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首次遭遇熱浪 澳科考人員錄得最高氣溫9.2攝氏度

2020-11-25 驕陽網

她解釋說:「大多數生命存在於南極洲的小型無冰綠洲中,且主要依賴融化的冰雪來供水。不斷融化的水可以為這些沙漠生態系統提供更多水,導致苔蘚、地衣、微生物和無脊椎動物加速生長繁

澳大利亞和智利科學家在最新一期《全球變化生物學》雜誌撰文稱,他們在南極東部澳大利亞凱西科考站錄得該地區首個熱浪事件——1月份連續3天當地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都異常偏高,熱浪將對南極地區的動植物及當地生態系統產生巨大影響。

論文主要作者莎朗·羅賓遜說:「今年1月23日至26日,凱西科考站經歷了最低氣溫高於0℃和最高氣溫超過7.5℃的情況。其中1月24日凱西站錄得最高氣溫9.2℃,比當地31年來的平均最高氣溫高6.9℃。1月25日清晨,研究人員錄得當地最低氣溫最高為2.5℃,比當地平均最低氣溫高0.2℃。」

羅賓遜說:「如果某地區連續3天每日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都異常偏高,則被認為熱浪來襲。」

南極其他地方今年2月也錄得創紀錄高溫。2月6日,位於南極半島北端的埃斯佩蘭薩科考站錄得最高氣溫18.4℃,是當時整個南極洲最高氣溫,超過此前的紀錄17.5℃,3天後這一紀錄又被打破:南極半島馬蘭比基地的最高溫度為20.75℃。

澳大利亞南極科考站首席科學家丹娜·貝格斯特羅姆博士說,炎熱的夏天很可能對南極當地生命和生態系統帶來長期破壞,這種破壞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

她解釋說:「大多數生命存在於南極洲的小型無冰綠洲中,且主要依賴融化的冰雪來供水。不斷融化的水可以為這些沙漠生態系統提供更多水,導致苔蘚、地衣、微生物和無脊椎動物加速生長繁殖。但水過多也會把植物連根拔起,並改變無脊椎動物和微生物的群落組成。如果冰雪在季節初期完全融化,那麼整個季節剩餘時間裡,生態系統都會遭受乾旱的影響。此外,較高的溫度還會導致已經適應南極寒冷環境的動植物中暑。」

她還指出,與全球氣候變化有關的極端事件預計越來越多,其造成的影響可能也會越來越嚴重,即便偏遠的南極洲也無法倖免。需要開展進一步研究來了解熱浪造成的全部影響。(記者劉霞)

