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註定是不平靜的一年。在今年前半段,全世界共同經歷了巨大挑戰:「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造成美國、歐洲等多國經濟停擺,失業率上升;隨著中美矛盾的激化,中美關係也進一步被蒙上陰影,影響波及全球。
然而,即便在艱難的外部環境之下,科技創新的步伐也依然堅定往前。中國區塊鏈行業在各個領域都在突飛猛進的發展,整個區塊鏈生態都在進一步完善過程中。中國央行數字貨幣DCEP蓄勢待發;區塊鏈技術被正式納入中國新基建板塊;區塊鏈服務網絡BSN已正式進入商用階段;更多傳統行業投資資金進入區塊鏈賽道;「區塊鏈+」人才培養已進入快車道等等。
在這個承上啟下的時間點,Bzone(B圈)發起名為「穿越變局之年:把脈中國區塊鏈行業機遇」的對話周活動,8天8位重磅嘉賓做客「B·Talk」,把脈中國區塊鏈行業發展方向現已完美收官。
B·Talk專訪精彩集錦1. 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劉昌用教授:「密碼經濟」是屬於後浪的時代財富
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劉昌用教授在對話中表示:密碼經濟的確是一個朝氣蓬勃的領域。90後居多,80後都不太多。我的年齡在這個圈子裡算是比較少的。不過,我見過70多歲熱情洋溢地投入區塊鏈的前輩。所以,我覺得,對個人而言,年齡不是問題,解放思想,抓住機遇,都有成就事業、獲得財富的機會。不過,人的生理規律是不可逾越的。我的絕大多數同齡人,都難以理解和適應密碼經濟。未來二十年是密碼經濟興起的年代,這一定是年輕人的時代,進入信息經濟時代,經濟革新的速度越來越快,財富的流動也會越來越快。總體上,後浪們會有更多的財富機會。
但是,當前與信息經濟相適應的社會秩序還沒有建立起來,舊的社會秩序已經成為信息經濟的束縛,信息壟斷成為商業壟斷的主要工具。網際網路世界的財富源泉已經被瓜分,不容後浪們染指。後浪們很多淪為鍵盤上的奴隸。
密碼共識的歷史使命,恰恰是打破信息壟斷,建立信息經濟的新秩序。密碼經濟才是屬於後浪們的,實現夢想和獲得財富的樂園。
2.Nervos聯合創始人呂國寧:對於 DeFi 我個人抱有謹慎樂觀的態度
Nervos聯合創始人呂國寧在對話中表示:我們對 DeFi 領域的發展一直保持密切的關注,從今年年初我們就看到 DeFi 生態的 崛起和不斷的有各種新的模式產生,從最初的合約可組合性帶來產品形態方面的創 新,到到資產端爆發,DeFi 的總鎖定價值(TVL)屢創新高,再到 3 月 12 日市場 大幅回撤,我們也看到底層基礎設施的不完備,帶寬不足,以及公鏈資源的不合理 佔用,再到危機時刻治理的缺失等問題。 再到最近一個月出現的新的流動性挖礦大熱,吸引了大量的新用戶入場,通過參與 流動性挖礦的方式把 DeFi 的資產端推向井噴式爆發,以及交易成本達到了史無前 例的狀態,這些我們都一直保持密切的關注和思考。
對於 DeFi 我個人抱有謹慎樂觀的態度,一方面我覺得這是比較新的領域中充滿了 各種問題,我們要以包容的心態來看待,同時我希望善意的提醒正在躍躍欲試準備加入 DeFi 嘗試各種新模式的用戶,新鮮的事物出現,在高收益模式下,往往可能 掩蓋了高風險,所以需謹慎。
3.OKEx CEO Jay Hao:我認為DEX和CEX應該是互補融合,取長補短的一個趨勢
OKEx CEO Jay Hao在對話中表示:我認為DEX和CEX應該是互補融合,取長補短的一個趨勢。因為隨著數字資產市場的逐漸發展,用戶的交易需求也會逐漸呈現多元化的趨勢:一些用戶追求高效快捷的交易,願意承擔潛在的資產損失風險;另一些用戶在交易時更強調資產的安全性和隱私保護,願意犧牲一定的效率並支付更高的費用。去中心化交易所作為目前傳統交易所的補充,能在未來滿足部分用戶的交易需求,提供給用戶更多的交易選擇。
4.火幣大學校長於佳寧:目前區塊鏈人才成長面臨三個主要瓶頸
火幣大學校長於佳寧在對話中表示區塊鏈人才成長面臨三個主要瓶頸:
一、大量網際網路、金融等行業從業者希望轉行進入區塊鏈領域,但是缺乏專業培訓經歷,專業知識儲備不足,知識呈現碎片化、片面化特點,沒有系統性認知,與區塊鏈高標準的崗位要求不夠匹配。
二、產教融合水平相對較低,高校學生實際知識結構和區塊鏈業界崗位需求存在脫節 對前沿案例和工具不了解,要進入區塊鏈行業必須二次學習,實訓教學亟待開展。
三、區塊鏈行業薪資較高,導致崗位競爭激烈,崗位要求較高,經驗相對缺乏的從業者很難獲得實踐機會,行業經驗不容易積累。
