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立擺理論在直立自平衡智能車系統中的應用

2021-01-21 電子產品世界

摘要:兩輪自平衡智能車要求車模兩輪驅動實現其直立行走。直立車的硬體設計和軟體設計與四輪車相比更加複雜,在「飛思卡爾」杯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中,直立車故障多,近一半的參賽隊伍完不成比賽。直立自平衡智能車主要簡化為倒立擺模型,把倒立擺理論引入並通過PID控制,能得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8179.htm

0 引言

近年來,國內外有很多關於兩輪自平衡直立電動車的研究,甚至已經生產出相應的代步產品。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對於自平衡的響應速度和精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兩輪自平衡直立車」的製作,其核心技術就是自平衡系統的開發。直立車模可以簡化成倒立的單擺模型。通過傳感器獲得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值,運用PID控制算法實現對其的控制。

1 理論分析

1.1 倒立擺理論模型分析

首先,直立智能車若只直立在原地可以簡化成一級倒立擺模型,我們可以從單擺入手,對單擺受力分析如圖1所示。

F=-mgsinθ (1)

根據受力分析,當單擺受外力拉離平衡位置時,會受到mgsinθ作用使單擺能夠回復到平衡位置,而空氣中的阻尼力與mgsinθ的合力驅使單擺穩定在平衡位置,合力越大,單擺穩定得越快,所受幹擾的影響也就越小。

直立的車模可以看成是倒放在可以移動的車輪上的單擺,由於車輪與車體存在相對加速度,因此在非慣性系下分析車模的受力情況,對倒立擺模型受力分析如圖2所示。

車模除了受重力的分力mgsinθ外,還受額外的慣性力-macosθ和空氣的阻力,因此倒立擺所受的恢復力(此處不計空氣阻力)為:

F=mgsinθ-macosθ (2)

由於θ較小,因此可以進行線性化。

為使倒立擺能夠穩定下來,而且由於空氣的相對阻尼力較小,還應對系統施加額外的阻尼力,因此式(2)可變為:

式中θ為車模傾角,θ'為車模的角速度,k1、k2為比例係數。

1.2 直立車系統穩定性分析

對直立車模進行數學建模,依據自動控制理論分析車模通過閉環控制保持穩定的條件。

將直立車模簡化為放置在可以左右移動的車輪上的簡單倒立擺。假設外力幹擾引起車模產生角加速度x(t)。沿著垂直於車模地盤方向進行受力分析。

由圖3推導出車模傾角與車輪運動加速度a(t)以及外力幹擾加速度x(t)之間的運動方程

由式(10)可以看出,當k1≥g,k2≥0時,滿足系統穩定的條件,此時直立車模可以穩定。

2 直立智能車系統設計

2.1 硬體電路設計

在上面介紹了車模直立控制數學模型,車模傾角以及傾角速度的測量成為控制車模直立的關鍵。車模傾角和傾角速度的測量可以分別通過加速度傳感器和陀螺儀實現。

2.1.1 三軸加速度計

三軸加速度計可以測量智能車傾角的加速度。直立車模所採用的是加速度傳感器MMA7361。該傳感器體積小、質量輕、測量精度高、抗幹擾能力強、性價比高,MMA7361可以同時輸出3個方向上的加速度模擬信號。

2.1.2 陀螺儀

我們選用了村田公司出品的ENC-03系列的陀螺儀,陀螺儀可以測量智能車傾角的角速度。但是此款陀螺儀有一點缺陷是溫飄過大,需要我們在軟體中進行補償。

2.2 系統軟體設計

通過三軸加速度計和陀螺儀模塊分別檢測車模的角度和角速度,這似乎只需要加速度計就可以獲得車模的傾角,再對此信號進行微分便可以獲得傾角速度,但在實際車模運行過程中,由於車模本身的震動和擺動等因素所產生的加速度會產生很大的幹擾信號,它疊加在測量的加速度信號上使得輸出的信號無法準確反映車模的角度,這些噪聲可以通過數據平滑濾波將其濾除,但是平滑濾波一方面會使信號無法實時反映車模傾角變化,減緩對車模車輪的控制,另一方面也會將車模角速度變化信息濾掉,上述兩方面的濾波效果都使得車模無法保持直立。

角速度傳感器陀螺儀輸出的車模角速度受到車體振動的影響小,因此車模的角度可通過對角速度積分得到。但如果角速度信號存在微小的偏差和漂移,經過積分運算之後形成累積誤差,這個誤差會隨著時間延長逐步增加,最終導致電路飽和,使角度信號存在偏差。為消除角速度積分產生的累積誤差,利用加速度計獲得的角度信息對此進行校正,使積分的角度逐步跟蹤到車模運行的真實角度。如下圖4所示為車模直立控制算法框圖。

最後,採用PD算法控制車模直立。其公式為

nSpeed=CarAngle*P+CarGyro*D (11)

