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新金融產業園:區域新舊動能轉換助推器

2021-01-13 濟南日報
  

山東新金融產業園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實體經濟是經濟發展的基石。金融和實體經濟互為依託、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當前,濟南正在全力打造全國重要的區域性經濟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新金融的發展備受矚目。2015年,市中區投資6億元建設山東新金融產業園,使重點培育新金融業態、促進金融資源與實體經濟有效結合有了更大可能。截至目前,園區註冊企業達到700餘家,其中金融、類金融機構130餘家,包括股權投資機構90餘家,管理基金規模超過1200億元。3年來,累計對外直接投資227.43億元。
  「我們投資的都是新業態、新動能!」採訪中,園區重點企業的負責人眾口一詞。
發展新興金融 助力動能轉換
  山東新金融產業園一期建設載體20萬平方米,2015年6月啟動招商。「我們的產業定位很明確,就是重點引進股權投資、融資租賃等新金融、類金融機構,努力建設區域新興金融產業集聚區。」濟南金融商務中心區(市中區)服務中心主任張繼忠介紹,結合七裡山商務片區規劃,市中區對產業園周邊1.5平方公裡區域進行產業規劃、招商策劃及空間布局研究。提出突出新金融、類金融產業發展特色,鞏固傳統金融產業發展基礎,完善「一核三區」空間布局。「一核」即新金融發展核心區,重點發展股權投資、資產管理、金融租賃等新興金融,打造產業園形象標誌和產業支撐;「三區」即總部經濟發展區、投資項目承載區、配套服務區,重點引進各類總部機構、功能性創新性平臺和產業加速器,建設高端商業、金融人才公寓、國際學校、國際醫院等高端配套設施。今年下半年,二期項目就將動工。
  山東新金融產業園充分發揮天使基金、VC(風險投資)以及PE(私募股權投資)等產業資本平臺的資源優勢,通過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有效結合,有力支持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其中,山東華宸基石投資基金作為山東第一支「服務業創新發展引導基金」的參股子基金,基金規模2.45億元,目前已全部投出,投資項目9個,其中新三板掛牌項目6個;山東豪邁欣興股權投資基金的基金規模為2.5億元,已完成投資1.5億元,基本都投給山東省內企業,預計2018年有2個項目進行IPO報會;山東星景股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濟南財金投資發展基金,投資金額累計達62.57億元,有力支持濟南基礎設施建設。
創新引資模式 產業集聚初顯
  市中區歷來就有金融產業的生態優越,具有金融產業發展的傳統、基礎和條件,是濟南金融業的發祥地和聚集地。市中區是濟南金融機構種類最為齊全、數量最多、分布最為密集的區域,有銀行業區域總部17家,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及省銀監局、省證監局、省外匯管理局均在市中,全市4家外資銀行全部落戶市中區。市中區銀行、保險總部分別佔全市的52%和35%,連續4次榮獲山東省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模範獎。按照「功能互補、錯位發展」的原則,規劃打造的山東新金融產業園創新招商模式,重點培育發展新金融業態,促進金融資源與實體經濟有效結合。
  產業園建立招商引資評估機制,注重引進機構對財稅貢獻方面的考察,確定入駐機構10000元/平方米·年的稅收貢獻門檻標準,提高招商引資項目財稅貢獻和空間資源利用效率。2017年,產業園新引進33家機構,其中過億元機構14個。
  在引進盛達期貨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廣州金控期貨有限公司濟南營業部等傳統金融機構的同時,園區重點引進普華匯金(山東)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濟南體創嘉譽體育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濟南鉅鼎點石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等新金融業態,產業園新金融產業特色發展實現新突破。
  通過創新建立「公司+基金+項目」的招商引資模式,園區實現資本招商,對接全區載體、企業、人才、技術等全方位資源,從源頭引進培育智能製造、大數據、雲計算等產業項目,達到「引入一個,帶動一批」的聯動效應,提高招商引資工作成效。
金融服務實體 助推轉型升級
  濟南建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愛民是北京人。2015年,山東省政府出資5000萬元設立引導基金,李愛民從此成為「新濟南人」。目前,李愛民的團隊成功募集2.5億元基金,完成投資1.1億元,投資項目10個,主要投向高端製造、生物醫藥、信息產業等領域。李愛民介紹,手握投資基金,他們尋找的企業一要目標市場足夠大,二要管理團隊優秀,三要有核心技術且有一定的門檻,四要利潤率相對高,理想的利潤率要達到25%以上。
