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革命時期人們衛生的有多差

2021-01-08 騰訊網

今天的我們認為法國1700年代是一個骯脹的時期,雖然其中可能有些誤解,但有些確實是那麼回事。18世紀,相比現在的人,人們對個人衛生的態度比較隨便,原因很多。如今我們隨便可以買到各種清潔用品,在那個缺乏清潔用品的世界,要保持個人衛生昂貴且複雜,除此之外,當時專家認為太乾淨反而不健康,18世紀末,醫學和科學方面的進步表明清潔有益,人們逐漸意識到衛生的好處,即便如此,清潔仍然只是屬於精英階層的奢侈享受。

因水質問題,洗澡被認為是危險操作

關於法國1700年代一個常見誤解是當時的人都不洗澡,甚至有傳言路易十四世一生只洗了三次澡。實際上,路易斯在清潔方面投入了很多心思而且經常在凡爾賽宮裡洗土耳其浴。不過其餘大部分人確實不是經常洗澡,18世紀大部分時期,大部分人用不到乾淨的水。無論如何,多數人還是相信洗澡是不健康的,大眾觀念認為洗熱水澡會使毛孔擴張給各種病菌可趁之機進入肌膚,身體上汙垢是抵禦疾病的保護傘。多數人只是簡單用海綿擦拭或者乾洗,用儘可能少的水清洗下體,臉部和雙手。

洗澡最終成為一種政治立場

洗澡有益的觀點傳播緩慢,只有1769年蘇格蘭醫生Willian Buchan發表一本呼籲人們定期洗澡指南書。到1780年代,洗澡有益在法國仍然是一個新概念,即便有人認可,洗澡也只是有錢人的選項。當時還沒有自來水,取水需要到附近的水源,裡面的水也可能是髒水,取到水還要把水運回家加熱。關於洗澡權力的問題爭議太多以至於成為法國大革命的一個推動力。1793年法國國民大會健康委員會宣布保持良好衛生是所有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

人們狂噴香水

如各位所想,長期不洗澡意味著身上味很大,與其忍受揮之不去的體味,大部分人選擇用香水掩蓋。18世紀初期,很多人認為可以在香水裡面加入藥物成分,於是各種各種東西被加了進去,其中不乏狐狸肺,蝰蛇肉,狼肝,熊脂肪,蠑螈骨灰等奇怪的東西。此外還有一些貴重材料如金,銀,珍珠甚至體液,這些香水噴曬全身甚至毛髮裡面。18世紀末,香水只用於薰香,以香爐加熱散發香氣,部分有錢人家裡還有香水噴泉。法國貴族喜歡香水並且在上面豪擲千金。

長期不洗澡另一個副作用是長蝨子,我們都知道蝨子代表著瘙癢,而且蝨子還引發過傳染病,比如斑疹傷寒。為抵抗蝨子,法國貴族開始剃頭並戴上精緻假髮,然而這並不能阻止蝨子滋生,蝨子還是會寄生在假髮裡,更糟的是,頭髮用品裡面常含有蝨子喜歡吃的東西,髮油裡面含有羊油,豬油,薔薇木油,月桂葉和馬卡沙油等材料。長滿蝨子假髮最終會用沸水清洗或爐子裡烤。不過假髮昂貴,和洗澡一樣,對大部分人來說也是一種奢侈的選擇。法國大革命期間,作為貴族身份象徵的精緻假髮過氣,新政權階級選擇了更簡單的剃髮。

醫院衛生差且人滿為患

1700年代法國的醫院和現在很不一樣,更像是孤兒和窮人等弱勢群體的避難所,他們來醫院就是為了吃上一頓飯和躲避危險以及免費的醫護。這些醫院的條件極差,1788年法國外科醫生Jacques-René Tenon在他的著作巴黎醫院回憶錄中了描述了法國醫療系統真實情況,巴黎主醫院衛生差,人滿為患還容易失火,需要在醫院過夜的健康人常常就睡在傳染病病人旁邊。Tenon的書引起社會對該問題的關注,法國大革命的政策目標之一就是醫院現代化。

巴黎也不乾淨

18世紀,巴黎是歐洲的第二大城市,居住人口600000,但是卻沒有現代公共衛生系統,基本上就是一個糞坑。在巴黎的街道上散散步,膝蓋以下就全是夜香,工業廢料,泥巴和動物內臟的混合物。1852年拿破崙三世加冕後這座城市才終於有了現代下水道系統。