式中nSpeed為車模速度輸出值,CarAngle為車模角度,CarGyro為車模角速度,P為比例參數,D為微分參數。

3 結語

兩輪智能車控制系統是一種典型實時精確控制、且自身不穩定的隨動控制系統。本文詳細介紹了兩輪自平衡小車的直立控制原理及設計,包括加速度傳感器使用電路及方法、通過角度傳感器的反饋量實現小車的平衡控制方法;加速度計和陀螺儀等傳感器的選取;硬體電路的設計方法、軟體算法的主要控制程序等,可靠穩定地使小車達到2.2m/s。


相關焦點

  • 小米電動平衡車要來了!獨輪/雙輪平衡車原理分析
    當車發生傾斜時,重力加速度g 便會在X 軸方向形成加速度分量,從而引起該軸輸出信號的變化。但在實際車運行過程中,由於平衡車本身的運動所產生的加速度會產生很大的幹擾信號疊加在上述測量信號上,使得輸出信號無法準確反映真正的傾角。因此對於直立控制所需要的姿態信息不能完全由加速度傳感器來獲得。
  • 小米平衡車要來了:它是如何做作的?
    當車發生傾斜時,重力加速度g 便會在X 軸方向形成加速度分量,從而引起該軸輸出信號的變化。但在實際車運行過程中,由於平衡車本身的運動所產生的加速度會產生很大的幹擾信號疊加在上述測量信號上,使得輸出信號無法準確反映真正的傾角。因此對於直立控制所需要的姿態信息不能完全由加速度傳感器來獲得。
  • 單級倒立擺控制系統的穩定性算法設計
    倒立擺是日常生活中許多重心在上、支點在下的控制問題的抽象模型,本身是一種自然不穩定體,它在控制過程中能有效地反映控制中許多抽象而關鍵的問題,如系統的非線性、可控性、魯棒性等問題。
  • 大人孩子都能玩的智能平衡車,阿爾郎智能自平衡車質量怎麼樣?
    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款超安全、僅需2分鐘就上手的阿爾郎智能平衡車,由童星張一山傾情代言。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智能化產品出現,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便利,比如阿爾郎平衡車就是一項很偉大的發明。
  • 三軸加速度傳感器在智能車控制與道路識別中的應用
    MMA7260Q可以測量智能車慣性大小,選取最佳重心位置,並能準確定位智能車處於直線、彎道、坡道、漂移等運行狀態;利用加速度傳感器在智能車中的控制以及路徑識別的設計。MMA7260Q測量智能車在運動中的加速度信號,以嵌入式單片MC9S12XSl28B作為核心控制器,對加速度信號進行採樣,A/D轉換,再將特徵數據存儲在EEPROM中。
  • Mono Magic 短距獨輪平衡車 航天高科技代步
    隨著科技的發展,短距離代步從自行車、電動車、滑板車,已經進化到了平衡車時代!      平衡車是一種依靠電力驅動及自我平衡能力控制的代步工具。      其運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種被稱為「動態穩定」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車體內部的陀螺儀和加速度傳感器,來檢測車體姿態的變化,並利用伺服控制系統,精確地驅動電機進行相應的調整,以保持系統的平衡。
  • (2-3合刊) 基於MEMS慣性傳感器的兩輪自平衡小車設計
    摘要:著重分析了兩輪自平衡小車的設計原理與控制算法,採用卡爾曼濾波算法融合陀螺儀與加速度計信號,得到系統姿態傾角與角速度最優估計值,通過雙閉環數字PID 算法實現系統的自平衡控制。設計了以MPU-6050傳感器為姿態感知的兩輪自平衡小車系統,選用8位單片機HT66FU50A為控制核心處理器,完成對傳感器信號的採集處理、車身控制以及人機互動的設計,實現小車自主控制平衡狀態、運行速度以及轉向角度大小等功能。
  • 動態平衡原理分析(智能平衡車的工作原理)
    打開APP 動態平衡原理分析(智能平衡車的工作原理) 發表於 2018-03-21 14:38:00 據了解,智能平衡車的工作原理被稱為動態平衡原理。
  • 高難度自平衡盒子 - Cubli
    它是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製作出的一個正方體機器盒子 - Cubli,可以實現各種高難度的自平衡動作。Cubli內置了三個不同維度的轉輪,配合電機和電池作為運動和供電系統,配備六個傳感器分布在Cubli的六個平面上,所有的控制均由內部的微處理器完成,整機尺寸只有15cm x 15cm x 15cm。
  • 平衡車原來是這樣工作的,長見識了
    ▼電動平衡車是一種靠電力驅動,具有自我平衡能力的個人運輸工具,有兩輪和單輪車,又叫體感車,攝位車,思維車等,聽它的名字就具有智能科技感,適用於短途代步及日常娛樂。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增強,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電動車,兩輪電動平衡車就其中之一,這種平衡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尤其是一些追求時尚的年輕,用著它就像踏著風火輪一樣,在哪裡都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已經成為一條城市風景線,越來越多的電視劇,電影和娛樂節目中都出現電動平衡車,很多人都對電動平衡車感到好奇。