相關焦點

  • 連續3日最高溫和最低溫都走高 南極首次遭遇「熱浪」
    位於南極洲溫森斯灣的澳大利亞凱西研究站記錄氣溫顯示,2019年至2020年的南半球夏天,南極出現有記錄以來的首次「熱浪」。澳大利亞南極科考項目研究人員在3月31日出版的最新一期《全球變化生物學》雜誌上報告了上述發現。今年1月23日至26日期間,他們在凱西站記錄到高出歷史紀錄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其中,1月24日錄得凱西站的最高氣溫為9.2攝氏度,比當地平均最高氣溫高6.9攝氏度。1月25日清晨,研究人員錄得當地最低氣溫的最高紀錄2.5攝氏度。
  • 南極凱西站遭遇熱浪 最高氣溫9.2℃
    科技日報北京4月1日電 記者 劉霞 澳大利亞和智利科學家在最新一期《全球變化生物學》雜誌撰文稱,他們在南極東部澳大利亞凱西科考站錄得該地區首個熱浪事件——1月份連續3天當地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都異常偏高,熱浪將對南極地區的動植物及當地生態系統產生巨大影響。
  • 澳大利亞科學家稱:南極洲首經歷破紀錄熱浪,最高氣溫達9.2度!
    位於南極洲東部的凱西觀測站(圖)錄得該地區首次熱浪。(網絡圖片) 澳大利亞南極洲計劃的科學家周二(4月1日)在《全球變化生物學》期刊發表報告,指他們早前在南極洲東部的澳大利亞凱西觀測站(Casey Research Station),錄得該地區從未遇過的熱浪,最高氣溫達攝氏9.2度。
  • 首破20攝氏度!南極大陸監測到有記錄以來最高氣溫
    中新網2月15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研究人員日前表示,科學家在南極測得20.75攝氏度的新高溫紀錄,這是南極洲氣溫有記錄以來首度跨越20攝氏度門檻。據報導,巴西科學家雪佛(Carlos Schaefer)告訴法新社:「我們從沒見過南極洲的氣溫如此高過。」據悉,這項數據取自南極洲北端外島鏈上的西摩島(Seymour Island),這個島嶼上有阿根廷的馬蘭比奧(Marambio)研究基地。
  • 澳大利亞遭遇熱浪襲擊 多地氣溫超過40攝氏度
    近兩日,澳大利亞遭遇熱浪襲擊,從雪梨、墨爾本到阿德萊德,多地氣溫超過40攝氏度。 6日,記者在墨爾本親身感受到熱浪襲人。中午時分,氣溫飆升到42攝氏度。這是墨爾本兩年來最熱的一天,上一次是2016年1月13日。太陽火辣辣照得人睜不開眼睛。
  • 最高氣溫20.75攝氏度!南極已經熱到這種程度了嗎?
    其實人類對南極和全球的天氣預報監控已經持續好多年了。2010-2019年這10年間的平均氣溫是有史以來最高的,不僅如此,從有詳細數據的這40年來看,全球的平均氣溫始終保持著上升態勢。而過去的2020年一月份,是最近40年來,同比最熱的一個一月份。
  • 法國氣溫刷新歷史最高紀錄 熱浪繼續肆虐歐洲
    參考消息網6月30日報導 英國《衛報》網站6月28日發表了題為《法國氣溫45.9攝氏度,創歷史新高》的報導,現將內容編譯如下。6月28日,西歐地區初夏的極端熱浪持續,法國氣溫創下新的最高紀錄,比之前的紀錄高出近2攝氏度,而西班牙的消防隊員們還在全力與山火搏鬥。這場山火是西班牙歷史上最嚴重的山火之一。
  • 南極氣溫超過20攝氏度的背後,2020年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其中一位研究人員周四告訴法新社,巴西科學家於2月9日在西摩島測得的溫度為20.75攝氏度(約華氏69.35華氏度)。 巴西科學家卡洛斯·舍費爾(Carlos Schaefer)對法新社說:「我們從未見過南極洲如此高的溫度。」
  • 超54攝氏度!加州「死亡谷」或創下世界最高氣溫紀錄
    參考消息網8月18日報導據路透社加州弗尼斯克裡克8月17日報導,當地時間8月16日下午,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莫哈韋沙漠的「死亡谷」,氣溫飆升至130華氏度(約合54.4攝氏度,本網注),這至少是一個世紀以來(也許是有史以來)全球最高氣溫之一。
  • 南極大陸監測到有記錄以來最高氣溫
    新華社北京2月8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布宜諾斯艾利斯記者倪瑞捷、駐聯合國記者林遠報導:阿根廷國家氣象局和世界氣象組織7日分別證實,阿根廷位於南極大陸的科考站日前監測到超過18攝氏度的氣溫,打破了南極大陸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氣溫。