甚至凡爾賽宮也讓人噁心

雖然是最宏偉壯觀的宮殿之一,但也是一個大型廁所。宮殿修建在一片沼澤地上,從1682年修到了1789年基本不間斷在施工,意味著塵土汙泥隨處可見。更糟的是,凡爾賽宮有700間房,像樣的廁所只有9間,還住了4000人,這些人經常在走廊樓道裡方便。1764年一位訪客將凡爾賽宮描述成死貓,屎尿,積水和蚊子的聚集地。

隨意傾倒夜香

衝水馬桶發明於1596年,但直到1851年才普及,解決大小號問題並沒有什麼特別讓人愉悅的辦法,大部分人依靠戶外公廁,夜壺或者地上隨便找個坑解決。清理夜壺的時候,他們有時直接倒出窗外,這對於窗戶下面的路人來說可太危險了。甚至貴族也無法倖免,據說法王路易十六的王后Marie Antoniette和她的弟媳曾經一起散步並在內廷裡稍作停留,結果就被高處潑下的一壺夜香濺了一身。

坐浴器是高人氣的廁所新用具

坐浴器(bidet)用來清洗私處和屁股的用具,法語bidet可翻譯成小馬,指人使用坐浴器的方式,要使用坐浴器人必須跨坐在盆上,雖然坐浴器發明的時間尚不確定,不過1710年Christophe Des Rosiers的家裡裝有一個。因為當時室內管道系統還沒誕生,初代坐浴器也只不過是個盆子,很多衛生用品一樣,坐浴器成為了身份象徵,甚至拿破崙的心願之一就是擁有一個純銀坐浴器,法國革命後,坐浴器開始在妓院中流行。如果條件不行買不起坐浴器,他們就得用手邊的東西,如樹葉,草皮,報紙,玉米穗,貝殼或者自己的雙手清理。

月經是禁忌話題,皇后的月經例外

18世紀,月經是一項禁忌話題,除非你是貴族。王后Marie Antoniette的月經周期是侍臣和大使們經常討論話題,大臣們密切關注著她的姨媽,畢竟,生育子嗣是皇后的首要任務之一。不過,對於平民,關於月經衛生方面知識他們知道的很少。Dictionnaire Portatif Des Arts et Métiers的上面出現過一種1700年代衛生用品的描述,這種帶子用於月經和產後出血,叫做,穿戴於腰上,腰帶上懸掛有幾層厚的棉巾。

常用汞治療梅毒

梅毒首次出現於1495年法國圍攻那不勒斯期間,因此也叫法國病。三百年後,關於這種病的認識還是很少,治療基本沒有效果。法國大革命時期治療梅毒最常用的就是汞,使用方法多種多樣,口服,塗敷,煙燻(將汞放在火上汽化然後讓病人在上面燻一燻),還有注入尿道。

人們大量使用鉛化妝品

18世紀男女都用化妝品,人們會在臉上打上厚厚粉底,面頰上塗上粉豔的胭脂。不幸的是,化妝品是用鉛做的,雖然大家都知道鉛有毒,但阻止不了法國人用它,含鉛化妝品會刺激眼睛引起發炎,腐蝕牙釉質,引發禿頭,甚至危及生命。

手洗衣服的自製肥皂是日常操作

雖然首臺洗衣機誕生於1780年,但基本上只有有錢人家或私人機構才用的起。大部分人都用手洗,一般人們會把衣物拿去河邊溪邊用石頭或者搓衣板洗。18世紀末之前肥皂都是自製的,為了製作肥皂,人們得將動物油脂煮沸,採集石南植物灰做成鹼液,然後將油脂和鹼液結合。這導致肥皂腐蝕性太強無法用於肌膚,所以主要還是用來洗衣服。1790年法國化學家Nicolas Leblanc發明一種將鹽轉化成蘇打灰的方法,這種方法可以用來造紙,玻璃,瓷器和肥皂。這種進步也讓肥皂更易於製造,民眾們也更能接觸到肥皂。

牙齒護理水平太差,微笑是粗魯表現

18世紀,牙齒衛生落後,大部分人多少有點爛牙,當時的牙醫就是拔牙師,就連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世也不能保證自己得到質量的牙齒護理,他上排的牙齒被一個拔牙師給整個拔掉了,導致他每次喝湯的時候湯就會從鼻子流出來。因為很多人的牙齒難看,露齒笑是不受歡迎的。1780年代,法國藝術家Madame Vigée-Lebrun 畫了一幅露齒笑的自畫像,這幅畫就在宮廷中引發醜聞。不過,18世紀末,接受露齒笑的人多了很多。

