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落實|⑧ 趙剛: 在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中展現發改擔當

2020-12-08 大眾網

編者按

  2019年春節後上班第一天,省委、省政府召開山東省「擔當作為、狠抓落實」工作動員大會,在全省部署推進「工作落實年」。隨後日照市接續召開會議,市委書記齊家濱指出,各級領導幹部是推動日照發展的關鍵少數,要在「擔當作為、狠抓落實」中扛起「關鍵責任」,發揮「關鍵作用」。

  為唱響「創新、落實」工作主旋律,大眾網日照頻道設立「以創新開拓未來以落實把握當下」系列報導專欄,聚焦領導幹部全力以赴抓貫徹、抓執行、抓推進、抓見效的具體行動,重點宣傳報導全市各級圍繞重大決策部署抓創新、抓落實的目標思路和落實途徑,以及好經驗、好做法,為加快建設現代化海濱城市凝聚磅礴力量。

 

 

  大眾網日照·海報新聞3月12日訊(記者 鄭雲歌 實習生 趙鳳傑)3月11日,日照市發改委主任趙剛做客創新、落實特別訪談節目。他表示,圍繞市委、市政府「創新、落實」主旋律,市發改委今年提出了創新有為、落實有力的工作思路,力爭在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中展現發改擔當。

  趙剛表示,創新有為,就是在創新上要體現發改作為。首先,要對標國內先進地區的經驗做法,梳理出發改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同時立足工作實際,用創新的思維和辦法來改進、提升。落實有力,就是在落實上要講求實效,體現發改力度。圍繞落實什麼、誰來落實、落實的標準、落實的時間,來梳理髮改委的工作任務,比如對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市政府工作報告等涉及發改委的26項重點任務,建立工作檯帳,明確責任科室、責任人,動態調度、到期銷號,推進落實不力的將嚴肅問責。

  再好的想法,也要靠行動去落實才能變成現實。趙剛表示,做好今年的發改工作,首先對他本人來說,要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發揮好關鍵少數作用,為同志們帶好頭,撲下身子、擼起袖子,帶領同志們一起幹。其次要抓好幹部隊伍建設。一方面,履行好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統籌黨務、業務、隊伍建設,以黨務促業務,抓黨務強隊伍。另一方面,抓好特色機關文化建設,繼續打造好善學善思、善謀善成品牌,建設學習型、創新型、務實型、勤廉型、服務型機關。

  圍繞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趙剛表示,發改委作為全市牽頭部門,立足市情,進一步做大做優增量,從2017年4月份開始,編寫新舊動能轉換實施規劃時,就謀劃提出了(石臼灣)中央活力區、先進鋼鐵製造產業基地等「十大專項」,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實施路徑和主攻方向。規劃已於2018年初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印發實施,並且每個專項都明確一個專班跟進推進。

  

  到現在為止,規劃實施已經一年,全市新舊動能轉換已經全面起勢,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去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了7.3%,提前兩年實現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3%,增幅居全省第1位。另外,15個省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全部開工,完成投資25億元;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0.7%;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速達到12%;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都取得了實質性突破。

  趙剛表示,今年一季度在全省率先創新提出了高質量發展的計劃指標和監測評價體系,並在全省宣傳推廣,鮮明樹立了全市高質量發展導向。具體包括兩個層面,一個層面是「綜合質量效益、新發展理念、群眾主觀感受」三合一的計劃指標體系,共設置了41項指標,其中包括海洋產業佔比、旅遊產業佔比等能夠反映日照發展特色的一些指標。年初已經市十八屆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

  

  另一個層面是全市和區縣、園區的高質量發展動態監測評價體系,圍繞經濟發展、城鄉發展、開放創新、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和人民生活「六個高質量」,設置了大約76項指標,實行常態化的監測評價。考慮到各個區縣、園區的條件和發展情況不同,在共性指標之外,還設置了一些差異化指標,客觀、準確地反映區縣、園區高質量發展實際情況。

   為了改變我市產業結構「一業獨大」的情況,去年謀劃提出的新舊動能轉換「十大專項」,除了鋼鐵、汽車產業之外,還提出(石臼灣)中央活力區建設、幸福產業、現代海洋產業等。近期,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在推進好「十大專項」的基礎上,正在研究生物醫藥、現代物流等產業推進措施。遠期,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編制的啟動年,將結合規劃編制,把發展實情摸透,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努力推動從「一業獨大」向「多元支撐」轉變。

