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落後動能、提升傳統動能、培育新動能!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初見...

2020-12-04 瀟湘晨報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3日訊12月3日,「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峰論壇在濰坊舉辦。十餘名專家學者與中央及省級主流媒體相聚鳶都,共論高質量發展路徑模式,共商山東未來發展思路舉措。山東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周連華在致辭時表示,山東緊緊抓住2018年1月獲批建設國家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重大機遇,大力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在淘汰落後動能、提升傳統動能、培育新動能等領域成效明顯。

在淘汰落後動能方面,山東省累計治理「散亂汙」企業超過11萬家,關停化工生產倉儲企業1500多家,化工園區從近200家壓減到84家,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三五」生鐵、粗鋼產能壓減任務,為新動能加快成長騰出了寶貴空間。

對傳統動能的改造提升上,山東省統籌調整重大產業布局,世界高端鋁業基地、日照精品鋼鐵基地、山東重工綠色智造產業城等重大項目落地實施;加快推進萬項技改、萬企轉型,今年完成技改投資4000億元以上,產業鏈現代化高端化水平加快提升。

對於新動能的培育壯大方面,山東省聚焦聚力「十強」產業,連續四批推出總投資4萬億元的556個省重大項目、1577個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200個「雙招雙引」項目和796個補短板強弱項培育新經濟增長點項目。與此同時,建立「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慧」推進機制,集中壯大73個「雁陣形」產業集群、105個領軍企業,7個集群入選了全國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數量居全國首位;建設運營海爾卡奧斯、浪潮雲洲兩個國家級「雙跨」平臺,「上雲用雲」的企業超過了17萬家,新舊動能擔綱挑梁態勢加快形成。

周連華介紹,經過三年來的艱苦努力,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初見成效,高質量發展厚積成勢。山東經濟從質量結構、體制機制到發展環境,開始實現脫胎換骨的系統性成熟。在發展質量上,山東預計今年服務業的佔比將達到54%,三年提高了6個百分點;「四新」經濟快速壯大,「四新」的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的比重今年將突破30%,比2017年提高9.3個百分點。

在發展後勁上,山東經濟的增長動力明顯提升。2019年PCT國際專利信息量2329件,是2017年的1.32倍;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三年翻了一番多,達到了1.15萬家。

除此之外,山東經濟的發展活力明顯釋放。今年新登記的市場主體200萬戶以上,其中新登記企業70萬戶以上,增長了15%左右;新增上市公司25家,總數達到216家。2016年底,山東還沒有一家市值過千億的上市公司,到今年已有7家。

營商環境顯著改善,省級事項1228項全程網辦,1830項「最多跑一次」,企業開辦時間由2016年的20天壓縮到目前的1天辦結;重大基礎設施支撐能力顯著增強,高鐵運營裡程將達到2110公裡、高速公路通車裡程將突破7400公裡,新建5G基站4萬個、累計超過5.1萬個,16市城區實現5G網絡全覆蓋。

周連華表示,今後,山東省將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決踐行新發展理念,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堅決把新舊動能轉換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和「總抓手」,按照「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的目標,縱深推進「三個堅決」,加快培育壯大「十強」產業,全力跑出新舊動能轉換的「加速度」,奮力在高質量發展上趟出路子、取得突破,努力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增創新優勢、展現新擔當。

