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技話題:高分多模衛星首批影像、無人直升機、10月天宇、鴉科鳥、維生素D、高鹽水體

2020-10-01 科協身邊事


1

「上帝視角」看地球 高分多模衛星首批影像成果發布


▲葛洲壩,大壩洩洪情景清晰可見,水流洶湧,與旁邊船閘平靜的水面形成鮮明對比。國家航天局供圖


中國國家航天局9月29日發布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以下簡稱「高分多模衛星」)首批20餘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包括北京、蘭州、嘉峪關、葛洲壩等區域地標圖像。這批影像產品是「十三五」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的首發科研衛星標準產品,也是中國民用科研衛星最高解析度影像。


高分多模衛星作為具有多種工作模式的綜合光學遙感成像衛星,是中國《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中解析度最高的光學遙感科研衛星,於2018年立項,2020年7月3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該星配置1個全色、8個多光譜譜段,標誌著中國光學遙感衛星研製總體水平已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中國新聞網


2

我國無人直升機創起降海拔新紀錄


▲圖片來源:《科技日報》


9月28日從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獲悉,國產高原無人直升機AR-500C在四川稻城亞丁機場創造了海拔4411米的國產無人直升機起降高度新紀錄,基本具備全疆域飛行能力。


稻城亞丁機場位於我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縣,地處青藏高原東部,橫斷山脈中段,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民用機場。AR-500C成功試飛,戰勝了當地空氣稀薄、晝夜溫差大、氣象多變等挑戰,驗證了該型號的飛行性能。


——新華網


3

火星衝日、年度最小滿月等天象將現身10月天宇


金秋十月,天象精彩。天文專家介紹,水星東大距、金星合月、火星衝日、獵戶座流星雨極大、土木合月、年度最小滿月等天象將在10月天宇輪番登場。


10月,行星依然是夜空中的主角,尤其是肉眼可見的金星、木星、土星和火星。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說,10月1日,水星迎來東大距,屆時,公眾有望在當天日落後的低空尋覓到它的神秘「身影」;10月14日,「金星合月」和「火星衝日」將同日現身天宇,其中,火星的這次「衝日」接近「大衝」,觀測條件非常不錯;10月23日,土星和木星將與一輪上弦月上演「合月」好戲;10月31日,不甘寂寞的天王星也將迎來「衝日」。


——新華網


4

鴉科鳥大腦中也存在感覺與意識的神經關聯


▲圖片來源:《科學》2020.9.25


人類傾向於相信我們是唯一擁有某些特徵、行為或能力的物種,尤其是在認知方面。偶爾,我們也會將這些特徵延伸到靈長類動物或其他哺乳動物身上。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被認為是人類例外論的證據越來越多地被推翻。德國圖賓根大學的安德裡亞斯·尼德等科學家認為,「意識和大腦皮層之間的關係只有人類獨有」的觀點現在也有了反駁它的證據。


具體來說,科學家們在食腐烏鴉的大腦中植入電極,記錄它們做出反應時的神經元信號。當食腐烏鴉做出反應時,它們的神經元就會發射信號,表明它們有意識地感知到了提示;但當它們沒有反應時,它們的神經元就會沉默。研究人員報告,烏鴉發射與行動一致信號的神經元位於腦髓中。研究人員稱,這是鳥類大腦中感覺意識的經驗性標記,與在靈長類動物中看到的類似。


——《科技日報》


5

維生素D降低新冠肺炎患者病亡率有直接證據


近日,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一項新研究顯示,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如果體內維生素D儲備充足,那麼他們病亡或患重症的機率就會大大降低。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科學公共圖書館·生物學》雜誌上撰文指出,他們採集了235例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血液樣本,測量了血液中維生素D的濃度,並對這些患者的住院指標(感染的嚴重程度、是否失去知覺、是否因為呼吸困難導致缺氧和死亡)進行了跟蹤,還分析了血液中的炎症標誌物(C-反應蛋白)和淋巴細胞數量。然後,他們比較了體內「維生素D缺乏」和「維生素D充足」的患者的所有這些參數。


結果發現,那些體內「維生素D充足」——血液中25-羥基維生素D的濃度至少為30納克/毫升(ng/m)的病人「出現不良臨床結果的風險顯著減少」,這些風險包括昏迷、缺氧和死亡;他們血液中炎症標誌物(C-反應蛋白)的濃度較低、淋巴細胞(一種有助於抵抗感染的免疫細胞)的濃度較高。而40歲以上的患者中,維生素D充足的病人與維生素D「不足」的病人相比,「病亡率減少51.5%」。


——《科技日報》


6

火星南極冰下多個高鹽水體獲確認


在火星如今的氣候條件下,液態水的起源和穩定性一直是人們爭論的焦點。而據英國《自然·天文學》雜誌9月28日發表的一篇行星科學論文,歐洲科學家團隊於火星南極下探測到多個大小不一的冰下水體,研究結果表明,火星南極下方散布著一片片因高鹽濃度而保持液態的溼地區。


