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量子悖論,揭示了現實世界的不牢靠

2020-09-03 原理

圖源:GDJ / Pixabay



量子理論適用於所有尺度嗎?甚至包括觀察者的尺度?1961年,諾獎得主、物理學家尤金·維格納(Eugene Wigner)提出了這樣一個疑問:如果將量子力學應用到一個正在被觀察的觀察者身上,會發生什麼


在他的思想實驗中,他想像自己的一個朋友(被觀察的觀察者)被關在了一個密閉的實驗室中,這個朋友在裡面拋擲一枚處於正面與反面的疊加態量子硬幣,每當朋友完成拋擲,硬幣的疊加態就會坍縮到要么正面、要麼反面的狀態,因此朋友總能觀測到一個明確的結果;但是處於實驗室之外的維格納對此卻一無所知,對他來說,這種疊加仍然存在,他需要將朋友和硬幣描述為實驗的所有可能結果的疊加。


接下來,當維格納和朋友在事後對拋擲結果交換意見時,會發現他的朋友認為自己在每次拋硬幣時都看到了明確的結果,而維格納觀測到的卻是「朋友」和「硬幣」的疊加態。他們的經驗彼此衝突,無法就觀測結果達成共識。於是問題便陷入了兩難,形成了一個悖論:朋友眼中的現實與外界的現實不一致。


最近,一項新發表於《自然-物理》雜誌的研究,為「維格納的朋友」悖論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有利的證明。在新的研究中,來自澳大利亞的物理學家Nora Tischler和她的同事將維格納的思想實驗轉變成了一個數學定理,並且利用光子對這一定理進行了實驗驗證。



2015年,維也納大學的物理學家Časlav Brukner發展出了一種理論,表明在一定假設下,維格納的朋友的悖論可被用於證明量子力學中的測量對觀測者來說是主觀的。


在Brukner的思想實驗中,他使用了兩對糾纏的「維格納與維格納的朋友」,每個維格納的朋友都有一個粒子,接著這兩個朋友分別被置於兩個不同的密閉實驗室中,在各自的實驗室中對各自的粒子進行測量。實驗室外的兩個維格納則對相應的正在測量粒子的朋友進行測量,然後兩個維格納相互交換答案,重複這個過程。如果兩個朋友所看到的是明確的結果,兩個維格納所發現的結果之間按道理只應顯示出微弱的相關性;但是,維格納們所發現的是一種高度相關的模式。這就陷入了矛盾之中。


2018年,有研究指出,Brukner的思想實驗中存在一個漏洞。而Tischler和她的合著者在最新的研究中填補了這一漏洞。這是一個與Brukner的思想實驗中所設置的假設有關的問題。Brukner的理論基於三個假設:

  1. 在進行測量時,兩個朋友所觀測到的結果是真實、單一的事件。
  1. 觀察者可以自由選擇實驗設置,進行隨機試驗。
  1. 一旦做出了自由選擇,所產生的結果在宇宙中的擴散速度不會比光速更快。換句話說物理是局部的,在一定距離上沒有任何形式的「超距作用」。


這三個基本假設看似是合理的,並且被普遍認為是正確的。而在新的研究中,物理學家發現維格納的朋友悖論意味著,如果量子力學是通用的,是可以被應用於描述更大的系統——比如觀察者的,那麼上述三個假設中的其中之一個,必須是錯的。


然而,摒棄其中任何一種,都將對我們理解這個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



在實際的實驗操作中,他們製造了糾纏的光子來「效仿」維格納與他的朋友。實驗裝置中的光學器件會根據光子的偏正,將每個光子引到一條路徑上——這一部分對應於朋友們所觀測到的結果;隨後,光子進入另一組扮演維格納們的角色的探測器中。實驗結果表明,朋友組和威格納組之間存在不可調和的不相容


實驗裝置。| 圖片來源:Kok-Wei Bong


更重要的是,通過精確地改變粒子的糾纏程度,研究人員發現這種不相容的出現發生在不同於Brukner所設定的場景之下。這也表明這三個假設中的其中一個必須被捨棄。


問題是否出在「局部性」上?如果要捨棄的是局部性的假設,那就意味著即便兩個觀察者相距甚遠,其中一個觀察者的行為會影響到另一個觀察者的結果,這似乎不太合理。又或者,一個觀察者經歷的事實是這樣的,另一個觀察者經歷的事實是那樣的,他們不需要互相嚙合?這是一種激進的相對主義,許多人對此也難以接受。再或者,是量子力學本身會失效?這種可能性可以通過在更大尺度上進行量子力學實驗來驗證。但這對大多數物理學家來說,必定是件令人不安的結果。



不過目前來看,新研究中的實驗所使用的「觀測者」所擁有的「智能性」非常低,它只有兩種記憶狀態,即一個光子的兩種不同路徑。因此,在證明悖論中的三個基本假設之一肯定是錯誤的這一問題上,研究人員只能將這研究稱為原理論證,而非決定性證明。