閃電新聞記者 李濤 濰坊報導

【來源:齊魯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高質量發展厚積成勢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成效明顯
    12月3日,「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峰論壇在山東省濰坊市舉行,山東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周連華介紹山東省高質量發展新成果。山東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周連華介紹山東省高質量發展新成果。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郭文培/攝2018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
  • 周連華:全力跑出新舊動能轉換的「加速度」
    周連華說,近幾年來,山東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騰籠換鳥、鳳凰涅磐」、「在高質量發展上奮力趟出一條路子來」的重要指示要求,緊緊抓住2018年1月獲批建設國家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重大機遇,大力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
  • 新動能·新山東|歷經三年濟南在新舊動能轉換中交上了這樣一份答卷
    今年,是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之年。作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探路人」「先行者」,濟南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攜河發展」濟南黃河隧道東隧工程現場今年10月30日,「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貫通。
  • 大眾日報重磅述評|動能轉換,奮力趟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山東...
    「青霄有路終須到」,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的大道上,動能澎湃的山東正闊步前行。堅決淘汰落後動能,堅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堅決培育壯大新動能——以動能轉換戰略支點撬動高質量發展2019年4月16日,在IPF2019浪潮雲數據中心合作夥伴大會上,「浪潮元腦」重磅發布,打包了計算、算法、框架、PaaS以及服務的一站式人工智慧解決方案交付。
  • 山東新金融產業園:區域新舊動能轉換助推器
    當前,濟南正在全力打造全國重要的區域性經濟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新金融的發展備受矚目。2015年,市中區投資6億元建設山東新金融產業園,使重點培育新金融業態、促進金融資源與實體經濟有效結合有了更大可能。截至目前,園區註冊企業達到700餘家,其中金融、類金融機構130餘家,包括股權投資機構90餘家,管理基金規模超過1200億元。
  • 努力在全省新舊動能轉換中走在前列
    努力在全省新舊動能轉換中走在前列——日照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李在武談新舊動能轉換建設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是黨中央交給我省的重大政治任務,是山東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也為日照在新一輪轉型發展中突破瓶頸制約、塑造競爭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創造了廣闊空間、提供了更高平臺。
  • 深化改革創新 臨沂在新舊動能轉換中闖出新路徑
    動力轉換,一個以創新引領發展的新格局已經形成。  落實「三個堅決」  培育優勢產業集群  始終以堅強意志、堅決態度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決淘汰落後動能,堅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堅決培育壯大新動能,全力培育具有競爭力的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 動能轉換,「功成不必在我」
    □王自前  現實中,一些地方不捨得淘汰改造落後產業,是看到原有產業對地方財政稅收仍有一定支撐作用,擔心壓減產能後對財稅產生負面影響;同時,新動能培育周期長、投入高,且傳統產業暫時還能勉強盈利,因此加快去產能、發展新產業的意願不強烈、行動不堅決。
  • 新舊動能轉換根基更加堅實
    實施新一輪高水平技術改造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推進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人,3年來累計實施重點工業技改項目451項,鼓勵支持骨幹企業拿出更大氣魄、整合更多資源,加快改造升級和裂變膨脹,以更多新項目、好項目的實施,推動脫胎換骨、鳳凰涅槃。堅持企業為王,聚焦企業主體培育,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基礎更實。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企業是主體。
  • 動力加速換擋,發展行穩致遠,威海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初見成效
    4個產業集群入選省「雁陣形」集群,威高集團、天潤集團、光威復材列入集群領軍企業庫;省級以上創新平臺數三季度達到370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位居全省第四;「四新」經濟增加值佔比達30.6%,第三產業比重持續鞏固提高……2018年1月3日,國務院正式批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正式成為國家戰略
  •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什麼意思 臨沂推進一城兩廊三園建設
    這些日子,很多山東人如果看新聞想必都知道新舊動能轉換,不過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不知道,下面小編具體介紹一下。   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持續不斷地尋找新動力、釋放新動能、實現新跨越。新舊動能轉換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概括地說,即培育發展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
  • 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促進條例(草案)
    ,促進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實施,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批覆的《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新舊動能轉換,是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核心,以知識、技術、信息、數據等新生產要素為支撐,以產業智慧化、智慧產業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為方向,培育壯大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推動新舊動能平穩接續、協同發力,實現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活動。
  • 國家評估組來菏開展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 「三年初見成效」評估調研
    國家評估組來菏開展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 「三年初見成效」評估調研 2020-11-30 1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舊動能如何加速轉換?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8月24日,國家發改委就培育壯大新動能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指出,今年以來,中國著力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新舊動能轉換明顯加快。今年前7個月,高技術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6%和8.6%。數字背後是一幅風起雲湧的壯闊圖景。本報採訪多家企業和科研院所,探討新舊動能加速轉換的動因。
  • 新舊動能轉換激發「富強濱州」建設澎湃力量
    新舊動能轉換既是一場深刻的生產力革命,也是一次生產關係變革,涉及觀念理念、體制機制、要素投入等多方面重大調整。在這場重大調整中,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今天本報推出濱州市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巡禮專題報導,全面展示濱州用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先行先試、敢闖敢幹的改革精神,堅持問題導向,打通淤點堵點,激發整體效能。
  • 創新「基因」集聚發展新動能——新舊動能轉換巡禮·創新支撐篇
    ……歷經多年發展,立足山東半島、以兩化融合為特色的國家(威海)區域創新中心正逐漸昂起創新鏈龍頭,成型成勢。  區域創新中心是培育新經濟、新動能,輻射帶動區域發展的創新高地。自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以來,我市便將打造創新載體、構建創新高地作為動能轉換的重要支撐,以新機制、新模式打造國家(威海)區域創新中心,組建威海產業技術研究院暨郭永懷高等技術研究院,依託工信部電子信息技術綜合研究中心、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哈工大威海創新創業園、山大威海工業技術研究院4個重大創新平臺,搭建「1+4+N」創新平臺體系,加快集聚國內外高端創新資源,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
  • 齊魯大地:動能轉換風鵬正舉
    「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提供了歷史性的窗口機遇期,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成為當前一道重大而緊迫的考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國強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山東在全國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其經濟結構與全國相似度高,典型示範性強,加快建設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可為全國新舊動能轉換提供經驗借鑑。
  • 澎湃新動能——株洲市加速新舊動能轉換促進高質量發展解碼(上)
    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株洲從清水塘破局做「減法」,向「中國動力谷」發力做「加法」。這個承載新中國工業榮光的老工業城市,正從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的強烈陣痛中重獲「新生」,躍升為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新城,在實施「三高四新」戰略中迸發出澎湃新動能。把握新方位——不看短期看長遠,為發展闖關,為未來蓄勢清水塘,曾是中國版「魯爾區」。
  • 2028年山東將基本完成新舊動能轉換,2035年建成現代化強省
    規劃同時作了更長一個時期的展望,提出到2028年,改革開放五十周年時,基本完成這一輪新舊動能轉換。到2035年,基本建成現代化強省,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繼續走在前列。強化山東動能轉換的載體建設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核心是要適應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山東優勢,構建布局結構優、規模體量大、延伸配套性好、支撐帶動力強的現代產業集群。一方面,推動新興產業擴容倍增培育形成新動能。
  • 火花S-Park | 中國第一個新舊動能轉換試驗區獲批!為什麼這個省獨佔兩個國家級新區?
    在區域布局上,加快提升濟南、青島、煙臺核心地位,以其他14個設區市的國家和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及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等為補充,形成三核引領、區域融合互動的新舊動能轉換總體格局。山東顯然十分看重這個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迎來的窗口機遇期。方案剛發布不久,山東就發起設立了6000億元規模新舊動能轉換基金作為政府引導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