研究團隊認為,這些水體都是高鹽溶液,即鹽溶解在水中形成高濃度的鹽水,這或許解釋了為何這些水體能在火星南極底部的寒冷環境中依然保持液態。

——《科技日報》


來源:今日科協微信公眾號

中國科協各級組織要堅持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職責定位,推動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科協組織建設。接長手臂,紮根基層,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進軍科技創新,組織開展創新爭先行動,促進科技繁榮發展,促進科學普及和推廣,真正成為黨領導下團結聯繫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團體,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習近平

相關焦點

  • 高分多模衛星首批影像發布
    9月29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了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以下簡稱「高分多模衛星」)首批亞米級影像產品。2020年7月3日11時10分,高分多模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該星最高解析度可達0.42米,是我國《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中解析度最高的光學遙感衛星,可實現多種成像模式切換,滿足相關行業用戶部門對高精度遙感影像數據的需求。高分多模衛星由中國國家航天局負責工程組織實施和管理;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負責地面系統建設、運行與數據分發服務。
  • 高分多模衛星首批影像成果圖發布
    國家航天局發布了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以下簡稱「高分多模衛星」)首批20餘幅亞米級遙感影像產品,包括北京、內蒙古東四聯盟、蘭州、嘉峪關、葛洲壩等區域地標圖像。首批影像成果圖綜合考慮地域分布、地物類型和主要用戶部門測試需求等因素,紋理清晰、層次分明、信息豐富,立體感強,展示了衛星的高效智能敏捷成像模式,體現了觀測的高几何解析度、高輻射特性。
  • 高分多模衛星首批影像成果發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29日電(楊璐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國家航天局在北京對外發布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首批20餘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包括北京、蘭州、嘉峪關、葛洲壩高分多模衛星專家表示,首批影像成果圖綜合考慮地域分布、地物類型和主要用戶部門測試需求等因素,紋理清晰、層次分明、信息豐富,立體感強,展示了衛星的高效智能敏捷成像模式,體現了觀測的高几何解析度、高輻射特性。高分多模衛星是我國首個採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民用航天科研項目,開闢了國家公益與商業運營結合的新模式。
  • 高分多模衛星首批影像成果發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29日電(楊璐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國家航天局在北京對外發布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首批20餘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包括北京、蘭州、嘉峪關、葛洲壩等區域地標圖像。高分多模衛星專家表示,首批影像成果圖綜合考慮地域分布、地物類型和主要用戶部門測試需求等因素,紋理清晰、層次分明、信息豐富,立體感強,展示了衛星的高效智能敏捷成像模式,體現了觀測的高几何解析度、高輻射特性。高分多模衛星是我國首個採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民用航天科研項目,開闢了國家公益與商業運營結合的新模式。
  • 「上帝視角」看地球 高分多模衛星首批影像成果發布
    國家航天局供圖中新網北京9月29日電 (郭超凱 楊璐)中國國家航天局29日發布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以下簡稱「高分多模衛星」)首批20餘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包括北京、蘭州、嘉峪關、葛洲壩等區域地標圖像。這批影像產品是「十三五」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的首發科研衛星標準產品,也是中國民用科研衛星最高解析度影像。
  • 高分多模衛星「看」中國: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首批影像成果發布
    (以下簡稱「高分多模衛星」)首批20餘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包括北京、內蒙古東四聯盟、蘭州、嘉峪關、葛洲壩等區域地標圖像。首批影像成果圖綜合考慮地域分布、地物類型和主要用戶部門測試需求等因素,紋理清晰、層次分明、信息豐富,立體感強,展示了衛星的高效智能敏捷成像模式,體現了觀測的高几何解析度、高輻射特性。
  • 高分多模衛星首批亞米級立體影像公布
    9月29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了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以下簡稱「高分多模衛星」)首批20餘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包括北京、內蒙古東四聯盟、蘭州、嘉峪關、葛洲壩等區域地標圖像。首批影像成果圖綜合考慮地域分布、地物類型和主要用戶部門測試需求等因素,紋理清晰、層次分明、信息豐富,立體感強,展示了衛星的高效智能敏捷成像模式,體現了觀測的高几何解析度、高輻射特性。
  • 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首批影像成果發布
    中國日報9月29日北京電(記者 趙磊)今天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發布了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首批20餘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包括北京、內蒙古東四聯盟、蘭州、嘉峪關、葛洲壩等區域地標圖像。首批影像成果圖綜合考慮地域分布、地物類型和主要用戶部門測試需求等因素,紋理清晰、層次分明、信息豐富,立體感強,展示了衛星的高效智能敏捷成像模式,體現了觀測的高几何解析度、高輻射特性。首批影像產品在國家航天局的牽頭組織領導下,在自然資源部等用戶部門的支持下,由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製作完成,是「十三五」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的首發科研衛星標準產品,也是我國民用科研衛星最高解析度影像。
