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新金融產業園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實體經濟是經濟發展的基石。金融和實體經濟互為依託、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當前,濟南正在全力打造全國重要的區域性經濟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新金融的發展備受矚目。2015年,市中區投資6億元建設山東新金融產業園,使重點培育新金融業態、促進金融資源與實體經濟有效結合有了更大可能。截至目前,園區註冊企業達到700餘家,其中金融、類金融機構130餘家,包括股權投資機構90餘家,管理基金規模超過1200億元。3年來,累計對外直接投資227.43億元。
「我們投資的都是新業態、新動能!」採訪中,園區重點企業的負責人眾口一詞。
發展新興金融 助力動能轉換
山東新金融產業園一期建設載體20萬平方米,2015年6月啟動招商。「我們的產業定位很明確,就是重點引進股權投資、融資租賃等新金融、類金融機構,努力建設區域新興金融產業集聚區。」濟南金融商務中心區(市中區)服務中心主任張繼忠介紹,結合七裡山商務片區規劃,市中區對產業園周邊1.5平方公裡區域進行產業規劃、招商策劃及空間布局研究。提出突出新金融、類金融產業發展特色,鞏固傳統金融產業發展基礎,完善「一核三區」空間布局。「一核」即新金融發展核心區,重點發展股權投資、資產管理、金融租賃等新興金融,打造產業園形象標誌和產業支撐;「三區」即總部經濟發展區、投資項目承載區、配套服務區,重點引進各類總部機構、功能性創新性平臺和產業加速器,建設高端商業、金融人才公寓、國際學校、國際醫院等高端配套設施。今年下半年,二期項目就將動工。
山東新金融產業園充分發揮天使基金、VC(風險投資)以及PE(私募股權投資)等產業資本平臺的資源優勢,通過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有效結合,有力支持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其中,山東華宸基石投資基金作為山東第一支「服務業創新發展引導基金」的參股子基金,基金規模2.45億元,目前已全部投出,投資項目9個,其中新三板掛牌項目6個;山東豪邁欣興股權投資基金的基金規模為2.5億元,已完成投資1.5億元,基本都投給山東省內企業,預計2018年有2個項目進行IPO報會;山東星景股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濟南財金投資發展基金,投資金額累計達62.57億元,有力支持濟南基礎設施建設。
創新引資模式 產業集聚初顯
市中區歷來就有金融產業的生態優越,具有金融產業發展的傳統、基礎和條件,是濟南金融業的發祥地和聚集地。市中區是濟南金融機構種類最為齊全、數量最多、分布最為密集的區域,有銀行業區域總部17家,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及省銀監局、省證監局、省外匯管理局均在市中,全市4家外資銀行全部落戶市中區。市中區銀行、保險總部分別佔全市的52%和35%,連續4次榮獲山東省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模範獎。按照「功能互補、錯位發展」的原則,規劃打造的山東新金融產業園創新招商模式,重點培育發展新金融業態,促進金融資源與實體經濟有效結合。
產業園建立招商引資評估機制,注重引進機構對財稅貢獻方面的考察,確定入駐機構10000元/平方米·年的稅收貢獻門檻標準,提高招商引資項目財稅貢獻和空間資源利用效率。2017年,產業園新引進33家機構,其中過億元機構14個。
在引進盛達期貨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廣州金控期貨有限公司濟南營業部等傳統金融機構的同時,園區重點引進普華匯金(山東)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濟南體創嘉譽體育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濟南鉅鼎點石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等新金融業態,產業園新金融產業特色發展實現新突破。
通過創新建立「公司+基金+項目」的招商引資模式,園區實現資本招商,對接全區載體、企業、人才、技術等全方位資源,從源頭引進培育智能製造、大數據、雲計算等產業項目,達到「引入一個,帶動一批」的聯動效應,提高招商引資工作成效。
金融服務實體 助推轉型升級
濟南建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愛民是北京人。2015年,山東省政府出資5000萬元設立引導基金,李愛民從此成為「新濟南人」。目前,李愛民的團隊成功募集2.5億元基金,完成投資1.1億元,投資項目10個,主要投向高端製造、生物醫藥、信息產業等領域。李愛民介紹,手握投資基金,他們尋找的企業一要目標市場足夠大,二要管理團隊優秀,三要有核心技術且有一定的門檻,四要利潤率相對高,理想的利潤率要達到25%以上。
「山東產業發展的痛點是中小企業偏弱。」李愛民說,成為「新濟南人」之後,他看到了山東各級政府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升級的決心。當下,山東卯足勁兒要追趕先進省份,李愛民期盼各級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時能立足長遠,大膽進行制度創新,唯有比其他城市更加敢試敢闖才能把資本和人才吸引過來。
「我們投資的也都是新科技,舊動能的企業我們不會投資。」山東華宸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強介紹,山東華宸是第一批入駐產業園的企業。目前投資了12個項目,主要瞄準信息技術、精密儀器等領域,其中60%的投資落地在濟南。下一步,公司還將募集總額10億元的新舊動能轉換基金。他認為,山東省的資本市場發展比較落後,上市公司總量在全國省份中排名第8。今年上半年,全國成功通過IPO的企業有63家,山東省為0。他期盼山東省儘快出臺支持資本市場發展的新政策。
「巨額新舊功能轉換基金必須交給專業人才才能發揮作用,實現設立基金的初衷。」張繼忠說,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融合是時代大趨勢,培育山東新金融產業園3年,他深深感到,相對於計劃設立的巨額新舊動能轉換基金規模而言,我省本土基金管理團隊人才匱乏。註冊地在山東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僅佔全國的2.8%。基金管理人才領域的巨大缺口,將成為山東省及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基金運作無法迴避的問題。為此,山東新金融中心醞釀建設創投孵化器,專門培養私募基金管理人,提升園區現有投資人的業務水平;同時,將實業家培育成知創投、懂創投、會創投的卓越投資人,然後憑藉實業家豐富的產業經營資源和經驗,與專業創投機構一起做創投,成為平臺的卓越合伙人。(本報記者 韓霄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