  作為固定投資綜合管理的主管部門,發改委今年繼續把重點項目建設作為穩投資的主要手段,創新項目推進的體制機制。一是在「招推服一體」機制構建上下功夫,統籌各個部門的優勢資源,從項目招引落地、到建設推進,創建一體化推進機制,提高項目招引推進的效率。二是創新重點項目的管理機制,對100個市重點項目,出臺一個新的管理辦法,進一步提高重點項目的含金量,強化土地供給、基金引導、審批等政策要素支撐,體現一種支持和導向。再一個實行動態管理,半年一調整,推進不力的項目及時退出來,具備條件的補充進去。三是暢通問題的解決渠道,強化市重大辦協調推進平臺作用,這100個市重點,無論是區縣、園區,還是項目業主、施工單位,有問題都可以直接聯繫發改委重大辦,由重大辦及時協調解決。

  好的項目離不開好的營商環境。趙剛表示,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一個城市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通過推進「一次辦好」改革、開展電視問政等,我市營商環境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以前打造營商環境的工作思路主要是要求部門如何去做,現在更加強調問題導向,看看企業群眾需要我們做什麼、解決什麼問題,如果他們需要的我們做到了,這就是好的營商環境。

  根據市委、市政府安排,近期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對全市營商環境做一次全面體檢,儘快制定出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方案建議,同時構建起營商環境動態評價考核體系。