本文譯自 ranker,由譯者 jasmine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相關焦點

  • 大革命後的法國知識分子:繼承法國大革命的「自由」精神
    作者=王紹貝 大革命之後的法國 經歷了法國大革命恐怖政治之後的法國是什麼樣的?1802年,曾經有數以千計的英國人渡過海峽,前去參觀大革命的現場。
  • 法國語言政策中民族性的體現:從高盧羅馬時期到法國大革命
    法國語言政策中民族性的體現:從高盧羅馬時期到法國大革命 吳瑤 【摘要】法國語言政策一直強調國家幹預,面對強勢語言英語和英美文化的衝擊,法國採取了各種措施來維護法語的純潔性。
  • 《革命心理學》:法國大革命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非理性現象?
    嘉賓|王建勳、高毅、蕭延中、王奇生 記者|鏡陶 《革命心理學》是從心理學來研究法國大革命的經典學術著作,跟其他從歷史學角度或用歷史學方法進行研究的同類著作相比,其提供了很多獨到的見解。古斯塔夫·勒龐的法文版原著創作於1912年,距今已經有108年。
  • 試論法國大革命與啟蒙時代的關係
    正如羅素所說,洛克導致了邱吉爾,而盧梭導致了希特勒 ,即便引發法國大革命並非啟蒙思想家們的本意,而我也時常認為他們比法國大革命時的民眾要理性的多,但是,無論如何,他們該為他們親手點亮的理性路燈所指引下的非理性道路負責。柏克亦在此說道:「我相信,如果盧梭還活在人世,在他某個還清醒的片刻,他是會對他的學生們的實踐的狂熱感到震驚的——他們在他們的悖論中乃是奴性十足的效顰者。」
  • 歷史學者林恩·亨特:我們對於現代政治的理解,依舊來自法國大革命...
    四分之一世紀後的自由派立憲主義者泰納則在《法國大革命史》中著力展現革命所呈現的恐怖的病態,他把革命視作一場荒謬的疾病,源頭則來自盧梭與雅各賓派桀驁不馴的心靈,直到泰納的時代,法國依舊在幼稚與瘋狂之間搖擺,最好的體現則是巴黎公社。大革命孕育了現代法國,而它的兒女卻未必願意承認這位多面的母親。
  • 他是偉大的化學家,因做官貪汙腐敗,在法國大革命中被送上斷頭臺
    還記得發現並命名氧氣,對化學有偉大貢獻的科學家拉瓦錫嗎?拉瓦錫雖然是偉大的化學家,但是他因為做官期間貪汙腐敗,在血腥的法國大革命中被送上斷頭臺。後來,拉瓦錫進入了法國科學院,進行更為系統的化學研究,他的化學成就有:發現並命名氧氣,證實燃燒遵循質量守恆定律,提出元素的定義,製作了第一張元素表等等,對化學有偉大貢獻。拉瓦錫除了進行化學研究,他還進入了稅務局當了稅務官,這是一份跟錢打交道的好差事。
  • 拉瓦錫:法國大革命中落下的最昂貴的一顆頭顱
    可這一番哭訴並沒有讓劊子手軟下心腸,在1794年5月8曰,十八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現代化學之父拉瓦錫,在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和他的瑪麗皇后被送上斷頭臺之後,這位偉大的科學家隨即在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中被狂熱的法國人民送上了絞刑架。
  • 一場火山爆發竟引發了法國大革命?大自然的威力人類看不明白
    我們學歷史的時候,當年歷史課本中講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多半是從社會因素入手。比如腐朽的封建統治者阻礙了資產階級前進的道路,最後革命爆發,掃平障礙,於是歷史繼續前進。 當然,這可能是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之一,但很多人不知道,法國大革命之所以爆發,背後還有一場巨大的火山爆發。
  • 英國工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對國際政治究竟有什麼影響?
    全球近代史有兩場重要的革命,分別是1760年的英國工業革命,和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中學的歷史課本對這兩場革命的過程有詳細的描述,這兩場革命雖然方式不同,但是把兩個國家的內部秩序給打破。關鍵在於,這兩場革命有巨大的擴散效應,擴散到整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把國際秩序也掀了個底朝天。
  • 妖魔化的巴士底獄:舊制度時期法國民眾的「集體記憶」!
