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3日最高溫和最低溫都走高 南極首次遭遇「熱浪」

2020-12-05 北京日報客戶端

位於南極洲溫森斯灣的澳大利亞凱西研究站記錄氣溫顯示,2019年至2020年的南半球夏天,南極出現有記錄以來的首次「熱浪」。

澳大利亞南極科考項目研究人員在3月31日出版的最新一期《全球變化生物學》雜誌上報告了上述發現。今年1月23日至26日期間,他們在凱西站記錄到高出歷史紀錄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其中,1月24日錄得凱西站的最高氣溫為9.2攝氏度,比當地平均最高氣溫高6.9攝氏度。1月25日清晨,研究人員錄得當地最低氣溫的最高紀錄2.5攝氏度。

熱浪指某一地區連續出現高溫天氣,通常連續3日每天最高溫和最低溫都走高即可視作熱浪來襲。

據德新社報導,位於南極半島北部的阿根廷埃斯佩蘭薩研究站2月6日錄得南極迄今最高氣溫18.3攝氏度,打破了2015年錄得的最高氣溫紀錄17.5攝氏度。

相關焦點

  • 南極首次遭遇熱浪 澳科考人員錄得最高氣溫9.2攝氏度
    不斷融化的水可以為這些沙漠生態系統提供更多水,導致苔蘚、地衣、微生物和無脊椎動物加速生長繁 澳大利亞和智利科學家在最新一期《全球變化生物學》雜誌撰文稱,他們在南極東部澳大利亞凱西科考站錄得該地區首個熱浪事件——1月份連續3天當地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都異常偏高,熱浪將對南極地區的動植物及當地生態系統產生巨大影響
  • 南極凱西站遭遇熱浪 最高氣溫9.2℃
    科技日報北京4月1日電 記者 劉霞 澳大利亞和智利科學家在最新一期《全球變化生物學》雜誌撰文稱,他們在南極東部澳大利亞凱西科考站錄得該地區首個熱浪事件——1月份連續3天當地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都異常偏高,熱浪將對南極地區的動植物及當地生態系統產生巨大影響。
  • 史上最高溫!南極首次紀錄到創紀錄熱浪,新研究擔憂引發生態浩劫!
    南極在今年1月23至26日遭遇超級熱浪襲擊。(網絡圖片) 全球暖化持續加劇,南極今年初爆發超級熱浪,創下該地區有史以來最高溫紀錄,科學家對此事件進行的研究報告近日出爐,專家憂心,這種前所未見的現象恐對生態系帶來嚴重影響。
  • 南極地區歷史最高最低溫紀錄最高溫度19.8℃ 最低溫度-89.2℃
    南極地區歷史最高最低溫紀錄最高溫度19.8℃ 最低溫度-89.2℃ 來源:中國氣象報   發布時間:2017-03-06   3月1日,世界氣象組織(WMO)專家委員會在日內瓦宣布了在南極地區記錄到的最高溫度的最新記錄。
  • 澳大利亞科學家稱:南極洲首經歷破紀錄熱浪,最高氣溫達9.2度!
    位於南極洲東部的凱西觀測站(圖)錄得該地區首次熱浪。(網絡圖片) 澳大利亞南極洲計劃的科學家周二(4月1日)在《全球變化生物學》期刊發表報告,指他們早前在南極洲東部的澳大利亞凱西觀測站(Casey Research Station),錄得該地區從未遇過的熱浪,最高氣溫達攝氏9.2度。
  • 宇宙最高溫高達1.4億億億℃,為什麼最低溫只有-273℃?
    15℃,但這並不意味著地球每個地方都是15℃,有些地方的溫度遠遠高於這個溫度,有些地方的溫度又遠遠低於這個平均值。地球平均溫度為15℃根據科學家們觀測,目前在地球上觀測到的最高氣溫為57.8℃,是1922年在非洲利比亞阿奇亞地區測得的;歷史最低氣溫則是1967年在南極「極點」附近測的-94.5℃的,這兩個氣溫成為人類有史以來測得最高溫和最低溫,而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家不僅測得地球的最高溫和最低溫,而且也推算出宇宙的最高溫和最低溫,根據推算結果
  • 全世界最冷的城市,最高溫和最低溫相差100度,門窗都要4層
    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全世界最冷的城市,這個城市最高溫和最低溫相差100度,非常的神奇,這個城市就是雅庫茨克。雅庫茨克是俄羅斯薩哈共和國的首府,這個地方被人稱為冰城,是全世界真正意義上最冷的城市,這裡十二月到二月的平均溫度都在零下30多度以下。
  • 南極洲:地球上最冷的地方記錄到前所未有的熱浪意味著什麼
    (Casey Research Station)今年夏天經歷了首次熱浪記錄。照片:澳大利亞南極分部/路透社 位於南極風車群島綠洲的凱西研究站(Casey Research Station)今年夏天經歷了首次熱浪記錄。照片:澳大利亞南極分部/路透社 當世界理所當然地關注Covid-19大流行時,地球仍在變暖。與世界其他地方一樣,今年夏天的南極天氣在觀測記錄中是前所未有的。
  • 零下93.2攝氏度 南極測出地球最低溫
    據英國廣播公司12月9日報導,科研人員測量到南極一處溫度為零下93.2攝氏度,創造地球上的低溫記錄。 科學家於2010年8月10日測得零下93.2攝氏度的最低溫,打破了俄羅斯沃斯託克南極考察站1983年測得的零下89.2攝氏度的低溫記錄。
  • 2020是南極來三十年最熱的一年