  • 「不倒神器」平衡車的秘密全在它
    它是一個應用很廣的器件,在很多領域都有廣泛運用,航空、手機、航天、航海、兵器、汽車、生物醫學、環境監控等領域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今天筆者帶大家認識一下陀螺儀在平衡車上的應用和工作原理。一、陀螺儀的工作原理陀螺儀器最早是用於航海導航,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它在航空和航天事業中也得到廣泛的應用。
  • 基於互補濾波器的兩輪平衡車姿態角度測量
    通過對陀螺儀和加速度計輸入信號進行滑動扣除均值方法來抑制直流分量,利用滑動濾波算法抑制加速度計高頻噪聲,引入互補濾波算法將預處理後的陀螺儀和加速度計信號進行融合,得到更加準確穩定的角度測量值,分析了融合算法中加權因子與濾波頻率特徵之間的關係。該方法應用到兩輪平衡車的運行姿態角度控制中,提高了對姿態角度測量的精度。
  • 自行車騎行的時候是如何獲得平衡的呢?要如何解釋自行車的平衡原理?
    首先從運動學和動力學角度看,自行車算的上是個複雜的系統,各部分的運動牽連關係比較複雜,兩輪對地面又有非完整約束(Nonholonomic constraints,在不考慮輪胎打滑的時候)。在這種前提下並不做簡化時,無法寫出拉格朗日方程的顯式形式,自然對平衡恢復力矩的分析也較為複雜。第一個回答者提到的《科學》中的論文就討論的這樣一件事。
  • 兩輪電動平衡車系統電路設計詳解 —電路圖天天讀(174)
    在國外,兩輪載人平衡車早已被用於一些公共場合了,如今很多機場、火車站、汽車站等公共場所都運用了兩輪載人平衡車。研究兩輪平衡車小車有利於研究兩輪載人平衡車。
  • 2020年上市自平衡兩輪汽車?「凌雲智能」希望提升道路利用率並節約...
    兩輪自平衡車的概念已經誕生一百多年了,然而至今公路交通依然以四輪汽車為主。我近期接觸到的「凌雲智能」,其自主研發的兩輪自平衡汽車已經開始參與路測。設計兩輪汽車,技術是最大難題。傳統自平衡技術大多採用小型高壓氣體噴射器,利用反作用力調整姿態,而這種常用在衛星上的技術成本高,且不具備可重複利用性。而凌雲的兩輪自平衡汽車,則採用航天領域另一項技術——控制力矩陀螺,來完成車輛姿態調整,通過高速旋轉的輪子來獲得角動量,並通過改變角動量的方向來對外輸出力矩。
  • 隨意穿梭 愛爾威自平衡體感車上手體驗
    [中關村在線可穿戴頻道原創]大家是不是經常在大街上看到有人瀟灑的騎著一個單輪車隨風飄過,心中豔羨,但又不知道這種類型的產品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如何,今天筆者就以AirwheelX8愛爾威自平衡體感車為例,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目前流行個性體感車表現如何。
  • ...專用智能車負責人劉元盛:低速智能車的應用與實踐 | 未來汽車大...
    在這期課程分享中,北京聯合大學機器人學院輪式機器人系主任劉元盛系統介紹了多種行業應用的10大類低速智能車解決方案、特定場景的智能車解決方案、園區等特殊景應用的技術特點、北京動物園夜間無人巡邏車實例分析、低速無人車產業化方向應用分析等方面。
  • 建多指標、自趨優的智能電力系統
    多指標、自趨優的智能電力系統 盧強給出一個簡潔的定義:一個具有多指標自趨優(自動趨於優化)能力的電力系統或電網即可稱之為智能電力系統或智能電網。只有這些指標綜合自動趨於優化才能夠稱之為智能電力系統或智能電網。 如何實現自趨優?必須依據IT技術和新的控制理論。信息科學技術的範圍很廣,其中包括精確的量測系統和快速的信息傳遞系統以及計算機科學和技術。稍仔細一點來講,各級調度控制機,接收來自物理電力系統的海量信息並快速進行分析、形成控制決策、下達並實現控制決策,從而改善系統狀態,直至實現多指標綜合優化之目的。
  • 詳解平衡車傳感器的監測原理
    據了解,智能平衡車的工作原理被稱為動態平衡原理。該原理採用運動補償算法,利用其內部的陀螺儀和加速度傳感器,來精確檢測車體姿態的微小變化,並利用精密的伺服控制系統,靈敏地驅動電機,進行相應調整,以保持整個車體的穩定和平衡。
  • 蛋黃物語——DIY自平衡機器人--中國數字科技館
    自平衡機器人「蛋黃」(見圖1)的創意始於2013 年6 月初,當時的想法是利用Arduino 設計一款入門級的自平衡小車,可以通過PS2 無線手柄控制,能站能跑,最好還會賣萌。而且要做到取材容易、製作簡單,同時還要注重外觀擁有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