  • 在南極海拔最高的科考站,中國幹了這幾件大事!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在完成南極內陸冰蓋之巔冰穹A地區的各項科考任務後,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崑崙隊24日撤離崑崙站營地,踏上返回南極中山站之旅。16名崑崙隊隊員自本月4日抵達崑崙站以來,開展了天文望遠鏡的維護和往年數據回收、天文臺址測量設備的安裝與運行、深冰芯鑽探設備維護與冰雪採樣、絕對重力測量等科考項目。
  • 熱浪來襲 新德裡氣溫將達47攝氏度
    【新華社微特稿】印度首都新德裡的最高氣溫連續5天超過40攝氏度。當地氣象部門說,新德裡27日最高氣溫將升至47攝氏度。今年入夏以來,新德裡最高氣溫出現在5月22日,郊區巴勒姆的氣溫達到46攝氏度,比往年同期平均值高4攝氏度。
  • 北半球創紀錄最低氣溫公布 零下69.6攝氏度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9月24日發表了題為《氣候科學家在格陵蘭島發現新的創紀錄低溫》的報導,在北半球有史以來最炎熱的夏天過後,深入分析氣候記錄資料的聯合國研究人員有了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發現:1991年12月22日,格陵蘭島冰蓋上的一個偏遠氣象站錄得零下93.3華氏度(約合零下69.6攝氏度)的溫度
  • 北半球創紀錄最低氣溫公布 零下69.6攝氏度!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9月24日發表了題為《氣候科學家在格陵蘭島發現新的創紀錄低溫》的報導,在北半球有史以來最炎熱的夏天過後,深入分析氣候記錄資料的聯合國研究人員有了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發現:1991年12月22日,格陵蘭島冰蓋上的一個偏遠氣象站錄得零下93.3華氏度(約合零下69.6攝氏度)的溫度,
  • 南極能穿短袖?南極洲達到有記錄以來最高溫度,18.3攝氏度!
    根據阿根廷國家氣象局報導,2月6日中午,在南極半島最北端的阿根廷研究「Esperanza」記錄到該地區達到了18.3攝氏度的最高溫度記錄。甚至有科考站工作人員表示開始在中午穿著短袖工作。先前的最高溫度是17.5°С,記錄於2015年3月17日。
  • 極端熱浪侵襲北半球 歐美多地迎「最熱6月」
    在歐洲,同樣熱氣蒸騰,英國倫敦錄得1976年以來最熱的6月。義大利、法國、荷蘭、瑞士甚至俄羅斯西伯利亞的氣溫都飆升至34攝氏度或以上,民眾宛如置身「火爐」之中。  美國高溫已致4人死亡 加州50個航班取消  高氣壓系統造成的極端炎熱天氣,使美國科羅拉多、猶他、新墨西哥和亞利桑那四州相連的地區氣溫異常飆高。
  • 「末日種子庫」所在地的氣溫剛剛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據挪威氣象研究所報導,挪威北極群島斯瓦爾巴群島周六錄得有史以來最高氣溫。根據科學研究,北極地區全球變暖的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區的兩倍。氣象學家Kristen Gislefoss告訴法新社,該群島連續第二天下午氣溫達到21.2攝氏度(70.2華氏度),略低於1979年記錄的21.3攝氏度。但在下午晚些時候,當地時間下午6點左右,氣溫達到了21.7攝氏度,創下了新的紀錄。
  • 高溫熱浪席捲歐洲 英國氣溫或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據外媒CNET報導,歐洲各地本周繼續受高溫熱浪侵襲。
  • 澳大利亞雪梨反常高溫 熱浪天氣14年間或致死768人
    2001-15年期間,在澳五大城市雪梨、墨爾本、布裡斯班、珀斯和阿德萊德中,墨爾本錄得的1283宗可能與極端高溫熱浪天氣有關的死亡案例,死亡總人數最多。雪梨同期相關致死人數為768人。按人均計算,墨爾本居民的死亡率是雪梨居民的近兩倍。
  • 美媒:南極氣溫超過18攝氏度 創歷史新高
    參考消息網2月10日報導美媒稱,研究人員說,地球上最寒冷、最多風、最乾燥的大陸南極洲6日創下歷史最高氣溫,凸顯出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2月8日報導,阿根廷國家氣象局稱,位於南極半島北端的阿根廷埃斯佩蘭薩研究站的氣溫6日達到64.9華氏度(18.3攝氏度),打破了2015年3月24日創下的63.5華氏度(17.5攝氏度)的紀錄。該研究站自1961年以來一直在記錄當地氣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