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對臺灣花卉業的影響

2021-01-08 騰訊網

臺灣花卉業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打擊,當地政府正在尋找扶持花卉業的辦法。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臺灣花卉產業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期間,臺灣花卉業陷入困境,最近幾個月受到的影響尤其大。臺灣每年的花卉生產面積約一萬五千公頃,年產值約165億新臺幣(5.62億美元)。出口額66億元,幾乎佔總值的40%。主要項目有蝴蝶蘭、金蝶蘭、紅掌、洋桔梗、蘭花和馬拉巴慄。這些產品主要出口到美國(39%)、日本(33%)、越南(11%)和荷蘭(8%)。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4月份出口額由2518噸下降到1219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出口額下降到1.3億新臺幣。在國內市場,花卉展因疫情被取消,包括一年一度的臺灣國際蘭花展和世界蘭花大會。除此之外,宗教活動、婚宴和餐飲等項目都被取消或推遲,4月份的營業額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0%。

資料來源:臺灣花卉業發展協會

刺激經濟發展的措施

為了刺激該行業,農業委員會(COA)採取了幾項措施來幫助開展市場營銷活動,主要有四個重點方面:

1. 政府購買花卉裝飾公共空間作為示範,如戶外花毯秀、火車站插花藝術等,以帶動市民購買更多的鮮花。

2. 開拓更貼近消費者日常生活的新銷售渠道,包括在超市和零售商處開設花攤以吸引消費者。

3.推廣使用鮮花的新創意,例如推出寺廟使用的鮮花禮品盒。

4.養成消費者定期購買花的習慣。

COA還提出了各種救助和振興措施,並致力於擴大全球市場,希望將危機轉變為一個機會,以將COVID-19對農產品出口的影響降至最低。

來源:農民日報

END

相關焦點

  • 臺灣出現醫生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已傳至社區
    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12日臺灣新增4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2例為境外輸入,2例為本土病例。本土病例為臺灣北部某醫院醫師及其護理師女友,這是臺灣第二次發生院內感染,且首次有醫師染疫,也將病毒傳至社區。
  • 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02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一)短期內疫情對出口貿易有一定負面衝擊 從出口結構上看,當前我國主要出口產品為工業品,佔比高達94%。由於疫情是春節期間向全國各地蔓延,受其影響,各地工業企業春節復工時間延後,交通、物流、倉儲等配套行業受限,檢驗檢疫工作更加嚴格。
  • 臺灣星宇航空剛開航就遇新冠肺炎疫情 董事長回應:還好飛機少
    航空圈訊 臺灣星宇航空修護棚廠2月29日在桃園機場開工動土,對於星宇航空(STARLUX Airlines)剛一開航就遇上新冠肺炎疫情,出師不利,長榮航空前董事長、星宇航空創辦人、董事長張國煒表示:「還好啦!」
  • 新冠肺炎導致轉單,對臺灣面板大廠友達光電、群創光電有利
    新冠肺炎導致轉單,對臺灣面板大廠友達光電、群創光電有利 作者:未知時間:2020-03-05 來源:MoneyDJ
  • 臺灣師範大學2名學生感染新冠肺炎 成島內各大學首例
    原標題:臺灣師範大學2名學生感染新冠肺炎 成島內各大學首例中國臺灣網4月10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繼3月31日臺灣師範大學出現首例學生(案322)確診後,臺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9日)再公布新增1例確診,即案322同寢室室友。
  • 臺灣園藝產業:臺灣花卉企業的八種"業態"
    臺灣的花卉業在臺灣學者著作中被稱為「園藝產業」,花卉被稱為「園藝產品」,而花卉業者被稱為「園藝企業」。據介紹,臺灣花卉企業形態即他們稱之為「園藝企業」的「業態」,可分為下列8種:    生產者  指觀賞植物生產者,例如花農或花卉合作農場、花卉研究班、花卉運銷合作社、種苗生產者。
  • 中華航空美國飛臺灣一航班已有9人確診新冠肺炎 機組隔離
    中華航空一班從美國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飛回臺灣桃園機場的航班,一周時間已經有9名乘客確診新冠肺炎,該航班機組人員已經隔離。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4月6日晚間,臺灣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搭乘3月30日中華航空CI011班機回臺的旅客,已有9人確診新冠肺炎,並公布9人座位。
  • 美國飛臺灣「最毒航班」已10人確診新冠肺炎 空乘被確診者包圍
    航空圈訊 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一班從美國紐約飛回臺灣的國際航班,已經有10名乘客確定新冠肺炎,該航班被稱之為「最毒航班」,目前,該航班執勤的空乘都被隔離,但他們的座位剛好在確診者附近,擔憂可能會感染。
  • 受疫情影響 臺灣地區2月住宿餐飲業員工減少1.6萬人
    臺灣地區2月住宿餐飲業員工減少1.6萬人。(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4月14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當局「主計總處」昨天(13日)公布2月員工薪資調查結果,該部門專門委員陳惠欣表示,新冠肺炎疫情2月已經對部分行業造成影響,旅宿業首當其衝。據統計,包括住宿餐飲業僱員月減1.6萬人、客運業員工經常性薪資月減6.76%,相當於減少近2000元(新臺幣,下同)。
  • 新冠肺炎康復臺胞攜家屬在武漢捐獻血漿
    新冠肺炎康復臺胞攜家屬在武漢捐獻血漿 2020-03-20 19:26:00 )新冠肺炎康復臺胞攜家屬在武漢捐獻血漿  中新社武漢3月20日電 (記者 張芹)新冠肺炎康復臺胞金先生和妻子吳女士20日下午來到武漢血液中心捐獻血漿,經過一系列的問詢、身體檢查等評估,兩人符合捐獻要求,各成功捐獻400ML、300ML血漿。
