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歷史交匯之際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遼寧省稅務系統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要站在高處、學在深處、幹在實處,以實際行動回答「怎麼看、怎麼學、怎麼幹」的問題。
要站在高處。我們要進一步提升政治站位,深刻認識「十三五」時期決勝全面小康取得的決定性成就,始終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堅定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信心和決心,立志在推進稅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徵程中建功立業;深刻認識「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複雜變化,切實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保持戰略定力,發揚鬥爭精神,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更好地在搶抓機遇、應對挑戰中推進稅收事業奮勇前進;深刻認識「十四五」發展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要求,把稅收工作放在黨和國家發展大局裡統籌考慮,準確把握髮展定位,在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貢獻稅務力量;深刻認識「十四五」時期發展重點任務,聚精會神、凝心聚力抓落實,在融入國家重大戰略中推動開創稅收改革發展新局面。
要學在深處。要全面系統學,切實增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要全員參與學,發揮「學習興稅」平臺的作用,開展全方位、廣覆蓋學習研討,將五中全會精神傳達到每個黨組織、每名黨員幹部。要聯繫實際學,將學習五中全會精神與總結「十三五」稅收工作、謀劃「十四五」發展思路和2021年重點工作有機結合,學深悟透、融會貫通,以持之以恆的韌勁和堅定不移的信心抓好貫徹落實。
要幹在實處。五中全會對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稅收是國家參與國民收入分配最主要最規範的形式,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十四五」時期稅收工作任務艱巨、大有作為。
強化政治引領。牢固樹立稅務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的意識,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對稅收工作的全面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扛牢壓實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完善落實新「縱合橫通強黨建」工作機制體系,推動黨的建設真正融入稅收工作各領域各環節。
堅守法治底線。把依法治稅作為主線貫穿稅收工作始終,堅持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以落實稅收執法「三項制度」為抓手,進一步規範稅收執法行為,不斷提升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謀劃工作、推動發展、化解矛盾、應對風險的能力,營造公平公正的稅收法治環境。
提升善治能力。進一步增強系統觀念,堅持辯證思維,把握科學方法,實現善治善理。處理好減與收的關係。既要不折不扣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又要依法依規徵稅收費,堅守不收「過頭稅費」的底線,確保每一項政策落實落地。處理好服與管的關係。以深化「放管服」改革、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為抓手,不斷優化稅務執法方式和健全稅務監管體系,進一步改進納稅服務,促進服務與管理深度融合,提升稅收管理效能,提高納稅人滿意度和遵從度。處理好穩與進的關係。牢牢把握當前稅收事業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以深化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為重點,以推進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為突破口,推動稅收工作提檔提速,同時緊盯稅收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補短板、控風險、建機制,確保幹部隊伍穩定和諧、稅收工作平穩有序。處理好嚴與愛的關係。以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構建一體化綜合監督體系為抓手,進一步嚴格對幹部的教育、管理和監督,確保幹部廉潔從稅,同時落實好容錯糾錯機制和激勵擔當作為各項措施,實施「暖心工程」,打造「稅文化」「和文化」,讓幹部成長有前景、工作有追求、能力有提升、心理有歸屬。
強化數治支撐。以雲平臺為依託,以智能算法為引擎,充分發揮大數據作為要素的驅動作用,通過數據高度聚合和信息有序流動,打通內外部門和前後臺之間以及線上線下的信息、流程、系統壁壘,實現技術應用與徵管制度、業務流程、崗責體系、組織架構一體化推進並相互適配,全面驅動制度創新、業務變革、資源配置優化,著力建設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應用效能的全場景智慧稅務。
完善共治格局。全面對接社保、金融、電力等部門的信息系統,加強內外信息共享;探索推進稅務與公安、海關、審計等跨領域跨部門的綜合執法,完善多管齊下、多主體參與、多方面支撐的稅收共治大格局。
(作者:國家稅務總局遼寧省稅務局黨委副書記 局長 董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