪融資。
  • 動脈橙周報20210110:丁香園完成5億美元融資,科亞醫療完成3億+D輪...
    博安生物完成6.82億元戰略融資,加速創新抗體和生物類似藥產品臨床開發  2021年1月5日,綠葉製藥集團宣布,旗下山東博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博安生物)已完成一輪戰略融資,累積融資金額達到人民幣6.82億元。
  • 33筆融資、總額超90億元,最高紀錄超30億元丨醫療健康投融資周報
    雷鋒網與旗下醫療產業服務平臺《醫健AI掘金志》從最熱點事件入手,盤點整理出《全球醫療健康投融資周報》,本文為2020年12月第四周(12月28日-12月31日)期間監測到的33起投融資事件。 文中標註的日期是指融資消息報導日期,部分企業融資發生時間超前於報導時間。
  • 【全球數字健康周報第22期】1藥網完成10億元融資
    投融資1)深睿醫療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穩步踏入醫療AI發展新紀元2020年12月15日,深睿醫療宣布已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中關村龍門投資領投,上海聯新資本等機構跟投,老股東君聯資本本輪繼續跟投加碼。
  • 全球醫療融資併購周報-NO.1 | 2020年6月20~26日
    閱讀提示:本文預計閱讀完成需要28分鐘(300字/分鐘)這是動脈橙團隊為各位帶來的新欄目【全球醫療融資併購周報】,我們將在每周1更新,在我們可找到的信息中,這應該是目前全網唯一一份最全的融資併購周報
  • 【全球數字健康周報第13期】諾信創聯完成兩億元融資|諾信創聯|...
    該公司打算利用這筆資金推進其專有的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平臺的研究和開發,並推動業務發展計劃,以擴大在醫生集團和企業醫療市場的使用。5)衛寧健康完成戰略融資,投資方為京東健康、 藥明康德2020年10月13日獲悉,醫療衛生領域應用軟體研發商衛寧健康完成戰略投資融資,投資方為京東健康、藥明康德 。
  • ...獲30億融資;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在即;信達生物單抗產品獲批
    近年來,醫療健康產業創新不斷湧現,並發展成為最活躍的行業之一,36氪見證和陪伴著這一領域創新企業的成長,並為行業帶來專業的聲音。為此,36氪推出了「醫療健康行業周報」這一欄目,接下來將定期發布,為讀者提供資本、政策、財務、新產品等多角度的行業資訊。
  • 春雨醫生背後:移動醫療盈利模式難尋
    此時張銳創業春雨醫生一年多,剛剛獲得close的B輪融資。  而據媒體報導,此前春雨醫生已完成12億融資Pre-IPO環節,2015年線上問診業務實際收入達1.3億元,盈利3000萬元,公司已有計劃分拆上市,但尚未決定選擇A股或是新三板市場。  但張銳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其本人並沒有上市意願,這更多是資本方的需求。據 騰訊 科技報導,春雨醫生分拆上市的背後,投資人施加了比較大的壓力。
  • 專注自身免疫病創新抗體藥物研發的偉德傑生物獲B輪融資
    第一時間獲悉,北京偉德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偉德傑生物)宣布完成B輪融資,由國投創業領投,久友資本、荷塘創投、道遠資本、鴻博創業共同跟投,行遠致同擔任本輪獨家財務顧問。這是偉德傑生物成立以來完成的第三次融資,前兩輪分別於2015年和2017年完成。
  • 動脈橙周報20200920:在線健身平臺Zwift完成4.5億美元C輪融資,蘋果...
    12)醫療設備公司RapidAI完成2500萬美元B輪融資,加速公司全球戰略發展計劃  2020年9月17日,醫療設備公司RapidAI宣布完成2500萬美元B輪融資,投資方為Lennertz & Co. 。在多年盈利的基礎上,這些新增資金將加速公司在全球的戰略發展計劃,支持Rapid平臺和世界級臨床產品的持續發展。
  • 華興資本醫療與生命科技行業周報【Vol.149】
    「華興資本醫療與生命科技行業周報」定期發布,專注從資本角度,解讀一周數據,提供最新行業觀察。 醫療與生命科技是華興資本多年來關注並深耕的領域,目前已為超過100個融資及併購項目擔任財務顧問。
  • 貨拉拉5.15億美元E輪融資;猿輔導3億美元融資|創投周報
    笑果文化完成戰略融資 笑果文化是一家喜劇脫口秀內容提供商,致力於打造中國喜劇類脫口秀這個品類的文化產品的消費閉環,旗下欄目有《吐槽大會》、《噗哧脫口秀》等。近日完成戰略融資,投資方為南山資本。
  • 壁仞科技完成11億人民幣A輪融資,七牛雲完成F輪10億人民幣融資|...
    8億人民幣比亞迪發布關於控股子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公告,旗下「比亞迪半導體」完成A+輪融資。此次融資將用於圓心科技的妙手醫生網際網路醫院、醫療科技、處方流轉及管理、健康險等「醫-藥-險」業務的聯動發展。憑藉網際網路科技優勢,圓心科技將醫療服務、藥事服務、保險服務充分結合,連接醫生端、患者端、藥品端、保險端,構建起了「醫-患-藥-險」的服務體系。圓心科技創始人兼CEO何濤表示,圓心科技的成長過程是一個專注產業發展,不斷生長的過程。
  • 宸安生物,恆翼生物,久心醫療……完成新一輪融資
    國內融資1月21日,甲貝生物完成數千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國鴻智臻創投。甲貝生物是一家生物藥技術開發及服務提供商,專注於生物藥技術開發和CDMO技術服務,業務涵蓋涵蓋抗體發現、上下遊工藝開發、製劑工藝開發、分析方法開發與驗證等領域。
  • 動脈橙醫療周報20201227:字節跳動成立大健康業務部門,思派健康...
    誠益生物完成超億元新一輪融資,加快多種創新藥臨床開發  2020年12月22日,誠益生物近日宣布完成新一輪超億元融資,由元禾原點和康禧全球投資基金共同領投,華蓋資本、清松資本及現有股東國藥資本參與本輪投資。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支持多個代謝類新藥項目的臨床試驗、臨床前研究及研發管線的持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