  「山東產業發展的痛點是中小企業偏弱。」李愛民說,成為「新濟南人」之後,他看到了山東各級政府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升級的決心。當下,山東卯足勁兒要追趕先進省份,李愛民期盼各級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時能立足長遠,大膽進行制度創新,唯有比其他城市更加敢試敢闖才能把資本和人才吸引過來。
  「我們投資的也都是新科技,舊動能的企業我們不會投資。」山東華宸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強介紹,山東華宸是第一批入駐產業園的企業。目前投資了12個項目,主要瞄準信息技術、精密儀器等領域,其中60%的投資落地在濟南。下一步,公司還將募集總額10億元的新舊動能轉換基金。他認為,山東省的資本市場發展比較落後,上市公司總量在全國省份中排名第8。今年上半年,全國成功通過IPO的企業有63家,山東省為0。他期盼山東省儘快出臺支持資本市場發展的新政策。
  「巨額新舊功能轉換基金必須交給專業人才才能發揮作用,實現設立基金的初衷。」張繼忠說,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融合是時代大趨勢,培育山東新金融產業園3年,他深深感到,相對於計劃設立的巨額新舊動能轉換基金規模而言,我省本土基金管理團隊人才匱乏。註冊地在山東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僅佔全國的2.8%。基金管理人才領域的巨大缺口,將成為山東省及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基金運作無法迴避的問題。為此,山東新金融中心醞釀建設創投孵化器,專門培養私募基金管理人,提升園區現有投資人的業務水平;同時,將實業家培育成知創投、懂創投、會創投的卓越投資人,然後憑藉實業家豐富的產業經營資源和經驗,與專業創投機構一起做創投,成為平臺的卓越合伙人。(本報記者 韓霄鵬)

相關焦點

  • 新動能·新山東|歷經三年濟南在新舊動能轉換中交上了這樣一份答卷
    在經濟發展中,它是今年衝擊GDP「萬億俱樂部」的種子選手;在區域發展中,它的目標是建成黃河流域國家中心城市;在對外開放中,它是山東自貿試驗區的濟南片區;在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中,它是「三核引領」的「三核」之一,是先行區,未來還將是「京滬會客廳」,央企、跨國公司北方總部基地,省企總部中心,高端製造業創新基地……利好政策疊加,給濟南帶來了發展機遇。機遇的背後,新舊動能轉換是不變的要求。
  • EV熱點丨山東新舊動能轉換關鍵期,時風新能源電動車產業取得了怎樣...
    時風集團董事長劉成強表示:「本次研討會是在全省上下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對促進時風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意義重大。」眾所周知,時風集團的前身是高唐縣工具廠,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還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廠。
  • 新舊動能轉換,山東怎麼「轉」如何「換」?省政協這個會說了
    22日,山東省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在濟南開幕,圍繞「增強創新能力,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專題議政。會上,五位常委、委員作大會發言,從推進智慧財產權強省建設、聚焦產業協同創新、推動核能產業發展、創建一流科研環境、暢通科研成果轉化渠道等方面,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見。
  • 創新「基因」集聚發展新動能——新舊動能轉換巡禮·創新支撐篇
    、以兩化融合為特色的國家(威海)區域創新中心正逐漸昂起創新鏈龍頭,成型成勢。  區域創新中心是培育新經濟、新動能,輻射帶動區域發展的創新高地。自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以來,我市便將打造創新載體、構建創新高地作為動能轉換的重要支撐,以新機制、新模式打造國家(威海)區域創新中心,組建威海產業技術研究院暨郭永懷高等技術研究院,依託工信部電子信息技術綜合研究中心、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哈工大威海創新創業園、山大威海工業技術研究院4個重大創新平臺,搭建「1+4+N」創新平臺體系,加快集聚國內外高端創新資源,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
  • 淘汰落後動能、提升傳統動能、培育新動能!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初見...
