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韓焱精選 湛廬文化
你好,這裡是韓焱精選。今天,我要給你推薦的書,叫做《不再害羞》。
這本書系統分析了害羞的成因和危害,並且提出了許多有針對性的建議、方法和練習,幫助害羞的人們走出自我設置的牢籠。
這本書的作者菲利普·津巴多,是這個時代最著名的心理學大師之一。他是美國心理協會前主席,曾經榮獲「心理科學終身成就獎」,被譽為「當代心理學的形象與聲音」。可以說,沒有一個學心理的人不知道津巴多的名字。
在他眾多的研究當中,他自己最感興趣的領域就是害羞心理學。1977年,他專門創立了第一家「害羞診所」,專門幫助成人和兒童治療害羞問題,治療成功率達到了100%。後來,他就把這40多年來的研究與實踐的結晶,匯集在了《不再害羞》這本書裡。
我會用兩期音頻,來為你推薦這本書。這期音頻,我想說說:害羞真的只是無關緊要的小問題嗎?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害羞?
《不再害羞》
作者:(美)菲利普·津巴多
譯者:段鑫星
害羞:負面影響巨大的普遍現象
研究表明,害羞不只是少數人的行為,而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社會現象。津巴多的團隊曾經做過一項調查,他們隨機採訪了5000多人,其中超過30%的人表示,日常生活當中一半以上的時間裡,他們都處於害羞的狀態。這個比例在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就更高了。
更關鍵的是,害羞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巨大的。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害羞實際上是一種社交焦慮症:一方面,害羞的人因為缺乏自信或者溝通技巧,常常逃避和別人的交流;另一方面,他們又非常渴望獲得別人的關注和認可,在產生這種內在衝突的時候,輕則沉默寡言,臉紅緊張,重則可能影響身體和精神健康。
害羞的程度可以分成三種,分別是:中度害羞、嚴重害羞和極端害羞。中度害羞的人,對於和陌生人溝通,在很多人面前發表演講,都會感到巨大的壓力。而且,他們很容易對外界過分敏感,很容易負面地理解其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常常會有挫敗感和孤獨感。中度害羞的人,是可以通過自我調節來進行改善的。
嚴重害羞的人只要在公眾場合露面,就會感到不自在。極端害羞的人情況就更糟了,會出現神經衰弱,甚至抑鬱和自殺。所以,嚴重害羞和極端害羞狀態的人,一定要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
人們到底為什麼會害羞呢?作者認為有四種原因,分別是:先天的遺傳特質、後天習得的影響、內在衝突的外在表現和社會情境的作用。
越貼標籤越容易害羞
接下來,我想重點給你講一講社會情境中「貼標籤」的行為對人的影響。這一點是在導致害羞的原因裡,是最讓人意想不到的,但也是最容易克服的。
人的大腦有個習慣,會對遇到的現象和事情給出一個解釋,分析其中的因果關聯。不過,面對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給出的解釋是不同的。
不害羞的人習慣從外部找原因。比如,演講發揮失常,他們可能會說,提詞器字太小,或者這次時間緊張自己準備不充分等等。可是害羞的人呢,遇到問題的時候,更傾向於把原因歸結到自己身上。同樣是演講發揮失常,他們會認為是自己能力不夠。
作者認為,害羞的人其實習慣於簡化事情失誤的原因,習慣於少思考。為了減少認知負擔,甚至乾脆直接給自己貼上能力不足的標籤。
換句話說,導致害羞的根本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每次遇到一些不知道該怎麼應對的場景的時候,你的大腦為了省事兒,都給自己貼一次「害羞」的標籤。你的大腦會對你說,你就是害羞了!太膽小了!太內向了!經常貼標籤的結果,就是這些標籤會內化成你的習慣行為,遇到類似的場景,你就會更容易選擇自我保護的方式,避免受到別人的評價,越來越容易害羞。
所以,既不要輕易給自己貼上害羞或其他標籤,更不要給孩子或身邊的人貼標籤。要學會主動改變外部因素,努力讓事情變好。
《不再害羞》
作者:(美)菲利普·津巴多
譯者:段鑫星
好,以上就是我為你推薦的內容,歡迎你閱讀《不再害羞》的電子書,在湛廬閱讀App上可以找到。當然也歡迎你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精彩觀點。更希望你能把咱們的專欄轉發給自己的朋友。
本周五,我會在評論中選出最精彩的,送出一本《不再害羞》的電子書,結果會公布在評論區(評論請移步至「湛廬閱讀App」韓焱精選專欄進行留言)當中。
韓焱精選,明天見!
· 韓焱精選·
湛廬創始人韓焱老師將用專業出版人的視角,每天為你推薦一本好書。專欄將用一條音頻,一段文字,解開你的閱讀困擾。和你一起親自閱讀,與最聰明的人共同進化。
原標題:《韓焱精選 | 為什麼有的人更容易害羞?》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