  • 高分多模衛星看得更清更準(科技視點)
    在距地面600多公裡的遙遠太空「俯瞰」地球,蘭州雁灘黃河大橋細節清晰,黃河水波紋明顯;葛洲壩大壩洩洪情景清晰可見,洶湧的水流與旁邊船閘平靜的水面形成鮮明對比;南京奧林匹克體育場頂部的結構、色彩等細節一清二楚……9月29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了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以下簡稱「高分多模衛星」)首批20餘幅亞米級遙感影像產品,包括北京、內蒙古、蘭州、嘉峪關、葛洲壩等區域地標圖像
  • 高分多模衛星看得更清更準
    在距地面600多公裡的遙遠太空「俯瞰」地球,蘭州雁灘黃河大橋細節清晰,黃河水波紋明顯;葛洲壩大壩洩洪情景清晰可見,洶湧的水流與旁邊船閘平靜的水面形成鮮明對比;南京奧林匹克體育場頂部的結構、色彩等細節一清二楚……9月29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了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以下簡稱「高分多模衛星」)首批20餘幅亞米級遙感影像產品,包括北京、內蒙古、蘭州、嘉峪關、葛洲壩等區域地標圖像。
  • 高分多模衛星,是我國目前解析度最高的光學遙感科研衛星
    在距地面600多公裡的遙遠太空「俯瞰」地球,蘭州雁灘黃河大橋細節清晰,黃河水波紋明顯;葛洲壩大壩洩洪情景清晰可見,洶湧的水流與旁邊船閘平靜的水面形成鮮明對比;南京奧林匹克體育場頂部的結構、色彩等細節一清二楚……9月29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了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以下簡稱「高分多模衛星
  • 高分多模!大美中國
    9月29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了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高分多模衛星)首批20餘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包括多個區域地標圖像↓↓↓首批影像成果圖綜合考慮地域分布、地物類型和主要用戶部門測試需求等因素,紋理清晰、層次分明、信息豐富,立體感強,展示了衛星的高效智能敏捷成像模式,體現了觀測的高几何解析度、高輻射特性。
  • 高分多模!大美中國!
    9月29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了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高分多模衛星)
  • 武漢大學王密教授團隊研製的高分多模衛星在軌處理系統成功運行
    近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了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以下簡稱「高分多模衛星」)首批遙感影像產品,其中,高分多模衛星在軌實時影像產品處理系統由實驗室王密教授團隊與北京理工大學合作完成。GF-6 影像高分多模衛星影像空間解析度0.42米,是我國民用科研衛星最高解析度。該衛星除了高解析度的數據獲取能力,還具備快速在軌處理能力。
  • 高分七號衛星首批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發布
    新華社發(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供圖)  新華社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胡喆)12月10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了高分七號首批22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包括北京首都機場、大興機場等多個地區的正射影像圖、立體核線影像、數字表面模型產品等。首批影像成果圖紋理清晰、層次分明、信息豐富、立體感強,體現了高分七號衛星特有的立體測繪性能,猶如觀看一幅幅「3D大片」。
  • 太空拍出「3d大片」的高分七號 首批衛星影像圖
    太空拍出「3d大片」的高分七號 首批衛星影像圖時間:2019-12-12 09:28   來源:中國小康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太空拍出3d大片的高分七號 首批衛星影像圖 12月10日 我國首顆 民用亞米級高解析度光學立體測繪衛星 高分七號 拍攝的 首批衛星影像圖 正式亮相!
  • 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成功實現高分多模衛星數據接收
    新華社北京7月7日電 記者7日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該院下屬的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日前已成功實現了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的數據接收。高分多模衛星是具備亞米級解析度的民用光學遙感衛星,可實現多種成像模式切換。
  • 「目光炯炯本領大」:揭秘高分多模衛星的四大亮點
    中新社北京7月3日電 題:「目光炯炯本領大」:揭秘高分多模衛星的四大亮點作者 郭超凱 龐丹7月3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高分多模衛星)成功發射升空,這是中國首顆民用解析度為亞米級、同時具有多種敏捷成像模式的光學遙感衛星,同時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
  • 高分七號衛星首批影像產品發布!我國高分衛星應用三大看點
    新華社北京12月10日電題:高分七號衛星首批影像產品發布!我國高分衛星應用三大看點新華社記者胡喆、嶽冉冉、張丹如同一把遊標卡尺精確測量大地,使我國衛星遙感數據獲取不再依賴進口衛星……10日,隨著高分七號衛星首批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正式發布,標誌著我國低軌遙感衛星解析度由高分專項實施前最高2.1米提高到0.65米,靜止軌道遙感衛星解析度由千米級提高到50米,低軌遙感衛星設計壽命由3年大幅提高到8年,極大提高了我國天基對地觀測水平。
  • 高分七號衛星首批影像圖發布
    12月10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了高分七號衛星首批影像圖。話不多說,直接來看高分七號從太空裡拍攝的「大片」!這幾個圖咋還花花綠綠的,看起來有點暈?這次國家航天局一口氣發布了20多幅高分七號影像圖,包括北京首都機場、大興機場、雁棲湖,安徽涇縣,廣東陽春市、杜拜、日本京都等多個地區的正射影像圖、立體核線影像、數字表面模型產品等。首批影像成果圖綜合考慮地域分布、地物類型、目標關注度和主要用戶部門測試需求等因素,紋理清晰、層次分明、信息豐富、立體感強,體現出高分七號衛星特有的立體測繪性能。