    山東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周連華在致辭時表示,山東緊緊抓住2018年1月獲批建設國家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重大機遇,大力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在淘汰落後動能、提升傳統動能、培育新動能等領域成效明顯。
  • 新舊動能轉換激發「富強濱州」建設澎湃力量
    本報特邀請濱州市委書記佘春明談「『富強濱州』建設由全面起勢到加快成勢」,反映新舊動能轉換的變革如星星之火,燃起了「富強濱州」建設的燎原之勢。「富強濱州」建設由全面起勢到加快成勢——濱州市委書記佘春明談新舊動能轉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是責任更是機遇。
  • 努力在全省新舊動能轉換中走在前列
    努力在全省新舊動能轉換中走在前列——日照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李在武談新舊動能轉換建設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是黨中央交給我省的重大政治任務,是山東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也為日照在新一輪轉型發展中突破瓶頸制約、塑造競爭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創造了廣闊空間、提供了更高平臺。
  • 高質量發展厚積成勢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成效明顯
    12月3日,「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峰論壇在山東省濰坊市舉行,山東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周連華介紹山東省高質量發展新成果。山東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周連華介紹山東省高質量發展新成果。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郭文培/攝2018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
  • 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促進條例(草案)
    ,促進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實施,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批覆的《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新舊動能轉換,是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核心,以知識、技術、信息、數據等新生產要素為支撐,以產業智慧化、智慧產業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為方向,培育壯大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推動新舊動能平穩接續、協同發力,實現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活動。
  • 2028年山東將基本完成新舊動能轉換,2035年建成現代化強省
    為深入貫徹落實山東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精神,積極主動宣傳全省重大部署、重要舉措和進展成效,在全省進一步推動綜試區建設和新舊動能轉換工作,山東省政府新聞辦於今天上午組織舉辦了「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系列發布會,介紹了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和《實施意見》有關情況。
  • 新舊動能轉換根基更加堅實
    威海市是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最活躍的區域之一,「精緻城市·幸福威海」昭示著威海高質量發展的高標準追求和時代格局。今天,本報特邀請威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閆劍波,暢談新舊動能轉換的「威海路徑」。在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每一次換擋提速、加壓奮進,都是彎道超越、換道先行的機遇。
  • 促進新舊動能轉換濟南先行區種好轉型「試驗田」
    京東(山東)數字經濟產業園已經落地註冊企業220餘家,其中電商總部型企業131家;科創類企業89家,其中人工智慧、物聯網領域的企業19家。◎本報記者 王延斌當顧客進入商超,AI技術將迅速分析、判斷其年齡、性別等,通過後臺的複雜計算,採用新穎的科技方式吸引顧客;同時,這些數據還會輸送到專業部門,在這裡通過深度分析為商超下一步發展提供數據支撐。
  • 深化改革創新 臨沂在新舊動能轉換中闖出新路徑
    深化改革創新 聚焦服務保障  臨沂市在新舊動能轉換中闖出新路徑  近年來,臨沂市按照「在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中闖出新路徑」的定位,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 海流圖與煙臺市政府籤訂新舊動能轉換基金合作協議
    為發揮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實驗區「三核」引領作用,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工程建設,2018年5月18日煙臺市新舊動能轉換基金推介會暨籤約儀式在煙臺舉行。中共煙臺市委書記張術平同志在籤約儀式上致辭張術平指出,作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三核」之一,煙臺工業經濟起步早、體量大、基礎厚實,是我國民族工業的發祥地之一
  • 齊魯大地:動能轉換風鵬正舉
    山東與中央同心,與時代合拍,新舊動能轉換迅速而強勁。  思路之變 動力之變  2018年1月3日,國務院正式批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這是黨的十九大後國家批准的首個區域性國家發展戰略,也是我國第一個以新舊動能轉換為主題的區域發展戰略。  山東先行先試,責任重大。
  • 昌樂縣聚焦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破立並舉」邁新路
    原標題:昌樂縣聚焦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破立並舉」邁新路   11月20日10:30,一聲巨響,濰坊振興焦化有限
  • 火花S-Park | 中國第一個新舊動能轉換試驗區獲批!為什麼這個省獨佔兩個國家級新區?
    作為十九大後首個獲批的區域性國家發展戰略,第一個以新舊動能轉換為主題的區域發展戰略,山東在新舊動能轉換戰略中拔得頭籌,對其來說具有極強的象徵意義。這個以「穩健與保守」著稱的經濟大省,第一次享有了以往廣東、上海等改革開放試點城市才有的先行先試機會,為全國其他區域提供示範。
  • 大眾日報重磅述評|動能轉換,奮力趟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山東...
    得益於新舊動能轉換,越來越多的山東企業正做強做大。山東地處我國南北交界地帶,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總書記、黨中央的親切關懷下,2018年初,國務院批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做好經濟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山東有了新舊動能轉換這一全新的戰略支點。
  • 周連華:全力跑出新舊動能轉換的「加速度」
    周連華說,近幾年來,山東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騰籠換鳥、鳳凰涅磐」、「在高質量發展上奮力趟出一條路子來」的重要指示要求,緊緊抓住2018年1月獲批建設國家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重大機遇,大力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
  • ...產業發展與生態保護協調共進,嶗山區走出新舊動能轉換綠色之路
    2020年以來,嶗山區落實青島市委「搞活一座城」部署要求,打響「15個攻勢」的嶗山戰役,掀起「學深圳、趕深圳」新熱潮,開啟「戰略北進」,實施「七大行動」,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工作出實招、見實效。2018年國家批覆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以來,嶗山區主動作為、先行先試,對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共進模式進行了有益探索和嘗試,並取得積極成效,「產業綠」成為嶗山區地域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