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除了樂壇掀起多元浪潮,影壇同樣聚焦族裔與性別議題。影壇最大盛會──今年1月舉辦的奧斯卡金像獎(92nd Academy Awards),20個演員獎提名當中有19個是給了白人,受到猛烈批評。而電視影集最高殊榮、9月舉辦的第72屆艾美獎(Emmy Awards)頒獎典禮上,非裔演員則大放異彩,其中童星出身的辛蒂亞(Zendaya)更爆冷奪下最佳女主角大獎。
奧斯卡太白犯眾怒
過去10年中,獲奧斯卡獎提名的演員共200人,其中26名有色族裔,最後獲獎的有7人。
2015年起連續兩年,演員類獎項提名名單上清一色白人,讓許多影星抵制頒獎典禮,催生奧斯卡獎太白(#OscarsSoWhite)運動。從族裔多元化角度看,今年的提名名單比去年更單一,是2017年以來白人被提名人數最多的一次,被炮轟是好萊塢太白第二集。
去年有三名非白人演員抱得小金人之後,今年參與獎項競逐的主要作品幾乎都不是講述種族多元的故事,或由多種族演員參演。
不過本屆小金人似乎比以前更放眼國際,南韓電影《寄生上流》最終以最佳影片、導演、原著劇本與國際影片四項大獎成績作收,是首次獲得最佳影片的非英語電影,或許這是本屆提名榜出爐以來一片批評聲中少有的讚許聲。
奧斯卡獎誕生90多年來,獲提名爭奪最佳影片獎的總共554部,其中外國影片11部,在《寄生上流》獲獎之前全都鎩羽而歸。
至於為什麼今年會被轟是奧斯卡太白第二集?本屆最佳男、女主角和配角獎項提名名單上,唯一上榜的非白人演員是電影《哈麗特》(Harriet)女主角辛西亞艾莉佛(Cynthia Evrivo)。她在片中扮演投身廢奴運動的女奴哈麗塔塔布曼(Harriet Tubman)。不過她最終未獲小金人青睞,最佳女主角由參演《茱蒂》(Judy)的蕾妮茲薇格(Renee Zellweger)拿下。
在奧斯卡提名上一周,頒發有英國奧斯卡之稱的英國電影學院獎(British Academy Film Awards,亦稱BAFTA Awards)公布提名,演員獎項一片白茫茫,令外界一片譁然,對於BAFTA來說尷尬的是,唯一獲得奧斯卡提名的非裔演員辛西亞艾莉佛就是英國人。
以《小丑》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主角的瓦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在領獎臺上特別提到這一點,稱這份名單對有色人種傳遞的訊息很明確:這裡不歡迎你。
有色人種無提名門票?
事實證明,有些電影即使獲得市場好評,但無論是《我們》(Us)中的露琵塔尼詠歐(Lupita Nyong'o,非裔)、《別告訴她》(The Farewell)中的奧卡菲娜(Awkwafina,亞裔),還是《我叫多麥特》(Dolemite Is My Name)中的艾迪墨菲(Eddie Murphy,非裔),都沒有獲得提名。事實上,三部電影沒有入圍任何獎項。
儘管是大名鼎鼎的明星,珍妮佛洛佩茲(Jennifer Lopez)也仍然無法從布朗克斯區殺到好萊塢殿堂。今年的奧斯絲卡除了沒有給她一個走上紅地毯的機會,也沒有給過碧昂絲(Beyonce)一張門票。
參演《舞娘騙很大》(Hustlers)的珍妮佛洛佩茲是提名最佳女配角的熱門人選,該電影講述一群脫衣舞娘透過下藥騙取富人錢財的真實故事。如果她獲得提名,將是對拉丁裔女演員一次難得的肯定,但結果是她和原本被認為很有可能憑《獅子王》(The Lion King)當中的歌曲《Spirit》提名最佳電影歌曲的碧昂絲雙雙抱憾而歸。
BBC報導,今年奧斯卡獎投票成員中新增的819人中,女性佔45%,非白人佔36%。電影學院院長魯賓(David Rubin)和首席行政官哈德森(Dawn Hudson)在一份聯合聲明中指出:引入這些標準將推動電影行業的必要、持久的變革。