在未來,相關的培訓教育、職業資格認證體系建立之後,區塊鏈人才培養難、招聘難、入行難等問題都會陸續解決。因此將區塊鏈崗位納入國家新職業,將對區塊鏈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影響。
5.火星雲礦總裁商思林:我認為當前礦業的發展是一個新的投資元年
火星雲礦總裁商思林在對話中表示: 無論是比特幣、以太坊還是Filecoin,都顯著存在這種專業化和高度集中化的問題,這是由資本效應和專業性發展決定的,而流量平臺和資產平臺的接入,有助於擴大挖礦群體的規模,以及對衝算力的過度集中風險。當前區塊鏈投資引入了很多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工具,越來越具備理財的屬性,幣圈投資者越來越能接受不同風險程度的標的來配置投資組合,而且市場提供的選擇也越來越多,所以我認為這一個新的投資元年。
6.共識實驗室任錚:變局下的區塊鏈投資價值觀
共識實驗室任錚在對話中表示:傳統的投資和區塊鏈的投資相比,可以說區別巨大,甚至完全不一樣,從價值判斷到商業模型到投資邏輯都不同。基本可以從進場、估值、退出三個階段來看。
首先,進場方式,無論是投資規模、資金效率還是投資周期,區塊鏈行業更加短平快。傳統的投資相對周期更長,要求的資金規模更大。其次從退出方式,傳統VC可以通過不同輪次的股權投資或IPO上市退出,區塊鏈項目有兩種路徑,一種延續股權的方式,另一種通過通證的形式實現快速交換,從而退出。
最大的不同在估值方面,因為不同於傳統金融市場可以用現金流配合資產負債表進行估值,區塊鏈項目很難尋找公允估值。一般情況根據有效市場理論,依據現有的同類型項目的市值表現,對新項目估值的估值進行比對,用市場的「手」幫助我們做評判,並在估值模型中主動疊加項目自身優勢、劣勢的參數進行綜合估值。
7. 虎符聯合創始人長安:區塊鏈金融對傳統金融業的影響和衝擊
虎符聯合創始人長安在對話中表示:剛出現比特幣或者是區塊鏈,大概在一零年前後,很多朋友經常聽到的詞就是顛覆,就感覺說區塊鏈的發展,可能會對傳統金融行業造成翻天覆地的影響。
但實際我們看,尤其是近兩年,大家會更加務實,很少會聽到這種顛覆,或者是革命類似的詞彙。因為通過事物的發展,我們能感受到,雖然區塊鏈行業的發展和變革非常的快,但是因為傳統行業擁有大量的信譽和長期的用戶習慣以及用戶基數的累積,其實是有非常高的壁壘,尤其是金融行業作為與金錢資產非常近的一個行業。所以想讓大家放棄掉原有的金融基礎設施,投身到區塊鏈資產,其實是比較困難的,這也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出圈兒困難的問題。
即便發展到今天,比特幣漲了又漲了,整個市值和傳統金融資產比起來,也相對較小,大概相當於其中的一個資產類別而已。而我們知道世界上主流的資產類別其實非常非常多,現在比特幣還遠遠沒有達到和它們一較高下,或者掰掰手腕兒的能力,更多的是被視為非主流的一種投資資產,或者說是一種高風險的投資品。
8.Amber Group CEO Michael Wu:量化交易有其特有的優勢及劣勢
Amber Group CEO Michael Wu在對話中表示:相比傳統市場,在加密貨幣市場上做量化交易有其特有的優勢及劣勢,優勢是加密貨幣市場是7天24小時不中斷。所以在這個市場的可交易時長變長,意味著可能存在更多的交易機會。同時全球存在著多個交易所,這就意味著用戶交易數據多,而在大數據時代,數據量大對量化建模是有很大的幫助。波動率大是有兩面性的,波動越大,風險越大的同時也預示著更多的機會,有些量化交易策略正是在波動中獲取收益。
劣勢是加密貨幣市場跟傳統市場還是有很大的區別,如基本面數據較少,波動大,交易所繁多,數據量大,數據噪聲大,延遲大等問題。這對背後IT系統性能,數據分析、建模能力,還有背後的風控都是有著很大的考驗。尤其是對交易者或交易機構風控能力的考驗,需要更加的完善和嚴格的風控體系,否則在波動大的時候很可能造成極大的損失。
所以對於加密市場是否更適合或不適合量化交易,並不太好下定論,還是取決於方法跟團隊。
至此,B·Talk「穿越變局」對話周完美結束,相信大家在這八期對話中收穫到了滿滿的乾貨,未來Bzone也將繼續給大家帶來更多更好同類型的活動。歡迎大家來到Bzone(B圈)app拓展行業人脈,獲取更多區塊鏈行業發展及數字貨幣行情動態信息。還沒有下載Bzone APP的朋友們,儘快關注並下載起來吧!
聲明:本文由入駐金色財經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絕不代表金色財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