相關焦點

  • 高質量發展厚積成勢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成效明顯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濰坊12月3日訊 (記者 郭文培)「經過三年來的艱苦努力,我省新舊動能轉換成效明顯,高質量發展厚積成勢,山東經濟從質量結構到體制機制、到發展環境,開始實現脫胎換骨的系統重塑。」12月3日,「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峰論壇在山東省濰坊市舉行,山東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周連華介紹山東省高質量發展新成果。山東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周連華介紹山東省高質量發展新成果。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郭文培/攝2018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
  • 周連華:全力跑出新舊動能轉換的「加速度」
    周連華說,近幾年來,山東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騰籠換鳥、鳳凰涅磐」、「在高質量發展上奮力趟出一條路子來」的重要指示要求,緊緊抓住2018年1月獲批建設國家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重大機遇,大力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
  • 德州掀起轉作風抓落實新風 「五點好作風」助推新舊動能轉換
    會上,首先對2017年度全市協同發展綜合考評先進單位、全市基層黨建考核先進單位、全市納稅突出貢獻企業進行了表彰。這是對過去一年各行各業優異成績的肯定,更是激勵和鞭策。平原縣委書記王洪霞說:「2月22日省委省政府召開了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建設動員會議,23日德州市委市政府又召開全市作風建設會議,我認為就是以幹部作風來保障和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在德州市落地生根,持續發展。」
  • 市人大常委會組織代表集中視察新舊動能轉換高質量發展工作
    原標題:市人大常委會組織代表集中視察新舊動能轉換高質量發展工作   12月2日,市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住日照全國、省人大代表和市人大代表,對我市新舊動能轉換高質量
  • 淘汰落後動能、提升傳統動能、培育新動能!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初見...
    山東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周連華在致辭時表示,山東緊緊抓住2018年1月獲批建設國家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重大機遇,大力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在淘汰落後動能、提升傳統動能、培育新動能等領域成效明顯。
  • 大眾日報重磅述評|動能轉換,奮力趟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山東...
    得益於新舊動能轉換,越來越多的山東企業正做強做大。山東地處我國南北交界地帶,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總書記、黨中央的親切關懷下,2018年初,國務院批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做好經濟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山東有了新舊動能轉換這一全新的戰略支點。
  • 濰坊市召開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暨「四個城市」建設...
    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國「兩會」精神,全面落實山東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部署,動員全市上下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統一思想、真抓實幹,堅決打贏新舊動能轉換重大戰役,紮實推進「四個城市」建設,確保在新一輪高質量發展中贏得主動、走在前列,加快建設富裕文明充滿活力的現代化強市。
  • 深化改革創新 臨沂在新舊動能轉換中闖出新路徑
    深化改革創新 聚焦服務保障  臨沂市在新舊動能轉換中闖出新路徑  近年來,臨沂市按照「在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中闖出新路徑」的定位,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 新舊動能轉換激發「富強濱州」建設澎湃力量
    新舊動能轉換既是一場深刻的生產力革命,也是一次生產關係變革,涉及觀念理念、體制機制、要素投入等多方面重大調整。在這場重大調整中,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今天本報推出濱州市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巡禮專題報導,全面展示濱州用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先行先試、敢闖敢幹的改革精神,堅持問題導向,打通淤點堵點,激發整體效能。
  • 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新動能成為經濟發展重要引擎
    2018年以來,東營市緊緊圍繞國家、省關於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決策部署,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強化新舊動能轉換的思路創新、機制創新、措施創新,加快各項任務推進和落實,新舊動能轉換取得積極成效,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 昌樂縣聚焦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破立並舉」邁新路
    原標題:昌樂縣聚焦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破立並舉」邁新路   11月20日10:30,一聲巨響,濰坊振興焦化有限
  •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加快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7日訊 今日,濟南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李國祥在會議上表示,2020年是先行區發展歷史上極不平凡、極為重要的一年。2020年4月28日,省市主要領導到先行區調研,2020年7月23日,濟南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提出北起戰略,2020年8月31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出臺,明確提出「支持濟南建設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先行區迎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發展機遇。2021年,先行區將聚焦落實黃河戰略,加快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 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促進條例(草案)
    ,促進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實施,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批覆的《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四條 新舊動能轉換促進工作,應當堅持改革引領、社會參與的原則,以發展實體經濟為著力點,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突出企業在新舊動能轉換中的主體地位,激勵創新、優化服務,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實現傳統產業提質效、新興產業提規模、跨界融合提潛能、品牌高端提價值。
  • 努力在全省新舊動能轉換中走在前列
    努力在全省新舊動能轉換中走在前列——日照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李在武談新舊動能轉換建設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是黨中央交給我省的重大政治任務,是山東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也為日照在新一輪轉型發展中突破瓶頸制約、塑造競爭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創造了廣闊空間、提供了更高平臺。
  • 高質量發展看聊城|祥光銅業:奏響新舊動能轉換的激昂樂曲
    如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新舊動能轉換的春潮正在山東聊城湧起,這裡的有色金屬企業在探索、在破題。在聊城市委市政府全力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營商環境得到持續優化,企業獲得感得到不斷增強的大背景下,祥光銅業充分享受到了政策紅利,感受到了來自於「娘家人」的關心支持,增強了發展信心和幹勁兒。近年來,祥光銅業主動求變,自我加壓,走出了一條以綠色、環保、智能三駕馬車並駕齊驅的全新路徑,為中國有色金屬產業增添了神來之筆。
  • 新舊動能轉換根基更加堅實
    威海市是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最活躍的區域之一,「精緻城市·幸福威海」昭示著威海高質量發展的高標準追求和時代格局。今天,本報特邀請威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閆劍波,暢談新舊動能轉換的「威海路徑」。在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每一次換擋提速、加壓奮進,都是彎道超越、換道先行的機遇。
  • 動力加速換擋,發展行穩致遠,威海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初見成效
    三年時間,一條條閃亮的經驗和成績,記錄著威海新舊動能轉換工作奮勇爭先的作為,展現著280萬威海人勇攀高峰的擔當。堅決淘汰落後動能、堅決改造傳統動能、堅決培育壯大新動能。自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啟動以來,威海一手抓存量變革,一手抓增量崛起,紮實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推進實施,以一張張亮眼的成績單,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徵程中闊步前行。
  • 澎湃新動能——株洲市加速新舊動能轉換促進高質量發展解碼(上)
    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株洲從清水塘破局做「減法」,向「中國動力谷」發力做「加法」。這個承載新中國工業榮光的老工業城市,正從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的強烈陣痛中重獲「新生」,躍升為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新城,在實施「三高四新」戰略中迸發出澎湃新動能。把握新方位——不看短期看長遠,為發展闖關,為未來蓄勢清水塘,曾是中國版「魯爾區」。
  • ...滿懷豪情寫新篇 濟南各部門單位聚力項目建設和動能轉換
    全市經信系統將積極推進位造業和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把謀劃、招引和推進重點產業項目建設作為工作的重中之中;立足自身職能,加快推進十大千億產業高質量發展和新舊動能轉換,做好建鏈、補鏈、強鏈和延鏈的文章,梳理謀劃了100個重點產業項目,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和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材料等眾多產業領域,總投資173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72億元。
  • 創新「基因」集聚發展新動能——新舊動能轉換巡禮·創新支撐篇
    區域創新中心是培育新經濟、新動能,輻射帶動區域發展的創新高地。自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以來,我市便將打造創新載體、構建創新高地作為動能轉換的重要支撐,以新機制、新模式打造國家(威海)區域創新中心,組建威海產業技術研究院暨郭永懷高等技術研究院,依託工信部電子信息技術綜合研究中心、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哈工大威海創新創業園、山大威海工業技術研究院4個重大創新平臺,搭建「1+4+N」創新平臺體系,加快集聚國內外高端創新資源,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