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近代史有兩場重要的革命,分別是1760年的英國工業革命,和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
中學的歷史課本對這兩場革命的過程有詳細的描述,這兩場革命雖然方式不同,但是把兩個國家的內部秩序給打破。關鍵在於,這兩場革命有巨大的擴散效應,擴散到整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把國際秩序也掀了個底朝天。
這兩場革命之所以有那麼大的力量,原因在於它們開啟了一種新的規則,英法兩國率先進入到現代社會政治和社會秩序,對其他國家進行降維打擊。
在這種降維打擊之下,其他國家都陸續以某種方式進入現代秩序,國際秩序呈現出一個全新體系。
革命為何爆發?
這兩場革命是在大航海時代中孕育出來的,不過大航海帶來的新資源和的新秩序,在英法兩國中表現為不同的樣態,最終導致了在英國發生的是工業革命,法國發生的是政治革命。
先看英國,英國大航海時代獲益最多的群體,是商人階層以及經商的新貴族。法國在大航海時代獲益最多的是國王政府。獲益群體的不同,是最終導致在兩個國家發生兩場完全不同革命的重要原因。
英法兩國為什麼在獲益群體上有這種區別呢?這和兩國的貴族能力有關,近代以前英國的貴族實力相對弱,而法國的貴族實力相對強。
英國經過英法百年戰爭,和後來的「玫瑰戰爭」,大貴族基本都被消滅了,不再能夠對於君主構成嚴峻挑戰。於是中小貴族聯手起來和國王博弈,最終和國王達成一種均衡。這種情況下,英國從封建割據走向統一的過程,差不多就是一個自下而上的聚合。
這導致英國君主的力量不足以壓制社會,社會的力量很強大,英國的經濟活動因此非常有活力。這種社會活力,配合上大航海帶來的新經濟資源的刺激,英國就率先發生了工業革命。
法國這邊就不一樣了,它的大貴族一直很多,力量也很強,國王在中世紀以來長期都拿大貴族們沒辦法。中世紀的法國國王手上只有兩塊直屬領地,兩塊領地還不連著,國王不敢隨便從一塊領地到另一塊領地去,路上可能會被大貴族綁票,得付一大筆贖金把自己贖出來。
國王想打擊大貴族,但是沒錢又沒軍事實力,打不過大貴族。等到地理大發現和遠洋貿易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財富形式,商人們不需要佔領土地也能積累起巨額財富。國王注意到了這筆財富,於是就從商人那裡貸款,用借來的錢去僱傭士兵,終於有能力打敗大貴族。
到了17世紀後期,法國國王才把大貴族都打敗,把法國從割據狀態統一起來。
工業革命的影響
兩國的革命路徑不一樣,但影響都很大,對當時的其他國家都形成了降維打擊,就是用現代規則來對付傳統規則。
在傳統時代,政府根本就不會考慮關註失業的問題,因為不會影響選票;但是在大眾政治時代,政府就必須應對失業問題,內政和外交等方面的政策不一樣,可能會出現貿易戰。
傳統時代的政府不在乎失業,加上傳統社會穩定。但是工業革命和政治革命,把內部的秩序給衝散了,如果不能找到新的辦法建立起內部的秩序,社會秩序可能就徹底崩潰了。
傳統時代由於社會穩定,治理的需求很小,所以領主們根本不用考慮什麼效率問題。但是大眾政治時代,需要治理的內容增多,必須提升治理效率,把治理辦法規則化,用同一套規則來應對各種層出不窮的問題,否則根本搞不定。
在英國工業革命的方式下,規則主要是在工廠的管理結構這個層面上展開。過去的工業基本上是手工業作坊,不追求大規模可複製地展開,工業革命之後,追求的首先是大規模可複製性,工人被分配在一個特定的工序流程上,重複一種機械動作。
於是,工廠的管理規則全變了,所有的規則都以效率為導向,並且不斷迭代優化。工業革命不僅是蒸汽機的應用,同樣重要的是全新的工廠制度的出現。蒸汽機天然是只適合於規模生產,不適合於手工生產。
這樣一來,英國對那些還沒有發生工業革命的國家,就有了降維打擊的可能性。工業革命讓英國的財富呈現指數級上升,支撐戰爭的財政能力以及進行戰爭的技術,都獲得了質的飛躍,這讓英國能夠更加穩固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
英國還會想辦法把其他國家釘死在農業國的地位上,讓自己始終保持不對稱的競爭優勢。這樣國際競爭就不再是單一的軍事戰爭,又發展出複雜的經濟戰打法。其他國家必須被迫必須要進行工業革命,否則就只能永遠被英國壓制。
政治革命的影響
再看法國,在政治革命的套路下,法國主要是在政府的官僚制這個層面上展開的。
實際上,官僚制是在統一法國之後就開始建立了。原先國王只能管自己那一畝三分地,等到國王把大貴族全都打敗之後,所有事情都得國王來管,國家內部需要管理的事務很多,國王就開始在國家範圍內設置官僚制。
但在君主制之下,官僚制的效率在很多領域都得不到充分的體現;到了大革命之後,官僚制的效率一下子大幅提升。法國政府對於社會的控制能力,在大革命之後變得更高。
此外,法國革命在當時的國際政治中還有一個深遠影響,就是觀念層面的衝擊。因為大革命顛覆了傳統政治秩序在歐洲人民心目中的正當性,這讓其他歐洲國家的君主產生巨大恐懼,而其他歐洲國家的人民都對法國革命產生了巨大的熱情,法國革命直接就從內政轉化為一場遍及全歐洲的大規模戰爭,在歐洲掀起了連鎖式的革命。
在這個過程當中,國家間戰爭打法、各國內部政治的邏輯以及人們對於正當國際秩序的理解,全都發生了極為深刻的不可逆的變遷。法國革命在政治正當性、政治組織模式、軍事組織模式等方面,都對其他國家形成降維打擊的優勢,逼迫著其他國家向新模式靠攏。
至此,英國和法國都率先進入到一個新時代,當時的其他國家不論在工業生產、社會治理還是政治軍事的組織形式上,都仍然處於傳統時代那種鬆散的形式中,根本無力對抗英國和法國。
從18世紀後期開始,歐洲各個國家都開始了工業革命和政治革命這雙重革命的進程,並且革命不斷向前迭代,推動了國際秩序的劇烈演化。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大量國際政治上的邏輯,都是在這個時代浮現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