若要更有說服力地證明這一悖論,實驗中的觀察者需要擁有更高級別的「智能」,比如最好是一個具備人類智能級別的人工智慧程序。然而要實現這一點,我們或許還要等上好一段時間。


參考來源: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08/quantum-paradox-points-shaky-foundations-reality?utm_campaign=SciMag&utm_medium=Facebook&utm_source=JHubbard

https://news.griffith.edu.au/2020/08/18/new-quantum-paradox-reveals-contradiction-between-widely-held-belief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7-020-0990-x

相關焦點

  • 芝諾悖論揭示語言面對現實的尷尬
    學過西方思想史總不免聽說芝諾悖論。悖論最簡單說就是矛盾。芝諾發表了一組矛盾的言論,其中阿基裡斯追不上烏龜最出名:阿基裡斯是希臘跑得最快的英雄,但沒有用,只要烏龜先起跑,由於每當他追到烏龜曾經到達的地方,「剎那間」烏龜總是又向前移動了,哪怕只是一點一點點,但總還是追不上。
  • 新量子悖論闡明了我們現實觀點是錯誤的!
    一項思想實驗動搖了量子基礎世界,迫使物理學家闡明各種量子解釋(如量子力學的多世界和哥本哈根解釋)是如何放棄看似合理的現實假設。量子力學是沒有爭議的成功理論,它在微觀尺度上對世界本質做出了驚人的準確預測。近一個世紀以來一直存在爭議的是它告訴我們什麼是存在,什麼是真實的。這個問題有無數種解釋,每一種解釋都要求我們接受某些尚未得到證實的說法,即對現實本質的假設。
  • 作為悖論的「家園」揭示了一種靈魂的狀態
    所以他將後來在他精神世界中留下重要印記的三個地方定義為家園——下鄉插隊時的遼寧農場,寫作爆發時期的西藏,晚年安居終老的南糯山姑娘寨。它們都不是他的故鄉,卻是他的家。另一重變化來自於時間。世界在變,我們的居所也在變,當它終於變成了我們所不認識的模樣,我們是否還可以稱其為家園?當城鎮化和現代化迅速吞噬我們原來的居所,我們是否正在失去我們的家園?
  • 量子力學的新悖論,或許將顛覆你對現實世界的認知
    ,它使人們對一些關於物理現實的常識產生了懷疑。然而,在任何實現這種單獨測量的過程中,他們的朋友在實驗室裡的任何觀察記錄不會傳到外部世界。查理或黛比將不記得在實驗室裡看到過任何東西,就像從完全麻醉中醒來一樣。
  • 來自《我的世界》的4個細思極恐的「悖論」,破解mc的不科學
    那麼《我的世界》「風」究竟哪去了?二、外祖母悖論這個一個經典的哲學假想悖論,即,若你穿越到以前殺了你的年輕時候的外祖母,那就不會有你的媽媽,也不會有你。細思極恐的地方來了:你已經不存在了,那麼穿越到過去的人究竟是誰呢?
  • 研究發現:存在的不止一個「現實世界」
    你是否曾經懷疑過,我們眼睛所看到的這個現實世界可能並不是唯一的,還可能同時存在著其它時空中的「世界」?一項令人震驚的科學研究表明,這個想法可能並非異想天開,真的存在著不同的「現實世界」。這項研究的報告證明,當兩位科學家對同一個光子進行觀察並記錄其量子態時,他們得出了不同的「現實」的結論,但是兩者都是正確的。而且,兩個「現實」是同時同地「重疊」存在的。光子是可量化的最小光單位,起初被愛因斯坦命名為「光量子」。它在不同條件下可以存在為粒子或波。光子可以存在於兩個不同量子態中的一個,只有當某個人實際對其進行測量時,才能確定它是哪一個量子態。
  • 最新量子實驗:不同觀察者眼中的現實不一致!
    現實中,每個人都是獨立的觀察者,這意味了人眼看到的現實並不一致(每個人看到的「真實」世界不一樣)。換句話說,古代發生的事件,現代人看來可能根本就沒發生過(假若古代人看見了神,世界就坍縮為神的世界;現代人沒有看見神,我們的世界就是無神的世界)!
  • 世界三大著名悖論
    這就是著名的「費米悖論」。理論上講,人類能用100萬年的時間飛往銀河系各個星球,那麼,外星人只要比人類早進化100萬年,現在就應該來到地球了。「費米悖論」表明了這樣的悖論:A.外星人是存在的——科學推論可以證明,外星人的進化要遠早於人類,他們應該已經來到地球並存在於某處了。
  • 坤鵬論:芝諾的悖論(上)
    他們根據現實進行推理、演繹,如果得出的結論與現實不符,他們會認為現實錯了。 後世沒少被這種片面的觀點帶入歧途。 因此,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最關鍵的就是拋棄偏見和先入為主。
  • 費米悖論揭示了什麼?為什麼說文明到達一定程度,有滅絕的可能?