南加大安納堡傳播與新聞學院的包容性倡議(Annenberg Inclusion Initiative)課題研究了娛樂界四大獎(金球獎、美國導演工會獎、奧斯卡獎和評論家選擇獎)過去13年的最佳導演提名名單,色族裔的女性電影人的比例有所下降,2018年是21.4%,2019年是16.8%。
奧斯卡新制最佳影片不夠多元不能得
能奪得奧斯卡最高榮譽最佳影片大獎,無疑是藝術和技術層面都傲視群雄的頂尖電影。在主辦方接連被轟太白之後,提出往後的新增考評標準:多元化(diversity)。
負責奧斯卡獎評選和頒發的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公布四種項目具體標準和指引,若多元化考核不達標,沒有符合其中兩項標準就沒有資格參與最佳影片的角逐。
準則雖然到2024年才會正式實施,但從2022年起的第94屆奧斯卡,電影公司須開始呈報該部電影製作過程和團隊包容性和多元化標準的相關資料。以下是四種項目的細項規定:
艾美獎非裔大贏家
相較被批太白的奧斯卡,本屆艾美獎則是非裔演員的爆發年。影集、迷你影集、電視電影類共100多名入圍演員中,超過三分之一為非裔,其中又有四項演員類大獎由非裔演員囊括,更誕生有史以來的兩位非裔視後,不難看出艾美獎主辦單位國家電視藝術與科學院(Television Academy)在擴大小螢幕種族多元方面所做的努力。
主辦方公布入圍名單後推文寫道:黑人的命也是命,黑人的故事也重要。(Black Lives Matter. Black Stories Matter)以HBO影集《守護者》獲得迷你劇集/電視電影最佳男配角的葉海雅阿巴杜馬汀二世(Yahya Abdul-Mateen II)受訪時表示:比例總算像樣些了,非裔社群人才濟濟。
戳種族痛點守護者獲獎最多
描寫美國種族議題的黑色超級英雄影集《守護者》入圍26項,最後贏得11項獎肯定,是今年得獎大贏家。影集製作團隊把獎獻給1921年奧克拉荷馬州杜爾沙(Tulsa)種族主義大屠殺的非裔受害者。
《守護者》內容涉及白人至上主義、警察暴力以及口罩配戴問題,全都是今年11月總統大選前,導致全美四分五裂的全國性議題。而該劇所贏得的11項肯定,僅比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創下的史上最多13座獎少兩座。
辛蒂亞爆冷出線史上最年輕視後
今年艾美獎最大冷門是迪士尼頻道童星出身的辛蒂亞(Zendaya),以HBO高校十八禁(Euphoria)年輕毒癮者一角贏得最佳女主角大獎,擊敗分別以黑錢勝地( Ozark)和晨間直播秀(The Morning Show)入圍的得獎大熱門蘿拉琳妮(Laura Linney)和珍妮佛安妮斯頓(Jennifer Aniston)。
24歲的辛蒂亞成為艾美獎歷年來最年輕的戲劇類最佳女主角獎得主,也是薇拉戴維絲(Viola Davis)2015年以謀殺入門課(How To Get Away WithMurder)獲獎以來,史上第二位獲此殊榮的非裔女星。
迷你影集類最佳女主角、49歲的蕾吉娜金在《守護者》飾演表面是退休警探,其實則是化名暗夜修女」的特工,用不同的面貌與手段周旋在不同的對手之間,角色非常複雜而且難演,得獎實至名歸。
最後篇幅留給黑豹
此次艾美獎也回顧了在2020年離世的戲劇名人,最後黑豹查德維克博斯曼(Chadwick Boseman)的影像出現讓不少影迷感到一陣鼻酸。搭配歌手HER演唱已故歌手Prince名曲〈Nothing Compares 2 U〉的歌聲,致敬這些對影視產業有貢獻的人們。影片最後,艾美獎播放了查德維克博斯曼以往在母校的演講片段最為結尾,激勵人們確立好自己的目標,並積極實踐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