  • 臺媒:臺灣五所大學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臺師大男生確診找不到...
    中國小康網3月31日訊 老馬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至大學校園,繼成大、政大、清大等校後,近日又傳出實踐大學及臺師大傳出確診個案。臺灣政府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間接證實,表示此案例確為本土案例。臺灣政府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見圖)31日召開記者會說明疫情臺灣中國時報報導,30日傳出實踐大學的兼任教師確診,且是發病後24天才確診,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已針對3月8日至18日自美返臺者進行回溯採檢,其中也確實發有一人確診。
  • 新冠肺炎疫情對農業與農村貧困的影響幾何?JIA作出解讀
    光明網訊(記者 宋雅娟 張蕃) 近日,《農業科學學報(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簡稱JIA)組織策劃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對農業與農村貧困的影響」專題於2020年第12期正式出版,全球公開發行。
  • 臺灣三大產業營業氣候3連跌 製造業下探11年新低
    新華社臺北4月24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新冠肺炎疫情對臺灣經濟的衝擊進一步顯現。臺灣經濟研究院24日公布3月營業氣候測驗點,製造業、服務業和營建業皆連續3個月下滑。其中,製造業82.35點,月減6.48點,為2009年2月以來新低。
  • 臺灣觀光部門:預計今年來臺觀光人次為近20年新低
    新華社臺北10月12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境外來臺旅客大減,臺當局觀光部門預估今年來臺旅客人次僅約135萬人次,是近20年來最差紀錄。   據臺當局交通事務主管部門12日提出的業務報告,今年1月至8月來臺觀光旅客人次僅129萬人次,比2019年同期減少83.84%,各主要市場都受到疫情影響。   臺「觀光局」也預估今年來臺境外旅客人次恐只剩135萬人次,將寫下20年以來最差紀錄;2019年整年來臺旅客則有1186.41萬人次。
  • Cirium:新冠肺炎疫情對飛機市場價值和租賃費率的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究竟對目前的飛機市場價值和租賃費率有何影響?Cirium行業公認的ISTAT評估師專家團隊每天都在處理這些棘手的問題,努力通過一流的數據和分析提供卓越的估值及專長,幫助客戶找到業務復甦的路徑。新冠肺炎疫情如何影響當前飛機的市場價值?一言以蔽之——影響極大!
  •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日本北海道旅遊業損失或達3680億日元
    人民網東京3月17日電綜合日本「北海道文化放送」的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日本北海道在旅遊方面的消費減少了3680億日元。這是北海道與札幌市測算新冠肺炎對北海道的影響所得出的結論。據北海道與札幌市的介紹,如果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到6月,北海道的酒店住宿客人將減少900萬人左右,所受影響的消費金額高達3000億日元左右。加上當天往返的遊客,合計影響金額估算達到3680億日元。這個金額是2018年發生的膽振東部地震影響金額的10倍左右。如果疫情持續到6月,同樣遭受重創的北海道巴士行業將減少共計11萬輛的用車需求。
  • ...王勇: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視角
    本文系3月21日盤古智庫系列公益直播沙龍《抗疫轉型,企業生存》第十一期「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視角」的內容整理。盤古學術委員、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勇擔任主講嘉賓。
  • 國際視窗|2020年終回顧:12張圖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
    轉載於:世界銀行2020年終回顧:12張圖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去年的此時此刻,我們大部分人還不知道諸如「封城」、「強制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之類的概念。如今,這些都已成為我們日常用語的一部分,而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通過下面的12張圖,我們嘗試對世行同事們在這場真正前所未有的危機下所做的研究成果進行量化和提供一個概覽。
  • 新冠肺炎疫情或成為影響美國大選的決定性因素
    新冠肺炎疫情給美國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的總統大選帶來新的變數。短期內,該疫情對現任總統川普弊大於利;中期看,則取決於兩個核心變量之間的此消彼長——一是川普政府能否有效控制疫情;二是民主黨候選人能否在選戰中對疫情做足文章,譬如將「疫情牌」與「醫改牌」結合起來,打造新的話語武器。
  • 新冠肺炎疫情中關於中國的16個謠言和真相
    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院長、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袁志明在2020年4月18日接受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採訪時明確指出,新冠病毒絕非源自武漢病毒研究所。在2019年12月30日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首批檢測試樣前,武漢病毒研究所的實驗室內並無新冠病毒。截至目前,該研究所內也無人感染新冠肺炎。袁志明表示,能夠理解武漢的實驗室會引發民眾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