    2020是南極三十年來最熱的一年法新社報導,智利聖地牙哥大學2日研究發現,2020年是南極30年來最熱的一年。位於南極喬治王島的智利空軍弗萊基地研究員表示,今年1月至8月間,南極大陸最北的南極半島溫度達攝氏2至3度。氣候學家柯德羅在智利南極研究所(INACH)發表的聲明中說:「這些溫度數據『比往常氣溫高攝氏2度以上』。」
  • 洛杉磯遭遇熱浪襲擊,西北地區溫度高達47攝氏度
    受熱浪影響,加州市民前往沙灘暢遊。(網絡圖片)美國加州多地飽受山火困擾之際,洛杉磯縣內多地上周六(5日)遭遇熱浪來襲,氣溫達攝氏(下同)45度。國家氣象局(NWS)提醒民眾要補充水分,同時避免戶外活動,也不要把孩童或寵物留在車內。
  • 南極觀測到歷史最高溫度 南極是不是真的變暖了?
    近一段時間關於南極觀測到歷史最高溫度的新聞層出不窮。2月7日,世界氣象組織公布消息稱,在南極半島阿根廷科考站埃斯佩蘭薩觀測到18.3℃,這一記錄打破了了2015年3月24日曾記錄到的17.5℃的南極大陸觀測到的最高溫度。但18.3℃的最高溫度記錄僅僅保持了兩天的時間。
  • 兩極高緯度地區極晝時整天都有太陽照射,為什麼氣溫還這麼低?
    不同的氣候類型包含不同的氣候特徵,也就是氣溫、降水和光照等氣候要素都不盡相同。氣溫是氣候的重要要素,反映的是地球不同地區的冷熱狀況,也就是熱量的高低狀況。對於一個地區的氣溫描述包括均溫、最高溫和最低溫,比如日均溫、日最高溫度、日最低溫度,此外還有月均溫和年均溫等。
  • 澳大利亞遭遇熱浪襲擊 多地氣溫超過40攝氏度
    近兩日,澳大利亞遭遇熱浪襲擊,從雪梨、墨爾本到阿德萊德,多地氣溫超過40攝氏度。 6日,記者在墨爾本親身感受到熱浪襲人。中午時分,氣溫飆升到42攝氏度。這是墨爾本兩年來最熱的一天,上一次是2016年1月13日。太陽火辣辣照得人睜不開眼睛。
  • 我國多地高溫破極值 熱浪席捲北半球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 題:我國多地高溫破極值 熱浪席捲北半球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7月10日以來,高溫天氣一直盤踞我國中東部地區,多地高溫天氣突破極值。與此同時,北半球三大洲高溫事件頻發。今年夏天高溫為何如此之強?熱浪為何席捲北半球?
  • 美國遭遇極寒天氣 芝加哥最低氣溫低於南極
    極端嚴寒天氣讓美國氣象局很無奈:「沒有任何溫和的詞語能夠形容它,嚴寒即將來臨。」據《今日美國報》29日報導,來自北極的低溫寒流將給美國中西部大部分地區帶來多年來的最低氣溫,使得美國大部分地區陷入癱瘓。在伊利諾州的芝加哥,當地學校30日和31日因為極寒天氣停課,火車也停運。氣象部門預測,當地的氣溫將降到零下50到60攝氏度,比南極還冷。英國廣播公司(BBC)30日報導說,芝加哥已經設立62處取暖中心幫助無家可歸者,警察局也開放,為需要者提供庇護之所。根據航班追蹤網站FlightAware的最新數據,全美有超過3480趟航班取消,其中包括超1550趟進出芝加哥的航班。
  • 經歷45度炙烤後,歐洲本周將迎新一波熱浪
    WMO還證實,6月的西歐和中歐部分國家和地區,日平均氣溫比正常水平高出10攝氏度,且歐洲還將在下周迎來新一輪熱浪。最暖五年根據上述機構研究顯示,目前所反映的情況並非單個月份溫度異常,而是自上世紀70年代起逐漸變暖的整體趨勢。
  • 南極剛剛創下64.9度的高溫紀錄,你現在可以在南極穿短褲
    南極洲剛剛記錄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溫度:64.9華氏度(18.3°C)。在世界氣象組織(WMO)報導,埃斯佩朗莎,阿根廷對三位一體半島(最接近於南美的部分)的研究基地,檢測周四溫和的溫度峰值。先前的紀錄是63.5度,是在2015年創造的。
  • 我國將在南極首次啟用大型「充電寶」,可連續供電一年!
    10月16日電(記者陳席元)由東南大學自主研製的無人值守能源系統15日從南京出發,參加中國第36次南極科考任務。我國將在南極泰山站首次啟用這個可連續供電一年的大型「充電寶」。據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執行院長魏海坤介紹,這套名為「東大極能」的無人值守能源系統,能夠實現極地環境下全年不間斷供電,並通過衛星遠程監控泰山站運行情況。
  • 青藏高原驚現28種未知病毒,南極「高燒」20℃,北極甲烷爆發……一...
    來源:瞭望智庫前段時間,關於南極觀測到歷史最高溫度的新聞層出不窮。2月7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在南極半島阿根廷科考站埃斯佩蘭薩觀測到新的創紀錄溫度:18.3℃,打破了2015年創下的17.5℃的紀錄。2月9日,巴西科學家在南極洲西摩島記錄下了20.75℃的高溫天氣!這比該島1982年記錄的19.8℃高了近1℃(18.3℃的記錄為南極大陸的最高溫紀錄)。無獨有偶,地球另一端也有新聞爆出——2月14日,美國宇航局(NASA)的一項研究指出,在30萬平方公裡的北極地區,發現200萬個甲烷排放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