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全由命,富貴從來由天定。」
當年趙本山的一句歌詞,卻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才體會到。
01
2012年央視春晚彩排後臺,因為臨近年關,所以處處洋溢著過節的氣氛。
由於不是正式演出,所以雖然有壓力,但相比正式演出的眼裡,還是輕鬆不少的。
但是偏偏有些人打破了這份祥和的氣氛,有一群人湧進了一號的演播廳。
被人擁在中間的,是一個身穿藍色羽絨服,和紅色長褲的中年男人。
只見他一臉疲憊的神態,連走路都沒有了絲毫的力氣,沒有理會周邊的目光,徑直的走進了休息室。
坐在沙發上休息了片刻之後,他睜開了微閉的雙眼,雙目無神的轉過頭看著工作人員。
「麻煩給我找一瓶氧氣。」
說完這句話,他又閉上了雙眼,這個人就是「小品之王」趙本山。
趙本山專心的在閉目養神,絲毫沒有注意到,悄然到來的春晚導演哈文。
哈文示意其他人先出去,只留下自己和趙本山兩人。
沒有人知道當天發生了什麼,只是依稀間仿佛聽到了來自休息室的爭吵。
但經過那天之後,趙本山對外宣布:永久退出春晚舞臺,而理由是因為身體原因。
一時間關於趙本山退出春晚的流言四起,但是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
趙本山年事已大,再加上身體不好,想像自己已經一身榮譽,也已經到了功成身退的時候,這才宣布把春晚的舞臺讓給更多的年輕人。
但事情真的只是這樣嗎?
我想說的是,其實我們都被「騙」了。
02
不少細心的人已經發現,既然是身體不好,那為什麼他當時出現在了地方臺的春晚上,而且還收到了眾多好評。
所以關於人們都以為的功成身退、身體原因之類的說法就不攻自破,那麼既然還愛「小品」,為什麼會選擇退出呢?
咱們一一分析。
我記得曾經有位教授,對趙本山的評價只有兩個字。「低俗」
而且在2012年,有人士對趙本山也有過評價。「權威」
「我覺得趙本山是個人物,他成功的帶火了二人轉,也成功的帶火了東北文化,但是就如今而言,流行在民間的是《中國好聲音》,是《甄嬛傳》等,這樣來看,趙本山對如今的流行因素並沒有做出太大的貢獻。」
所謂的越來越多,而這種呼聲無非就一個:。「權威評價」趙本山不再適合出現在大眾視野中
拋開這些不講,春晚舞臺的後臺,仿佛是一個神奇地方。
它能幫助你飛上枝頭變鳳凰,讓你一夜成名;也能非常輕易的摧毀你內心的那股自信,讓你倍感壓力。
趙本山不止一次的表示過,他那些年在春晚舞臺上承受了非常大的壓力,以致於不止於一次出現重大失誤。
06年他和宋丹丹的小品《說事》中,節目都演出一半了,他才發現自己把重要的道具遺忘在了後臺。
雖然最後觀眾並沒有發現,但是兩個人事後還是驚出了一身冷汗。
他和範偉早些年搭檔的小品,範偉因為壓力過大,不止一次的說錯了臺詞。
事後趙本山坦言,那些因失誤而挖下的「坑」,需要用一輩子去填補。
現在看來,,但是這些還遠遠不夠。壓力和被質疑似乎成為了,當時壓在趙本山身上的兩座大山
03
趙本山為什麼能夠成功?
因為他有著對小品的理解,而且琢磨出了屬於自己的風格和內容。
說的有檔次一點就是。
「農村和城市兩種價值觀碰撞的成果。」
他找到了極具年代感的話題,並且用誇張的肢體語言,加上自己詼諧的方言表達方式,用比較親和的方式表達給了觀眾,也獲得了非常大成功。
說白了,就是。接地氣
隨著時代更迭,農村和城市的差距越來越小,很多年輕一輩的人已經沒有了老輩人的體驗,對趙本山的小品也越來越看不懂了。
再加上跟他同一時代的老藝術家們,一個接一個的退居幕後,讓趙本山成為了。「孤家寡人」
春晚,對於他來說已經不是一場盛宴,而更像是一個任務。
他開始明白,屬於自己的時代已經過去。
所以在宣布退出春晚之後,他又選擇退出小品舞臺,因為他感覺,他熱愛了幾十年的舞臺,已經不需要他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
趙本山沒有想到,他宣布退出之後,還會有更大的風波在等著他。
04
不知從何時開始,網上關於趙本山的負面新聞越來越多。
仿佛在一夜之間,所有觀眾的矛頭全都指向了他。
「在趙本山家中搜出幾十噸的黃金」、「趙本山買了一架2億的私人飛機」、「趙本山的一雙鞋價值千萬」等消息數不勝數。
這麼多年,趙本山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個的形象。「土裡土氣」
但當有一天,人們發現這個人非但不土,而且還非常有錢,又非常高調,心中一下就有了落差,這種落差造成的不適感就全都吐向了趙本山。
雖然這些傳聞都是一些子虛烏有的無稽之談,但卻讓趙本山焦頭爛額,疲於應付。
他累了,真的累了。
壓力,「權威」的批評、疾病、謠言,這些負面的東西都像火藥一樣,塞滿了趙本山的身體,他像是一個炸藥桶,離炸開僅僅需要一根導火索。
而春晚導演哈文,「恰到好處」的點燃了這根導火索。
05
我們再回到春晚彩排的後臺。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多年之後,哈文和趙本山爭吵的內容,也被公布於眾。
因為哈文是當年春晚的導演,所以節目的效果和節目的把控性,成為了她必須要考慮的事情。
她想要趙本山把劇本稍微改一下,以便有更好的效果。
但是趙本山覺得,節目效果自己可以去把控,劇本改了就改了所要表達的意思。
兩人的意見出現了分歧,便有了爭吵,只要有爭吵那必定會有過激的行為。
被氣到不行的哈文,衝動的喊了一句:,這也刺激到了趙本山。「有本事你就別再登春晚」
本身趙本山就被各種負面的東西所塞滿,猶如一個炸藥桶,而這句話也恰好成了點燃這個炸藥桶的導火索。
趙本山早就有了退意,只不過他捨不得喜愛自己的觀眾,對央視的「知遇之恩」也不敢相忘,這才留在了春晚舞臺。
既然現在這裡已經不屬於自己,那就索性退出。
就這樣,趙本山再也沒有在央視出現過,而對外的理由便是:身體原因。
我們不能說哈文有錯,因為她是一個節目的總導演,有自己的責任。
我們也不能說是趙本山的責任,因為他對自己的節目要負責。
怪就怪兩個人都有著屬於自己的驕傲,都不願意向對方低頭,最終走向了分道揚鑣的下場。
每一件事情的發生,都不會只有一個原因。
趙本山肩負著壓力,忍受著批評,對抗著疾病,承擔著謠言,他早已疲憊不堪。
而哈文,也僅僅是根導火索而已。
我們都以為,他離開春晚就是那句身體原因,卻沒想到這句話把我們都給「騙」了,到最後甚至他自己都「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