    既然人們普遍地把它視為法國舊制度的象徵,認為與它相關的一切都與法國絕對君主制的獨斷專行有著深刻的聯繫",那麼在這種定式思維的前提下,對它的一切疑慮都似乎變得沒有必要,對它的一切討論都似乎變得可有可無——所有的一切都變成"想當然的真實"。但越是這樣,巴士底獄就越值得加以研究,因為,究竟什麼是巴士底獄?為何圍繞著這座城堡人們能夠在它的形象上達成共識?
  • 飲料的歷史有多神奇?蘇美爾人為它發明文字,還推動了法國大革命的...
    記者24小時泡在咖啡館中,科學家在咖啡館中討論學術問題,在1789年的7月,一場演說在咖啡館中進行,最後讓巴黎陷入一片混亂,這就是著名的法國大革命,起源於一場咖啡館中的演講。 20世紀之後,世界開始被可樂所統治,在一戰和二戰時期,可樂甚至還被當成了戰場上的剛需品,成為了像槍械子彈一樣重要的東西
  • 刺客信條大革命新演示 自定義技能完美潛行殺敵
    《刺客信條:大革命》遊戲的背景設定在18世紀的巴黎,法國大革命時期。藉由新世代繪圖硬體呈現更細緻寫實的場景與角色。  本作主角名「亞諾」,來自日耳曼語裡的鷹,設定為18世紀的法國,Ezio時代的莊園系統回歸,主角將與巴黎刺客兄弟會一同進行戰鬥,支持4人合作模式。  對於那些對《刺客信條:大革命》的某些遊戲機制還存有好奇的粉絲,創意總監Alex Amancio在一段採訪中向我們介紹了遊戲中的合作、潛行和自定義元素。
  • 《刺客信條:大革命》主角會在情感方面吸引玩家
    《刺客信條:大革命》主角會在情感方面吸引玩家 時間:2014-08-04 03:55:02 來源:3DM新聞組-Adrian
  • 法國歷史最強大的朝代,稱霸歐洲將近半個世紀,最終被大革命推翻
    ,成為了法國新的統治者,建立波旁王朝取代瓦盧瓦王朝,沿用卡佩王朝時期就已經確立的國號「法蘭西王國」。當時的法國,因為早前英國入侵法國的英法百年戰爭,以及後面的內戰法國宗教戰爭,整個法國幾乎淪為廢墟。亨利四世建立波旁王朝後,因為治國有方,迅速令法國從廢墟中復活。後世鑑於亨利四世對法國歷史的貢獻,尊稱「亨利大帝」。
  • 法國的國旗、國歌、國徽、國鳥及國花
    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法國大革命)時期,巴黎國民自衛隊就以藍、白、紅三色旗為隊旗。 (艾菲爾鐵塔慶祝法國國慶) 三色旗曾是法國大革命的象徵,後來三色代表著法國的國家格言自由、平等和博愛。
  • 法國旅遊景點簡介:羅浮宮收藏有40多萬件來自世界各國的藝術珍品
    法國旅遊景點簡介:羅浮宮收藏有40多萬件來自世界各國的藝術珍品羅浮宮羅浮宮位於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岸,歷經了700多年的擴建和重修才達到了今天的規模。始建於1190年的羅浮宮最初只是菲利普·奧古斯特二世皇宮的城堡,查理五世時期,羅浮宮被作為皇宮。
  • 【熟肉】[正義的子彈][芝加哥七君子審判][有人非死不可][法國大革命之謎]
    Netflix法國奇幻歷史冒險劇[法國大革命之謎]講述在這個根據法國大革命歷史改編重構的故事中,一種疾病導致貴族開始謀殺平民,而發現此事的人將在未來發明讓他舉世聞名的「斷頭臺」[關鍵詞【法國】]
  • 距今240多年的法國古董手槍!使用打火石點火,曾參與過大革命
    這是一柄製作於1780年左右的法國燧發槍,曾參與過法國大革命,距今已有240多年的歷史燧發槍是一種古老的槍械,發源於歐洲,採用燧石撞擊火鐮作為點火裝置,歐洲人用了數百年之久。 ps:燧石又叫打火石。手槍全長52釐米,其中槍管長32.5釐米,口徑為16毫米,內無膛線火鐮蓋和擊錘特寫火鐮蓋和擊錘特寫扳機護套為黃銅質地槍管上雕刻有銘文和廠商標誌槍託上雕刻有花卉手槍的保存狀況非常好,鏽跡很少,並且到現在都還能正常使用!
  • 法國一教堂裂縫藏500具遺骸 有不少名人包括路易十五的情婦
    法國一處教堂的管理員在檢查時發現牆壁出現了奇怪的裂縫,通過攝像頭一看,裡面竟是人骸骨。據英國《衛報》當地時間 28 日報導,考古學家表示,在法國巴黎著名的贖罪禮拜堂內的牆壁裡,可能埋葬著約 500 具法國大革命時期被送上斷頭臺的人的遺骸
  • "一切堅固的都煙消雲散了":法國對革命的幻想與幻滅
    馬克思對此毫不含糊:「政治理解的經典時期是法國大革命。法國大革命的英雄們遠沒有把國家的原則當成社會弊病的根源,而是認為社會弊病是政治問題的根源。因此羅伯斯比爾認為大富大貧是純粹民主的障礙。他於是企圖建立斯巴達式節儉的普遍體系。政治的原則是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