    費米悖論揭示了什麼?為什麼說文明到達一定程度,有滅絕的可能?在很多情況下對於地球上一些無法解釋的現象,很多都會歸咎於是外星人作用的結果,比如在地球上發現的一些不明飛行物,以及一些無法用科學來解釋的現象和建築物。
  • 牢靠造句和解釋_牢靠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老舍《犧牲》:「薪水拿到手裡,究竟是牢靠些,他只信任他自己,因為他常使別人不信任他。」] 牢固結實。 [徐懷中《西線軼事》:「那結兒打得又牢靠又好看。」]
  • 我的世界:破解MC的不科學,還原11個經典悖論!你能找出破綻麼?
    他提出:「上帝能創造出一塊他搬不動的石頭嗎?」於是一條悖論誕生,無論上帝做到與否,都說明他不再是萬能的。這不禁引發我們的思考:《我的世界》中究竟存在哪些「悖論」呢,足以顛覆我們的世界觀?1、風的悖論;雲向西飄證明了Minecraft有一股神秘的東風,然而營火方塊所產生的煙霧無論是在哪一層都會一直向上飄飛,這證明了mc沒有風。於是悖論誕生:mc有風麼?
  • 薛丁格的貓與新量子力學(2)
    薛丁格的貓與新量子力學(2) 2011-11-21 17:30 作者:苗千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1
  • 道德悖論研究探賾
    二目前,「道德悖論研究」所研究的主要內容是:揭示道德悖論現象、界說「道德悖論」概念、討論道德悖論的特徵和形態、探究道德悖論的消解路向和方案,以及道德悖論研究深入發展的路徑等問題。鑑於任何悖論都是語用學性質的,是從特定認識共同體「公認正確的背景知識」中合乎邏輯地導出的,有學者認為,道德悖論的消解路向是揭示導致道德悖論的前提預設中的錯誤,創新「背景知識」。由於每個道德悖論都是具體的,其消解方案也必然是具體的。
  • 量子悖論指向現實的不穩定基礎
    現在,澳大利亞和臺灣的研究人員也許最清楚地證明了維格納悖論是真實的。在本周發表在《自然物理學》上的一項研究中,他們將思想實驗轉化為一個數學定理,該定理確認了方案核心的不可調節矛盾。維格納認為解決這一悖論需要量子力學能夠打破諸如人類觀察者之類的大型系統,而一些新研究的作者則認為,根本性的東西也像薄冰一樣:客觀性。這可能意味著沒有絕對的事實,對我和對你都是如此。 「這有點令人不安,」格裡菲斯大學的合著者娜拉·蒂施勒(Nora Tischler)說。「測量結果是科學的基礎。如果這不是絕對的,那就很難想像了。」
  • 時間悖論揭示了答案
    時間悖論揭示了答案時間是什麼?是地球自轉一周24小時,還是白天和黑夜。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假如有天你喝下了被人投入慢性毒藥的酒,在你即將毒發的時候,通過時光機器穿越回了過去,並通過手機簡訊的方式,告訴過去的自己,酒裡有毒,不要喝。最後因為這條簡訊,過去的自己沒有喝下這杯毒酒。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過去的自己沒有喝下毒酒,也就意味著他沒中毒,那這條簡訊又是誰發的呢?
  • 刀劍神域:第三季出現了技術悖論,UW世界技術反超現實世界
    就算是這一季的最後一集依舊是滿滿的槽點,假如分析其中的情節的話就會發現科技水平上跳躍太多以至於出現了技術悖論了,我們來看看。動畫演到這裡就已經給人跑錯片場的既視感了,本來還是劍與魔法的世界,這一下子就變成了宇宙大戰了,一群少女駕駛著先進的飛船進行著宇宙激鬥。
  • 通常無法用常規邏輯解釋的9個現實悖論
    但是,同樣存在的悖論是使我們經受考驗的那些難題,因為它們的處理方式似乎更像是一個迷宮,將我們帶到了問題的根源。而今天,傑瑞就將為你介紹,通常無法用常規邏輯解釋的9個現實悖論。因此,哈維試圖解釋某些情況如何迫使我們去做不一定是我們意願的事情。
  • 量子力學迄今最具現實衝擊力的悖論
    量子力學中出現了一個新悖論,使人們對有關物理現實的一些常識性觀念產生了懷疑。量子力學與常識看一下以下三個語句:當有人觀察到事件發生時,它確實發生了。但根據發表在《自然·物理學》上的研究,它們不可能全部都是正確的,否則量子力學本身就是錯的。這是迄今為止量子力學一系列發現裡的最強結果,這些發現顛覆了我們對現實的看法。要了解它為何如此重要,讓我們先看一下歷史。為現實而戰量子力學可以很好地描述微小物體的行為,例如原子或光粒子(光子)。但是這種行為是……非常奇怪。
  • 時間悖論
    隨著《蜘蛛俠:平行世界》的熱播, 大家對這部電影評價極高,不僅電影的動畫製作水平極高, 還涉及到時空的問題,6個不同年代的蜘蛛俠同時出現的畫面會驚呆到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